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普通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3. 熟悉细菌的分类方法,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等特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以及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操作台、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镊子、滴管、染色液(结晶紫、碘液、番红)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制作(1)取无菌试管,加入适量的细菌培养液。

(2)用无菌镊子取少量细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

(3)用无菌盖玻片轻轻压在细菌培养液上,使细菌均匀分布。

(4)用酒精灯对载玻片进行轻微加热,使细菌固定。

2. 细菌染色(1)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结晶紫染液于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上。

(2)染色约1分钟,然后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3)染色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4)用番红染液复染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3. 细菌观察(1)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圈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染色特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2. 革兰氏阴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红色。

3. 革兰氏阳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模板ppt课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模板ppt课件
13
五、实验结果
绘图,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菌三种 基本形态。
14
15
六、问题与讨论
1、使用高倍镜与油镜调焦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油镜时,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 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3、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 察中有什么意义?
下次实验:细菌简单染色法与革兰氏染色法
16
3.根据使用者个人情况,调节双目显微镜的目镜
双目显微镜的目镜间距可以适当调节,使其与观察者两个眼睛瞳
孔的距离相符。
8
(二)显微观察
1.低倍镜观察
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调节标 本移动螺旋,使目的物处于物镜的正下方。
调节粗调螺旋,使物镜(10×)与标本靠近,眼 睛在侧向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6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双层瓶(香柏油、二甲 苯)等。
细菌三型标本片(球菌、杆菌、螺旋菌)
7
四、操作步骤
(一)观察前的准备
1.取镜和安放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3~4cm。镜 检者姿势要端正。
2.光源调节
安装在镜座内的光源灯可通过调节电流或电压来获得适当的照明 亮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宜。
光学系统由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滤 光片、虹彩光圈等组成
3
普 通 光 学 显 微 镜 基 本 构 造
4
油镜的工作原理
滴加镜油的作用 (1) 增加照明亮度 (2) 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λ/2NA
式中λ=光波波长 ; 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NA= n·sin(α/2 )
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高倍镜,最后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细菌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方法1. 显微镜: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2. 细菌样本:从实验室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样本。

3. 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制作样品载玻片。

4. 意式染色剂:用于染色处理,增强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显微镜使用方法1.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后,在透明底座上放置一个白色纸片,调整光源位置和亮度,使得纸片上呈现均匀明亮的白色。

2. 调整目镜:将目镜对准眼睛,调节焦距,使得目视舒适且清晰。

3. 调整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至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4. 调整聚光镜:根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大小和位置,以增强样品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细菌形态结构观察方法1. 制作载玻片:在干净的玻片上挤出一滴细菌悬液,在另一个玻片上盖上一张盖玻片,轻轻压紧。

2. 意式染色处理:将制作好的载玻片浸泡在意式染色剂中,静置5-10分钟。

3. 洗涤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载玻片数次,直到洗涤后水不再有颜色。

4. 干燥处理:将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如球菌呈圆形或半球形,链状菌呈长条状等等。

通过染色处理后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形态特征。

2. 观察细胞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测量细菌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细菌大小也不同,如球菌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链状菌长度则在数十到数百微米之间。

3. 观察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结构,如某些细菌具有鞭毛、纤毛或胞外多聚物等附属结构。

这些结构对于细菌的运动和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15页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结构和组成不一样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全部细菌都 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 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结协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 类细菌脱色效果是不一样。G+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 成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 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 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依然 保持初染剂蓝紫色。G-细菌则不一样,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 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 细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比较轻易被洗脱出 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颜色。
总菌数 A 16104 B 32000A B(个 / ml) 5
4-3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4页
2.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基础原理 美蓝是一个无毒性染料,它氧化型呈蓝色,
还原型是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活细胞进行染 色时,因为细胞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含有较 强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变成无色 还原型。所以,含有还原能力酵母活细胞是无 色或淡蓝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死细胞和活细胞进 行判别。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5页
四. 试验内容
1.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判别 (1) 在载玻片上加半滴美蓝染液,在染液上 滴一滴菌液。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 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盖在菌液上。
(2) 将标本片放3分钟后,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依据颜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1.细菌基本形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

