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与图形及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和抛物线
1、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c 0 ( a ≠0 )(1)当 Vb 2 4ac >0 时,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x=bb 2 4ac2a(2)当 Vb 2 4ac =0 时, x 只有一个实数根,即x=b2a(3)当 Vb 2 4ac <0 时, x 没有实数根。
推导过程以下:ax 2 bx c 0 4a 2 x 2 4abx 4ac 04a 2 x 24abx b 2 b 24ac 0(2 ax b) 2b 2 4ac(2 ax b) 2 b 2 4ac 2ax bb 2 4acbb 2 4acx2ax 1 x 2b, x 1 x 2caa备注: 推导过程只要认识一下,考试时可直接用, 以上三点多用于判断该方程有几个根,一般考试时会告诉你abc 中的一个或两个, 再告诉你有几个根, 而后依据性质求出未知的那一个,更多地用于在抛物线中判断与x 轴的地点关系,详见第 2 大点。
2、 y ax 2bxc 0( a ≠0 )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一般表达方式,是由 y ax 2 ( a≠0)经过平移获得的, yax 2( a ≠0 )是极点为坐标系原点的抛物线。
a ≠0 是由于当 a 时, y 就不是抛物线了,而是一条直线。
y ax 2bx c0( a ≠0 )有以下几个特色是考试中常考到的,复习时需联合图形理解:(1)抛物线极点坐标:(b 4ac b 2) ,所以,对称轴 xb2a , 4a2a① a 0时,抛物线张口向上,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y 先是跟着 x 的增大渐渐减小,当x增大至 b 时,y 取最小值4acb 2 ,尔后又跟着 x 的增大 y 渐渐增大。
(以对称轴为界先2a4a减后增)② a 0 时,抛物线张口向下,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 y 先是跟着 x 的增大渐渐增大,当 x增大至b时,y取最大值4acb2,尔后又跟着 x 的增大 y 渐渐减小。
(以对称轴为界先2a4a增后减)(2)张口大小依据 a 的绝对值来判断, a 越大,张口越大, a 越小,张口也越小。
二元一次方程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
二元一次方程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
二元一次方程是一个二次方程,可表示为ax²+bx+c=0。
它的一种常见形式为
y=ax²+bx+c。
当我们谈论抛物线时,我们关注的是它的顶点坐标。
顶点坐标公式是一个用于
确定抛物线顶点坐标的公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y=ax²+bx+c,其中a≠0,顶点坐标公式可以写为:(h,k) = (-
b/2a, c-b²/4a)。
其中,h表示顶点的横坐标,k表示顶点的纵坐标。
通过将二次方程转化为标
准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顶点的坐标。
例如,对于方程y=2x²-8x+6,我们可以按照顶点坐标公式计算得到顶点的坐标。
首先求出a、b、c的值:a=2,b=-8,c=6。
然后将这些值代入顶点坐标公式中,得
到顶点坐标为:(h,k) = (-(-8)/(2*2), 6-(-8)²/(4*2)),简化后得到顶点坐标为:(2,2)。
通过顶点坐标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这对于解决与抛
物线相关的问题和绘制抛物线图形非常有用。
总而言之,二元一次方程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是一个简单且便捷的工具,可
用于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它的应用涵盖了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解抛物线特性非常重要。
【中考一轮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1)
当堂训练---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0.5x2经过平移得到抛物
线y=0.5x2-2x,其对称轴与两段抛物线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 B )
A.2
B.4
C.8
D.16
2.将抛物线y=0.5x2-6x+21向左平移2个
单位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D )
A.y=0.5(x-8)2+5 B.y=0.5(x-4)2+5
人教版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
•§3.6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2)
目录
01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0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03 二次函数图象的最值问题
考点聚焦---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
二次函数图 平 移 ①先求出原抛物线的顶点;
象的平移
规
律
②后求出变换后的抛物线的顶点; ③写出变换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例1】将抛物线y=x2+2x-3,化成顶点式为_y_=_(_x_+_1_)_2_-_4__; (1)该抛物线是由y=x2_向__左__1_个__单__位__,_再__向__下__4_个___单__位__平移得到的;
(2)写出该抛物线关于x轴,y轴,原点和(1,1)对称的抛物线解析式: 关于 x 轴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 y 轴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 x=2 对称:_y_=_x_2_-_1_0_x_+_2_1__;_y_=_(_x_-_5_)_2_-_4____。 关于原 点对称:_y_=_-_x_2_+_2_x_+_3___;_y_=_-_(_x_-_1_)_2_+_4___。 关于(1,1)对称:_y_=_-_x_2_+_6_x_-_9___;_y_=_-_(_x_-_3_)_2_+_6___。
抛物线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练习题
抛物线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练习题题目一已知一个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V(h, k)\],经过点\[P(x, y)\],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解答方法首先,我们知道抛物线的一般方程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设顶点坐标\[V(h, k)\],则抛物线通过点\[P(x, y)\]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1. \[k = ah^2 + bh + c\]2. \[y = ax^2 + bx + c\]为了求解\[a\]、\[b\]、\[c\],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方程来消去\[a\]和\[c\]。
首先,我们可以将方程2中的\[y\]用\[k\]来表示:\[y = akx^2 + bkh + xk - ah^2 - bh\] (1)由于点\[P(x, y)\]经过顶点\[V(h, k)\],将点\[P(x, y)\]代入方程1中,得到:\[xk = akx^2 + bkh - ah^2 - bh\]整理得到:\[k - ah^2 - bh = akx^2 + bkh - xk\]继续整理得到:\[ah^2 + bh + xk = akx^2 + bkh + xk\] (2)由于\[ah^2 + bh + c = k\],将此式代入方程2中得到:\[k + xk = akx^2 + bkh + xk\]继续整理得到:\[akx^2 + bkh + (k + xk) - (akx^2 + bkh + xk) = 0\]化简得到:\[k + xk - xk = 0\]最终简化为:\[k = 0\]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如果一个抛物线通过顶点\[V(h, k)\]并经过点\[P(x, y)\],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k = 0\]。
题目二已知一个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F(p, q)\],准线方程为\[lx + d = 0\],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初三数学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试题
初三数学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试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kx相交于O(0,0)和A(3,2)两点,则不等式ax2+bx <kx的解集为.【答案】0<x<3【解析】根据图形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kx相交于O(0,0)和A(3,2)两点,即可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ax2+bx<kx的解集.解:∵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kx相交于O(0,0)和A(3,2)两点,∴关于x的不等式ax2+bx<kx的解集是0<x<3.故答案为:0<x<3.2.如图,已知函数与y=ax2+bx(a>0,b>0)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ax2+bx>0的解为.【答案】x<﹣3或x>0【解析】所求不等式变形后,可以看做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范围,由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利用图象即可得到满足题意的x的范围,即为所求不等式的解集.解:∵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图象交于点P,且P的纵坐标为1,∴将y=1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x=﹣3,∴P的坐标为(﹣3,1),将所求的不等式变形得:ax2+bx>﹣,由图象可得:x<﹣3或x>0,则关于x的不等式ax2+bx>0的解为x<﹣3或x>0.故答案为:x<﹣3或x>03.已知:二次函数y=﹣x2+2x+3(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的坐标;(2)画出函数图象;(3)根据图象:①写出函数值y为正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写出当﹣2<x<2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y=﹣x2+2x+3=﹣(x2﹣2x+1﹣4)=﹣(x﹣1)2+4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4).