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的人格魅力
“诗圣”杜甫“圣”在何处?
“诗圣”杜甫“圣”在何处?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精神,他毕生的饥寒流离,往往被看成是造就“诗圣”的前提条件。
但“诗圣”的称号只是后人对他的人格和“圣于诗”的艺术成就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杜甫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超越世人的圣贤。
恰恰相反,他在诗歌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始终是一个执着孤独、不合时宜的“腐儒”和穷困潦倒、寂寞困苦的“少陵野老”。
那么,后人是如何从杜甫的诗歌中感受到“圣”的呢?杜甫能担得起“诗圣”中的这个“圣”字吗?这就要从杜甫的诗歌和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流离孤苦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作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失意困顿的遭际,缺乏同道中人的寂寞,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对世俗的洞彻和鄙视,是他们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杜甫也有自己的孤独,而且愈到晚年,他对孤独心境的提炼也愈自觉。
去世前一年,他称自己为“乾坤一腐儒”(《江汉》),就是对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进过反复思考之后的最后概括。
与其他大诗人相比,杜甫最大的不同是:在个人形象和广漠时空的对比中,诗人突显的是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然而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却在前人之上。
杜甫一生曲折的经历,并非总是和孤独感相伴随的。
早年的杜甫和李白一样,以大才自许,具有高远的志向。
然而,十年困守长安期间,杜甫感受最深的是无人援引的悲哀。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遭际使他初次产生了没有归宿的孤独感:“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安史之乱后,穷愁失意的诗人又增添了一层死生无常的忧愁:“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后来,杜甫又在西南漂泊十多年里,只有草堂时期的诗歌最为平和,抒发穷独之感的诗篇较少,其余的日子几乎都在贫病流离的境况中度过,所以孤独感与日俱增。
首先是衰病困穷、故乡难归的孤愁:“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
杜甫“大丈夫”人格刍议
杜甫“大丈夫”人格刍议作者:王义梅李明亮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2期[摘要]儒家理想人格之“大丈夫”人格乃杜甫人格魅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应该像杜甫一样,时时怀着忧患意识去审视一切,去勇敢承担应负的责任,杜甫的正义感和不卑不亢的品格在现代的社会也很有必要提倡。
虽然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较前发达,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是非不分,正义感似乎被人们所遗忘,也更不必提不卑不亢了。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重温这些人格魅力,让它们来弥补当代人格的缺陷,让它们来重塑当代的人格![关键词]杜甫“大丈夫”人格忧患意识正义感不卑不亢莫砺锋先生说:“杜甫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典型人物。
后人向他献上‘诗圣’的桂冠,其中固然有褒扬其诗歌造诣集前代之大成的意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的人格精神在古代诗歌史上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辉。
”本文从儒家理想人格之“大丈夫”人格的视角去关照杜甫的忧患意识、正义感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并进一步阐释了杜甫“大丈夫”人格的当代意义。
一、关于“大丈夫”人格的阐释“人格”一词,有多种解释:哲学上,“所谓人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且理解为人,并把他人当作人且尊重他人为人的意向性行动”而心理学上,“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同时,“人格’被赋予了中国人自己的含义,即成了人品的代名词。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的、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
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家、道家、佛家及其他学派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范式,儒家的理想人格概言之是圣贤,具言之又有不同的称谓,如圣人、贤人、君子、大丈夫等。
每一种理想人格都有其特定内涵,下文就“大丈夫”人格特征作简要概括。
“大丈夫”人格由孟子所倡,重点强调人的气质、气节、气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也就是儒家理想人格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风貌。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千余年来,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
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就是这种性格的最鲜明、最完美的表现。
这些诗尽管带着一些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是它们的万丈光焰永远也不会熄灭,杜诗的艺术魅力也永远不会消失。
面对现实的态度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杜甫一生做官的时间不算长。
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游历了吴越齐鲁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不论是应诏就选、投待干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献赋,都没能使他摆脱坎坷的境地。
他深深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说:“主上顷见征,做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又说:“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练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来。
《醉时歌》不但不是醉后狂言,反倒说明对现实取得了清醒的认识:“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言知何用!”甚至对于自称素业的儒术,也怀疑起来了: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盛跖俱尘埃;出公与隐逸的矛盾很尖锐地摆在他的面前,在《去矣行》里说:野人旷荡无觎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杜甫看出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距离。