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

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

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

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

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支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其细菌的形态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其细菌的形态观察
2012-6-17 3
电子显微镜
①以电子射线为 电子光源
②种类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2012-6-17 4
4.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
机械 部分 光学 部分
2012-6-17
普通光学 显微镜
镜座、镜臂、镜筒、 物镜转换器、载物台 、推动器、调节器等 光源、物镜、目镜、 聚光器及虹彩光圈等
5
为光学部分
央→换高倍或移开低倍,滴油→换油镜→侧视,
油浸镜头→调光、调焦,找目标→教师评分→
清洁→还镜→填使用登记表→教师检查→ 显
2012-6-17
微镜放回镜箱。
20
光线 加油后
2012-6-17
11
5.实训方法
旋动调光旋钮 打开虹彩光圈 调节聚光器
找目标 移中央
结果记录 教师评分 擦镜纸擦拭
镜头3~4次 载玻片清洁
取 镜
调 光
夹 片
低 高倍 记 清 倍 或 镜 油镜 录 洁
还 镜
教师 检查
右手握臂 菌面朝上放 先加油 学生填使用表 左手托座 直角对齐 后换镜 教师检查签名 目标置中央 镜身水平 油浸镜 放回镜箱
2012-6-17
6
载物台
目镜
物镜
调焦螺旋 推进器
调光螺旋
2012-6-17 光源
聚光器和 7 电源开关 虹彩光圈
放大倍数: 10× 15 ×
目镜 物镜转换器
放大倍数: 4×:低倍 10×:低倍 40×:高倍 100×:油镜
2012-6-17
物镜
8

9
显微镜 放大倍数
目镜 =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10× 15 ×
×
物镜 放大倍数

细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3. 了解细菌的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等。

4. 培养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为细菌的分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样本、革兰氏染色液、芽孢染色液、水浸片、盖玻片、载玻片等。

2. 仪器:光学显微镜、酒精灯、载物台、切片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细菌样本(1)将细菌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口。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2. 革兰氏染色(1)将革兰氏染色液滴在细菌样本上,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判断其革兰氏分类。

3. 芽孢染色(1)将芽孢染色液滴在细菌样本上,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染色后的细菌,判断其芽孢存在与否。

4. 观察细菌特殊结构(1)观察细菌是否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通过水浸片观察细菌的运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样本的基本形态结构(1)观察到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

(2)部分细菌具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 革兰氏染色结果(1)部分细菌呈现革兰氏阳性,细胞壁较厚,不易着色。

(2)部分细菌呈现革兰氏阴性,细胞壁较薄,易着色。

3. 芽孢染色结果(1)部分细菌存在芽孢,呈圆形或椭圆形。

(2)部分细菌无芽孢。

4.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结果(1)部分细菌具有鞭毛,呈螺旋状。

(2)部分细菌具有荚膜,呈透明状。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了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殊结构,了解了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3. 培养了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识别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节光圈和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2实验二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胞形态的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2实验二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胞形态的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1)涂片:先在载玻片左右端各滴一滴生理盐水,分别挑
取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菌体于生理盐水中涂片(采用 三区涂片法:分别将上述2种菌液延伸至玻片中央,混匀 并涂成薄膜),把菌液充分涂开,使其分布均匀。
注意: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盐水和取菌不宜过多, 涂片要均匀,不可过于浓厚。
三区涂片法
菌体
载玻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R)=0.61λ/n· Sinα/2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阳性反应;
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孢杆菌都
呈现阴性反应。
(四)、革兰氏染色原理

根据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之间细胞壁的
结构差异来达到染色的目的的。

先用结晶紫初染,所有的细菌都被染成初染料的
蓝紫色;

然后用碘媒染,它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碘复
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
D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看到的物象越清晰
镜口率 N.A=n· Sinα/2
油镜(OI,HI,100X),即油浸 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 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 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 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 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 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 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 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 晰。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三)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方法