(2)抛物线与x轴交与(﹣1,0)和(3,0),与y轴交与点(0,3)图象为:(3)①当y为正数时,﹣1<x<3②当﹣2<x<2时,﹣5<y<4;【解析】(1)配方后即可确定顶点坐标及对称轴;(2)确定顶点坐标及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确定答案即可;4.如图,抛物线y=x2+1与双曲线y=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则关于x的不等式+x2+1<0的解集是()A.x>1B.x<﹣1C.0<x<1D.﹣1<x<0【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双曲线y=与抛物线y=x2+1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即可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x2+1<0的解集.解:∵抛物线y=x2+1与双曲线y=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x=1时,=x2+1,再结合图象当0<x<1时,>x2+1,∴﹣1<x<0时,||>x2+1,∴+x2+1<0,∴关于x的不等式+x2+1<0的解集是﹣1<x<0.故选D.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1<x<3B.x>3C.x<﹣1D.x>3或x<﹣1【答案】A【解析】根据已知图象可以得到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1,0),(3,0),又y<0时,图象在x轴的下方,由此可以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得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1,0),(3,0),当y<0时,图象在x轴的下方,此时﹣1<x<3,∴x的取值范围﹣1<x<3.故选A.6.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ax2﹣3x+a2﹣1的图象,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当y<0时,x>0B.当﹣3<x<0时,y>0C.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上述抛物线可由抛物线y=﹣x2平移得到【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抛物线经过原点(0,0),二次函数y=ax2﹣3x+a2﹣1与y轴交点纵坐标为a2﹣1,所以a2﹣1=0,解得a的值.再图象开口向下,a<0确定a的值,进而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由图象可知,抛物线经过原点(0,0),所以a2﹣1=0,解得a=±1,∵图象开口向下,a<0,∴a=﹣1.∴y=﹣x2﹣3x,∴二次函数与图象的交点为:(﹣3,0),(0,0),∴当y<0时,x<﹣3或x>0,故A选项错误;当﹣3<x<0时,y>0,故B选项正确;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选项正确;上述抛物线可由抛物线y=﹣x2平移得到,故D选项正确;故选:A.7.如图,一次函数y1=mx+n(m≠0)与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相交于两点A(﹣1,5)、B(9,3),请你根据图象写出使y1≥y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A.﹣1≤x≤9B.﹣1≤x<9C.﹣1<x≤9D.x≤﹣1或x≥9【答案】A【解析】根据A、B的坐标,及两个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出y1≥y2时,即直线下面部分,进而得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由两个函数的图象知:当y1≥y2时,﹣1≤x≤9.故选:A.8.如图,二次函数y1=ax2+bx+c与一次函数y2=kx+n的图象相交于A(0,4),B(4,1)两点,下列三个结论:①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0<x<4②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x<0或 x>4③方程ax2+bx+c=kx+n的解是x1=0,x2=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D【解析】根据相交两函数的图象可进行判断.解:①通过图象可知,在点A和B之间y1的图象在y2的上面,也就是y1>y2,且解集是0<x<4,此选项正确;②通过图象可知,在点A的左边和在B的右边,y1的图象在y2的下面,也就是y1<y2,且解集是x<0或x>4,此选项正确;③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y1=y2的解,且解是x1=0,x2=4,此选项正确.故选D.9.如图,已知函数与y=ax2+bx(a>0,b>0)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的不等式ax2+bx>0的解为()A.﹣3<x<0B.x<﹣3C.x>0D.x<﹣3或x>0【答案】D【解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图形写出抛物线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点P的纵坐标为1,∴﹣=1,∴x=﹣3,∴点P(﹣3,1),由图可知,ax2+bx+>0时,即ax2+bx>﹣时,x的取值范围是x<﹣3或x>0.故选D.1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c<0B.a+c<b C.b>2a D.4a>2b﹣c【答案】C【解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图象经过的点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A、∵图象开口向下,∴a<0,∵与y轴交于正半轴,∴c>0,∵对称轴在y轴左侧,﹣<0,∴b<0,∴abc>0,故本选项错误;B、∵当x=﹣1时,对应的函数值y>0,即a﹣b+c>0,∴a+c>b,故本选项错误;C、∵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又a<0,∴b>2a,故本选项正确;D、∵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y<0,即4a﹣2b+c<0,∴4a<2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一元二次函数的二重根
一元二次函数的二重根一元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函数,它的一次项系数为0,即为一元二次方程。
在函数图像上,一元二次函数通常呈现出一个开口朝上或者朝下的抛物线形状,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其中,二重根是一元二次函数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具有特殊的性质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元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及其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分别为系数,a为二次项的系数,b为一次项的系数,c为常数项。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呈现出一个对称的抛物线形状,开口方向则取决于a的正负。
当二次项系数a不为零时,一元二次函数的二次根可以表示为x = (-b ± √(b^2 - 4ac))/2a。
这个公式是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得到的。
其中,二次根的正负号以及根的数目,决定了一元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和位置。
当一元二次函数具有二重根时,即方程的判别式(b^2 - 4ac)等于零。
这时,方程只有一个解,也就是只有一个x轴的交点。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二重根意味着一元二次函数的抛物线与x轴切于一个点。
这个点即是二重根的横坐标,也是抛物线的顶点。
二重根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过观察二次根的公式可知,当判别式等于零时,二次根的两个解重合。
这说明对于一个与x轴切于一个点的一元二次函数,其二重根是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这意味着抛物线在二重根处的切线是水平的。
此外,由于一元二次函数的抛物线与x轴切于一个点,所以该点也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者最高点,取决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二重根还具有一些有趣的数学性质。
首先,当一元二次函数具有二重根时,它的导数在二重根处的值为零。
这是因为在二重根处,抛物线的切线是水平的,所以导数为零。
反过来说,如果一元二次函数的导数在某一点的值为零,那么这个点就是函数的二重根。
其次,二重根还与因式分解有密切的联系。
一元二次函数的因式分解形式为f(x) = a(x - h)^2,其中h为二重根的横坐标。
一元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函数一、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 2+bx+c(其中a ≠0)的函数称之为一元二次函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一元二次函数改写成:224()24b ac b y a x a a-=++写成这样的目的主要是:〔1〕可以看出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抛物线的对称轴的方程为:x= -2b a 顶点坐标为〔-2b a ,244ac b a-)〔2〕可以得到最大、小值:当a >0,y 取最小值,y= 244ac b a-当a<0,y 取最大值,y= 244ac b a-由一元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从而我们可以知道一元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当a>0时,〔-∞,-2b a ]为单调减区间;[-2b a ,+∞〕为单调增区间。
当a<0时,[-2b a ,+∞〕为单调减区间;〔-∞,-2ba]为单调增区间〔3〕解答平移问题方便。
平移的法那么遵循两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题型一:平移图像,求新的解析式 【例题1】:y=x 2-2x+3向左移动一个单位,向上移动两个单位,移动后的解析式是什么? 解答:y=(x-1)2+2根据“左加右减〞的原那么,向左移动一个单位,那么有:y=(x-1+1)2+2 根据“上加下减〞的原那么,向上移动两个单位,那么有y=(x-1+1)2+2+2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y=x 2+4题型二:三点求函数的解析式——方法:待定系数法【例题2】一元二次方程y=ax 2+bx+c 经过点A(1,3),B(2,4),C(3,11),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根据题意有:a b c 34a 2b c 49a 3b c 11++=⎧⎪++=⎨⎪++=⎩解上面的方程组,得:388a b c =⎧⎪=-⎨⎪=⎩所以:y=3x 2-8x+8【例题3】函数y=ax 2+bx+c 与x 轴的交点为A(-3,0),B(1,0),并且经过点〔4,21〕,求函数的解析式。
