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成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T cell
ab TCR
CD4
b1
aa11
bb22 aa2 2
ab TCR Antigenic peptide
HLA II molecules
HLA- II
APC
内容纲要
Ⅰ.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Ⅱ.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三、抗原的提呈
细胞间的黏附 抗原特异性活化 协同刺激作用 细胞因子信号的参与
下课了!!!
Ii链
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
功能 MHC I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
Ii链的降解
去除CLIP,使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在 HLA-DM 的作用下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抗原肽的提呈 胞吐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二、抗原的加工处理
MHC II类途径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FDC B cells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1、前体阶段 •如:髓样干细胞、单核细胞 •维持DC数量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特点: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一、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1.通过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APC此类APC能够摄取、加工外源性抗原并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即通常所称的APC。

又分两类:①专职性APC(professional 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们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具有直接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的功能;②非专职性APC(non-professional APC):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它们通常不或低表达MHCⅡ类分子,但在炎症过程中或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被诱导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故加工和提呈抗原的能力较弱。

2.通过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APC 此类APC能够降解、加工细胞内(内源性)抗原并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CD8+T细胞,属广义的APC。

此类细胞通常被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而产生病原体抗原或细胞发生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抗原,提呈抗原给CD8+T细胞而自身被识别、杀伤,故又称为靶细胞,即被CD8+T细胞杀伤的靶细胞。

二、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一)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的、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DC不但参与固有免疫应答,还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单核/巨噬细胞和B 细胞与DC不同,它们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同时本身被T细胞激活,发挥更强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免疫学》课程练习册及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免疫学》课程练习册及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免疫学课程练习册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1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防御D 免疫耐受2 克隆选择学说(clonal selection theory)是由提出的。

A PasteurB EhrlichC BurnetD Jenner3 以牛痘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A PasteurB EhrlichC BurnetD Jenner4 疫苗(vaccine )一词的创立者是。

