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运算尚不熟悉。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乘法运算。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生动的例题、练习题和游戏。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乘法运算。
3.教学游戏:如“乘法接力赛”、“乘法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有趣的乘法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乘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乘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口诀3. 乘法计算4. 乘法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乘法计算。
2. 教学难点:乘法计算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口诀教授学生乘法口诀,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运用。
(3)乘法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4)乘法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背诵乘法口诀。
3. 收集生活中的乘法应用实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深入浅出的讲解、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乘法计算的基础,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对于提高乘法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对乘法口诀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乘法口诀的重要性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为后续学习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乘法口诀的教授方法1. 分阶段教学:将乘法口诀分为几个阶段,逐步教授给学生。
例如,先教授1-5的乘法口诀,再教授6-9的乘法口诀。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乘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乘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每棵树之间间隔2米,那么5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解决,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定义和意义,通过PPT展示乘法算式的结构,让学生理解乘法是一种快速加法的方法。
同时,给出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乘以3等于6”读作“2乘3等于6”。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2乘以3、3乘以4等。
同时,让学生观察乘法算式的特点,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巧妙的乘法计算游戏,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乘法口诀表;2.通过游戏让学生自主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乘法计算的规律;2.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口诀表的掌握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乘法原理,掌握乘法口诀表;2.提高学生执行计算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乘法口诀表;2.让学生了解乘法原理。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原理;2.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表。
教学流程1.思维导图将乘法分解成加法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乘法计算的本质,理解乘法原理。
2.口诀表演唱让学生唱乘法口诀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口算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法口算技巧,加强计算能力。
第二课时:有趣的乘法游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计算规律;2.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自主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2.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乘法计算的规律;2.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教学流程1.游戏介绍介绍乘法游戏的规则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
2.游戏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玩乘法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乘法计算规律的发现之旅。
第三课时:乘法计算卡片制作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加深对乘法计算的理解;2.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1.加深学生对乘法计算的理解;2.让学生体验制作乘法卡片的乐趣。
教学难点1.让学生融会贯通乘法计算的方法;2.让学生欣赏、体验制作卡片的乐趣。
教学流程1.制作材料的介绍介绍卡片的制作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做好准备。
2.制作乘法卡片让学生自主制作乘法卡片,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参与积极。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计算规律,让学生对乘法计算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通过制作卡片,让学生欣赏、体验制作卡片的乐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组成、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组成。
2.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计算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的组成。
2.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
3.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法运算,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乘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5.采用口诀教学法,引导学生记忆和运用乘法口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乘法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乘法口诀的卡片或挂图。
3.准备乘法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一共分给了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法算式的组成,如“2×3”和“3×2”,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练习,如“1×2”、“2×3”、“3×4”等,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五章第二节《有趣的乘法计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2.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学生:“如果每张桌子上有3个苹果,那么5张桌子上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乘法的概念:解释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例如3乘以4,就是4个3相加。
3. 讲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 乘法口诀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例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等。
5. 乘法计算的练习: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例如3乘以4等于多少,4乘以5等于多少等。
6.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5个苹果一共重多少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的概念:重复加法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口诀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乘法计算练习:3 ×4 = 124 ×5 = 2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乘法计算题目。
2. 背诵乘法口诀表,并能够熟练运用。
答案:1. 5 × 3 = 152. 6 × 4 = 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口诀复习,引起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注意。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活动: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4. 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乘法计算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环节。
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乘法计算知识的关键环节。
对于“活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感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进行准确的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游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的意义。
例如,通过展示3个2相乘的结果,让学生看到3个2相加的和,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纸笔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 乘法口诀4.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乘法口诀。
2. 教学难点: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乘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吗?”2. 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
例如:3 3 3可以表示为3×3。
3. 讲解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例如:2×3=6。
4. 讲解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乘法运算的基础,要熟练掌握。
例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5. 操练乘法运算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乘法运算的练习,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6. 讲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做实验时,计算实验数据等。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注意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乘法学习的感受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法运算。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示范。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4. 应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5. 活动:开展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乘法计算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进行评价。
2. 对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3. 对学生在有趣乘法计算活动中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开展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乘法计算的步骤和例题。
3. 练习题:用于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
4. 实际问题:用于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活动材料:用于开展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以及乘法口诀的运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通过游戏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乘法口诀表。
