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第二节 教权和王权斗争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托马斯 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 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 政治观念
一、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封建社会的特征 三、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另一个效忠的纽带,亦即领袖和随从战士之 间的支配关系,也起因于早期日耳曼人好 战的癖好。这是一种自愿关系。 他们形成以誓言结合的团体, 使彼此负有义务 ,并在精心挑选 的关系中对领袖。
二、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武士贵族对社会的支配 第二,政治权威在封土贵族持有者 第三,一个封臣对领主个人的忠诚,而非所 有臣民对一个假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国家 忠诚。
他们没有可支配的官僚,他们确实是一群私 人朋友,通过一项特殊的忠诚条约,即古 老的日耳曼文“武士盟誓”的法兰克文译 文,受制于国王人称此团体为“义勇卫 队”,其成员为“法兰克国王的侍从”。 同样地,在“城市”中的法兰克伯爵们与 他们所取代的罗马行政官员也没有什么相 似之处。
他们拥有一个法庭,维持着秩序,但他们并 不是受国家俸禄的官员。他们靠私人田产 的收入生活,这些田产是在法兰克征服时, 国家恩赐给他们的。他们与国王的关系仍 然是一个个人忠诚的问题,当软弱或不得 人心的国王们不能维持这种忠诚时,这些 伯爵就将独立。
3.神权君主制的成熟 公元800年,查理曼由教皇加冕为皇帝,这是 西方皇帝的开端,而后 西方历任皇帝药油 教皇加冕涂油, 才具合法性。 涂油仪式是对 王权神授观念的 仪式性表达
二、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1.教会的变革 2.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的斗争 3.卜尼法斯八世与美男子 腓力(菲利普)的 斗争
2.神授王权的思想 对神授王权做出重要贡献的是教皇大格列高 利和西班牙大主教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 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大格列高利遵循格拉 修斯的传统。同时,他将王权描绘成基督 教的工具,承担这个职责的国王要有基督 教的谦卑。
伊西多尔是古代最后一位基督教哲学家和最 后一位伟大的拉丁教父。 伊西多尔也与大格列高利将王权看做基督教 的工具。 他更强调国王的道德的目的,重述了古老的 格言:“如果你行为正当,你就是国王; 否则便不是”
三、教权派政治思想
1.格列高利七世的政治思想 2.英诺森三世的政治思想
四、王权派政治思想 王权认为国王经过涂油,事实上不是俗人, 在教士和人民的同意下,有权任命教皇, 国王只有上帝来审判。 皇帝对帝国的权力是 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
第三节 托马斯 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信仰与理性 三、教会与国家 四、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五、政体理论 六、法的分类和性质
封建社会的根基是封土(土地),大部分土 地以封土形式被持有,这样社会中的基本 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是因封土持有的习惯而 形成的。封臣从领主那里持有地产,作为 一种特别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来回报。 封建连结的是两个自由人之间的关系,他们 在身份等级上有不同,但相互之间负担彼 此尊重的义务。封臣通常在他持有的作为 封土的土地上行使司法权利。他拥有法庭、 施加惩罚,且征收罚金。
一、早期神学政治思想 1.格拉修斯原则
2.神授王权的思想
3.神权君主制的成熟
1.格拉修斯原则 作为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二元政治观的思想 基础是由耶稣奠定的。“凯撒的物当归凯 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 (1)主教的权力和皇帝的权力需相互分开 (2)两种权力在各种领域是最高的 (3)两种权力都是部分重叠的 (4)两种权力不平等,精神权力在价值上更 高些
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 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 和东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 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 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 两股。
西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 人,后来演进为施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 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 亚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 里斯人、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 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 克逊人。 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 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现在的 法国和德国)等
