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病人的护理
1.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休克)
2.体液渗出多自烧伤后(2-3小时)开始,(6-8小时)最快,至(36-48小时)达高峰
3.烧伤面积
楼楼自己编的~已经在前面发过了,现在再发一遍,以免闵那桑找不到或者想不起来了
头颈面,三三三,手臂肱,五六七,腹侧背侧各十三,双大腿占二十一,小腿十三双足七,双臀占五会阴一
4.小儿各部位烧伤面积(%)
头颈:9+(12-年龄)
双下肢:9×2
躯干:9×3
双下肢:46-(12-年龄)
5.烧伤分度
I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再生能力强,3-7日脱屑痊愈
浅II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皮若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剧烈,2周左右愈合,留有色素沉着
深II度烧伤:伤及真皮层,可有小水疱,痛觉迟钝,3-4周愈合,常有瘢痕增生
III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皮下,骨骼及肌肉,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碳化呈焦痂
6.烧伤严重性程度
轻度烧伤:II度烧伤面积<9%
中度烧伤:II度烧伤面积10-29%,或III度烧伤面积<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50%,或III度烧伤面积10-20%
特重烧伤:总面积>50%或III度烧伤面积>20%
7.患者男,大面积烧伤后4小时入院,心率120次/分,血压70/50mmHg,尿少,发生上述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8.小面积烧伤的治疗原则是(及早清创,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
9.大面积烧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及早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控制感染,深度烧伤组织应早期切除,自体,异体皮肤移植覆盖)
10.烧伤病人的现场救护措施有(迅速脱离热源),如火焰烧伤应(尽快灭火,拖去燃烧衣物,就地翻滚或跳入水池,熄火火焰),切忌(用手拍打火焰,奔跑呼叫),以免(增加损伤),热液浸渍的衣裤,可(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以免(强力剥脱而撕脱水疱皮),小面积烧伤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或浸泡),酸碱烧伤,立即(脱去或剪开沾有酸,碱的衣服),以(大量清水冲洗)为原则,且冲洗时间(宜适当延长),生石灰烧伤,应(先去除石灰粉粒,再用清水长时间冲洗),以避免(石灰遇水产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立即(将烧伤部位浸入水中或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在水中拭去磷颗粒),电击伤时应(迅速使病人脱离电源),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11.抢救烧伤病人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首先配合医生处理(窒息,心跳骤停,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危及情况
12.烧伤病人尽量避免引用(白开水),病情平稳者若口渴可口服(淡盐水)
13.烧伤病人补液首选的电解质为(平衡盐溶液)
14.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或颅脑损伤者忌用(吗啡)
15.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应避免(长途转运),抬病人上下楼时,头(朝下方),用汽车转运
时,病人应(横卧或取头在后,足在前的卧位)
16.烧伤补液方案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溶液:胶体溶液=1:1,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的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17.补液的原则有(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液种交替),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溶液首选(血浆),因(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上述总量的1/2)
18.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而可靠的指标是(尿量),成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以上)
19.烧伤病人最适宜应用的保护具是(支被架)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
1.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是(血红蛋白不能携氧)
2.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心,脑),常(最先受损)
3.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心悸,胸闷,眼花,恶心,呕吐,嗜睡或意识模糊)
4.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出现浅昏迷,脉快,皮肤多汗,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
5.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深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周身大汗,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
6.对确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价值指标是(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轻度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中度中毒为(30-40%),重度中毒为(50%以上)
7.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抢救清醒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迟发性脑病)的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去大脑皮质状态,帕金森综合征,肢体瘫痪,癫痫,周围神经病变等),多发生在(急性中毒后1-2周后)
8.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服,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9.轻,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采用给氧方式为(鼻导管高流量高浓度吸氧),氧流量为
(8-10L/min),重度中毒病人给予(高压氧)治疗
1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苏醒后,应(休息观察2周),以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11.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12.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有(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征象,高热惊厥病人遵医嘱给予地西泮,并给予物理降温,清醒后观察2周)
13.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首要的处理措施是(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
1.有机磷中毒病人可出现(毒蕈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
2.有机磷中毒出现的最早的症状是(毒蕈样症状),出现的原因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其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表现有(多汗,流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3.有机磷中毒出现烟碱样症状的原因是(横纹肌运动神经过度兴奋)所致,表现为(肌纤维