实验二细菌基本形态及特殊形态观察

实验二细菌基本形态及特殊形态观察
▲土壤菌体培养液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细菌基本形态观察 2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3 细菌运动性观察悬滴片的制作。
1 细菌基本形态观察
学习油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用油镜观察——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体
2 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学习油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用油镜观察细菌特殊结构—— 芽孢
钾细菌荚膜(高倍镜)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油镜)
思考题
(1)观察细菌染色片时应如何调节光线? (2)油镜观测时,是否可以除香柏油以外的其它液体作介质?
低,难于染色,但一旦被染
色又难于脱色。因此先用强
着色力的染料(孔雀绿)处
理,并同时加热,使菌体以
及芽孢均着色,后使菌体脱
色,而芽孢保留原色,经复
染(蕃红),菌体与芽孢分


菌 体
别以不同颜色显现。
菌芽 体孢
对有芽孢的菌体进行简单染 菌体 色(只用一种染料染色)。 菌体和芽孢着色情况如何?
芽孢
5 鞭毛染色 及运动观察
目镜
物镜
10 X 100X
⑵ 显微镜的分辨率
油镜比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物体更清晰。
原因: ◆ 油镜分辨率高于低倍镜、高倍镜 ◆ 油镜汇聚光线的能力大于低倍镜、高倍镜
◆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距离即鉴别限度(R)
R=λ∕2NA
(λ为入射光波波长; NA为显微镜数值孔径)
NA= η.sinθ
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1 ) 机械系统 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物镜转换器、镜筒及调节器等
(2 ) 光学系统 包括反光镜、聚光器、物镜、目镜等。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光学成象原理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之乘积 。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观察方法。

2.通过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使用技巧。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具有多种形态和类型。

根据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本实验将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以加深对细菌的了解。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菌样品(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等)、细菌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

2.将细菌样品分别涂抹在载玻片上,用染色液进行染色。

3.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4.清理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结果(见下表)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大小不一,无芽孢和鞭毛。

其中,葡萄球菌属的细菌菌落较大、隆起、边缘整齐,呈金黄色;链球菌属的细菌菌落较小、平坦、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

(2)杆菌:呈圆柱状或略扁,有长、短鞭毛。

其中,大肠杆菌的菌落较大、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沙门氏菌的菌落较小、干燥、无光泽,边缘不整齐。

(3)螺旋菌:呈螺旋状或弯曲状,有鞭毛。

其中,幽门螺杆菌呈螺旋状,长可达6μm,有4-8根鞭毛。

此外,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存在差异,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密切相关。

例如,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主要菌群之一,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能够在肠道中生存和繁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乳酸菌则是一类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益生菌,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能够在肠道中定植并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观察方法。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使用技巧。

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2

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2
2. 调焦。调节光圈,使光线亮度合适,再调节细准焦螺 旋直至目的物清晰;
3. 观察。移动推动器,找到合适的目的物,并移至视野 的中心进行观察。
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
1、标本片:四联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resolution or resolving power)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调节光圈,使光线亮度合适,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目的物清晰;
作图要求:实验报告要求用蓝色或黑色钢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笔、圆珠笔或签字笔 数值孔径通常在左右的高倍镜只能分辨距离不小于μm的物体,而油镜的分辨率却可达到μm左右。
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
撰写,要 调节光源强度,同时用眼对准目镜,仔细观察,视野亮度均匀;
均匀; 5.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旋转推动器,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
圆孔的正中央; 6. 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载物台至距离物镜约0.5 cm(注意:
眼睛注视物镜,以防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7. 左眼观察目镜,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直至目的物清晰为止。
高倍镜的操作
1. 转换物镜。旋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注意: 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面观察,以防镜头与标本片相撞, 如果高倍镜触及标本片,应立即停止旋转,并重新用 低倍镜调焦);
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优选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 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课要求 调节光圈,使光线亮度合适,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目的物清晰;
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需在油镜和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相仿的镜油(通常使用香柏油,其折射率)。 从标本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透镜光学系统,通过对样本中的光线进行聚焦,放大细菌的图像。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调焦机构、光源等。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形态多样,通常为单细胞生物,通过不同的染色方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细菌。

实验器材:
普通光学显微镜、平片、细胞培养液、革兰染色试剂、蒸馏水、酒精、碘液、碱性蓝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平片,用无菌锉子在中心处轻轻划十字,用烧杯将片子消毒并放入培养液中。

