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心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评《翠湖心影》

在浮躁的20世纪末,汪曾祺的文章滋味近似春初新韭、秋末晚菘,在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中,让读者得到“文化上的休息”。他所写的“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对当代的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翠湖心影》为例:

《翠湖心影》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文章以一个昆明当地的笑话段子作为开端,可能读者第一眼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插上这么一个故事,耐心往下读才发现,原来

这是作者“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读到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其实,这种如云如水,东一句西一句的,叫人不好捉摸的行文风格正是汪曾祺散文的特别之处,他认为“生活本是散散漫漫,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的”,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也应当“散散漫漫”。

接着,汪曾祺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翠湖及其周围的景观,叙述了自己与翠湖有关的生活,其中不时夹杂着自己的感受。虽然记叙的都是些看起来算是琐事的日常情况,但不知怎的,却使人看过之后还愿回头再去看、去品味。在描写翠湖时,作者是这样说的:昆明和翠湖分不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称其为昆明了……翠湖是昆明的眼睛。可见,翠湖对昆明是多么重要。翠湖的周围是“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因为这些的衬托,翠湖更显宁静,走进翠湖的人,“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在喧嚣的闹市中,翠湖可算得上一个舒缓压力的最佳场所,也因它的环境优美,闲静,使得住在翠湖旁边的人也有一颗从容,不急不躁的心。图书馆里,管理员“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过了两三个小时,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这就下班”;翠湖饭店前,老婆婆寂然地卖着“糠虾”;而茶馆里,堂倌“发现碟子少了”,也“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虽然这都是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做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但在喧嚣的闹市中,他们的“散散漫漫”的生活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不管外面的人如何忙碌,时光如何飞逝,他们永远是那么悠闲,

这种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正是汪曾祺怀念着的和想要追求的生活,也是现在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汪曾祺欣赏翠湖,因为翠湖“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而且富有人气,他又怀念翠湖,因为翠湖的湖光树影之境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惬意。所以,当“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时,他“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的确,汪曾祺对翠湖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他对翠湖人的“散散漫漫”的生活是无比怀念的,也因此,文章的最后一句说到了“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其实,这何尝只是汪曾祺的希望,只是昆明人的希望,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应当这样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翠湖,它本宁静,但因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思想观念的改变,它渐渐被“整修”,被“建设”,最后消失在人们心里。所以,汪曾祺的散文其实是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