表示多离开他们了。
杜甫所达到的这个思想高度,我国文学史上不少诗人也曾达到过。
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而把个人的穷达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
黄彻、碧溪诗话。
卷十云:“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出处一致矣。
”实在是中肯之论。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这首诗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人心呢?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入世思想,面对现实的精神,以及虽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过问政治不可的执着态度打动了我们。
形容杜甫的文人气质的例子
形容杜甫的文人气质的例子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上升期转入下坡路的转折关头。
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的标志,就是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的“安史之乱”。
杜甫时年44岁。
杜甫这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生活在所谓的“开元天宝盛世”,而四分之一的时间,即最后的15年在战乱漂泊中度过。
他经历过开元全盛日10多年的漫游,见识过唐王朝盛世的繁荣景象,也经历过长安10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痛苦体验,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和饥寒转徙,一治一乱的强烈反差造就了这个伟大的诗人。
诗人杜甫用他的如椽之笔,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一部杜诗,是他自己的一部自传,也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忠实记录,他使诗的表现范围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杜甫“读书破万卷”,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深刻的社会体验和广阔的观察视野,又有对诗歌超人的执着精神,视诗为生命,不仅使诗的题材范围空前扩大,达到无事不可入诗、无意不可成篇的程度,而且使诗歌艺术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
因此人们公认,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他,人被尊为“诗圣”,诗被誉为“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古人对杜甫和杜诗的评价很高,宋代以来“千家注杜”,这里不详细叙说。
只说近代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曾用诗一般的语言称赞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唐诗杂论》),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也说“少陵为中国第一诗人”(《书杜少陵〈哀王孙〉后》),近代学界泰斗梁启超在给儿子的信中勉励儿子学习传统文化,说唐朝可以没有姚崇宋璟,不可以没有李白杜甫。
据浦起龙《读杜心解》统计,现存杜诗共1458首,其中五古263首、七古141首、五律六百30首、七律150首、五排127首、七排8首、五绝31首、七绝107首。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他透过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表现出他的智慧、勇气和慷慨。
他的人格魅力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的生活作品更是展示了其魅力的重要代表。
杜甫的人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着慷慨大度的品德,敢于批评官僚风气,从不轻视贫穷的立场。
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令人佩服,并被后人传承。
他坚定不移地为理想而斗争,实现自己的梦想,永远不畏惧困难与挫折,带着勇气和信念坚持自己的真理,这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
杜甫的文学作品也诠释了他的魅力。
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也包含了着哲学的思索和对历史的批判。
他以独特的诗句抒发着高度的情感,令人动容。
他在花岗岩里深刻留下了他激励人们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的思想,走遍世间,看遍天下。
杜甫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多次出席重要政治会议,在各种重要活动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他深谙政治,敢于管理,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有着强大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力,能够说服他人,赢得众人尊重。
杜甫的人格魅力,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深思。
他的诗歌价值观,和他批判时下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勇气,令人佩服。
他的政治思想和管理能力,以及他能够说服他人的魅力,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杜甫的人格魅力,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的
高贵气质。
杜甫的人物性格
杜甫的人物性格杜甫的人物性格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人物性格,欢迎大家分享。
性格“褊躁傲诞”杜甫性格“褊躁傲诞”,这是参与编纂《新唐书》的宋祁说的。
宋祁认为杜甫的性格遗传自其爷爷杜审言,即“褊躁傲诞”。
《唐才子传·杜审言》也说他“恃高才,傲世见疾”。
杜审言是进士,也是诗人,还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的座上宾。
《新唐书·杜审言传》杜审言大言不惭地说过:“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甫比他爷爷来毫不逊色,宋王谠《唐语林》卷二有所记载,杜甫曾自夸:“使昭明再生,吾当出刘,曹,二谢上。
”爷爷狂,人家还不得不买帐,杜甫狂,却狂得不是时候。
《新唐书·文艺上》载述:“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甫)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由此可见杜甫对严武是却不大领情的。
见到严武,他不戴头巾,也不打招呼。
有一次喝多了,发起了酒疯,他居然站到严武的宝座上,瞪着眼睛怪模怪样地说:“严挺之竟有这样一个儿子啊!”人家严武是何许人也,堂堂封疆大吏,凶暴勇武,自然会心生怨恨。
《新唐书·文艺上》载述:“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说来也怪,要不是严武出门准备去杀杜甫的时候冠被帘钩了三次,才有人趁机告诉了他的母亲救杜甫,杜甫十条命只怕也丢了。