颤动),先从(眼睑,面部,舌肌)开始,逐渐(发展至四肢,全身肌肉抽搐)
4.有机磷中毒病人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乏力,逐渐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惊厥,抽搐,昏迷)
5.有机磷中毒严重病人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迟发性多发神经病),表现为(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症状
6.中间综合征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性神经病发病前,多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死亡)
7.诊断有机磷中毒,判断中毒程度,疗效及预后的主要指标是(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正常人为(100%),低于(80%)则为异常,轻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50-70%),中度中毒(降至30-50%),重度中毒(降至30%以下),有机磷中毒病人的典型体征是(特殊大蒜气味)
8.轻度中毒的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汗,流涏,视力模糊,瞳孔缩小)
9.中度中毒的表现为(除有轻度中毒的表现外,还出现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大汗,腹痛腹泻,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10.重度中毒的表现为(除轻中度中毒的表现外,还出现肺水肿,惊厥,呼吸肌麻痹,惊厥,昏迷)
11.有机磷中毒病人的现场救护要(迅速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要(反复洗胃),可用(清水,2%碳酸氢钠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皮肤粘膜吸收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反复清洗污染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等部位,忌用(热水或酒精)擦洗
12.有机磷中毒应用的主要药物是(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
13.抗胆碱药最常用的药物是(阿托品),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到毒蕈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有阿托品化表现为止,阿托品化的表现有(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肺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等,当出现阿托品化时,应(减少阿托品剂量或停药),用药过程中,应观察是否出现阿托品中毒的表现,阿托品中毒的表现有(瞳孔扩大,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尿潴留等),若出现阿托品中毒,应(及时停药观察)
14.胆碱酯酶复能剂的作用是(使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改善烟碱样症状),目前常用药物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15.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
16.有机磷中毒病人吸氧的方式是(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5L/min)
17.有机磷中毒病人忌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
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1.最容易骨折的肋骨是(第4-7肋),原因是(较长且固定)
2.多根肋骨多出骨折,因前后端失去支撑,使该部胸廓(软化),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
3.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是(固定胸廓)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发生胸壁软化后的处理原则是(加压包扎固定胸壁)以(减轻或消除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1.破伤风的致病菌为(破伤风杆菌)
2.破伤风的平均潜伏期为(6-12天)
3.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之出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时可出现苦笑面容,颈项肌痉挛时可形成弓背,而四肢呈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形成角弓反张),痉挛发作时常伴有(口吐白沫,流涏,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4.破伤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窒息)
5.破伤风病人应(彻底清创),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为(中和游离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尽早使用)
6.破伤风病人治疗的中心环节是(控制并解除痉挛),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7.应将破伤风病人安置于(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刺激遮光,防止噪声,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尽量集中
8.破伤风病人使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9.破伤风病人应重点观察是否出现(窒息)
10.破伤风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是(窒息),与(持续性喉头和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呼吸道)有关
11.破伤风病人若发生窒息,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气管切开)
12.破伤风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13.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有(保持病室安静避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宜少量多餐,使用床档防止病人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消毒隔离)14.预防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中暑病人的护理
1.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有(大汗,口渴,头晕,胸闷,乏力,体温基本正常),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表现之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汗,脉搏快速,体温38℃以上)
2.重度中暑的表现有(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
3.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因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口渴,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昏厥,体温多正常)
4.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病因是(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饮水过多,盐分补充不足,使血液中钠,氯浓度降低,而引起肌肉痉挛),以(腓肠肌痉挛)最多见,体温(多正常)
5.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早期表现有(头痛,头昏,全身乏力,多汗),继而(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出现(皮肤干热,无汗,谵妄和昏迷)
