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仁爱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能够 正确喜好别人,能够厌恶别人。”
【论语心得】 有仁德的人没有私心,是最公正的。仁者出
于公心,能够正确的选择喜欢应该喜欢的人, 厌恶应该厌恶的人。不仁之人会夹杂私心,喜 欢的人不一定是善的,厌恶的人不一定是恶的。 只有仁者才能做到好善厌恶。
8.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傅以渐,清朝开国状元,是一代名相。他天资聪慧, 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对伦理道德尤为注重。顺治 皇帝对其非常器重,凡是朝中重要之事,都找他来一起 商量。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 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邻居以为有碍自 家的风水,于是找上门来。傅家宅院刚刚修缮完毕,不 愿额外增加开支,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相持不下,于 是写信给当时任国史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傅状元,让 他给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
【参考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 师,也不同他谦让。”
【解读】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
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 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 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 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பைடு நூலகம்》
《论语》选读•仁爱篇
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 曰:“知人。”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了解 人。”
【经典故事汇】 吴园次不弃赵洞门 赵洞门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
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 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 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
【参考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心得】 孔子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仅是来批
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同时 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 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 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 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傅以渐很快回信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 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 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 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 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后来康熙 皇帝到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
5.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与众不同,不因赵开心的
宦途浮沉改变(对他的)态度。赵洞门常常目送他出 门,回头看儿子友沂,对他说:“将来我去世后,最 终要依靠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 赵洞门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 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 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珍爱 的女儿嫁给他。(人们)都感叹赵洞门善于理解他人, 赞美吴园次有慈悲仁爱之心。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 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 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 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参考译文】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
肃认真,待人忠厚诚信。即使到了夷狄之 地,也不可背弃。”
【论语心得】 如何做到“仁”?答案是“恭”、“敬”、
“忠”。在家恭敬有礼,办事严肃谨慎,待人 忠厚诚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贯彻“仁”的 理念,内心充满仁爱,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
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成人之美,不是单纯帮助别人达成愿望,而是帮别 人达成美好善良的愿望。如果帮别人干坏事,目的实 现了,那也不叫成人之美,而是“助纣为虐”。因此, 所谓“君子成人之美”,就是指有德行的人,总是想着 让别人好,尽力为别人创造条件,成全别人的好事。 这种“助人达成善良愿望"的思想,体现了儒家“推己 及人”的思想。君子成人之美,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 尊重,是一种博大的情怀。不但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慰 藉,还能给人以生活或事业上的帮助,是在积德行善。
里仁之美,美在人文,即人文环境。孔子似乎不太 看重自然环境,而将人文环境列为首要条件,这正是儒 家人伦至上的体现。人依赖物质而生存,而人的成长与 需求则远远超越了物质层面,孔子将人的本质归结为 “仁”,“以人为本”其实是非常深刻的命题,它所关 注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仁义胡同又称“六 尺胡同”,位于山东省聊 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 111号傅斯年陈列馆(傅 氏祠堂)东临,长约60余 米,宽2米。胡同为青石 铺筑,胡同南首为一木质 牌坊,坊上檐下正中为清 康熙皇帝题写的“仁义胡 同”。在胡同北首为一影 壁,壁为硬山顶,正中书 有“仁义胡同”四个金色 大字。傅斯年陈列馆所处 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 傅以渐的七世孙,仁义胡 同的故事就是由这位清朝 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
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参考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 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论语心得】里,就是乡里,比邻而居的街坊邻居比什 么都重要,处雅得雅,处仁得仁,处善得善,所谓远亲 不如近邻者是也。里仁之风,人文之土壤,人处其间一 如种子之处土壤,温润肥沃,方能茁壮成长。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 仁就到了。
【解读】 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 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 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 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 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意义。
【论语心得】 有仁德的人没有私心,是最公正的。仁者出
于公心,能够正确的选择喜欢应该喜欢的人, 厌恶应该厌恶的人。不仁之人会夹杂私心,喜 欢的人不一定是善的,厌恶的人不一定是恶的。 只有仁者才能做到好善厌恶。
8.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傅以渐,清朝开国状元,是一代名相。他天资聪慧, 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对伦理道德尤为注重。顺治 皇帝对其非常器重,凡是朝中重要之事,都找他来一起 商量。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 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邻居以为有碍自 家的风水,于是找上门来。傅家宅院刚刚修缮完毕,不 愿额外增加开支,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相持不下,于 是写信给当时任国史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傅状元,让 他给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
【参考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 师,也不同他谦让。”
【解读】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
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 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 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 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பைடு நூலகம்》
《论语》选读•仁爱篇
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 曰:“知人。”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了解 人。”
【经典故事汇】 吴园次不弃赵洞门 赵洞门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
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 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 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
【参考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心得】 孔子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仅是来批
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同时 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 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 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 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傅以渐很快回信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 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 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 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 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后来康熙 皇帝到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
5.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与众不同,不因赵开心的
宦途浮沉改变(对他的)态度。赵洞门常常目送他出 门,回头看儿子友沂,对他说:“将来我去世后,最 终要依靠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 赵洞门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 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 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珍爱 的女儿嫁给他。(人们)都感叹赵洞门善于理解他人, 赞美吴园次有慈悲仁爱之心。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 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 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 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参考译文】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
肃认真,待人忠厚诚信。即使到了夷狄之 地,也不可背弃。”
【论语心得】 如何做到“仁”?答案是“恭”、“敬”、
“忠”。在家恭敬有礼,办事严肃谨慎,待人 忠厚诚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贯彻“仁”的 理念,内心充满仁爱,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
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成人之美,不是单纯帮助别人达成愿望,而是帮别 人达成美好善良的愿望。如果帮别人干坏事,目的实 现了,那也不叫成人之美,而是“助纣为虐”。因此, 所谓“君子成人之美”,就是指有德行的人,总是想着 让别人好,尽力为别人创造条件,成全别人的好事。 这种“助人达成善良愿望"的思想,体现了儒家“推己 及人”的思想。君子成人之美,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 尊重,是一种博大的情怀。不但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慰 藉,还能给人以生活或事业上的帮助,是在积德行善。
里仁之美,美在人文,即人文环境。孔子似乎不太 看重自然环境,而将人文环境列为首要条件,这正是儒 家人伦至上的体现。人依赖物质而生存,而人的成长与 需求则远远超越了物质层面,孔子将人的本质归结为 “仁”,“以人为本”其实是非常深刻的命题,它所关 注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仁义胡同又称“六 尺胡同”,位于山东省聊 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 111号傅斯年陈列馆(傅 氏祠堂)东临,长约60余 米,宽2米。胡同为青石 铺筑,胡同南首为一木质 牌坊,坊上檐下正中为清 康熙皇帝题写的“仁义胡 同”。在胡同北首为一影 壁,壁为硬山顶,正中书 有“仁义胡同”四个金色 大字。傅斯年陈列馆所处 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 傅以渐的七世孙,仁义胡 同的故事就是由这位清朝 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
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参考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 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论语心得】里,就是乡里,比邻而居的街坊邻居比什 么都重要,处雅得雅,处仁得仁,处善得善,所谓远亲 不如近邻者是也。里仁之风,人文之土壤,人处其间一 如种子之处土壤,温润肥沃,方能茁壮成长。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 仁就到了。
【解读】 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 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 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 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 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