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练习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韩非子以法治国 比较阅读答
【文言文阅读答案】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比较阅读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孔子:_______韩非子:_______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解析】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显然孔子提倡的的以德、礼治国。
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正确解读。
经典文化名著阅读,首先是读懂原文,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作答。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的作用。
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是有所偏颇。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批判继承。
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两种为政观,先要陈述文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
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孔子思想与为政修身》练习题
《孔子思想与为政修身》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A.礼B.义C.政、刑D.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体现了孔子“政、刑”的思想。
2.孔林属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至圣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
A.北京B.山东曲阜C.河南信阳D.福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孔林属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至圣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山东曲阜。
3.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
A.“直”B.“礼”C.“义”D.“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孔子作品()中的内容。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孔子作品《大学》中的内容。
5.孔子()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为政以德”B.“天下为公”C.“有教无类”D.“安贫乐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名言。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
7.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
A.“礼”与“仁”B.“礼”与“道”C.“法”与“仁”D.“礼”与“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
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A.“仁”B.“道”C.“义”D.“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9.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人。
小学六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请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问题:a)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b) 子孙对待政治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a)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为政的人应该以德行为根本,像北辰一样,坚守自己的位置,和众多的星星一起为人民服务。
b) 子孙对待政治的态度是以德为先,关注人民的福祉。
2. 请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问题:a)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b) 孟子认为仁者对待他人是什么样的态度?答案:a)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善待他人,也能真正憎恶恶人。
b) 孟子认为仁者对待他人是体现善良、仁爱的态度。
二、填空题请根据古文内容,填写下面的空格。
1. 子曰:“为政以_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______________而众星共之。
”2. 孟子曰:“唯______________者能好人,能恶人。
”答案:1. 德其所2. 仁三、翻译题请将下面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论语·为政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为政的人应该以德行为根本,就像北辰一样,坚守自己的位置,与众多的星星共同照耀。
”2. 《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答案:《孟子·万章下》中,孟子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善待他人,也能真正憎恶恶人。
”结束语:希望以上的古文阅读练习题和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通过读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对待他人和为政治国的启示。
不断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祝你学习进步!。
为政以德 学案 答案
为政以德 同步练习 答案
1-9:B、D、C、D、B、B、B、C
为政以德 学案 答案
1、既来之,则安之: 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三家 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 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 拾。 3、大动干戈 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4、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节约百姓的劳动成果才是真正爱 6、节用爱人: 百姓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 7、风行草偃: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 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 倒伏。
8、化若偃草: 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 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 风吹倒。
• 三 1、富民、教民、正己、举贤 2、孔子的“百姓观”: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 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要“足 民”,藏富于民。 3(1)季康子的治国理念:以法治国(法治) 孔子的治国理念:以德治国(德治) (2)比喻。(1分)统治者是百姓效仿和学习的 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教化的对象。 (1分)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 模范,并且还要主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 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 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一、《为政以德》第五题译文: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
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
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
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
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
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
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二、《克己复礼》第四题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文:礼是怎么来的?说: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实现不了,就不能不想办法去索取,索取却没有度量分界,就不得不争执,争执就发生动乱,动乱导致贫穷。
先王非常讨厌动乱,于是制定礼仪来作为度量分界,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给予人们的索取,使得欲望的满足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终止,物质的给予不会过分的顺从于欲望,欲望和物质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礼出现的原因!2.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译文: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
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
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论语课后练习答案举要
论语课后练习答案举要第一课:为政以德P5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探究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探究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第二课:克己复礼P10探究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章;章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章,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探究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探究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倒装句改变常规语序,语义上突出前置部分;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两句中,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的口语化特点;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P21探究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参见课文有关注释;“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探究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为”的事情是否正义,如果是正义事业,能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从事,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第五课:仁者爱人P25探究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奴役;表明孔子的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即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讲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探讨二: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探究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如果去掉,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第六课:君子之风P30探究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形象地表述孔子的心境,可以章和章为例;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云烟;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清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探究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