三、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现,是这 一时期政治思想的总特征。 政治学的概念,如法律、服从、义务等 都是在神学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这就导致这一时期政治思想没有独立系 统的理论形式。
第二节 教权和王权斗争的政治思想
一、早期神学政治思想
二、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三、教权派政治思想 四、王权派政治思想
以法兰克人为例进一步说明: 法兰克人对法律和政治机构的观点与罗马人 的观点几乎在每一个可能的范围内都不相 同,罗马人对国家的想法在本质上与现代 的想法比较相近,存在一个最高机构,承 担着维护社会福利的责任。为了完成这一 任务,帝国的管理机构颁布了必要的法规, 并征收重税。
税收用以维持庞大的军队及专业行政部门, 并用以资助广泛的公共工程项目。市民应 该感到有一种忠于国家、忠于“共和”的 意识。在法兰克人的体制中,这些东西都 不存在。就王国完全结合成一体这一点来 说,它是通过武士贵族对其国王的个人忠 诚,以及通过贵族指挥他们自己部下的能 力而达到的。至于国王成为政府行政官, 承担维护社会福利的责任,这种想法根本 不存在 。
封建关系的基本目的是战争中的合作。领主 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他的封臣及其土地,封 臣的主要作用是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封 臣还对领主负有忠告、协助金、给领主提 供款待等。 如果;领主没有做到保护封臣的职责,封臣 就能反抗领主,宣布不再效忠领主。
普通骑士是伯爵的封臣,伯爵是较大伯爵和 公爵的封臣,后者 是国王的封臣 每个封臣只对 自己的领主负责。 因此,在西欧真正 的统治者是自称 伯爵或者公爵的大领主们。
一、封建社会的形成 西欧封建社会起源于日耳曼人,与罗马国家 的单个政府和有序政在一起。存在于史前时期到中世纪的两 条主要纽带是“家族关系”和“贵族权 力”。 家族关系或团体是最原始的单元,主要通过 婚姻来维系。
日耳曼人是古代占据中欧和东欧广大地区的部 族,自称德意志人(Deutsche),古罗马人称 之为日耳曼人。 分布在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 北地区,从事游猎、畜牧为主,长期处于原始 氏族社会阶段,其语系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 族。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部分日耳曼人由 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出现了土地分配不均 的现象,少数军事贵族往往占有更多土地,军 事首领(“王”)及其亲兵以征战为职业,战 利品通过抽签方式来分配,首领分到的战利品 常常多于亲兵。此时的日耳曼人已处于原始社 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第二节 教权和王权斗争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托马斯 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 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 政治观念
一、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封建社会的特征 三、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另一个效忠的纽带,亦即领袖和随从战士之 间的支配关系,也起因于早期日耳曼人好 战的癖好。这是一种自愿关系。 他们形成以誓言结合的团体, 使彼此负有义务 ,并在精心挑选 的关系中对领袖。
二、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武士贵族对社会的支配 第二,政治权威在封土贵族持有者 第三,一个封臣对领主个人的忠诚,而非所 有臣民对一个假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国家 忠诚。
他们没有可支配的官僚,他们确实是一群私 人朋友,通过一项特殊的忠诚条约,即古 老的日耳曼文“武士盟誓”的法兰克文译 文,受制于国王人称此团体为“义勇卫 队”,其成员为“法兰克国王的侍从”。 同样地,在“城市”中的法兰克伯爵们与 他们所取代的罗马行政官员也没有什么相 似之处。
他们拥有一个法庭,维持着秩序,但他们并 不是受国家俸禄的官员。他们靠私人田产 的收入生活,这些田产是在法兰克征服时, 国家恩赐给他们的。他们与国王的关系仍 然是一个个人忠诚的问题,当软弱或不得 人心的国王们不能维持这种忠诚时,这些 伯爵就将独立。
3.神权君主制的成熟 公元800年,查理曼由教皇加冕为皇帝,这是 西方皇帝的开端,而后 西方历任皇帝药油 教皇加冕涂油, 才具合法性。 涂油仪式是对 王权神授观念的 仪式性表达
二、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1.教会的变革 2.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的斗争 3.卜尼法斯八世与美男子 腓力(菲利普)的 斗争
2.神授王权的思想 对神授王权做出重要贡献的是教皇大格列高 利和西班牙大主教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 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大格列高利遵循格拉 修斯的传统。同时,他将王权描绘成基督 教的工具,承担这个职责的国王要有基督 教的谦卑。
伊西多尔是古代最后一位基督教哲学家和最 后一位伟大的拉丁教父。 伊西多尔也与大格列高利将王权看做基督教 的工具。 他更强调国王的道德的目的,重述了古老的 格言:“如果你行为正当,你就是国王; 否则便不是”
三、教权派政治思想
1.格列高利七世的政治思想 2.英诺森三世的政治思想
