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常见用药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

中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散剂大全中药在儿科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院儿科中药散剂。

一、金银花散剂金银花散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散剂,在儿童感冒、咳嗽等病症中应用广泛。

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对小儿发热、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金银花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二、板蓝根散剂板蓝根散剂是常用的退热解毒中药散剂,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它能够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对于小儿高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板蓝根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三、连翘散剂连翘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适用于小儿热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等症状。

连翘散剂可口服或外用,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四、三黄散剂三黄散剂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咳嗽的中药散剂,由黄芩、黄连、黄柏三味药组成。

三黄散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可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三黄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五、炙甘草散剂炙甘草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散剂。

它具有祛痰止咳、润肺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咳嗽、哮喘等病症。

炙甘草散剂一般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六、儿平散剂儿平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急性咽喉炎等病症。

儿平散剂可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七、小儿氨苄西林散剂小儿氨苄西林散剂广泛应用于小儿感染性疾病,具有抗菌作用。

它适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小儿氨苄西林散剂一般口服,每次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剂量,一日分3次服用。

八、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也是常用的抗菌中药散剂。

它广泛应用于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脓毒症、肺炎、脑膜炎等。

小儿注射用青霉素散剂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九、小儿三联散剂小儿三联散剂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散剂,由黄连、黄芩、连翘三味药组成。

它适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儿科常见疾病的用药处方

儿科常见疾病的用药处方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由于⼩⼉的⽣理病理特点,尤显使⼉科望诊重要性。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了解⼀下⼉科常见疾病的⽤药处⽅吧。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散、⼩⼉腹泻贴 联合⽤药⽅案⼀:蒙脱⽯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药⽅案⼆:蒙脱⽯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反酸)、嗳⽓等。

常有没胃⼝、肚⼦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化积⼝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药⽅案⼀:健⼉消⾷⼝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药⽅案⼆:⼩⼉七星茶+健胃消⾷⽚+葡萄糖酸锌⼝服液 ⼩⼉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次,⽆规律性,粪质⼲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七星茶、⾦银花露 联合⽤药⽅案⼀:⼩⼉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药⽅案⼆:四磨汤+乳酸菌素⽚+开露塞 ⼩⼉厌⾷ 典型症状:呕吐、⾷欲不振 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锌铁钙颗粒 联合⽤药⽅案⼀:葡萄糖酸锌⼝服液+健胃消⾷⽚+⼉童鱼油 联合⽤药⽅案⼆: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服液+成长快乐 宝宝多动症的三⼤特征 注意⼒不⾜过动症简称“过动症”,⼀般称患过动症的⼉童为“过动⼉”。

⾃198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提出过动症的诊断准则之后,⼤家对过动症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操作定义,但和欧洲对过动症的看法有所不同。

虽然欧美的诊断标准的认定宽严不⼀,但皆同意过动症包含三个主要⾯向,即活动度过⾼、注意⼒差和冲动控制差。

活动度过⾼表现出来的⾏为很多,譬如坐着时⼿脚忸怩动个不停;在课堂上随便离开座位;明显和情境不适切的跑跳、爬上爬下;⽆法安静地玩耍,话特别多;感觉上就像装了马达般地动个不⽌,停不下来。

在注意⼒⽅⾯,从选择注意的事项、抑制不相⼲的刺激、注意⼒的持续和抑制分⼼等等,都可能出现缺损。

表现出来则是⽆法注意该注意的细节;常粗⼼犯错;做功课或游戏时亦⽆法持久专注;与⼈谈话时常⽆法专⼼聆听;常⽆法遵守规定或按时完成作业;会逃避需要专⼼的⼯作;会健忘或常掉东掉西;常会因外来的刺激⽽分⼼。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小儿感冒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小儿咳嗽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小儿腹泻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小儿消化不良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小儿便秘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小儿厌食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一、感冒冬末秋初,气温波动幅度比较大,幼儿要是没有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很容易着凉,最终出现感冒问题。

面对感冒症状,我们还是需要更好的预防。

春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孩子引发感冒问题,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以及咳嗽等问题。

要是情况严重,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儿科是医学中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室。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生理构成与成人不同,他们容易患上一些特定的常见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常见的儿童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治疗方面,可以通过休息、温暖衣物、多饮水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不建议滥用。

二、腹泻腹泻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常由消化道感染、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溏或呈水样,伴随腹胀、腹痛等。

治疗上,应保持水分摄入,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高纤维和油腻食物。

三、中耳炎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1-3岁的儿童。

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

治疗方面,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退烧药和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

对于复发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肺炎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同时休息、补充充足的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由于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鼻部炎症。

症状包括频繁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液等。

治疗上,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避免过敏原接触,营造洁净的室内环境。

六、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和咳嗽。

治疗上,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定期复查,加强身体锻炼。

七、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八、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为均匀分布的红疹和水疱,伴有发热、瘙痒等。