探究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参考本课“相关链接”;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第八课:周而不比P40探究一:论语由于文辞简约,有时会给理解造成困难,往往需要联系有关章节及论语以外的材料加以判断;如5·17章,“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就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是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章及12·23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难以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意愿;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有了着落;探究二: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此题意在使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探究三:选择论语中格言,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对这些格言的特点简要分析,并围绕“交友”或其他话题,每人拟五条思想火花,在壁报上交流;此题意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格言的特点,进而加深对论语内容的理解;格言,就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固定的语句;内容上,它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可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形式上,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一般较为精练,言简意赅;人们引用格言,目的主要在于对人提出规劝,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正确地理解、运用格言,可以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P55探究一: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探究二: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探究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第十二课高山仰止P60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和你周边的情况,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题,作2—3分钟的演讲;略探究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亢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关于子路形象的材料,除本课有关章节外,课文中还有:二课章,三课章,章,四课章,五课章,十三课章,等等;分析子路形象时要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子路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他可以当面顶撞孔子,对孔子的言行表示不满,可以在听到表扬以后毫不掩饰地面露喜色,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抢着第一个回答问题……子路的形象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当面议论孔子“有是哉,子之迂也”,表现他的鲁莽直率;在听到孔子赞扬颜回时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表现他的争强好胜,等等;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使读者增加了阅读趣味,也使子路的形象显得憨直可爱;探究三: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第十三课:沂水春风P65探究一: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曾点有肯定,意味着对三子的不满;探究二: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像具体情景,说说自己感受;略探究三: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1人物的神情风貌:①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冉有的谦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且.知方也”比较;③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与冉有“可.使足民”比较;④曾点的从容:“鼓瑟希”说明此前一直在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听到讯问后未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等;⑤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逐一启发诱导,“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曾点,“夫子喟然叹曰”真情互动;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另外:本章还用了对比手法;“率尔”与“铿尔”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表现了孔子与曾点截然不同的性格,孔子对二人志向的不同态度;第十四课:中庸之道P68探究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此题可参考本课“相关链接”;探究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除本课内容外,教材中“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等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探究三: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冲刺之《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汇编 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冲刺之《论语》选读简答题精选汇编高三总复习《为政以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材料二: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自反而不缩①,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注】①缩:理直。
21.第二则材料中“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所蕴含的精神与孔子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2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异同,并评析材料中所表现的精神。
【答案】21.知其不可而为之22.同:都体现了两位圣人的执着精神和担当意识异:孔子说“不敢不告”时渗透着无奈,这种担当与责任更多是对统治阶级负责;孟子说这些话时正与公孙丑讨论关于勇气的话题,话语渗透着一种磅礴之气,这种担当与责任是针对万千大众的。
这种执着和担当在礼崩乐坏、正统的伦理纲常坍塌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即使面对强权,即使有千万人的阻挠,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表现出一种勇敢和无畏,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灿烂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哪怕是今天也依然难能可贵。
【21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句所蕴含的精神与孔子的哪句话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容,然后结合孔子的相关内容概括,句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气壮,无愧于良心道理,即使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相似。
【22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材料的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材料的异同,然后评价,概括时注意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评价是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不敢不告也”“吾不惴焉”“吾往矣”概括相同点;根据材料中的“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和“虽褐宽博”概括不同点,评价时注意围绕“担当”“勇敢无畏”进行即可。
高二语文2020版选修《论语》之为政以德答案
高二语文2020版选修《论语》之为政以德答案1.关于“孔子”孔子小档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论语》这部书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方面。
宋代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编为“四书”。
2.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
【回顾:《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东汉时,在“五经”基础上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
唐时,将《礼》分成《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七经”之中,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
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易》《诗》《书》《礼》《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
(完整版)论语课后答案
《论语》课后练习精讲一、《为政以德》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2、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答: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这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依据《季氏将伐颛臾》(16.1)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无贫”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贫富”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实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二、《克己复礼》1.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的关系是什么?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目的(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1.2)(2.8)(17.21)2.宋儒说“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愿意有什么不同?答:(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己的言行、欲望,使自己的言行、欲望符合社会规范,不出格,以达到“仁”。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一+第一课+为政以德+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课 为政以德⊙第二课 克己复礼⊙第三课 待贾而沽⊙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一课为政以德在人们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个性沉稳、天资聪颖、坚强固执的思想家。
他的灵魂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
读到“是谓大同”,你也许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
于丹说:“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你能够想象没有这位哲人的世界吗?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孔子,走进《论语》,聆听先贤的教诲,沐浴经典的光辉。
[对应学生用书P1]1.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沦为平民。
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很出色。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系统地从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习。