6.热衰竭的治疗原则是(纠正血容量不足,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氯化钾)
7.热痉挛的治疗原则是(给予含盐饮料)
8.热衰竭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应用(头部放置冰袋或酒精擦浴),肛温降至(38℃以下)时暂停降温,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合用,效果更佳,常用药物是(氯丙嗪),若出现中暑高热伴休克,应行的降温措施是(动脉快速推注4℃5%
葡萄糖盐水)
9.中暑伴惊厥病人遵医嘱应用(地西泮)
10.中暑病人室温宜保持在(20-25℃)
11.高温作业工人,夏季田间劳动的农民,每天补充(含盐0.3%)的饮料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
1.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发病(较集中)
2.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沙门菌属),此菌(不耐热),在(56℃煮沸25-30分钟)可将其灭活
3.导致婴幼儿,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
4.细菌性食物中毒(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先(腹部不适),继而(出现上腹或脐周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最严重
5.沙门氏菌属感染食物中毒者可选用(氯霉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食物中毒者可选用(氯霉素,四环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大肠埃希菌感染食物中毒者可选用(阿米卡星)
6.对于呕吐者一般不主张(止吐)处理,因呕吐有助于(清除胃肠道毒素),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
7.细菌性食物中毒早期不使用(止泻剂)
8.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有(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淡盐水,腹痛病人应注意腹部保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早期不使用止泻剂,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并涂以润滑剂)
毒蛇咬伤病人的护理
1.毒蛇咬伤的主要表现有(局部疼痛,肢体肿胀,并向肢体近端蔓延,伤口周围有大片瘀斑,血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全身虚弱,烦躁不安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肢体瘫痪或麻木)
2.毒蛇咬伤时,切忌(惊慌奔跑),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用(止血带或布带等缚扎伤肢),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口,用手(自上而下)向伤口挤压,排出伤口内蛇毒,伤肢(下垂并制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局部降温)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
3.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在伤口外周封闭的药物是(胰蛋白酶),应用(单价或多价抗蛇毒血清)
颅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1.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脑脊液漏)
2.颅前窝骨折时瘀斑部位在(双眼眶周围)呈(熊猫眼征,兔眼征),(鼻腔)出血且有(脑脊液)流出,易损伤(嗅神经,视神经)
3.颅中窝骨折时瘀斑部位在(乳突区),脑脊液漏呈(耳,鼻漏),易损伤(面神经,听神经)
4.颅后窝骨折时瘀斑部位在(耳后及枕下部,咽后壁)
5.颅底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
6.脑脊液漏(4周)不能自行愈合者,可考虑做(硬脑膜修补术)
7.颅骨骨折病人宜取(半卧位,头偏向患侧),保持(局部清洁,每日消毒外耳道,鼻腔或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忌(挖鼻,抠耳),注意不可(堵塞鼻腔),嘱病人忌(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打喷嚏),忌(耳,鼻滴药,冲洗,堵塞),忌(做腰穿)
溺水病人的护理
1.淡水淹溺者(血钠,血钾,氯化物)可有轻度降低,有溶血时(血钾)往往增高
2.海水淹溺者(血钙,血镁)增高
3.抢救溺水者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腔内淤泥,杂草及呕吐物)
4.倒水处理时采用(头低足高位)将肺内及胃内积水排出
5.对于淡水淹溺者可(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或输入全血),以(减轻肺水肿)
6.对于海水淹溺者可(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纠正血液浓缩)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1.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有(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2.关节脱位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性脱位)
3.脱位和骨折共有的特征是(畸形)
4.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2-3周)
5.关节脱位治疗原则以(手法复位)为主
6.关节脱位受伤处早期可(冷敷),(2-3日)后可(热敷)
7.关节脱位后的护理措施有(操作轻柔,避免疼痛,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复位固定后即开始功能锻炼,疼痛较重者,查明原因后可酌情给予止痛剂,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指/趾活动情况,触摸动脉搏动并与健侧相比较)
8.肩关节脱位以(前脱位)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肩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以健手托扶患侧前臂,头部倾斜于患侧,三角肌塌陷,原关节盂处空虚呈现方肩畸形,肩关节脱位后,患侧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不能紧贴胸壁,杜加征阳性),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后(肩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肘90°),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固定(3周),固定期间(活动手和腕),解除固定后(逐渐活动肩关节)
9.肘关节脱位主要临床表现有(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明显畸形,肘部弹性固定在半屈位,肘后空虚,可触及凹陷,肘后三角关系失常),应尽早(手法复位),复位后(长臂石膏固定肘关节于屈肘90°),前臂(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一般固定(2-3周)
10.髋关节脱位以(后脱位)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功能障碍,患肢出现典型的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应(尽早复位),最好在(24小时)以内,复位后(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一般固定(2-3周),忌(屈曲,内收,内旋)动作,以免(再次脱位),固定期间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骨折概述
1.按骨折程度及形态可分为(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包括(青枝骨折,裂缝骨折)等,完全骨折包括(横行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凹陷骨折)等