章彝就没那么好运。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严武对自己有所帮助,但杜甫从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
后来严武虽没杀他,但对他的接济自然也就少了,最终严武一死,杜甫也待不下去了。
自视清高,高不成低不就《新唐诗》本传说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论杜甫诗歌及其人格魅力
论杜甫诗歌及其人格魅力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而闻名于世。
杜甫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历史沧桑、人生百态,展现出了他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生命运、情感境遇的深刻思考。
在其诗歌中,不仅有对时代风云的感慨,更有对人性、道德、情感的探寻与表达,这些都凸显了杜甫诗歌及其人格魅力的独特魅力。
首先,杜甫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批判精神。
他的诗中常常描绘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百姓、战乱频发的河山,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兵革日销百姓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些诗篇不仅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更表现出了他对社会不公、战乱苦难的批判态度,彰显了他坚定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
其次,杜甫的诗歌作品表现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思考。
他广泛涉及了唐代社会政治、军事战争、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反思,展现了他对历史沧桑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感悟。
例如《登高》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些诗篇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更表现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反思,彰显了他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人格魅力。
此外,杜甫的诗歌作品还表现了他对人生命运、情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他的诗中常常描绘自己的生活遭遇和内心矛盾,表达了对命运起伏、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
例如《登岳阳楼》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些诗篇不仅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情感境遇的深刻思考,更表现出了他对人性、道德、情感的探寻与表达,彰显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总之,杜甫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社会现实、历史沧桑、人生命运、情感境遇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表达,他展现了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对历史沧桑和人类命运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人性、道德、情感的探寻与表达,这些都凸显了杜甫诗歌及其人格魅力的独特魅力。
后人对杜甫人格的赞誉
后人对杜甫人格的赞誉说到杜甫,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那个“诗圣”,对吧?可是你知道吗?杜甫不仅仅是个诗人,更是个充满了深情厚意和责任感的“人”。
嗯,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他怎么就能这么被后人赞誉成“人格的典范”呢?你别说,杜甫真的是个挺让人佩服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杜甫的诗写得好,那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多么悲凉,多么痛心。
你要是深究他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个时代的苦,他几乎是一个人承担的。
不光是因为他诗写得好,更是因为他整个人的格局、品行和那个为百姓呼号的精神,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
杜甫年轻的时候,志气满满,一心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
可惜呢,那个年代啊,风云变幻,战乱不断。
要是普通人就已经愁眉苦脸了,杜甫更是经历了不少人生的起伏。
考了几次都没考上,家里也并不富裕,生活艰难。
你想想,那时候的他也不过是个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心里满是抱负,却因为种种原因屡屡碰壁。
如果你是他,能做到不丧气吗?可杜甫做到了。
他没有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就放弃自己,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坚定地想着“为民请命”这件事。
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们,杜甫的坚持不懈,才换来了他诗歌上的辉煌与地位。
可是杜甫并不是那种一心追求个人荣华富贵的人。
他的目光从来都放得很远。
大家都知道,杜甫为人仁爱,关心百姓疾苦。
站在那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杜甫是有机会去安稳度日,享受一些个人荣华的。
可是他没有,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的疾苦。
你看他那个《兵车行》,不是讲自己有多苦,而是在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那种对人民的同情,真的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没半点做作。
他写这些诗,常常让人读了心里发酸。
你说,他要是心里没有那么多悲天悯人,怎能写出那样让人触动的诗句呢?杜甫这人性格很有意思,平时看起来挺温和,待人也谦和,但一提到国难民生,他的眼神里就会带上那种急迫与不舍。
他的责任感简直就是比钢铁还要坚硬,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自己身边的亲友遭遇的困境,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去为,去写。
别看他自己过得不咋地,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他依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对杜甫的认识与评价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后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孟子的“仁爱”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很深,使他具有一颗悲天悯民的爱民之心。
在经历了各种生存体验之后,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春望》脍炙人口。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
如何评价杜甫的性格?