一般情况下,如果告诉你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x 1,x 2;这个时候我们设:y=a(x-x 1)(x-x 2)最为方便。
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备考建议
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备考建议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抛物线运动、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等。
在备考数学考试的过程中,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在备考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深度方面: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根据特定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要想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来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
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求解抛物线的顶点、焦点、直径等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在几何图形中非常常见,因此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对于备考数学考试至关重要。
广度方面:在备考数学考试时,除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解题方法之外,还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解决关于抛物线运动的实际问题,包括抛物线的轨迹、最大高度、最远距离等相关问题。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还要注意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其他数学概念和方法。
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导数、积分等数学概念的关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总结回顾: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备考数学考试的过程中,重点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了解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同时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只有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公式一、引言在数学学科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经典的数学概念。
它在代数学和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求解方法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写作ax²+bx+c=0的形式,其中a、b和c是已知的常数,而x是未知数。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和求根公式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方程的根,进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一元二次方程在几何中的应用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基础的二次函数能够描述抛物线的形状。
抛物线在现实生活和几何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天文学中的行星运动轨迹、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等。
一元二次方程在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四、一元二次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和利润往往是与生产量或销售量相关的。
这些关系通常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描述。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的最优解,这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一元二次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经常出现在描述运动、力学和波动等方面。
比如自由落体运动、弹簧振动系统的频率等问题,都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建模和求解。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数学、几何、经济学和物理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数学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七、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建模,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阅读,对一元二次方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新知探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
根有什么关系?
抛物线y=ax2+bx+c(a≠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a≠0)的根的情况
b2-4ac>0
有两个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有一个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P(2,-2)
重复上述过程,不断缩小根的范围,根所在两端的值就越来越
接近根的值.因而可以作为根的近似值。
尝试求出方程y = 2 − 2 − 2两个根的近似值?
课堂练习
1. 抛物线 = 2 + 2 − 3与轴的交点个数有(
. 0个
. 1个
C.2个
C ).
D.3个
【分析】解二次函数 = 2 + 2 − 3得1 =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 2 .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三种位置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它的实数根。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难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交点问题与对应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及用图象求方程
x1=x2 =-
x
2
与x轴没有
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x
没有实数根
新知探究
抛物线与图形及一元二次方程
抛物线与图形及一元二次方程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P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一点(不与点C 重合).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y 轴为对称轴,折叠△OCP ,设点P 的对应点为Q ,当以O 、Q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求点P 的坐标. (3)求四边形OCPB 面积的最大值.解:(1)把A (-1,0)、B (3,0)代入,得10,930.b c b c -+=⎧⎨++=⎩解得2,3.b c =-⎧⎨=-⎩ ∴223y x x =--.(2)由题意,得23232x x --=-.解得121011.x x =+=- ∴点P的坐标为33(1),(1).22-- (3)233(23)22s x x x =-+++,2399222s x x =-++,当32x =,638s =最大值.O A B Cy P·2.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桥的跨度AB=24米,桥面的最大高度OC =4米.将它的图形 放入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现计划在桥面上铺台阶,台阶的高度均为0.16米,请计算从底部开始向上数的第163.162=,结果精确到0.01米).解:(1)设24y ax =+,把(12,0)代入136a =-,得21436y x =-+. (2)当2150.16 2.44 2.4,y x x =⨯=+==±1时,-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 2.4 3.1627.5888x ≈⨯=. 当2160.16 2.564 2.56,7.2y x x =⨯=+==±1时,-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x=7.2.则宽度为7.5888-7.2=0.3888≈0.39(米).2443.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1)、(-2,0),将矩形O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到矩形ODEF 的位置,抛物线223y x bx c =-++经过B 、E 两点.(1)求b 、c 的值.(2)若将矩形OABC 向上平移,并且使此抛物线平分线段AB ,求平移的距离.(3)若将矩形ODEF 向右平移,并且使此抛物线三等分线段DE ,求平移的最小距离.解:(1)由题意得2421,321 2.3b c b c ⎧-⨯-+=⎪⎪⎨⎪-⨯++=⎪⎩ 解得1,33.b c ⎧=-⎪⎨⎪=⎩即1,33b c =-=. (2)把x=-1代入22183,333y x x y =--+=得,85133-=,∴平移距离为53.(3)把y=43代入2213,5033y x x x =--++-=2得2x ,解得121x x ===舍,.O A B C D E Fx y4.如图,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A (-1,0)、B (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EMABCS S=时,求M 的坐标.