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优

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二章主要讲述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既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呢?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通过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通过第二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三节,本课是第二节,主要讲述氯及其化合物,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内容。“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从教材节安排层面来看,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完成了“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相比钠及其化

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更为复杂,氯气的氧化性、氯气与水及碱的反应,对氧化还原规律的呈现更为明显;同时次氯酸盐性质的学习和氯离子的检验,对于类别通性、离子反应规律的呈现也更为突出。所以本节教学应该在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利用认识角度指导物质性质的学习。本课以氯的生活生产应用情景导入,共有“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三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先介绍氯气的发现历史、氯原子的结构及氯气的强氧化性,继而介绍了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然后介绍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最后通过一个实验讲述氯离子检验方法及应用。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持续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从微观上解释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学习氯及其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知识,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氯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

反应基本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解物质的变化,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对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2.难点:基于微粒及微粒转化认识氯水性质。

五、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对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较少。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熟悉了常见物质类别的通性,但对于含有不熟悉元素的物质,通过类别通性研究物质性质的能力还偏弱;初步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规律,但对于离子反应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尚不够明确;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但对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敏锐,对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的积累较少。除此之外,学生通过上述认识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主动意识不够,还很难系统地从多个角度综合研究物质性质。

六、说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式、问题诱导法

七、说教学准备:师准备实验器材、课件等。

八、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MgCl2、 CaCl2 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氯的单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

2.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里边的奥秘。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氯气的性质

1.生读氯气发现到氯被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的历史。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并在小组内交流。

2.师引导学生分别从价态、类别、结构的角度预测氯气的性质。

3.生活动:分别从价态、类别、结构的角度预测氯气的性质,并综合得出氯气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能与金属单质等物质发生反应。

(1)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2)观察氯气:

教师引导观察一瓶氯气,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生观察氯气,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4.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师引导,演示实验1:钠在氯气中燃烧。

①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②生讨论产生黄光的原因,以及白烟的成分;

③书写反应方程式。

(2)师引导,演示实验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①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②生讨论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并据此判断氯气的氧化性较强;

③书写反应方程式。

(3)师引导,演示实验3:铜在氯气中燃烧。

①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②讨论生成物为氯化铜,根据铜单质金属活动性较弱(氢后),并据此判断氯气的氧化性较强;

③书写反应方程式。

(4)师引导,演示实验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①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②根据氢气为非金属单质,据此判断氯气的氧化性较强;

③书写反应方程式。

5.氯气与水的反应

(1)教师引导:根据氯水能够杀菌消毒,讨论氯气溶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生观察氯水,根据氯水为黄绿色,判断氯水中的主要溶质为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