儿科常见疾病及临床处方

儿科常见疾病及临床处方

儿科常见疾病及临床处方儿科常见疾病及临床处方 1. 高热 1025安乃近23滴每侧滴鼻复方氨基比林2ml im st 柴胡 24ml im st 口服可选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消炎痛冬眠疗法氯丙嗪 25mg im st 异丙嗪 25mg im st 双氯芬酸钠半枚/一枚塞肛 2. 上消化道出血 A. 积极补充血容量 1右旋糖酐-40500ml 静滴 2输入足量全血另开通路 B 止血药 1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葡萄糖 500ml 垂体后叶素 68U 静滴0.20.4U/分 10 葡萄糖 10ml 奥曲肽善得定 0.1ml 静脉推注即继而以2550ug/小时的速度持续静滴 2消化性溃疡出血处方一生理盐水 20ml 雷尼替丁 0.15 静推每12小时一次处方二生理盐水20ml 奥美拉唑洛赛克 40mg 静推 QD儿科门诊常见病处方 1鹅口疮 5碳酸氢钠针10ml5支 0.9氯化钠针 10ml5支用法混匀清洗口腔.3次/日制霉菌素片 50万u10 用法共研末.自备蜂蜜调糊状. 适量涂布口腔.3次/日棉签3扎 2溃疡性口腔炎 0.1利凡诺溶液 100ml1瓶用法适量清冼口腔.3次/日云南白药 4.01瓶用法自备蜂蜜调糊状.适量涂布口腔.3次/日 2利多卡因针 5m11支西米替丁针 0.23支注射用水 2ml2支用法混均.进食前涂点患处复方维生素B片15 用法1.3次/日棉签3扎 3疱疹性口腔炎锡类散1瓶用法自备蜂蜜调糊状.适量涂患处.5次/日 2利多卡因针 5m11支西米替丁针 0.23支注射用水 2ml2支用法混均.进食前涂点患处复方维生素B片15 用法1.3次/日棉签3扎 4小儿腹泻轻中度等渗脱水生理盐水 100ml 氨苄西林针1.0 利巴韦林针0.15 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B6针0.1 西米替丁针0.2 10氯化钾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 5葡萄糖液100ml 10氯化钠针3ml 10氯化钾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 5葡萄糖液100ml 10葡萄糖酸钙针10ml 10氯化钠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妈咪爱1.06支用法1支.2次/日蒙脱石散3.03包用法1/2包.3次/日以上两药间隔2小时后服用口服补液盐14.752包用法1包兑水700ml.随时口服说明一般普通秋季腹泻第二日复诊会有所好转笫二日输液继续原方第三日腹泻明显好转后可继续以上口服药治疗不必输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是指根据儿童的病情和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科中成药及其合理使用方法:1. 银翘解毒颗粒: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等症状。

儿童常见的感冒症状多为风热病邪,该药可以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2.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适用于小儿咳嗽、哮喘等症状。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平喘宣肺的作用,可用于清肺热引起的各种咳嗽、喘息症状。

3. 小儿清肺散: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症状。

该药可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对于清肺热、化痰散结的咳嗽症状有效。

4.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小儿慢性咳嗽、痰多等症状。

该药具有滋阴补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痰多等情况。

5. 清喉片:适用于小儿喉炎、声音嘶哑等症状。

该药可以清热解毒、润喉止咳,有助于缓解喉部炎症引起的不适。

在儿科中成药的使用中,应根据儿童的病情特点和药物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在使用中成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年龄和体重的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是影响药物剂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2.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中成药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等,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用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3. 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中成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支持治疗等。

总之,儿科常用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使用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的监测,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科常见疾病及用药知识

儿科常见疾病及用药知识

儿科常见疾病及用药知识
儿科常见疾病及用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发热:常见的原因包括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

常用药物有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2. 咳嗽:常见病因有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常用药物包括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祛痰药物如氨溴索。

3. 腹泻: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消化不良等。

常用药物有止泻药如酚麻美敏。

4.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用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和吸入类固醇。

5. 过敏性鼻炎: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克仑特罗等。

6. 湿疹:常用药物有外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

7. 肺炎: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

8. 扁桃体炎: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9. 耳炎:常见原因是中耳感染,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请注意:以上只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及部分药物,具体的诊断和
用药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使用药物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

儿科常见病例分析及治疗方法介绍

儿科常见病例分析及治疗方法介绍

儿科常见病例分析及治疗方法介绍一、儿科常见病例分析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这些病例通常表现为咳嗽、鼻塞、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需要进行细菌或病毒检测确诊,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2. 肠胃道感染:肠胃道感染在儿童中较为普遍,其中最常见的是腹泻和呕吐。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物或饮水污染。

治疗方案包括补充体液与电解质以防脱水,并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

3. 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是指婴幼儿在身高和体重上无法按年龄正常增长。

其原因可能是遗传、饮食不当、营养不良等。

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应从饮食、生活习惯和运动方面进行综合治疗,适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4. 儿童哮喘: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喘、咳嗽、胸闷等症状。

治疗方案包括避免过敏原接触、使用雾化器吸入类固醇药物控制症状,并逐步调整用药剂量。

二、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介绍1. 感冒的治疗方法:- 保持卧床休息,多饮水;- 服用退热药物以缓解发热;- 吸入盐水溶液或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草药蒸汽以缓解鼻塞;-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2. 肠胃道感染的治疗方法:- 给予口服补液盐水或静脉输液以补充体液;- 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油腻食物;- 采取洗手、消毒等卫生措施来防止传播。

3. 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 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合理规划日常生活: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质,促进身体发育。

4. 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 避免过敏原接触,如室内尘螨、花粉等;- 使用雾化器吸入类固醇药物以控制症状,并根据需要进行扩张支气管治疗;- 定期复查,调整用药剂量并进行持续管理。

总结:儿科常见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和肠胃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情况。

对于这两个疾病,需要注意及时发现症状并进行检测,以便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疾病常见用药方法
小儿感冒
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
小儿咳嗽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
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
小儿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小儿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小儿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
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

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等症。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

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
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
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
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
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
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
动如常。

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
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
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其病
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
个方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