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三十而立”,自30岁开始,他独立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并且创办了私学,开始收徒讲学。
相传,他的弟子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
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课标要求] 1.背诵2.1、2.3、13.6章和16.1章中“丘也闻 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 耻;节用而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 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的为政者的基本素 质是什么。
论语1-4章选择题及答案
论语1-4章选择题及答案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事而信”,就是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信任老百姓。
(正确答案)B.“节用而爱人”,就是要求执政者平时能够节约用度,体现仁爱之心。
C.“使民以时”,是指要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役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
D. 孔子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体现了他“为政以德”的思想。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下列各项中,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烛之武退秦师》)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C.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正确答案)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shěng)吾身(1.4)B. 如切如磋(cuò)。
(1.13)C. 贫而无谄(xiàn),富而无骄,何如?(1.15)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1.1)(正确答案)4.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确答案)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D.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下列选项中的“而”意义用法和选段中的“而”一致的是()A.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B.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论语·为政》)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以德练习三及答案
为政以德练习三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圣人务法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
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
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
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用:使。
B.、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齐:整齐,一致。
C、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法:办法。
D、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
术:统治方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夫圣人之.治国。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用人不得为.非为.汉家除残去秽C.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而所.治非一人也。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翻译:②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 翻译: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祥符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复为街衢。
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1."/" 为画线部分断句。
祥符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2.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祥符禁中火。
禁中:禁卫军在宫中B .不日皆成巨堑。
不日:没有几天C .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
诸道:各路D .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斥弃:抛弃3.文中的"一举"和"三役"各指什么?(摘录文中的词句作答)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是的,学习并不断地复习,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是的,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无论和谁一起行走,必定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
4. 吾日三省吾身。
答案: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
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为人提供帮助时是否真诚?与朋友相处时是否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应用于实践中?”第二章:为政篇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德行为基础,就像北极星一样,固守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会围绕它。
”2.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答案:孔子说:“人民可以按照规定去做,但不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原因。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答案:孔子说:“君子只展现自己的美好一面,而不表现出丑恶的一面。
小人则相反。
”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孔子说:“君子可以和睦相处但不失个人特色,小人则只会盲从而无法和谐相处。
”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注重整体而不追求个人的比较,小人只关注个人的比较而忽视整体。
”第三章:八佾篇1.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答案: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还不如诸夏没有君主。
”2.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答案:孔子说:“人生下来是直的,如果不受外界的影响就会保持这种直性。
”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不如喜欢实践的人,喜欢实践的人不如享受其中的人。
”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答案:孔子说:“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可以进行高层次的对话,而低于自己水平的人则不能。
高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高二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文言文阅读(一)请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北辰在天空中具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子思把为政以德譬喻成北辰?3.此处的“所”该如何理解?4.众星共北辰是什么意思?(二)请阅读以下古文,完成下列问题。
《离骚·汉广至》於㫖之厲,翱翔泾渭,惊鸷鸟骇,走下泰华,揖淮南之望,俯大江之滨。
1.文中“惊鸷鸟骇”是什么意思?2.文中“泰华”是指哪里?3.文中“揖淮南之望”是什么意思?4.文中“俯大江之滨”是什么意思?二、现代文阅读(一)请阅读以下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直接向学生发放补助金,是为了什么?一直以来,公立学校的补助金都是通过学校发放给学生,有了“中间环节”,发放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有可能被滞留、挪用。
今年,杭州市教育局要求所有县级及以下区级公办中小学在2018年春季学期前,通过学校账户向所有学生家长直接发放补助金。
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位教育局干部表示,这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确保经费直接到达受益者手中。
他还透露,此举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学生因贫困而影响学业的现象,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事实上,学校发放补助金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发放时间晚、发放不规范、管理不透明等。
而直接向学生发放补助金,可以让资金更加直接、及时地到达学生手中,提高发放效率,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利益,避免资金流失。
此外,直接向学生发放补助金,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会管理自己的经费。
1.杭州市教育局要求所有县级及以下区级公办中小学在2018年春季学期前,通过什么方式向所有学生家长直接发放补助金?2.此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直接向学生发放补助金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利益?4.直接向学生发放补助金还可以有哪些好处?(二)请阅读以下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师生恋”该不该禁?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中的“红线”,其中包括规定禁止“师生恋”。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一课 为政以德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1.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生平言论的汇集,对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等,都有许多深刻、精辟的见解,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当今,《论语》也有“东方圣经”之称。
孔子在立身处世、治学修身、为政治国等方面的理论和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他的“尚德”思想对于青年学子锻造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刻苦勤奋、自强不息、仁厚博爱的品格,温、良、恭、俭、让的优雅气度,将有很大帮助。
2.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
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东汉时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
唐时,将《礼》分成《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七经”之中,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
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易》《诗》《书》《礼》《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
3.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论语习题及答案
论语习题及答案
《论语习题及答案》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从中汲
取智慧和启发。
以下是一些关于论语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
理解和学习论语。
1. 问: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一章,意思是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德行为先导,通过德行来影响和感化人民,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 问:孔子是如何看待教育的?