如何评价杜甫的性格?谢朋友邀。
杜甫是一位性情丰润、性格饱满的诗人。
从他一些“有我”之境的诗句,可窥一斑。
(1)忧国忧民的大情怀。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气,万方多难此登临。
《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
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也都是为苍生为家国忧吟之作。
(2)顾家的男人。
《旅夜书怀》――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遣兴》――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其实一句“家书抵万金”,其境味已可压思乡诗之卷轴。
(3)怜香惜玉的人。
杜甫在很多诗中对女子的描述是极尽温柔怜惜的,比如《丽人行》、《佳人》等,最让人触动心扉的,就是这句――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4)重朋友重情谊的人。
不论李白对他的感情究竟如何,杜甫始终对这位朋友推心置腹、一生挂怀。
《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5)自视甚高的狂人。
杜甫的清高,不是刚愎自用、看高自己,而是愤世嫉俗、不入汅流。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6)心怀壮志的人。
《赠出塞五首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候。
(7)深度孤独的人。
《南征》――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8)情感细腻且忧郁的人。
《曲江二首》――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诗圣杜甫的性格内涵,是丰润而饱满的。
他既不同于仗剑沽酒、畅游湖山的李白,也不同于不意功名、深匿于世的孟浩然,更不同于为诗而诗以求身名的白居易,他什么都愁,什么都怜,什么都能入其诗,伤心处尽情哭,高兴时尽情笑,有血有肉,很接地气。
(图片均自网络)抱庸斋主,问候朋友。
杜甫的人格魅力
也, 不必藏于 己; 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 , 不必为 己。是
收稿 日期 : 2 0 l 2 —旬 6 —旬 2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资助项 目《 地 域文化视 域下的杜甫研 究》 ( 1 0 B Z W0 3 9 ) 的阶段成果。
周秦 以后 的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 是一 个 “ 私天下 ” 的 社
杜甫 深受 中原 儒 学 的影 响 , 特别 是 受 到 他 的十
三世 祖杜 预儒 家思 想 的影 响 , 成 为 一个 忠 实 实 践 儒
家“ 仁爱” 和“ 民本 ” 思 想原 则 的儒 者 , 是 唐代 复 兴儒
太宗” ( 《 往在》 ) 。再次 , 是开元前期 的唐玄宗 , 也是
一
位 开 明之 君 , 曾开 创 “ 开元 盛 世 ” : “ 忆 昔 开 元 全盛
一
、
杜 甫是先 秦原 始儒 家理 想主 义思 想的
忠 实信奉 者
直 是历 代仁人 志 士 所 追求 的理 想 社 会 的 目标 , 在
中国 的封 建社 会 中 , 是不 可能 实现 的 , 但作 为一 种所 追求 的理 想社 会 而 存 在 , 确是 十分 可贵 的。这 个 儒 家 的社会 理念 , 体 现 在政 策 的 层 面上 , 就是要“ 选 贤 与 能”, 让 贤 能之 士 , 受到重用 , 依 照公 正 公 平 的原 则, 制定 合理 的政 策 , 施 之于 民 , 从 而实 现天 下大 治 。
2 0 1 3年 2月
中 州 学 刊
A c a d e mi c J o u m ̄ o f Z h o n g z h o u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是一位在政治及社会活动方面具有开创性影响力的作家,其剧作及诗歌见证了中国历史文献中封建社会斗争的过程,在影响深远的商者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是“封建中国”的符号象征。
杜甫的优秀的文学才能以及持久的文学能力赢得了历史上无数读者的尊重,他也经历了许多艰苦和真实的事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甫有一种善良、勤奋、忠诚、坚毅和智慧的精神品质。
他以其远见卓识、讽刺和发人深省的文字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文津的怀古者”。
他的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表现出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反映出村民贫寒的悲惨境遇,以及对求真欲泯的诚恳之心。
杜甫的名字代表了古代中国的自我认知和审美。
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诗歌《滕王阁序》被视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杜甫凭借其细腻深刻和感人肺腑的文字,永远地记录在中国文学史上。
杜甫的生活曾经充满挣扎和痛苦,但他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最终成就了他的光荣声誉。
他保持高尚的气质和商品文化的追求,并最终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代代相传。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更显示了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充满丰富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历史上无数个人的命运,表现出了启蒙的有益的价值观念,引发了许多人的审视和灵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杜甫才得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翘楚。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摘要:杜甫之所以被后人尊为“诗圣”,不仅因为他是一位集大成式的杰出诗人,而且还因为在他的身上,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美德,是儒家“仁义”和“以民为本”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他不但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关心民生疾苦,而且在处世待人的方面,处处体现了“仁恕”的伦理道德。