2. 从细菌培养物中取出一小团菌落,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将其划成一个小圆圈,放入蒸馏水中。

3. 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滴细胞液,在平片的交叉点处加上一滴,然后在上方盖上一片盖片。

4. 将样品放入显微镜的标本台上,调整镜头至最佳位置,适当调整光源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5. 移动物镜或调整焦距,可以观察到更大或更小的细胞形态。

6. 取另一张平片,准备革兰染色试剂,将样本放入试剂中,反复洗涤,用显微镜观察识别细菌的形态,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菌呈长梭形,直杆形,圆球形、螺旋形等形态,且在革兰染色后,长梭形的细菌为革兰阳性菌,圆球形的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结论:
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功观察了细菌的形态特征。

并通过革兰染色试剂进行分类,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实验介绍
在生物学领域中,显微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和研究微小生物的结构和形态。

本次实验旨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的形态,了解微生物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实验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取得一些样本,以便观察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

这可
以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收集样本(例如河流、湖泊、土壤等)或购买商
业制备的标本来实现。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商业制备的标本,
这些标本已经是干燥的,所以需要添加液体以便观察微生物。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显微镜。

将显微镜调整到所需的放大倍率,然
后取出标本,并用差压计夹住标本。

将标本夹在样品挂架上,并将挂
架固定到镜台上。

将镜头对准样本,用调节钮来调整样品的焦距,使其清晰可见。

然后,根据所需的放大倍率,旋转目镜直到图像清晰。

在观察和记录样本时,应注意保护显微镜免受污染或损坏。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样本,我们可以看到微生物的各种结构和形态。

例如,原核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各种形状和大小,可以自由游动。

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生物,其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于植物,但没有叶绿素。

还可以观察到许多微生物中的特殊结构,例如细菌的鞭毛和鞭毛,它们可以帮助微生物在水中移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了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

这对于我们理解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微生物。

此外,本次实验还帮助我们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生物的技能,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学习和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实训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训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细菌三种基本形态的染色片 2.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凹玻片、接种环、纱布、镜头纸、 镊子、盖玻片、特种铅笔、无菌水、凡士林油、火柴、 酒精灯、玻片架、香柏油、二甲苯等,722s型分光光度 计,0.85%NaCl溶液。
整理课件
四、实验方法
1.压滴标本制作 ①取—清洁载玻片,放在酒精灯的右侧桌面上,
用记号笔在玻片右侧注明观察菌体的名称。 ②点燃酒精灯,取一小滴清洁的无菌水放于玻片
中央。 ③用无菌操作取出少许菌苔,于玻片水中,涂匀
(见图2-3)。 ④用镊子取清洁的盖玻片。由一端与玻片的菌液
接触,徐徐放下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⑤将压滴标本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整理课件
无菌操作制片整示理课件意图
四、实验方法
1一接种环火焰灼烧灭菌; 2一在火焰3cm处拔出硅胶泡沫塞(或棉塞) 3一斜面管口火焰灼烧灭菌, 4一挑取菌苔 5一从斜面试管中取出接种环,管口火焰灼烧 再次灭菌, 6一在火焰3cm处塞上硅胶泡沫塞(或棉塞) 7一涂片 8一再次火焰灼烧接种环灭菌
整理课件
七、思考题
1.怎样观察细菌形态?细菌未染色时,用 油镜观察有何困难?
2.试述无菌操作的步骤及其要领。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
实训二 细菌形态的观察
整理课件
细菌的形态微小(以µm计),借助于放大400~ 1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基本 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其中杆状细菌最为 常见,球菌较少,螺旋状的最少。此外尚有极少数 细菌为星状,而有的具柄,有的具鞘,有的带附属 物。
近年来在高盐、高热、高酸等极端环境中还发 现了一些形态更为特殊的细菌,如三角形、方盒形、 圆盘形、叶状等形态特异的古生菌。

1-1-2 实训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1-1-2 实训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3.装片 将标本片置于载物台的推进器上固定 好,调节推进器的旋扭,将所要观察的 部分对准物镜。 4.低倍物镜观察 观察标本必须从低倍镜开始,因为低 倍镜视野较大,易发现被观察的标本。 先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与标本片接近。 然后慢慢提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直至 初见物像,再调节细调节器使物像清晰。 镜检时,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一般用左 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
(三)材料和用具