2.按骨折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包括(不完全性骨折及横形骨折,嵌插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包括(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3.骨折专有的体征有(畸形,假关节活动/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4.骨折早期的并发症是(脂肪栓塞,血管,神经损伤,脏器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感染)
5.股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出血量较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6.颅骨骨折可引起(颅脑损伤),骨盆骨折可损伤(膀胱,尿道,直肠等)
7.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前臂和小腿骨折),主要表现为(肢体剧痛,肿胀,指/趾端呈屈曲状,活动受限,局部肤色苍白或发绀),常由于(骨折血肿,组织水肿或石膏管过紧)引起
8.骨折晚期并发症有(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愈合障碍,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
9.骨折晚期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若发生在前臂掌侧即(爪形手)畸形
10.股骨颈骨折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股骨头坏死)
11.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12.血肿炎症机化期约需(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约需(4-8周),骨痂改造塑形期约需(8-12周)
13.骨折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复位)
14.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的较稳定的骨折)
15.内固定的特点是(复位准确且固定牢靠)但具有(创伤)的特点
16.功能锻炼早期(伤后1-2周)主要进行(患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练习,中期(伤后3-6周)进行(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的活动,晚期(伤后6-8周)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行(患肢全面功能)锻炼
17.患者男,因车祸致左前臂骨折后行石膏管型固定,4小时后左侧手指苍白,发凉,桡动脉搏动减弱,该患者可能出现了(骨筋膜室综合征),应采取的措施为(迅速减压)
18.骨折病人患肢肿胀时(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水肿),但若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忌(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免(局部血供受影响)
19.骨折病人减轻疼痛可采用(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方法,减轻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可采用的方法是(热疗和按摩)
20.骨折病人行牵引治疗一般(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的力量,保持牵引孔处清洁,在针孔处滴(75%乙醇),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牵引)
21.搬动石膏时(用手掌托起),忌(用手指托扶和压迫),以防(局部向内凹陷),石膏若轻微污染,可用(湿布擦拭),忌(浸湿石膏),注意观察(肢体远端颜色,温度,感觉和活动),若出现(疼痛,苍白,冰冷,发绀,麻木)时,应警惕(石膏过紧),包扎石膏前,(加好衬垫),尤其是(骨突起处)加较厚棉垫,包扎石膏时忌(指尖按压),要用(手掌托扶),嘱病人不可(向石膏内塞垫),必要时(更换石膏)
22.对有骨折或疑有骨折的患者转运前最重要的是(固定患肢)
23.骨筋膜室综合征引起的原因一是(骨筋膜内肿胀,出血),常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二是(肢体包扎过紧),尤其是(石膏包扎),预防的方法是(石膏不要包扎过紧),要(密切观察),若出现应(立即减压)
24.石膏综合征是指(大型石膏或包扎过紧,导致病人呼吸费力,进食困难,胸部发憋,腹部膨胀),预防的方法是(包扎石膏时适当留有余地,食量不宜过多,上腹开窗)等
25.骨折病人应用拐杖时当手握把柄时,屈肘不超过(30°)
26.患者男,因车祸致左胫腓骨骨折,骨折端外露,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有(忌现场复位,固定患肢,迅速转运,检查是否有其他合并伤,用清洁布加压包扎伤口)27.患者男,车祸后致股骨开放性骨折伴大出血,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现场急救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止血)
28.患者男,肱骨骨折后行石膏绷带包扎,术后1小时患者自觉手指剧痛,观察见手指发凉,发绀,不能自主活动,应首先考虑(石膏绷带包扎过紧)
29.患者男,脊柱骨折行石膏背心固定,固定后患者出现持续性恶心,反复呕吐,腹胀及腹痛,呼吸费力,应首先考虑为(石膏综合征)
30.骨折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x线摄片)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1.缺血性肌挛缩常继发于(肱骨髁上骨折)
2.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伸直性骨折)
3.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5-12岁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肘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或皮肤水疱,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可有骨擦音,反常活动等),若伴有正中,尺,桡神经损伤,可出现(手的感觉,运动受压),若肱动脉挫伤或受压者因(发生血管痉挛)致(前臂缺血)出现(剧痛,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表现,与肱骨髁上骨折相关的缺血性肌挛缩可导致(爪形手)。
肘部肿胀较轻,桡动脉搏动正常者,可行(手法复位和后侧石膏托固定),伸直性骨折(复位后固定肘关节于90°-60°屈曲或半屈位),对受伤后时间较长,肘部严重肿胀并伴有水疱形成,但末梢血运良好者,可行(尺骨鹰嘴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即可行(手法复位)
4.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又称(colles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典型的畸形表现为(侧面观“餐叉样”,正面观“枪刺样”畸形),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之后改用(中立位固定)
5.股骨颈骨折分为(头下骨折,经颈骨折,基底骨折),(头下骨折,经颈骨折)由于(股骨头血液循环大部分中断),因而(骨折不易愈合和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跌倒后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疼痛更明显,不敢站立和行走,患肢有缩短,呈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时髋部疼痛,股骨大转子明显突出上移),可见(pauwels三角),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插型等稳定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牵引复位,手法复位),手术治疗适用于(内收型或有移位的骨折,难以牵引复位或手法复位者),术后(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患肢制动),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髋部屈曲),以防(骨折移位),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损伤)
6.长骨骨折最多见的一种是(胫腓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多因为(直接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