在与家庭、亲族、邻里、朋友、人民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关系和态度上,始终贯彻了仁爱的理念,具有超越封建宗法思想局限,热爱人类和关爱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大爱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杜甫;思想;人格;魅力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独称“诗圣”。
所谓“诗圣”,不但包括诗人杜甫的诗歌思想的崇高与伟大,创作艺术的精湛与高超,更包涵了杜甫人格上的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杜甫是先秦原始儒家理想主义思想的忠实信奉者杜甫深受中原儒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他的十三世祖杜预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忠实实践儒家“仁爱”和“民本”思想原则的儒者,是唐代复兴儒学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先秦原始儒家的理想主义思想与汉唐宋明的儒家思想是有区别的。
先秦原始儒家的理想主义的核心是“仁”,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它所追求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大同”的和谐理想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①这个大同社会的实质,就是将“仁”的思想,由对一己之家的关爱,推及他人,特别是推及一些弱势群体,以大爱的胸怀,关心天下百姓,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安定社会。
这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目标,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作为一种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而存在,确是十分可贵的。
杜甫的精神形象
杜甫的精神形象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上的巨人”。
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广阔的人文情怀,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杜甫的精神形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他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诗歌充满了人情味和生命力,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的诗歌中不仅有对社会弊病的批判,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更有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了他深切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使人们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
二是他的思想深度。
杜甫的诗歌思想深邃,充满了启示和哲理。
他的诗歌中常常涉及到人生、历史、道德等问题,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思考。
他的思想远见卓识,为后人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三是他的文化内涵。
杜甫是唐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融入了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
他的诗歌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杜甫的精神形象是一个品格高尚、思想深邃、文化内涵丰富的伟大诗人形象。
他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的财富,对于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 1 -。
杜甫的大丈夫事例
杜甫的大丈夫事例由于家庭影响,杜甫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作为标准的儒士,他身上体现了儒家的“大丈夫”人格:极具忧患意识、富有正义感和不卑不亢的精神品格。
一、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由违背人们良好愿望的现实境况所引发,经过理性之提升,凝聚为百感交集的忧愤情绪。
可分为个体忧患意识和社会忧患意识。
从根本上说,忧患意识体现的是生命个体的社会关怀,可以归入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的范畴。
孟子“大丈夫”人格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是他内心具有的强烈而深刻的忧患意识。
