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哪四大菜系?菜系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四大菜系各有什么 (一)中国传统饮食——四大菜系 特点?
二、饮食变迁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1、菜系: 2、原因: 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特产,风俗习惯 3、特点: 北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粤嗜淡食,苏嗜糖 (二)鸦片战争后的饮食 ——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1、概况(中西餐的区别): 19世纪40年代 2、西方饮食文化传入中国的影响 (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中国 (2)西式食品厂出现 (3)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锅肉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淮扬菜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
称。其特点是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
清炖蟹粉狮子头
松鼠鳜鱼
扬州炒饭
从食品种类上看: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高蛋白、 高脂肪、主热量的肉食为主;而中国则主要从谷 物中摄取热量。在烹饪方式上,西方要求营养、 方便、快捷;而中国则注重细火慢炖,把菜肴做 得精细,以香诱食欲为特征。在饮食环境和服务 方式上,西餐注意整洁卫生,以其崭新的设计、 幽雅的环境、明快的格调,赢得广大顾客的欢迎; 中餐则借助餐具和用餐环境的文化色彩显示其独 特性,在服务方式上则不及西餐细致周到。
导语: 1、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
列强入侵,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 古老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 1、19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 素相互交汇与碰撞
2、每阶段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2、20世纪50年代——1978年 3、 改革开放后 新中国建立并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焕然一新,但也单调和呆板。
干部装
60
——
个性 时尚
饮食变迁
中餐:四大菜系
回锅肉 麻婆豆腐 宫保鸡丁 葱爆羊肉 葱扒海参
中国有哪四大菜系?四大 菜系各有什么特点?菜系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芙蓉煎滑蛋 鲜味罗宋汤 蟹粉狮子头 扬州豆腐
川菜 鲁菜
粤菜 淮扬菜
鲁菜: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
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 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疆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 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民 主义
五权分立
耻
廉
义
礼
清朝满族贵妇着装 改良旗袍 宽松肥大的旗袍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列宁装 连衣裙 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 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 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军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
白切鸡
白灼虾
金牌烧乳鸽
川菜
天府之国”的四川以其得天独厚的物产形成和发 展了我国的主要菜系之一 ——川菜。特点:注重调味在国际 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历来有“七味”(甜、 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 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区别:
【居室建筑的演进】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乔家大院
北方居住大院
福建“土屋”
花园洋房
中西合璧
现代家居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 末 婚 礼 五 四 前 婚 礼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 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蒋 介 石 与 宋 美 玲
三、居室建筑
(一)中国传统居室建筑 自然条件,生活方式 1、影响因素: 2、传统建筑类型: 北方—— 四合院 (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居室建筑的传入 1、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地区,西式住房出现 2、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地区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3、后来,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 为典型的特征。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成果在民众生活中 的影响逐渐增强。 科技化,信息化 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剧变与社会生 活的变迁的关系?
男女服饰
饮食变迁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一、男女服饰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概况: 找出服装变化的阶段,每阶段有哪些男装和女装?
四、习俗风尚
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习俗 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跪拜作揖 封建迷信
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点头鞠躬 反对迷信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 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剪辫处往往还有一告示牌:“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
莲留 心 她 的 脚 三 寸 金
——
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如同美丽的工艺品
但三寸金莲的脚却是一个漫长的噩梦
பைடு நூலகம்
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 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见面礼:跪拜、作揖
点头、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知识梳理: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连衣裙 为特征的苏 中山装 和以 列宁装 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 蓝、绿、黑、白 于单调, 军装 和干部服 盛行, 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改革开放 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港台、欧 3、 美等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 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 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 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50年代和60、70年代讲究的是阶级斗争 和政治挂帅,不能穿婚纱和西服,否则要被 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80年代又穿上了婚纱,但是手捧假塑料花很有时代 特征,照片的色彩也是后期上的。
易俗:剪辫等 婚:自主自由 丧:火葬改革
自由个性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一张几乎包含所有当时男装款式的清末照片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 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 西装平分天下。
时间:2009年10月1日 地点:天安门城楼 人物:国家主席胡锦涛 场合:建国六十周年典礼 ……既有革新却又不失 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 ——台湾“今日新闻”
九转大肠
油闷大虾
醋酥鲫鱼
粤菜广东菜也叫“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的特点是,
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 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 型。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 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
川话版
20世纪20年代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南京路上,到处 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 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 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腿,简 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 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请回答: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变化中的男 女服饰 现代服饰
近代服饰
男子:长跑马褂、西服、中山装 女子:旗袍
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和连衣裙受青睐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由封闭走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发达,四大菜系影响大 传入: 19 世纪 40 年代起传入,西式糖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西方饮食传入: 果糕点和饮料备受欢迎 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百姓餐 桌,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 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进特点:城乡差异大;北方以四合院为主 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入:首先出现在租界 西式住房传入 影响:中国居室建筑呈现中西合璧特征 习俗风尚的变革 婚姻风俗:婚姻自主、礼俗删繁就简 丧葬礼仪:趋于简化、带有浓厚西方色彩 其它风俗:变化大、呈现新旧并存特点
衣 古代
鸦片战争后
食 四大菜系 西餐传入
长袍马褂 旧式旗袍 古代服装 西服传入 中山装、 改良旗袍
中山装.苏式 军装.干部服
住 北: 四合院 租界等地 西式住房
辛亥革命后
建国后
改革开放后
西菜西点逐 渐成为国人 饮食重要组 成
30年代后, 中西合璧 成为典型 特征
俗 婚:父母~ 丧:土葬 蓄辫.缠足 跪拜等 婚:简、新 丧:新
1、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
男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女装:
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年) 2、第二阶段:
列宁装、中山装 (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男装: 苏式服装 女装: 列宁装、连衣裙 男装: 军装和干部装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女装:军装和干部装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政治环境、政治变革如三次巨变 生产力提高、近代工商业发展、城市近代化 经济: 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如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近现代教育的发展等
外因: 外来文明的影响(西方工业文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和生活方式)、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等
物质 生活 和社 会习 俗的 变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第三阶段:
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转变,各种款 式 的服装层出不穷。
知识梳理:
20世纪上半叶 长袍马褂: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1、 仍然流行。 民国 成立后流行开来。 2、西装在 鸦片战争 后传入中国, 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 3、 辛亥 革命后, 计出了中山装 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 服装。 4、近代接触西式服装后,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女性 旗袍 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20世纪20年代 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 是这方面的典范。 对它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90年代至现在:化装技术可真没得说 ,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现 在 流 行 个 性 婚 纱 照
断发
留美幼童——西装与辫子同在
“断发”
辫子的用途
断发:
辛亥革命前,仁 人志士、青年学生剪 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 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 决心。
章炳麟
邹容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 掉了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