试剂:香柏油、二甲苯 器材: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 菌等染色标本片、显微镜、擦镜纸。
(四)操作步骤 1.显微镜的安置 取镜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 座,保持镜身直立,置显微镜于平整的 实验台上,镜座距台边3~4cm。镜检者 的姿势要端正。 2.调节光源 提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 与镜筒成一直线,适当调节光圈和聚光 器,打开内置光源,使整个视野亮度均 匀适宜。
(六)思考题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油镜使用后,为什么要及时用二甲苯处理, 处理时应注意些什么?
5.高倍物镜的使用 在低倍镜下找到合适的观察目 标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后,小心转 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移至工作位 置。通过细调节器稍加调节,配合 调节聚光器及光圈,可使物像清晰。
6.油镜的使用 在高倍镜或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 域后,用粗调节器提升镜筒,接入油镜。 在标本片的欲检部位滴加一滴香柏油,先 从侧面注视镜头,轻轻上升载物台或转动粗 调节螺旋使油镜头下降,最终使油镜头浸入 油滴中,然后,用左眼看目镜,用右手微微 转动粗调节螺旋,慢慢提升油镜头或下降载 物台,待看到模糊物像时,再轻轻转动细调 节螺旋调节焦距,直到出现完全清晰的物像 为止。 如镜头离开油面还未看到物像,则需重新 操作。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实验二细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二细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放线菌特征
掌握放线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以及其 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02 实验材料
细菌、放线菌培养物
细菌培养物
选择不同的细菌培养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观察不同细菌的形 态和特点。
放线菌培养物
选择常见的土壤放线菌作为实验材料,以便观察放线菌的菌落形态和微观结构。
放线菌形态观察结果
总结词:结构独特
详细描述:放线菌的形态呈现出独特的辐射状排列,同时菌体结构也较为多样,包括分枝状、丝状等。这种结构使得放线菌 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结果分析
总结词
功能与形态相适应
详细描述
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与其功能和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例如,螺旋形细菌常常具有较好的 运动能力,有助于其在液体环境中扩散;而放线菌的辐射状排列和多样结构则使其在各
通过显微观察,我们成功地识别了不 同形态的细菌和放线菌,并对其进行 了分类。
结果讨论与思考
实验结果与微生物学理论基本一致,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较为 准确可靠。
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差,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显微镜操作不熟 练、样品制备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技能,以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习显微镜观察技术
显微镜操作
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显微镜,包括调整 焦距、对光、移动载玻片等步骤,以 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样本制备
学习如何制备细菌和放线菌样本,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包括制片、染色 等步骤。
掌握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特征
了解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特征,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显微镜下的 区别,以及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实验二-普通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二-普通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1、机械装置由镜座、镜臂、镜筒与物镜转 移器、载物台、移动器粗细调节器组成。
2光学系统由目镜、物镜、聚光镜、反光镜、 光圈组成。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 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称为复式显微镜。 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镜座;2.载物台;3. 镜臂;4.棱镜套;5.镜 筒;6.接目镜;7.转换 器;8.接物镜;9.聚光 器;10.虹彩光圈;11. 光圈固定器;12.聚光 器升降螺旋;13.反光 镜;14.细调节器;15. 粗调节器;16.标本夹
(3) 油镜观察
在高倍镜或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域后,用粗调节 器将镜筒升高,然后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在待观察的样品 区域加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小心地降 下,使油镜浸在油镜中并几乎与标本相接。将聚光器升至最 高位置并开足光圈,若所用聚光器的数值孔径超过1.0,还应 在聚光镜与载玻片之间加滴香柏油,保证其达到最大的效能。 调节照明使视野的亮度合适,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 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并用细调节器使其清晰准焦为止。
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 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 进行观察时,物象将保持基本聚焦的状态,这种 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parfocal)。利用这种同 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 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 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 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实验二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和细菌形态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普通台式显微镜的结构、各部
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 看到的微小生命体。因此,我们要借助显 微镜来进行观察。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但 基本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机械装置, 二是光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镜使用的原理