杜甫之所以具有“大丈夫”人格,重点在于他的这种忧患意识跟孟子的思想精髓有相通之处。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体现了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浩歌弥激烈”体现了他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葵藿倾太阳”体现他本性中对君主的无限忠诚,当他看到朝廷群臣“但自求其穴”,而不能匡救君主,忧愤之情沛然而来,发出了“忧端齐终南。
预洞不可掇”的浩叹。
这就是杜甫的忧患意识。
吴明贤先生把杜甫的忧患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大而言之是忧时忧世,忧君忧国:中而言之是忧生忧死,忧人忧民;小而言之是忧进忧退,忧家忧己。
”在这三个层面中。
又以忧时忧世,忧君忧国的情绪表现得最为强烈。
杜甫忧国忧民的社会忧患意识包含三方面。
首先,对朝廷开边政策的忧患。
他看到开边战争为人民带来的灾难,在《兵车行》中批评时政说:“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其次,当杜甫看到统治集团的荒淫无度及其内部的尖锐斗争,预见到国家灾难之不远,为之百忧交集。
他在《丽人行》中描述杨国忠兄妹的煊赫势力:“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第三。
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看到官军奸淫掳掠的暴行,更是充满忧愤:“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其三)。
杜甫的个体忧患意识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
因壮志未酬而感发的忧患。
杜甫理想“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残酷的现实使他白首无成。
品读杜甫作文800字品读杜甫议论文(精选4篇)
品读杜甫作文800字品读杜甫议论文(精选4篇)品读杜甫的作文800字篇1杜甫,一位在苦难中成长的诗人,像一位饱受风霜,历经沧桑的跨时代老人,是一位心怀百姓,忧国思家的多情才子。
风雨无悔的时代造就了他的坚毅与沉稳,也造就了他的凝重与伤怀。
读他的诗,总感到在放眼历史。
我无法洞悉他的心,却可以感悟他的情。
悲喜交集,凭吊现实。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挣扎。
世间万物又怎么抵得了他的随笔一挥。
这首诗是他被困在长安城时所作,正值安史之乱,都城被叛军攻破后占领,江山已经易主。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尸骨被尘嚣掩埋,可是谁会察觉到他的痛苦。
欲有斩断乱世之意,却无回天之力。
他不希望,也不愿看到;在朗朗春日下,在莺歌燕舞时,透着寒心萧杀。
家乡也被入侵者蹂躏着,该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呢?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结局吧。
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闲话与慰藉。
这是他所居住的四川成都草堂四周的美景。
草堂外,柳树枝上,两只黄鹂鸣叫,白鹭,青天,多么生趣盎然。
雪山远景和门前江中泊船在刹那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在草堂内凭窗远眺,西岭上多年未化的雪历历在目,向门外观望,商船云集,好不快哉!战争已经远去,烽火已熄,百姓安乐,生活富足。
看到这些,他的`心应该是开心的,喜悦的吧。
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感慨和咏叹。
他是文人,却有武将风范,太多的战争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建言献策,是一种艺术与理智的结合,为的还是百姓。
战火早些平息,他便早些入眠。
多么复杂的情感集汇啊!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与愁苦。
此时正值他病危时,本应安心养病,却深切注视着这片土地,荒凉与萧瑟竟只是弹指一挥间,江山与浮华也化灰飞樯橹间。
即使病情加重,也不忘记这个国运坎坷、步履维艰的山河。
我在想,他手中握着的是怎样一支神奇的笔呢?如此完美的诠释着他的灵魂。
多么喜欢他啊!内心的喜,亦或是悲,都源自于外界,而非自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杜甫的人格魅力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他不但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关心民生疾苦,而且在处世待人的方面,处处体现了“仁恕”的伦理道德。
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独称“诗圣”。
所谓“诗圣”,不但包括诗人杜甫的诗歌思想的崇高与伟大,创作艺术的精湛与高超,更包涵了杜甫人格上的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杜甫是先秦原始儒家理想主义思想的忠实信奉者杜甫深受中原儒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他的十三世祖杜预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忠实实践儒家“仁爱”和“民本”思想原则的儒者,是唐代复兴儒学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先秦原始儒家的理想主义思想与汉唐宋明的儒家思想是有区别的。
先秦原始儒家的理想主义的核心是“仁”,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它所追求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大同”的和谐理想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①这个大同社会的实质,就是将“仁”的思想,由对一己之家的关爱,推及他人,特别是推及一些弱势群体,以大爱的胸怀,关心天下百姓,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安定社会。