(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解:(1)把A (-1,0)、B (4,0)代入212y x bx c =++得 221(1)(1)0,21440.2b c b c ⎧⨯-+⨯-+=⎪⎪⎨⎪⨯++=⎪⎩解得3,22.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222y x x =--. 213222y x x =--=21325()228x --,∴顶点D 的坐标为(325,28-).(2)当x=0时,y=-2,∴OC=2.∵OA=1,OB=4,∴AB=5.由题意得2134222x x =--,解得12x x ==∴1233((22M M .O A B CDEx4.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桥的跨度AB=24米,桥面的最大高度OC =4米.将它的图形 放入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现计划在桥面上铺台阶,台阶的高度均为0.16米,请计算从底部开始向上数的第163.162=,结果精确到0.01米).解:(1)设24y ax =+,把(12,0)代入136a =-,得21436y x =-+. (2)当2150.16 2.44 2.4,y x x =⨯=+==±1时,-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 2.4 3.1627.5888x ≈⨯=. 当2160.16 2.564 2.56,7.2y x x =⨯=+==±1时,-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x=7.2.则宽度为7.5888-7.2=0.3888≈0.39(米).244。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式为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为实数且a≠ 0。
而不等式是指形式为ax^2 + bx + c > 0或ax^2 + bx + c ≤ 0的不等关系,其中a、b、c为实数且a≠ 0。
本文将探讨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并分析其应用场景。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图像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求解。
1. 图像法图像法主要通过绘制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通过观察函数与x轴的交点来确定方程的解。
当图像与x轴相交于两个点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当图像与x轴相交于一个点时,方程有一个实根;当图像与x轴不相交时,方程无实根。
2. 配方法配方法是通过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并借助平方根的性质来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方程的三项按照平方根的部分进行配方,即将bx项除以2并平方。
- 其次,将方程两边的式子按照平方差公式进行整理,并将两项的平方根合并。
- 最后,通过开平方根运算,得到方程的解。
3. 公式法公式法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利用求根公式来求解方程。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根的求解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其中,±表示两个相反的根。
4.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主要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的情况,即方程的三项均可以被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项的乘积。
通过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到每个因式等于零的条件,并解得方程的根。
二、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主要有图像法、代数法和数线法等,根据不同的不等式形式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求解。
1. 图像法图像法同样通过绘制不等式对应的函数曲线,观察函数曲线与坐标轴的关系来确定不等式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要点
文案大全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0时,ax 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 b 、 c ; 其中a 、 b,、c 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 2+bx+c=0 (a ≠0)时,Δ=b 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当ax 2+bx+c=0 (a ≠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acx x abx x )2(a 2ac 4b b x )1(212122,1=-=+-±-=,; ※ 5.当ax 2+bx+c=0 (a ≠0) 时,有以下等价命题:(以下等价关系要求会用公式 ac x x a b x x 2121=-=+,;Δ=b 2-4ac 分析,不要求背记)(1)两根互为相反数 ⇔ a b-= 0且Δ≥0 ⇔ b = 0且Δ≥0;(2)两根互为倒数 ⇔ a c=1且Δ≥0 ⇔ a = c 且Δ≥0;(3)只有一个零根 ⇔ ac = 0且a b-≠0 ⇔ c = 0且b ≠0;(4)有两个零根 ⇔ a c = 0且a b-= 0 ⇔ c = 0且b=0;(5)至少有一个零根 ⇔ ac=0 ⇔ c=0;(6)两根异号 ⇔ ac<0 ⇔ a 、c 异号;(7)两根异号,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 ac <0且a b->0⇔ a 、c 异号且a 、b 异号;(8)两根异号,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绝对值⇔ ac <0且a b-<0⇔ a 、c 异号且a 、b 同号;(9)有两个正根 ⇔ ac >0,a b->0且Δ≥0 ⇔ a 、c 同号, a 、b 异号且Δ≥0;(10)有两个负根 ⇔ a c >0,a b-<0且Δ≥0 ⇔ a 、c 同号, a 、b 同号且Δ≥0.6.求根法因式分解二次三项式公式:注意:当Δ< 0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文案大全ax 2+bx+c=a(x-x 1)(x-x 2) 或 ax 2+bx+c=⎪⎪⎭⎫ ⎝⎛----⎪⎪⎭⎫ ⎝⎛-+--a 2ac 4b b x a 2ac 4b b x a 22. 7.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x 2-(x 1+x 2)x + x 1x 2 = 0. 注意:所求出方程的系数应化为整数. 8.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 (1) 第一年为 a ,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9.分式方程的解法: .0)1(≠),值(或原方程的每个分母验增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公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去分母法.0.2≠分母,值验增根代入原方程每个换元凑元,设元,换元法)(10.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0)3(0)2(0)4(0)1(0)4(0)2(0)3(0)1(0)4)(3(0)2)(1()3(;02;1⎩⎨⎧==⎩⎨⎧==⎩⎨⎧==⎩⎨⎧==⎩⎨⎧===------分组为应注意:的方程)()(中含有能分解为方程组)分解降次法(程中含有一个二元一次方方程组法)代入消元(※11.几个常见转化:;;或;;;⎪⎩⎪⎨⎧<-+-=--≥-+=-=-+-=+-+=+-+=--+=+)x x (x x 4)x x ()x x ()x x (x x 4)x x ()x x (x x 2)x 1x (x1x 2)x 1x (x1x x x 4)x x ()x x (x x 2)x x (x x )1(212122122121212212212122222221221221212212221⎪⎩⎪⎨⎧=--=-=-⇒=-4x x .22x x 2x x .12x x )2(221212121)两边平方为(和分类为 ; ⎪⎩⎪⎨⎧-==⇒==.,)2(34x x 34x x )1()916x x (34x x )3(2121222121因为增加次数两边平方一般不用和分类为或 ;.0x ,0x :.1x x B sin A cos ,1A cos A sin ,90B A B sin x ,A sin x )4(2122212221>>=+==+︒=∠+∠==注意隐含条件可推出由公式时且如文案大全AB C cba.0x ,0x :.x ,x ),,(,x ,x )5(212121>>注意隐含条件的关系式推导出含有公式等式面积例如几何定理,相似形系可利用图形中的相等关时若为几何图形中线段长.k ,)6(”辅助未知元“引入些线段的比,并且可把它们转化为某比例式、等积式等条件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如题目中给出特殊的直.,;,)7(知数的关系但总可求出任何两个未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少一个时,一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数时方程个数等于未知数个解三角形1.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 ΔABC 中,如∠C=90°,那么sinA=c a =斜对; cosA=c b =斜对;tanA=ba=邻对; cotA=a b =对邻.2.余角三角函数关系 ------ “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 那么:sinA=cosB ; cosA=sinB ; tanA=cotB ; cotA=tanB. 3.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in 2A+cos 2A =1; tanA ·cotA =1. ※ tanA=A cos A sin ※ cotA=Asin Acos 4. 函数的增减性:在锐角的条件下,正弦,正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增大;余弦,余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反而减小.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图:这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设k, 它可以推出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函数 值,要熟练记忆它们.K3 KKKK2 K230°45°60°ABC ABC文案大全※ 6.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在0° 90°时.正弦函数值范围:0 1; 余弦函数值范围: 1 0; 正切函数值范围:0 无穷大; 余切函数值范围:无穷大 0.7.