1.香柏油的折射率与玻璃接近,提高了视野 的照明度。 2.提高了显微镜的 分辨率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 菌、大肠杆菌和四联球菌染色玻片标本等。
2、溶液或试剂 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或其他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
在聚光器的数值孔径确定后,若需要改 变光照强度,可通过升降聚光器或改变光 源的亮度来实现,原则上不应再通过光圈 的调节。当然,有关虹彩光圈、聚光器高 度和照明光源强度的使用原则也不是固定 不变的,只要能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有 时也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 一定拘泥不变。
2、显微观察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 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 显微观察时应遵从由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 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大, 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在任何时候使用粗调节器聚焦物象时,必须养成先 从侧面注视小心调节物镜靠近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 慢慢调节物镜离开标本进行准焦的习惯,以免因一时 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及玻片。
(2) 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合适的观察目标并将其至视野
中心后,轻轻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移至工作 位置。对聚光器光圈及视野亮度进行适当调节后 微调细调节器使物像清晰,利用推进器移动标本 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 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 进行观察时,物象将保持基本聚焦的状态,这种 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parfocal)。利用这种同 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 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 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 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3) 油镜观察
在高倍镜或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域后,用粗调节 器将镜筒升高,然后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在待观察的样品 区域加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小心地降 下,使油镜浸在油镜中并几乎与标本相接。将聚光器升至最 高位置并开足光圈,若所用聚光器的数值孔径超过1.0,还应 在聚光镜与载玻片之间加滴香柏油,保证其达到最大的效能。 调节照明使视野的亮度合适,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 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并用细调节器使其清晰准焦为止。
实验二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和细菌形态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普通台式显微镜的结构、各部
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 看到的微小生命体。因此,我们要借助显 微镜来进行观察。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但 基本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机械装置, 二是光学系统
1、机械装置由镜座、镜臂、镜筒与物镜转 移器、载物台、移动器粗细调节器组成。
2光学系统由目镜、物镜、聚光镜、反光镜、 光圈组成。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 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称为复式显微镜。 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镜座;2.载物台;3. 镜臂;4.棱镜套;5.镜 筒;6.接目镜;7.转换 器;8.接物镜;9.聚光 器;10.虹彩光圈;11. 光圈固定器;12.聚光 器升降螺旋;13.反光 镜;14.细调节器;15. 粗调节器;16.标本夹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前的准备 (1) 显微镜的安置 置显微镜于平整的实验台上,镜座距 实验台边缘约3~4㎝。镜检时姿势要端正。
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底座,使显微 镜保持直立、平稳。切忌用单手拎提;且不论使用单筒显微 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以减少眼睛疲劳, 也便于边观察边绘图或记录。 (2) 光源调节 安装在镜座内的光源灯可通过调节电压以 获得适当的照明亮度,而使用反光镜采集自然光或灯光作为 照明光源时,应根据光源的强度及所用物镜的放大倍数选用 凹面或凸面反光镜并调节其角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 度适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两 端)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
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 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 惯,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 眼注视绘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 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 而腐蚀镜片。
(1) 低倍镜观察 将染色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
移动推进器使观察对象处在物镜的正下方。下降10× 物镜,使其接近标本,用粗调节器慢慢升起镜筒,使 标本在视野中初步聚焦,再使用细调节器调节图像清 晰。通过玻片夹推进器慢慢移动玻片,认真观察标本 各部位,找到合适的目的物,仔细观察并记录观察到 的结果。
(3) 根据使用者的个人情况,调节双筒显微镜的 目镜,双筒显微镜的目镜间距可以适当调节,而 左目镜上一般还配有曲光度调节环,可以适应眼 距不同或两眼视力有差异的不同观察者。 (4) 聚光器数值孔径值的调节 调节聚光器虹彩 光圈值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值相符或略低。有些显 微镜的聚光器只标有最大数值孔径,而没有具体 的光圈数刻度。使用这种显微镜时可在样品聚焦 后取下一目镜,从镜筒中一边看视野,一边缩光 圈,调节光圈的边缘与物镜边缘黑圈相切或略小 于其边缘。因为各物镜的数值孔径值不同,所以 每转换一次物镜都应该进行这种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