这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目标,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作为一种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而存在,确是十分可贵的。
这个儒家的社会理念,体现在政策的层面上,就是要“选贤与能”,让贤能之士,受到重用,依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政策,施之于民,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周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私天下”的社会。
统治者往往以“仁政”为幌子,实行的是“君天下”的强权政治,为了统治集团的私利,横征暴敛,强取豪夺,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阶级的对立。
正如杜甫所指出的“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从而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
这与杜甫所向往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是相差甚远的。
尧舜时代的推贤让能的禅让之风,是不可能再现了。
那么退而求其次,能够出现一个体恤民情、以民为本的像唐太宗一样的仁君,也是求之不得的。
所以杜甫一再呼吁,希望统治者能够向唐太宗学习:“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往在》)。
再次,是开元前期的唐玄宗,也是一位开明之君,曾开创“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忆昔二首》其二)开元时期的升平之世,是唐代甚至于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盛世,是杜甫亲身经历的人民安居乐业,国富民安的和谐社会。
只是到了开元末期以后,唐玄宗骄傲自满,渐生怠政安逸之心,不思进取,乐于享受,逐渐由一个开明进取之君蜕变成了一个骄奢淫逸的的昏聩之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杜甫对理想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要有一个圣明的“尧舜之君”。
在杜甫的心目中,这个“尧舜之君”显然是以唐太宗为标准的:“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北征》)。
这个较为理想的社会,一是朝中要有正气:“太宗社稷一朝正”(《寄狄明府博济》),二是要以民为本:“邦以民为本”(《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三是要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同元使君舂陵行》),四是要官吏廉洁、办事公平:“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之任》),五是君主要能纳谏:“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往在》),六是君臣要以节俭约身,不能奢侈腐化:“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有感五首》其三)、“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往在》),七是君臣要团结,上下同心同德,共渡时艰:“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诸葛庙》),八是社会和平安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蚕谷行》)这个理想的社会,在唐代天宝时期,愈去愈远,到了安史之乱后,更是荡然无存。
但杜甫为了实现这个和谐社会的理想,一直念兹在兹,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没有机会实现这个理想,就寄托于朋友:“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
二、杜甫是先秦儒家理想主义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杜甫从幼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奉儒守官”(《进雕赋表》),“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祭远祖当阳君文》)。
因此,他对儒家的教义是严格遵守,并身体力行的。
作为一个诗人,他首先是在诗文中宣扬儒家的“仁”的理念。
孔子曰:“仁人”②,孟子曰:“仁者爱人”③。
杜甫以儒家的“仁人”之心,来宣扬儒家之道。
一是希望最高统治者要怀有仁义忠恕之道:“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壮游》)这里的圣哲是指皇帝,他认为,只要最高统治者能够实行仁政,体恤民瘼,天下就能重新出现天下太平安乐的社会局面。
杜甫希望统治者“炉之以仁义,锻之以贤哲”(《有事于南郊赋》),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任用贤能之臣,以实施仁政的政策。
二是要求大臣们要怀有仁者之心。
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圣人筐篚恩,实愿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意思是说,皇帝赏赐大臣的目的,是让大臣们尽心治理好国家,如果臣子们忽略了皇帝的本意,这岂不白白糟蹋了君上的赏赐?朝廷中怀有仁心的大臣们,应该在接受赏赐后,更加小心谨慎,为国尽力。
杜甫希望大臣们怀有仁者之心,能够为百姓实行仁政。
为此,杜甫希望君是尧舜之君,臣是稷、契之臣,让仁义之风遍行天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许心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他心中理想的君臣形象。