解直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中的五个元素,可以“知二可求三”,但“知二”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是边.※ 8. 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公式: Rt △ABC 中: 若∠C=90°, .:m :R :r .m 2cR 2c b a r c c 斜边上中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9.坡度: i = 1:m = h/l = tan α; 坡角: α.10. 方位角:11.仰角与俯角:12.解斜三角形:已知“SAS ” “SSS ” “ASA ” “AAS ” 条件的任意三角形都可以经过“斜化直”求出其余的边和角.※ 13.解符合“SSA ”条件的三角形:若三角形存在且符合“SSA ”条件,则可分三种情况:(1)∠A ≥90°,图形唯一可解; (2) ∠A <90°,∠A 的对边大于或等于它的已知邻边,图形唯一可解;(3)∠A <90°,∠A 的对边小于它的已知邻边,图形分两类可解. 14.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1)“斜化直,一般化特殊” ------- 加辅助线的依据;(2)合理设“辅助元k ”,并利用k 进一步转化是分析三角形问题的常用方法-------转化思想; (3)三角函数的定义,几何定理,公式,相似形等都存在着大量的相等关系,利用其列方程(或方程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方程思想.北东北偏西30南偏东70仰角俯角水平线铅垂线lha i=1:m文案大全函数及其图象一 函数基本概念1.函数定义:设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对x 的每一个值, 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 2.相同函数三个条件:(1)自变量范围相同;(2)函数值范围相同;(3)相同的自变量值所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3. 函数的确定:对于 y=kx 2(k ≠0), 如x 是自变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如x 2是自变量,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 4.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上点的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数,表示为: M (x,y ),x 叫横坐标,y 叫纵坐标; (2)一点,两轴,(四半轴),四象限,象限中点的坐标符号规律如右图:(3)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即“x 轴上的点纵为0,y 轴上的点横为0”;反之也 成立;(4)象限角平分线上点M(x,y) 的坐标特征:x=y <=> M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x=-y <=> M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5)对称两点M(x 1,y 1), N(x 2,y 2) 的坐标特征: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 <=> 横相反,纵相同; 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 <=> 纵相反,横相同;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 横、纵都相反. 5.坐标系中常用的距离几个公式 -------“点求距”(1)如图,轴上两点M 、N 之间的距离:MN=|x 1-x 2|=x 大-x 小 , PQ=|y 1-y 2|=y 大-y 小 . (2)如图, 象限上的点M (x,y ):到y 轴距离:d y =|x|; 到x 轴距离: d x =|y|;22y x r +=到原点的距离:.(3)如图,轴上的点M (0,y )、N (x,0)到原点的距离: MO=|y|; NO=|x|.※(4)如图,平面上任意两点M (x 2,y 2)、N (x 2,y 2)之间的距离: .)y y ()x x (d 221221-+-=xyo + +_ _-- ++ -xyoM(x,y )r xyo M(x,y )N(x,y )C文案大全※ 6. 几个直线方程 :y 轴 <=> 直线 x=0 ; x 轴 <=> 直线 y=0 ; 与y 轴平行,距离为∣a ∣的直线 <=> 直线 x=a ; 与x 轴平行,距离为∣b ∣的直线 <=> 直线 y=b. 7. 函数的图象:(1) 把自变量x 的一个值作为点的横坐标,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 作为点的纵坐标,组成一对有序实数对,在平面坐标系中找出点的位置,这样取得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函数的图象;(2) 图象上的点都适合函数解析式,适合函数解析式的点都在函数图象上;由此可得“图象上的点就能代入”-------重要代入!(3) 坐标平面上,横轴叫自变量轴,纵轴叫函数轴;利用已知的图象,可由自变量值查出函数值,也可由函数值查出自变量值;可由自变量取值范围查出对应函数值取值范围,也可由函数值取值范围查出对应自变量取值范围;(4) 函数的图象由左至右如果是上坡,那么y 随x 增大而增大(叫递增函数);函数的图象由左至右如果是下坡,那么y 随x 增大而减小(叫递减函数). 8. 自变量取值范围与函数取值范围: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kx+b . (k ≠0)2. 关于一次函数的几个概念:y=kx+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也叫直线y=kx+b,图象必过y 轴上的点( 0,b )和x 轴上的点( -b/k,0 );注意:如图,这两个点也是画直线图象时应取的两个点. b 叫直线y=kx+b (k ≠0)在y 轴上的截距,b 的本质是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知道截距即知道解析式中b 的值.x y (x,y)00(0,b)(-b/k, 0)b -b/k, 即取点对角 03.y=kx+b (k≠0) 中,k,b符号与图象位置的关系:yxok>0, b>0k>0, b<0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图象上坡.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图象上坡.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图象下坡.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图象下坡.4. 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 k1=k2※两直线垂直<=> k1k2=-1.5. 直线的平移:若m>0,n>0, 那么一次函数y=kx+b图象向上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y=kx+b+m;向下平移n 个单位长度得y=kx+b-n (直线平移时,k值不变).6.函数习题的四个基本功:(1) 式求点:已知某直线的具体解析式,设y=0,可求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x0 ,0);设x=0,可求出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y0);已知两条直线的具体解析式,可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x0 ,y0);交点坐标的本质是一个方程组的公共解;(2) 点求式: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可设这个函数为y=kx+b,然后代入这两个点的坐标,得到关于k、b的两个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求出k、b,从而求出解析式 ------ 待定系数法;(3) 距求点:已知点M(x0 ,y0)到x轴,y轴的距离和所在象限,可求出点M的坐标;已知坐标轴上的点P到原点的距离和所在半轴,可求出点P的坐标;(4) 点求距:函数题经常和几何相结合,利用点的坐标与它所在的象限或半轴特征可求有关线段的长,从而使得函数问题几何化.正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kx (k≠0);属于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即b=0的一次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叫直线y=kx.2.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必过(0,0)点和(1,k)点,注意:如图,这两个点也是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应取的两个点,即列表如右:xy(x, y)1K(0,0)(1,K)文案大全文案大全3.y=kx (k ≠0)中,k 的符号与图象位置的关系:k>0k<0.象限,图象下坡.4. 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已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可设这个正比例函数为y=kx,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后, 可求k, 从而求出具体的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 2+bx+c.(a ≠0)2. 关于二次函数的几个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所以也叫抛物线y=ax 2+bx+c ;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且以对称轴为界,一半图象上坡,另一半图象下坡;其中c 叫二次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 即二次函数图象必过(0,c )点.3. y=ax 2(a ≠0)的特性:当y=ax 2+bx+c (a ≠0)中的b=0且c=0时二次函数为y=ax 2 (a ≠0);这个二次函数是一个特殊的二次函数,有下列特性:(1)图象关于y 轴对称;(2)顶点(0,0);(3)y=ax 2(a ≠0)可以经过补0看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和双根式,即: y=ax 2+0x+0, y=a(x-0)2+0, y=a(x-0)(x-0). 4. 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及几个重要点的公式:5. 二次函数y=ax 2+bx+c (a ≠0)中,a 、b 、c 与Δ的符号与图象的关系: (1) a >0 <=> 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 <=> 抛物线开口向下; (2) c >0 <=> 抛物线从原点上方通过; c=0 <=> 抛物线从原点通过;文案大全c <0 <=> 抛物线从原点下方通过;(3) a, b 异号 <=> 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a, b 同号 <=> 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b=0 <=> 对称轴是y 轴;(4) Δ>0 <=> 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Δ=0 <=> 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即相切); Δ<0 <=> 抛物线与x 轴无交点.6.