第一章 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第一节引言
新药的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涉及了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药物分析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这些环节的有机配合,可以促进新药研制的质量与速度,使创制的新药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是药物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属性是由药物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
一.制药工业的特点:
1.质量要求高质量标准:企标高于国标。
药典:五年修订一次,法律 2900多种。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2.生产过程要求高。高温、高压、无菌、防火、防爆。
3.供应时间性较强。
既需一定量的储备,又需要常换以防过期,即超前性和必要储备。
4.品种多,更新快。
5.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附加值高)
高投入?
近年来,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虽然有显著的进步,但是成功率很低,就世界范围统计,创造一个全新药物需要从进行三期临床研究的2.5个候选药中得到,而新药上市则需要6.5个化合物进行临床一期的实验,为此,需要这21个进行了慢性毒性的化合物中选取,这又需要合成6200个化合物,这个过程需要13年,耗资大约3亿美元(1996年Nature)
成功率低的原因是:
(1)要求新研制的药物比临床应用的药物性质更为优良,特别对难以治疗的和慢性疾患有更迫切的需求。例: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与衰老
相关的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和病毒性疾病等。(2)判断疗效的时间长,同时对安全性也要求长时间的试验观察。例如,对慢性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殖和围产期毒理等试验。
(止吐药孕期、安乃静、康泰克)
为了提高成功的概率,并尽量降低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采用科学和理性的设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和方法
一概念
新药:“西药”即化学药物,不包括中药。
国外:是指那些具有专利保护的全新结构的具药效的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或新复方制剂。
国内:国内没有上市销售的药物(a)具有专利保护的全新结构的新药
(b)国外已上市国内没有上市的已知药物显而易见,新药研究的重点是设计、寻找和发现、制备那些具有能获得专利保护的化学实体。
以前,仿制。(分子式、药理)
84年专利保护法仅保护药品的生产过程,但可以用其他方法、过程生产药物。与国际接轨后(入世),专利法保护药品本身。买许可证需要花几十亿美金。
二、新药发现的过程
新药的研究实际上是新药发现的过程,就是发现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新化学实体(NEC),将其作为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通常新药的发现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A、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B、靶分子的优化
C、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D、先导化
合物的优化
A、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创制新药,首先应确定防治的疾病目标,并选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病理过程由多个环节构成,当某个环节被抑制或切断,则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生物靶点的选定是研制新药的起步点.
靶点(1)受体
(2)离子通道: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是药物作用的重要
靶标之一.
(3)酶
(4)蛋白质、核酸
B、靶分子的优化
是指在确定了所研究的靶分子之后,对该靶分子的结构及其与配基的结合部位、结合强度以及所产生的功能等进行的研究.
C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先导物未必是可使用的优良药物,可能由于药效不强,特异性不高,药物动力学性质不合理,或毒性较大等缺点,不能直接用药.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在对靶分子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工作,在选定靶分子后,接着要寻找对靶分子具有较高亲和力,且能产生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先导化合物.
亲和力是指配基和酶或受体结合的紧密程度;活性表示配基与靶分子结合后产生生化或生理响应的能力;选择性表示配基识别所作用的靶分子,而不和其它靶分子相互作用的能力。
例:《本草纲目》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
60年代民间药方青蒿
197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山东中医研究所、云南药研所同时提取青蒿素,确认其效果,并明确其化学结构。但溶解度差,近期复燃率高,制剂困难,生物利用率低。
D、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先导物不能直接用药,但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和线索物质,对进一步结构修饰和改造,即先导物的优化,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行先导物的优化,前人积累的各种经验法则或规律是重要的借鉴和依托。
1976年疟防组、中科院药研所(上海)改造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做出三大类近百万种衍生物,用动物实验证明,1、2—二甲基青蒿素(即蒿甲醚),药效增强六倍,并弥补了溶解度差的缺点,易于做成制剂。
1979~1980年,昆明药研所、广东、上海等多个药研所合作,对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药理、毒理、临床等做了基础研究工作,证明其效力。
三、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过程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新药研究策略、总目标以及相应措施、阶段计划、必须考虑的前提和要素:
(a)研究经费
(b)人才
(c)实验室建设及其仪器
(d)新药研究及其研究经费上行政管理体制等
(e)学术或技术上要素
2)前期开发研究
(A)临床前新药研究
(a)药物工艺学(合成、制剂)和新药化学结构的确定及其相关研究
(b)药物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定
(c)药效学和一般药理作用评价
(d)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B)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是评价新药的关键阶段)
(a)第一期初步临床药理学和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b)第二期治疗作用初步评价
(c)第三期治疗作用确诊阶段
(d)第四期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考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
3)后期开发研究
(a)申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b)新药上市后监察(包括第四期临床实验)
(c)新药制备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例:新药:筛选1~2万个化合物一个药
山西 10亿美元
1800万人民币 100亿人民币
无法创新
2010年10个新药 1.3个亿
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国内企业无此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