A PasteurB EhrlichC BurnetD Jenner5 下列哪一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特异性B 耐受性C 无克隆扩增D 记忆性6 下列是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哪一条是错误的:A 机体内存在识别不同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B 自身反应淋巴细胞克隆被清除C 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不同特异性抗体D 抗体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7下述哪些不属于分泌型免疫分子A TCRB Ig分子C 补体分子D 细胞因子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一、选择题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不是:A 补充淋巴细胞B 捕获抗原C 免疫细胞的产生,发育D 运输免疫效应物质2机体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为A 胸腺和淋巴结B 脾脏和胸腺C 胸腺和骨髓D MALT,淋巴结和脾脏3 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和淋巴结B 脾脏和胸腺C 胸腺和骨髓D MALT,淋巴结和脾脏4 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A 胸腺B 脾脏C MALT D淋巴结5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A 接受抗原刺激B 产生免疫应答C 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D 造血和产生免疫细胞第三章抗原一、选择题1 ABO血型抗原是存在于人类不同个体间的A 异嗜性抗原B 同种异型抗原C 异种抗原D 自身抗原2 溶血性链球菌与人体的心肌、心瓣膜之间的共同抗原是A 异嗜性抗原B 同种异型抗原C 异种抗原D 自身抗原3 胸腺依赖抗原是指A.由胸腺产生的抗原B.相应抗体由胸腺产生的抗原C.不能诱导体液免疫的抗原D.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4 有关TI抗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通常是蛋白质B.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C.不能产生回忆反应D.抗体形成需要APC递呈5 在近亲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属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异嗜性抗原6 与Epitope同义的是A.HaptenB.SuperantigenC. Antigen determinantD.Carrier7 与载体结合后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佐剂B.超抗原C.调理素D.半抗原8 下列哪项是佐剂的作用A.降低免疫原的毒性B.赋予半抗原免疫原性C.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9 下列哪一组特征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A.分子量大小、分子化学结构、应答者的MHCB.分子量大小、异物性、分子的比重C.分子量大小、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的比重D.分子化学结构、分子的稳定性、应答者的性别10 抗原特异性决定于A. 抗原分子的可溶性B.抗原分子的结构复杂性C.抗原分子上存在的决定簇D.抗原分子的异物性11 指出下列哪一组是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A.破伤风毒素、ABO血型物质、白喉类毒素B.HLA抗原、ABO血型物质、白喉类毒素C.破伤风毒素、HLA抗原、人丙种球蛋白D.HLA抗原、人丙种球蛋白、ABO血型物质12 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应了A 抗原的特异性B 抗原的交叉反应C 先天免疫D 抗原的免疫反应性13 下列哪种不是抗原A 结核菌素B 白喉抗毒素血清C 破伤风外毒素D 葡萄糖注射液14 马血清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 半抗原B 抗体C 即是抗原,又是抗体D 抗原15 关于超抗原的叙述下列哪种正确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 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C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D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二、是非:1半抗原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大学免疫学11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大学免疫学11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一、选择题A型题1、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DA、辅助性T细胞B、杀伤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B细胞E、NK细胞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E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C、抗原呈递作用D、杀伤肿瘤细胞E、以上均是3、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E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C、被动吸附抗原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均是4、APC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是BA、MHC I类分子B、MHC II类分子C、MHC III类分子D、黏附分子E、协同因子5、专职APC,应排除BA、单核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6、分布在皮肤、表皮的DC称为CA、滤泡样DCB、并指状DCC、郎格汉斯细胞D、间质DCE、隐蔽DC7、分布在体液中的DC是EA、滤泡样DCB、并指状DCC、郎格汉斯细胞D、间质DCE、隐蔽DC8、淋巴组织中的DC是AA、滤泡样DCB、血液DCC、朗格汉斯细胞D、间质DCE、隐蔽DC9、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是AA、DCB、巨噬细胞C、B细胞D、内皮细胞E、纤维细胞10、初次免疫提呈抗原的APC是AA、DCB、巨噬细胞C、B细胞D、内皮细胞E、纤维细胞11、下面哪个不属于专职APC DA、FDCB、巨噬细胞C、B细胞D、内皮细胞E、LC12、专职APC与非专职APC之间的区别是因为前者组成性表达BA、MHC I类分子B、MHC II类分子C、MHC II类分子D、黏附分子E、CD分子13、能刺激Native T细胞增殖的是AA、DCB、巨噬细胞C、B细胞D、内皮细胞E、纤维细胞14、所有类型的DC均来源于AA、血液B、淋巴液C、骨髓D、唾液E、皮肤15、不在DC表面表达的分子是CA、MHC I类分子B、MHC II类分子C、TCRD、黏附分子E、协同因子16、并指状DC位于BA、淋巴组织的滤泡区B、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C、淋巴组织的边缘区D、表皮E、血液17、抗原浓度较低的情况下,B细胞摄取抗原主要是CA、非特异性胞饮B、吞噬作用C、通过高亲和力的抗原受体浓集内化抗原D、通过FcγR介导的内吞作用E、吞饮作用18、内源性抗原肽需经哪种分子转运进入内质网BA、LMPB、TAPC、CLIPD、(α-β-Ii)3E、Ii19、专职APC的特点,应排除 DA、天然表达MHC II类分子B、高水平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激活Th细胞D、提呈伴随炎症发生E、天然表达MHC I类分子20、MHC II类分子与恒定链(Ii)形成九聚体,其中关于Ii的作用,错误的是 DA、促进MHC II类分子αβ二聚体形成B、促进MHC II类分子的转运C、封闭MHC I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D、促进外源性抗原的降解E、阻止MHC II类分子与内源性多肽结合21、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DA、促进T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B、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C、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D、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E、摄取抗原22、关于DC提呈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A、DC是重要的专职APCB、DC提呈抗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致T细胞凋亡C、DC不能提呈内源性抗原D、DC是激活初始T细胞最重要的APCE、DC能诱导免疫耐受23、下列能够提呈抗原的细胞,应排除 CA、肿瘤细胞B、巨噬细胞C、红细胞D、上皮细胞E、内皮细胞24、MHC I类途径中抗原和MHC 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DA、溶酶体B、内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E、线粒体25、MHC II类途径中抗原和MHC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AA、溶酶体B、内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E、线粒体26、MHC I类途径中降解抗原的分子是AA、LMPB、TAPC、CLIPD、(α-β-Ii)3E、Ii27、MHC I类途径中转运抗原多肽的分子是BA、LMPB、TAPC、CLIPD、(α-β-Ii)3E、Ii28、APC激活T细胞需要下列分子,应排除的是EA、MHC分子B、协同刺激分子C、黏附分子D、细胞因子E、BCR29、抗体提呈的过程不包括CA、抗原摄取及加工B、细胞之间黏附C、抗原特异性活化D、协同刺激作用E、细胞因子信号参与30、MHC II类途径中降解抗原的部位是DA、蛋白酶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溶酶体E、核蛋白体31、糖脂类抗原由下面哪个分子进行提呈AA、CD1B、CD8C、CD4D、MHC I类分子E、MHC II类分子32. 参与APC激活T细胞的分子,不包括E A.MHC分子B.共刺激分子C.黏附分子D.细胞因子E.抗体分子33. HLA-DM分子的功能是BA.促进抗原肽进入内质网B. 使CLIP与抗原肽结合槽解离C. 提呈内源性抗原D.提呈外源性抗原E.将li降解为CLIP34. 不在DC表面表达的分子是C A.MHC I类分子B.MHC II类分子C.TCRD.黏附分子E.共刺激分子35. 抗原提呈的过程不包括CA.抗原摄取及加工B.细胞之间黏附C.抗原特异性活化D.共刺激作用E.细胞因子信号参与36. 并指状DC位于BA.淋巴组织的滤泡区B.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C.淋巴组织的边缘区D.表皮E.血液B型题A、T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D、B淋巴细胞E、巨噬细胞1、产生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A2、能够自然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是C3、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APC是B4、具有ADCC作用的淋巴细胞是E5、抗体形成细胞是D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树突状细胞C、B细胞D、活化的T细胞E、NK T细胞6、呈递抗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B7、即是APC,又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C8、具有吞噬作用但没有Birbeck颗粒的APC是A9、能激活Naitve T细胞B10、糖脂类抗原提呈后能激活的细胞是EA、MHC I类途径B、MHC II类途径C、LMPD、TAPE、内体(吞噬溶酶体)11、提呈内源性抗原的主要途径是A12、提呈外源性抗原的主要途径是B13、可对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的是D14、降解外源性抗原的场所是E15、降解内源性抗原的分子是CA、单核-巨噬细胞B、并指状DCC、B细胞D、滤泡状DCE、LC16、未成熟DC是E17、成熟DC是B18、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DC是D19、在免疫应答和免疫防御机制中都起重要作用的是A20、能通过膜Ig浓集抗原并内化的细胞是C二、名词解释1、APC :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B细胞提呈抗原功能与mIg有关——浓集抗原, 并使之内化。 再次应答过程中记忆性B细胞作为APC 激活抗原特异性的Th细胞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6
滤泡样DC(FDC)
FDC B cells
FDC express high levels of membrane receptors for
antibody and complement. By these, FDC actives the B
cells in lymph nodes.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
3. 免疫调节
4.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9
DC的生物学功能
抗原提呈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受体介导的 内吞 (FcR/CR/ 甘露糖受体)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免疫调节
* 激活初始T细 胞,启动免疫 应答
*分泌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 分化发育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7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和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一)类型与特点: 根据来源分类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根据组织分布分类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8
DC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
髓系DC: 免疫应答的诱 导和启动 淋巴系DC: 干扰素产生细 胞,抗病毒作 用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9
DC的分类——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髓系DC大多为未成熟状态,摄取Ag或接受某些刺激(炎性 信号)分化成熟,成熟过程同时发生迁移。
前体阶段
未成熟阶段
迁移期