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三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y=ax 2+bx+c ,并把这三点的坐标代入,解关于a 、b 、c 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 、b 、c 的值, 从而求出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8.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y=a(x-h)2+k (a ≠0); 由顶点式可直接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 k ),对称轴方程 x=h 和函数的最值 y 最值= k.9.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x 0,y 0)和图象上的另一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为y=a(x-x 0)2+ y 0,再代入另一点的坐标求a ,从而求出解析式.(注意:习题无特殊说明,最后结果要求化为一般式)10.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行移动:二次函数一般应先化为顶点式,然后才好判断图象的平行移动;y=a(x-h)2+k的图象平行移动时,改变的是h, k 的值, a 值不变,具体规律如下: k 值增大 <=> 图象向上平移; k 值减小 <=> 图象向下平移; (x-h )值增大 <=> 图象向左平移; (x-h)值减小 <=> 图象向右平移.11. 二次函数的双根式:(即交点式) y=a(x-x 1)(x-x 2) (a ≠0);由双根式直接可得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x 1,0),(x 2,0).12.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0),(x 2,0)和图象上的另一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为y= a(x-x 1)(x-x 2),再代入另一点的坐标求a ,从而求出解析式. (注意:习题最后结果要求化为一般式)13.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对称轴,可利用图象的对称性求出已知点的对称点,这个对称点也一定在图象上.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0k (kx y xk y 1≠==-或图象叫双曲线.※ 2. 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y=kx -1中自变量x 不能取0, 故函数图象与y 轴无交点; 函数值y 也不会是0, 故图象与x 轴也不相交.3. 反比例函数中K的符号与图象所在象限的关系:图象过二四象限,图象上坡.图象过一三象限,图象下坡.k>0k<04.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即可设解析式y=kx-1, 代入这一点可求k 值,从而求出解析式.函数综合题1.数学思想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数学思想经常在函数问题中得到体现,例如:分析函数习题常常需要先估画符合题意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降低难度;而点求式、式求点、点求距、距求点等基本操作则是转化思想在函数中应用;当函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相结合时,方程思想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函数习题中,当图象与图形不唯一、点位置不唯一、可知条件不唯一时,往往造成函数问题的分类.2.数学方法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建立坐标系、建立新函数、函数问题几何化、挖掘隐含条件、分类讨论、相等关系找方程、不等关系找不等式、等量代换、配方、换元、待定系数法、等各种数学方法在函数中经常得到应用,了解这些数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3.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正比例函数y=kx (k≠0)、一次函数y=kx+b (k≠0)都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而二次函数y=ax2+bx+c (a≠0)可以看作二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0k(xky≠-=可以看作分式方程,这些函数图象之间的交点,就是把它们联立为方程组时的公共解.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如二次函数y=ax2+bx+c (a≠0)中的Δ>0时,图象与x轴相交,函数值y=0,此时, 二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这个方程的两个根x1 、x2是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相交两点的横坐标,交点坐标为(x1 ,0)(x2 ,0);(2)当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交时的有关问题时,应立即把函数转化为它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此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Δ值,根系关系等都可用于这个二次函数.(3)如二次函数y=ax2+bx+c (a≠0)中的Δ>0时,图象与x轴相交于两点A(x1 ,0),B(x2 ,0)有重要关系式: OA=|x1|, OB=|x2|,若需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则必须据题意做进一步判断;同样,图象与y轴交点C(0,c),也有关系式: OC=|c|.5.二元二次方程组解的判断: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若消去一个未知数,则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此时的Δ值将决定原方程组解的情况,即:Δ>0 <=> 方程组有两个解;Δ=0 <=>方程组有一个解;Δ<0 <=>方程组无实解.文案大全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 圆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文案大全文案大全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圆的几何定义和集合定义、弦、弦心距、弧、等弧、弓形、弓形高文案大全文案大全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内切圆、 三角形的内心、 圆心角、圆周角、 弦 切角、 圆的切线、 圆的割线、 两圆的内公切线、 两圆的外公切线、 两圆的内(外) 公切线长、 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的中心、 正多边形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 多边形的中心角. 二 定理:1.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3.正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 边形分为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 公式:1.有关的计算:(1)圆的周长C=2πR ;(2)弧长L=180R n π;(3)圆的面积S=πR 2. (4)扇形面积S 扇形 =LR 21360R n 2=π;(5)弓形面积S 弓形 =扇形面积S AOB ±ΔAOB 的面积.(如图) 2.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1)圆柱的侧面积:S 圆柱侧 =2πrh ; (r:底面半径;h:圆柱高)(2)圆锥的侧面积:S 圆锥侧 =LR 21. (L=2πr ,R 是圆锥母线长;r 是底面半径)四 常识:1. 圆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3. 三角形的外心 ⇔ 两边中垂线的交点 ⇔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内心 ⇔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d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其中r 表示圆的半径)直线与圆相交 ⇔ d <r ; 直线与圆相切 ⇔ d=r ; 直线与圆相离 ⇔ d >r.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d 表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其中R 、r 表示两个圆的半径且R ≥r )两圆外离 ⇔ d >R+r ; 两圆外切 ⇔ d=R+r ; 两圆相交 ⇔ R-r <d <R+r ; 两圆内切 ⇔ d=R-r ; 两圆内含 ⇔ d <R-r.6.证直线与圆相切,常利用:“已知交点连半径证垂直”和“不知交点作垂直证半径” 的方法加辅助线.7.关于圆的常见辅助线: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55张PPT)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 y = -x2+4x 的值为3,求自变量 x 的值, 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 ( 即x2-4x+3=0 ). 反过来,解方程 x2-4x+3=0 又可以看作已知二次函数 y = x2-4x+3 的值为0,求自 变量x的值,还可以看做y = -x2+4x 和y=3的交点
x
-1
-2
-3
-4 -5
当x1=x2=-3时,函数值为0.
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讨论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
思考
问题1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1)x2+x-2=0; ∵∆ = b2-4ac=9>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2-6x+9=0; ∵∆ = b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x2-x+1=0. ∵∆ = b2-4ac=-3<0,∴方程有没有实数根.
公共点的坐标.
(1)y=x2+x-2;
y
两个(-2,0),(1,0)
2 1
-2 -1 O 1 2 x
-1
-2
(2)y=x2-6x+9;
y 4
一个(3,0)
3
2
1
-1 O 1 2 3 4
x
(3)y=x2-x+1
y 4
没有公共点
3
2 1
-1 O 1 2
x
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我们也可以通过平移来观察,发现最多有两 个公共点,最少没有公共点.