2.乘法计算器。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籽,一共有几个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原理,如“3个2是多少?”,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同时,展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初步记忆乘法口诀。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计算,如3×4、4×5等,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记录每组的计算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乘法接龙”、“乘法抢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记忆和巩固乘法口诀。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乘法口诀有用?”,“如何快速记住乘法口诀?”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的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乘法计算的作业,如3×5、6×7等,让学生在家里练习和巩固。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11课,主要讲述了乘法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计算,但对乘法计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乘法计算时,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乘法计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2.乘法计算的方法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计算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乘法计算的过程,加深对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趣的乘法计算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计算。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乘法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小棒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乘法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情境,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说说在这些情境中,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哪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如2×3、3×4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乘法的意义,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有趣的乘法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与加法、减法的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法、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乘法与加法、减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趣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用于实际的操作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情境,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提出问题,如“如果有一只猴子,每只猴子有3个桃子,那么5只猴子一共有几个桃子?”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计算的方法,并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引入,表内乘法,乘法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新的运算类型,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乘法计算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乘法计算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
2.乘法计算卡片、实物模型。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乘法的概念。
如:“小白兔种菜”的故事,小白兔种了3行4列共12棵菜,让学生思考:小白兔一共种了多少棵菜?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3×4的意思是3个4相加,等于12。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练习,可以使用乘法计算卡片或者PPT上的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说出计算过程。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乘法计算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乘法计算的应用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
让学生学会将乘法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乘法计算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乘法口诀表。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有趣的乘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1)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以25×34为例,先将25分解为20和5,将34分解为30和4,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和相加。
(2)举例说明计算方法。
如:32×47=?先将32分解为30和2,将47分解为40和7,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和相加。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4. 应用(10分钟)(1)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小华买了4个橙子,每个橙子3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3. 学生能否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5.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授新课”部分,特别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简单的乘法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对数的概念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乘法计算的相关教材和教具。
2.教师提前准备好乘法算法的相关练习题目。
3.教师准备好小学生喜欢的玩具和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含义,例如:“小明手里有三个苹果,他要买两次这样的苹果,一共需要买几个苹果呢?”•让学生尝试通过手里的物品来进行乘法运算,例如:“手里有五只球,要分成两组,每组有几只球?”•使用口算的方式展示乘法,例如:“5×2=10”,10就是分成两组后每组有的球的数量,也可以显示出“5个2”、“2个5”、“5*2”等多种乘法表达方式。
•使用小学生熟悉的玩具和游戏等来进行乘法演示,例如:“小猴子手里有三个香蕉,它想要和它的朋友们分享,每个朋友分别会得到几个香蕉呢?”2. 简单的乘法计算方法•教师首先展示和讲解乘法运算符号“×”,并简单讲解加减乘除基本概念。
•教师介绍简单的乘法计算方法,例如:“3×2=6”,3为乘数,2为被乘数,6为积。
•让学生通过自己手里的小物品、玩具等来进行乘法计算,并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教师展示乘法运算的组合律和分配律,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用。
•教师进行一些乘法的口算练习,例如:“5×3=?”、“6÷3=2,那么6÷2=?”等,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乘法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数的概念和运算能力•教师提出一道简单的乘法练习题,例如:“用质数分解的方法求 72 的因数个数。
”•引导学生理解质数和因子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师展示乘法表,让学生通过查表来进行口算练习。
•教师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实际有关的乘法问题,例如:“一个人耕田需要两匹马,那么用四匹马可以犁多少地呢?”等,让学生通过运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述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估,例如:“乘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几个主要规律是什么?”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例题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乘法作为一种新的运算方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加减法运算中逐步过渡到乘法运算,通过对比和举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用。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4.教学工具,如计数器、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乘法的学习,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请问一共有多少个种子?”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有趣的乘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力,但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还处于初级阶段。
学生在学习乘法时,可能会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答案。
4.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讲述一个商人卖水果的故事,商人通过乘法计算,快速准确的给出了顾客的购物总价。
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用具体的例子,解释乘法的意义。
例如,3个2相加的结果,可以用乘法2×3来表示。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乘法计算练习。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章《有趣的乘法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从加减法运算向乘除法运算过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学生可能存在对乘法概念理解不深、乘法口诀记忆不牢、表内乘法计算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概念,记忆乘法口诀,提高表内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并理解乘法运算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记忆。
2.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主动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运算的相关课件,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乘法运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从而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并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总结出乘法运算的规律。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乘法计算的意义,理解乘法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计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比如不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不熟练乘法计算的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趣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乘法计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乘法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乘法计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乘法计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乘法计算的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