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新课程高考历史和大纲版高考历史适用)
◆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
★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
★杨宁一,195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政治外交史。
曾经为北师大日本留学生主讲《中韩日关系史》,采取了日语和汉语的双学教学;2003年担任历史系专业日语教学;研究生专业课: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研究;
★其代表性论文有:
《九•一八事变与币原外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从原敬到币原——二十年代日本外交的变化》,《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本主义新变化》,《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6期。
《日本民间法西斯运动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日本法西斯研究》,《求是学刊》,1995年第3期。
《从总体战思想到法西斯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代表性著作:
《新编当代世界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日本经济史》第4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最新网上信息:
参与发起《关于全国纪念九一八的呼吁书》活动。
参与发起《关于北京每年7月7日或9月18日鸣警报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是岳麓版高中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等。
★1944年11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名长城专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大通史》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
他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侧重研究传统社会的结构,社会运行与变迁、社会控制及其效应、影响。
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
勾划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评价其社会效应与历史影响,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与新文化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未来走向与命运。
★代表性论文:
《关于新编〈中国大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醒世姻缘〉的版本源流和成书年代》,《文史》第23辑。
《“第三新文明”的建构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载《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9月。
《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关于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曹大为、曹文柱),《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
《长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光明日报1994年10月3日。
《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
★代表性著作: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年12月。
《长城百科全书(总论)》(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武汉大学何德章教授
★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
史。
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
★何德章,男,四川南部人,1965年11月生,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1982.9~1986.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6.9~1992.7,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田余庆教授研习魏晋南北朝史,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2.7~1994.9,武汉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兼任唐长孺教授学术助手工作。
1995.10~2002.9,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
1997.6~1998.6,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一年。
1999~2007先后担任历史系副主任、历史学院副院长。
在此期间,2002年晋升教授,2003年任博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科研与成就
★2003-2008年间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
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进程与理论探讨,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2001~2005,独立承担。
南北朝迄唐安史之乱前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2005,主持人。
《点校本“北朝四史”修订》(负责《魏书》部分),国家“点校本
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已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委托项目),2007年,50万。
★主要论著:
《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代表性论文:
《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阴山却霜”之俗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2期,1993年。
《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1998年。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2000年。
《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8辑,2001年。
《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关陇文化”与“南朝文化北传”——关于隋唐政治文化核心因素》,《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南开大学李少兵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文化比较、社会变迁。
李少兵教授(岳麓版教材分册主编、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社会生活卷1900-1949)》作者:朱汉国/李少兵|主编:彭明
李少兵教授的《人间佛教——佛教知识分子与民国社会》认为,二十世纪以来, 传统宗教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而革新求变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中国宗教亦深受其影响。
民国佛教知识分子顺应时代的变化,对“形而上”的佛学理论和“形而下”的教内仪轨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使佛教走向世俗社会去发展图存,去营建“人间佛教”。
“近代交通体系与华北城市变动:1881-1937”和“‘教育救济’:1917-1937年北京妇幼慈善事业现代转型的个案分析”两篇论文
李少兵两位教授分别以“从‘蛮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瀛环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佛门的保守与激进:民国初期‘佛化新青年’思想的两重解析”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5.王奇生教授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1963年11月6日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
(本科、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1988年7月至1993年6月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任职,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
1997年11月至1999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底博士后出站后留近代史所工作,晋升为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
★主要论文
1、《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第1期
2、《三十年代留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民国档案》,1989第3期
3、《抗战时期留学生群像初探》,《近代史研究》,1989第4期
4、《取径东洋,转道入内: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党史研究》,1989第6期