O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对称轴是直线x=12,且经过点(2,0),下列说法:①abc>0;②b2﹣4ac>0;③x=﹣1是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④a+b=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2.若二次函数y=ax2﹣4ax+c的图象经过点(﹣1,0),则方程ax2﹣4ax+c=0的解为()A.x1=﹣1,x2=﹣5B.x1=5,x2=1C.x1=﹣1,x2=5D.x1=1,x2=﹣53.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4,m),(−3,n)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且−4<x1<−3,x2>0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m+n>0B.m−n<0C.m⋅n<0D.m n>04.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4ac<b2;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 +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⑤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5.设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抛物线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 的左侧).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3)和(1,3),给出下列结论:①c<3;②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若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5,则点C的横坐标最小值为﹣5;④当四边形ACDB为平行四边形时,a=﹣4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6.已知二次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两个实数根是()A.x1=−1,x2=3B.x1=1C.x1=−1,x2=1D.x1=37.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对应值,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根的个数是()x 6.17 6.18 6.19 6.20y=ax2+bx+c0.020.010.020.04D.1或28.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②a-b+c<0;③b2-4ac<0;④当y>0时,-1<x<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9.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可知方程ax2+bx+c=0的所有解的积为()A.-4B.4C.5D.-510.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2<x<3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A.﹣12<t≤3B.﹣12<t<4C.﹣12<t≤4D.﹣12<t<311.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过点(3,0),方程ax2−2ax+c=0的解为()A.x1=−3,x2=−1B.x1=−1C.x1=1,x2=3D.x1=−31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4ac<b2,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13.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顶点为(1,5),那么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m有实根x1,x2,且x1<x2,现有下列说法:①当)(x−m=0时,x1=2,x2=3;②当m>0时,2<x1<x2<3;③m>−14;④二次函数y=(x−x1x2)−m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和(3,0). 其中正确的有.15.如图所示为抛物线y=ax2−2ax+3,则一元二次方程ax2−2ax+3=0两根为.16.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t=0(t 为实数)在﹣2<x<6的范围内有解,则t的取值范围是.17.如图,已知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x的方程ax2+bx+c+2=0的根的情况是.18.如图是抛物线y1=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A(1,3),与x轴的一个交点B(4,0),直线y2=mx+n(m≠0)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下列结论:①2a+b=0;②m+n=3;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1,0);④方程ax2+bx+c=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⑤当1≤x≤4时,有y2<y1,其中正确的是三、综合题(共6题;共75分)19.已知抛物线y=﹣2x2+4x+c.(1)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c的取值范围;(2)若抛物线经过点(﹣1,0),求方程﹣2x2+4x+c=0的根.20.已知P(-3,m)和Q(1,m)是抛物线y=2x2+bx+1上的两点.(1)求b的值;(2)判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bx+1=0是否有实数根,若有求出实数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1.在一次羽毛球比赛中,甲运动员在离地面53米的P点处发球,球的运动轨迹PAN可看作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当球运动到最高点A处时,其高度为3米,离甲运动员站立地点O的水平距离为5米,球网BC离点O的水平距离为6米,以点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回答下列问题.(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不要求些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羽毛球场地底线距离球网BC的水平距离为6米,此次发球是否会出界?(3)乙运动员在球场上M(m,0)处接球,乙原地起跳可接球的最大高度为2.5米,若乙因接球高度不够而失球,求m的取值范围.22.为了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某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农户生产经销一种农产品,已知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每千克20元,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x(元/千克)有如下关系:y=−2x+80.设这种产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元.(1)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如果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每千克28元,该农户想要每天获得15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多少元?2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程y=ax2+bx+c的两个根;(2)若方程ax2+bx+c=k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与直线y=2x−2相交于A(1,0),B(2,2)两点,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下方时x 的取值范围.24.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1)求出b、c的值,并写出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函数值y为正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1≤x≤2时,求y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5 14.【答案】①③ 15.【答案】x 1=−1 16.【答案】﹣1≤t <2417.【答案】有两个同号不等实数根 18.【答案】①②④19.【答案】(1)解:∵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 即16+8c >0 解得c >﹣2(2)解:由y=﹣2x 2+4x+c 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抛物线经过点(﹣1,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 ∴方程﹣2x 2+4x+c=0的根为x 1=﹣1,x 2=3.20.【答案】(1)解:∵抛物线经过P (-3,m )和Q (1,m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12=-1∴-b 2×2=−1 ∴b=4;(2)解:方程有实数解.对于方程2x 2+4x+1=0 ∵Δ=42-4×2×1=8>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4±√82×2=−2±√22∴x 1=−1+√22,x 2=−1−√22.21.【答案】(1)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5)2+3,由题意,得 53=a (0﹣5)2+3;a =﹣ 475.∴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475 (x ﹣5)2+3(2)解:当y =0时,﹣ 475(x ﹣5)2+3=0解得:x 1=﹣ 52 (舍去),x 2= 252即ON = 252∵OC =6∴CN = 252 ﹣6= 132 >6∴此次发球会出界 (3)解:由题意,得 2.5=﹣ 475(m ﹣5)2+3;解得:m 1=5+ 5√64 ,m 2=5﹣ 5√64(舍去)∵m >6∴6<m <5+ 5√64. ∴m 的取值范围是6<m <5+ 5√6422.【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W =(x −20)(−2x +80) =−2x 2+120x −1600 =−2(x −30)2+200∴当x =30时,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00元. (2)令−2(x −30)2+200=150,解得:x =35或x =25 ∵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每千克28元 ∴x =25.答:该农户想要每天获得15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价应定为每千克25元.23.【答案】(1)解:∵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1,0)(3,0)∴方程的两个根为x1=1(2)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2,2)∴若方程ax2+bx+c=k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k<2(3)解:∵抛物线与直线y=2x−2相交于A(1,0),B(2,2)两点由图象可知,抛物线在直线下方时x的取值范围为:x<1或x>2.24.【答案】(1)解:∵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x=﹣1,y=0代入y=﹣x2+bx+c得:﹣1﹣b+c=0①把x=0,y=3代入y=﹣x2+bx+c得:c=3把c=3代入①,解得b=2则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解: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y=0得:﹣x2+2x+3=0可化为:(x﹣3)(x+1)=0解得:x1=3,x2=﹣1由函数图象可知:当﹣1<x<3时,y>0;(3)解: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当﹣1≤x≤2时,y在x=﹣1和顶点处取得最小和最大值当x=﹣1时,y=0当x=1时,y=﹣x2+2x+3=4故当﹣1≤x≤2时,求y的取值范围0≤y≤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代数方程,它们在形式和求解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两种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1.表达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其标准形式为ax + b = 0,其中a 和b 是常数,且a ≠ 0。