在他的一篇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虽遭明主,必致之于尧舜;降及元辅,必要之于稷。
驱苍生于仁寿之域,反淳朴于羲皇之上。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其五)杜甫的最终目的,是将“仁”字落实在天下“苍生”的身上,让天下百姓沐浴在“仁”的光辉里,过上太平安乐的好日子。
这种儒家的至仁大爱思想,杜甫不仅是说在口上,而且还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表现在他对国家民族、社稷苍生及对父祖、兄妹、妻儿和亲戚、朋友的态度上。
杜甫的忠君爱国,是有口皆碑的。
关于忠君的问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是国家的象征,忠君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忠于什么样的君。
有人引苏轼的话“一饭未尝忘君”④,说杜甫是愚忠,这话颇有偏颇的。
杜甫所忠的君是“尧舜”之君,是圣明之君、开明之君,而不是昏君和暴君。
当唐玄宗或唐肃宗所作所为,代表国家民族和百姓利益时,杜甫是拥护他们的,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以上原则时,杜甫则坚决表示反对。
在天宝时期,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加重剥削,生活奢侈腐化,杜甫就用诗歌对他们的错误政策和腐朽作风进行揭露和批判。
他在《兵车行》、《丽人行》中,深刻揭露了唐玄宗不顾百姓死活进行扩边战争所造成的“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和“边庭流血成海水”的严重后果,对“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而对杨国忠姊妹腐化堕落、兄妹乱伦的无耻生活,做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
安史之乱后,杜甫身为左拾遗,却不一味地从上,在朝中敢于谏诤。
为疏救大臣房他险些丢了性命。
在任华州司功参军时,他所作的“三吏”、“三别”诗中,对唐肃宗以残暴的手段,到处强行抓兵拉的暴行也给予批判。
他还对“关中小儿乱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忆昔二首》其一)即唐肃宗信用李辅国一类的小人及容忍后宫干政等软弱无能的行为,做了尖刻的嘲讽。
由于他敢于“逆鳞”谏诤和直陈正直之言,终被皇帝罢官。
这些都说明,杜甫不是愚忠,他所忠的是明君,而不是不听谏言的昏君。
他忠于国家社稷和民族,在安史之乱国家将于倾覆之际,他虽身陷于安史乱军所占居的长安之中,却千方百计逃出,投奔肃宗行在,要为扫平安史叛军、收复大唐国土出力,显现出他热诚的爱国之心,以他的实际行动来演绎他的爱国之志。
杜甫还以他的大爱之心,关切黎民百姓的甘苦和冷暖。
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特别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和命运。
在唐玄宗的盛唐时期就写出了像《兵车行》、《前出塞》、《后出塞》和《秋雨叹》等这样的同情黎民百姓的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更进一步深入民间,他的立场与民众更加接近,思想上也缩短了距离,对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更加了解和同情。
如当他回奉先县探家时,一进门就碰上幼子饿死的惨景,但他的忧愤不仅仅停留于自身,而是将之延伸到广大下层人民身上:“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以致“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思想上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杜甫对安史叛军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破坏、官府的压榨所造成的民不聊生、遍地疮痍的现状,十分忧虑和关心,他对夔州头发半白、为生活劳累奔波年近五十还未能出嫁的负薪女、无食无儿仍被搜刮一空的寡妇,洞庭湖畔天寒网冻无鱼可打的渔父、“割慈忍爱还租庸”卖儿鬻女交租税的农民等,都充满了同情,写出了《白帝》、《又呈吴郎》、《岁晏行》、《蚕谷行》等大量前人未曾写过的同情人民的诗篇,成为时代的呼声和贫苦大众代言人。
杜甫虽身处困境,但因与苦难深重的黎民百姓同甘共苦,心感身受,因此,当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之时,才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声,正是这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真诚的愿望,才能超越时空,感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产生了强烈的回音。
杜甫不仅对本民族人民十分关爱,对敌对异族政权的士兵也充满着仁爱之心。
如在对敌作战时要“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九首》其七)这些话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他的仁心也惠及到了鸡虫一类的一切有生命的动物。
杜甫有《舟前小鹅儿》、《白小》、《观打鱼歌》、《花鸭》、《缚鸡行》、《枯棕》、《枯楠》、《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等诗,从中可以看出杜甫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的好友,他很关心小鹅儿的生命安全,唯恐它们为狐狸所害,对水中的鱼儿也充满了爱心,分食给鱼儿吃,劝阻猎人不要杀害大雁,为鸡虫的得失反复衡量,为树木的荣枯而或喜或悲,因桃李花被风所摧而伤感。
这是儒家仁爱之心与墨家兼爱思想、佛家普渡众生思想的结合,已远远超越了儒家的宗族思想的樊篱,上升为对生命的敬畏与惠济众生的大爱。
在对待先人的态度上,杜甫是一个能承继祖先遗志,将祖先的事业发扬光大的好子孙。
杜氏家族有着悠久的“奉儒”传统,他的十三世祖杜预的著作《春秋左氏传集解》中就有许多重民、利民、恤民、宜民、爱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