答: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途径。
3. 问:《论语》中提到了什么关于孝顺的观点?
答:《论语》中多次提到了孝顺的观点,孔子认为孝顺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一种
道德准则,孝顺父母是人们应尽的义务。
4. 问:《论语》中提到了什么关于修身的观点?
答:孔子强调修身养性,提倡正直、诚实、宽容、谦虚等美德,他认为这些
品质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5. 问:《论语》中有哪些关于政治治理的观点?
答:孔子对政治治理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和德行来治理
国家,同时也强调官员应该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通过以上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这
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论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练习题(一)《为政以德》(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训导。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通“导”,读dǎo,治理
4.求!无乃尔是过与?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义:没有羞耻心。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
今义:道德水平低下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
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今义:(1)忙,不闲;(2)有工作干;(3)忧愁或顾虑(4)惹事,出现变故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4.既来之,则安之
古义:既然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类型
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形容词作名词,“无道”指不守道义的人;“有道”,指道德高尚的人。
)
2.举善而教不能(形容词作名词,“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名词作动词,“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
4.草上之风(名词作动词,“上”,施加。
)
5.于斯三者何先(名词作动词,“先”,把……放在前面。
)
6.齐之以刑(形容词作动词,齐”,整治、整顿。
)
7.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使动用法,“富”,使……富足。
)
8.足食,足兵(使动用法,“足”,使……充足。
)
9.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来”,“安”,使……来,使……安定)
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一)主谓倒置
1.君子哉若人!
2.尚德哉若人!
(二)宾语前置
3.既富矣,又何加焉?
4.何以伐为?
5.无乃尔是过与?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三)状语后置
7.为政以德
8.道之以政
9.齐之以刑
10.道之以德
11.齐之以礼
12.使民以时
13.临之以庄
14.虎兕出于柙
15.龟玉毁于椟中
16.季氏富于周公
五、重要思想
(1)为政以德:“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
“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
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性稳定,有积极意义。
)
(2)民生与教化: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
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
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
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
(4)均无贫与均贫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是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
上下各得其分。
六、练习训练
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参考:不是。
孔子主张的不是君民平等、贫富不分,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了维护君主统治,君臣之间各司其职,各守本分。
“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对百姓是需要教育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14·5)材料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3·6)材料3:逢蒙学射于羿,杀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之斯追之。
曰:‘吾生矣。
’其仆曰:‘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庚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学他射于夫子。
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
’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孟子·离娄下》,有删改)(1)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
参考:道德为根本,才能为道德所用才是善用,反之为误用。
不重视道德而重才能,就只看到才能的功效,而忽视才能违背道德是极有危害的。
(2)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根本原因在后羿自己,不在学生。
后羿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审查和道德教化,对学生缺少道德上的约束力。
后羿自己本身也没有做好学生的道德模范,对学生没有形成道德上的感召力量。
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1分)
参考: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
孔子:以德治国(德治)
(2)这两则材料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儒家学说中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什么样的互动关系?
参考:比喻。
(1分)
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教化的对象。
(1分)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
(1分)
七、句子背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论语>选读》第1页)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论语>选读》第1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论语>选读》第2页)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论语>选读》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