这类方程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 一元二次方程:其标准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 和c 是常数,且a ≠ 0。
这类方程的最高次数为二次。
2.解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它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实数解。
- 一元二次方程:它可能有零个、一个或两个实数解,这取决于判别式b^2 - 4ac 的值。
3.解的求解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方法直接求解。
-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求解相对复杂,可以使用配方法、公式法(求根公式)或者图形法(如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
**二、联系**1.解的概念:- 两种方程都旨在寻找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解。
2.方程的根:-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解即为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同样被称为根,只是可能有两个。
3.代数结构:-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视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二次项系数a = 0 时的特殊情况。
也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是脱去二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
4.图形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元一次方程表示为一条直线,而一元二次方程表示为一个抛物线。
在特定条件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a 值相同),两者在图形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方程
交点性质:当a>0时,一个交点在原点,另一个在x轴正半轴;当a<0时, 一个交点在原点,另一个在x轴负半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交点坐标:当a>0时,交点坐标为(0,0)和(√(-b/a),0);当a<0时,交点坐 标为(0,0)和(-√(-b/a),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交点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为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与三角 形、四边形等几 何知识的关系: 通过二次函数的 图象,可以研究 三角形、四边形 等几何图形的性
质和特点。
THANK YOU
汇报人:XX
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二次方程的标准 形式:ax^2 + bx + c = 0
判别式:Δ = b^2 - 4ac
根的性质:当Δ > 0时,方程有 两个不相等的实 根;当Δ = 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 的实根;当Δ < 0时,方程无实 根。
解的公式:当Δ ≥ 0时,解为x = [-b ± sqrt(Δ)] / (2a)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为y=ax^2+bx+c, 其中a、b、c为常数 且a≠0
a的符号决定了抛物 线的开口方向,当 a>0时,抛物线开 口向上;当a<0时, 抛物线开口向下
b和c决定了抛物线 的位置,b和c的值 越大,抛物线越偏离 y轴和x轴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为(-b/2a, cb^2/4a)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方程
汇报人:XX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二次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添加章节标题
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 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 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 和宽各为多少?
(x+10)
x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 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 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及常数项.
•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 方程(8-2x) (•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 去括号、移项等.
• 解:去括号,得: • 40-16x-10x+4x2=18 • 移项,得:4x2-26x+22=0 •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3
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
观察y=x2的表达式,选择适当x值,并计算 相应的y值,完成下表:
x … -3 -2 -1 0 1 2 3 … y=x2 … 9 4 1 0 1 4 9 …
描点,连线 y 10
y=x2
8
6
4
2
?
-4 -3 -2 -1 0 1 2 3 4 x -2
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 形如物体抛 射时所经过 的路线,我们 把它叫做抛 物线
方程
二次项 一次项 常数 系数 系数 项
2x2 x 3 0 2
1
-3
3x2 5 0
3
0
-5
x2 3x 0 1
-3
0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 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物线与图形及一元二次方程
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P 为x 轴下方抛物线上一点(不与点C 重合).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以y 轴为对称轴,折叠△OCP ,设点P 的对应点为Q ,当以O 、Q 、C 、P 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菱形时,求点P 的坐标. (3)求四边形OCPB 面积的最大值.
解:(1)把A (-1,0)、B (3,0)代入,得
10,930.b c b c -+=⎧⎨++=⎩解得2,
3.
b c =-⎧⎨
=-⎩ ∴223y x x =--.
(2)由题意,得2
3232x x --=-
.解得1210
11.x x =+=- ∴点P
的坐标为33(1),(1).22
-- (3)233(23)22s x x x =-+++,2399222s x x =-++,当32x =,63
8
s =最大值.
O A B C
y P
·
2.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桥的跨度AB=24米,桥面的最大高度OC =4米.将它的图形 放入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计划在桥面上铺台阶,台阶的高度均为0.16米,请计算从底部开始向上数的第
16
3.162=,结果精确到0.01米).
解:(1)设24y ax =+,把(12,0)代入136a =-
,得2
1436
y x =-
+. (2
)当2150.16 2.44 2.4,y x x =⨯=+==±
1时,-
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 2.4 3.1627.5888x ≈⨯=. 当2
160.16 2.564 2.56,7.2y x x =⨯=+==±1时,-
36
,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x=7.2.
则宽度为7.5888-7.2=0.3888≈0.39(米).
24
4
3.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1)、(-2,0),将矩形O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到矩形ODEF 的位置,抛物线2
23
y x bx c =-
++经过B 、E 两点.
(1)求b 、c 的值.
(2)若将矩形OABC 向上平移,并且使此抛物线平分线段AB ,求平移的距离.
(3)若将矩形ODEF 向右平移,并且使此抛物线三等分线段DE ,求平移的最小距离.
解:(1)由题意得2
421,321 2.3b c b c ⎧-⨯-+=⎪⎪⎨⎪-⨯++=⎪⎩ 解得1,3
3.b c ⎧=-⎪
⎨⎪=⎩即1,33b c =-=. (2)把x=-1代入22183,333y x x y =-
-+=得,8
513
3-=,∴平移距离为53.
(3)把y=43代入2213,5033
y x x x =--++-=2
得2x ,
解得121x x =
==
舍,
.
O A B C D E F
x y
4.如图,抛物线2
12
y x bx c =-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A (-1,0)、B (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EM
ABC
S S
=时,
求M 的坐标.
(抛物线2
y ax bx c =++的顶点坐标为(2
4,24b ac b a a
--)) 解:(1)把A (-1,0)、B (4,0)代入2
12
y x bx c =
++得 2
21(1)(1)0,21440.2
b c b c ⎧⨯-+⨯-+=⎪⎪⎨
⎪⨯++=⎪⎩解得3,
22.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
222
y x x =
--. 213222y x x =--=21325
()228
x --,∴顶点D 的坐标为(325,28-).
(2)当x=0时,y=-2,∴OC=2.∵OA=1,OB=4,∴AB=5.
由题意得2134222x x =
--
,解得12x x ==
∴1233((22
M M .
O A B C
D
E
x
4.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桥的跨度AB=24米,桥面的最大高度OC =4米.将它的图形 放入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计划在桥面上铺台阶,台阶的高度均为0.16米,请计算从底部开始向上数的第
16
3.162=,结果精确到0.01米).
解:(1)设24y ax =+,把(12,0)代入136a =-
,得2
1436
y x =-
+. (2
)当2150.16 2.44 2.4,y x x =⨯=+==±
1时,-
36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 2.4 3.1627.5888x ≈⨯=. 当2
160.16 2.564 2.56,7.2y x x =⨯=+==±1时,-
36
, 由于图象在第一象限,∴x=7.2.
则宽度为7.5888-7.2=0.3888≈0.39(米).
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