5、《近代中国节育运动述略》,《人口研究》,1990第2期
6、《近代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0第3期
7、《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第3期
8、《近代中国学会的历史轨迹》,《学会》,1990第6期
9、《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官僚政治》,《历史档案》,1991第4期
10、《民国时期离婚问题初探》,《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1992.4
11、《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创刊号,
1993
12、《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女子留学生》,《明报月刊》(香港),1993第9期
13、《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抗日战争与上海――上海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
14、《留学与救国:1931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的行为与心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
(上卷,全民御侮),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15、《教会大学与中国知识女性的成长》,《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6、《“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迅》(台北中研院近史所)第21期,1996
17、《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第2期
18、《九一八以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6第3期
19、《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中研院近史所)第4期,1996
20、《失去重心的乡村社会:民国时期乡村权势的转移与蜕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21、《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第2期
22、《战前中国的抗日民族教育:以中小学教科书为视点》,《东
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增刊
23、《教会大学学报校刊出版史略》,《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4、《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以1927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22/千,《历史研究》, 1999第2期
25、《国民党执政时期县长的人事嬗递与群体角色》,《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51/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6、《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26/千,《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7、《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31/千,《近代史研究》,2000第2期
28、《以共和精神治校:陈裕光与金陵大学》,15/千,《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9、《探索女子高等教育办学之路: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9/千,《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0、《张謇与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论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调适》,21/千,《苏东学刊》,2001第1期
31、《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25/千,《中国社会科学》,2001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2春季号
32、《从“容共”到“容国”:1924-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36/千,《近代史研究》,2001第4期
33、《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24/千,《历史研究》,2001第5期
34、《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CC系的组织形态与政治理念(1933-1938)》,辛亥革命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 2001.10
35、《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6、《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以1944-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16/千,《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
37、《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33/千,《近代史研究》,2002.5
38、《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23/千,《抗日战争研究》,2003第4期
39、《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25/千,《近代史研究》,2003第5期
40、《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25/千,《历史研究》,2003第5期
41、《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30/千,《抗日战争研究》,2004第3期
42、《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30/千,《历史研究》,2004第5期
43、《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20/千,《南京大学学报》,2004第5期
★代表作品
1、《中国留学史上的五次热潮与两次断裂》,《神州学人》,1989第2期
2、《抗日战争时期的留学生群像》,《神州学人》,1990第2期
3、《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思想界》,《神州学人》,1990第4期
4、《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神州学人》,1991第4期
5、《孙中山的留学观》,《神州学人》,1991第5期
6、《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的发展》,《神州学人》,1994第1期
7、《中国留学史上的六代留学生》,《神州学人》,1994第10期
8、《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上海党史与党建》,1995第1期
9、《第一个与托尔斯泰通信的中国人》,《神州学人》,1995第2期
10、《杂谈清末民初的回国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第3期
11、《章开沅教授与贝德士文献研究:南京大屠杀资料的新发现》,《抗日战争研究》,1995第4期
12、《民族苦难的历史再现和反思:评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难民群体研究>》,《民国档案》,1995第4期
13、《中国近代史上的留学生作家群》,《神州学人》,1995第5
期
14、《留学生:剪辫易服的带头人》,《神州学人》,1995第7期
15、《万里辍学赴国难: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第10期
16、《留学生与中文革新趣话》,《神州学人》,1996第2期
17、《西文东渐:译介有功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6第3期
18、《三分洋货,七分传统:漫话近代留学生的知识结构》,《神州学人》,1996第5期
19、《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神州学人》,1997第12期
20、《留日学生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神州学人》,1998年第1期
21、《播科学之火于华夏的典范:欧美留学生的早期科普活动》,《神州学人》,1998第2期
22、《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事业》,《神州学人》,1998第3期
23、《周恩来的留日经历》,《神州学人》,1998第4期
24、《书评应该多样化》,《近代史研究》,1999第1期
25、《中国人的百年留学梦》,《神州学人》,2000第12期
26、《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改革内参》,2002第7期
27、《海归派与百年中国》,《中国改革》,2002第9期
28、《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学海无涯:近代中国留学生展(图片集)》序,香港历史博物馆,2003.11
◆学术秘书暂时由杨宁一和刘芄兼任。
刘芄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
◆全国文综命题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张亚男教授(地理学科),根据其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历史空间概念的考查,考查重点是区域经济,其特别关注对高中新教材观点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