四、王权派政治思想 王权认为国王经过涂油,事实上不是俗人, 在教士和人民的同意下,有权任命教皇, 国王只有上帝来审判。 皇帝对帝国的权力是 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
第三节 托马斯 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信仰与理性 三、教会与国家 四、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五、政体理论 六、法的分类和性质
封建社会的根基是封土(土地),大部分土 地以封土形式被持有,这样社会中的基本 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是因封土持有的习惯而 形成的。封臣从领主那里持有地产,作为 一种特别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来回报。 封建连结的是两个自由人之间的关系,他们 在身份等级上有不同,但相互之间负担彼 此尊重的义务。封臣通常在他持有的作为 封土的土地上行使司法权利。他拥有法庭、 施加惩罚,且征收罚金。
一、早期神学政治思想 1.格拉修斯原则
2.神授王权的思想
3.神权君主制的成熟
1.格拉修斯原则 作为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二元政治观的思想 基础是由耶稣奠定的。“凯撒的物当归凯 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 (1)主教的权力和皇帝的权力需相互分开 (2)两种权力在各种领域是最高的 (3)两种权力都是部分重叠的 (4)两种权力不平等,精神权力在价值上更 高些
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 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 和东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 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 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 两股。
西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 人,后来演进为施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 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 亚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 里斯人、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 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 克逊人。 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 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现在的 法国和德国)等
三、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现,是这 一时期政治思想的总特征。 政治学的概念,如法律、服从、义务等 都是在神学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这就导致这一时期政治思想没有独立系 统的理论形式。
第二节 教权和王权斗争的政治思想
一、早期神学政治思想
二、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三、教权派政治思想 四、王权派政治思想
以法兰克人为例进一步说明: 法兰克人对法律和政治机构的观点与罗马人 的观点几乎在每一个可能的范围内都不相 同,罗马人对国家的想法在本质上与现代 的想法比较相近,存在一个最高机构,承 担着维护社会福利的责任。为了完成这一 任务,帝国的管理机构颁布了必要的法规, 并征收重税。
税收用以维持庞大的军队及专业行政部门, 并用以资助广泛的公共工程项目。市民应 该感到有一种忠于国家、忠于“共和”的 意识。在法兰克人的体制中,这些东西都 不存在。就王国完全结合成一体这一点来 说,它是通过武士贵族对其国王的个人忠 诚,以及通过贵族指挥他们自己部下的能 力而达到的。至于国王成为政府行政官, 承担维护社会福利的责任,这种想法根本 不存在 。
封建关系的基本目的是战争中的合作。领主 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他的封臣及其土地,封 臣的主要作用是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封 臣还对领主负有忠告、协助金、给领主提 供款待等。 如果;领主没有做到保护封臣的职责,封臣 就能反抗领主,宣布不再效忠领主。
普通骑士是伯爵的封臣,伯爵是较大伯爵和 公爵的封臣,后者 是国王的封臣 每个封臣只对 自己的领主负责。 因此,在西欧真正 的统治者是自称 伯爵或者公爵的大领主们。
一、封建社会的形成 西欧封建社会起源于日耳曼人,与罗马国家 的单个政府和有序政在一起。存在于史前时期到中世纪的两 条主要纽带是“家族关系”和“贵族权 力”。 家族关系或团体是最原始的单元,主要通过 婚姻来维系。
日耳曼人是古代占据中欧和东欧广大地区的部 族,自称德意志人(Deutsche),古罗马人称 之为日耳曼人。 分布在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 北地区,从事游猎、畜牧为主,长期处于原始 氏族社会阶段,其语系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 族。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部分日耳曼人由 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出现了土地分配不均 的现象,少数军事贵族往往占有更多土地,军 事首领(“王”)及其亲兵以征战为职业,战 利品通过抽签方式来分配,首领分到的战利品 常常多于亲兵。此时的日耳曼人已处于原始社 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