第十一章_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第十一章_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二、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一)树突状细胞(DC)
Steinman(美国) 于1973年发现 功能最强的APC,Ag提呈能力比 Mφ强10-100倍
(一)树突状细胞(DC)
• 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
• 特点:
• • • • • ① 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② 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 ③能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 ④抗原提呈效率高; ⑤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 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复习: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 过程:祖T细胞→前T细胞→未成熟T→成熟T • 表型:DN → DP → SP • 重要事件:阳性选择、阴性选择 • 结果—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性以及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二、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 作用
1、根据DC的来源分类
DC主要有两种:即髓系DC(myeloid DC)和淋巴系来源DC。 (1)髓系DC:是指由骨髓和脐血中 CD34+造血祖细胞生成的DC。 (2)淋巴系DC:来源与T细胞、NK细胞 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3)大多数DC来源于骨髓,进入外周血。 分布全身个组织(脑组织除外)
滤泡树突细胞(folicular DC, FDC)
二、MHC-II类分子途径
1、外源性抗原的处理过程
蛋白抗原 与APC结合 内吞 运送内体(endosome) 被内体膜上的蛋白酶水解成多肽片段 并随内体转运至溶酶体 加工成短肽(多数为1030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 在内质网新合成的MHC-Ⅱ(αβIi) 转运到高尔基体 转移到内质体腔 与抗原结合 形成MHC-Ⅱ抗 原肽复合物 运送到细胞膜表面 CD4+T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成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成详解演示文稿
第二十七页,共54页。
一、抗原加工和提呈概述
第二十八页,共54页。
1、抗原加工[概念]:
APC将细胞内的Ag降解成适当大小的多肽 片断,使Ag肽适合与MHC分子结合,Ag 肽-MHC复合物再转运到APC表面的过程。
第二十九页,共54页。
2、抗原提呈[概念]:
是表达于APC表面的Ag肽-MHC分子复合 物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Ag肽提呈给T细 胞,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共刺激分子表达


功能 存在部位
Ag摄取加 工
Ag提呈
非淋巴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
第十七页,共54页。
未成熟DC高水平表达FcR和PRR 抗原摄取能力强
细菌
APC
FcR CR
PRR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第十八页,共54页。
成熟APC高水平表达MHC和共刺激分子
一、抗原提呈细胞分类
【包括两类】
-专职性APC -非专职性APC
【提示】教材中根据Ag的分类方法 易造成理解混乱,可作为 了解内容学习。
第四页,共54页。
1、专职性APC
(professional APC)
【组成】①树突状细胞
②单核-巨噬细胞
③B淋巴细胞
【特点】①表达MHC II类分子
②提呈外源性Ag
第三十页,共54页。
二、被提呈抗原的分类
1、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g):
被APC摄入的由其它细胞产生的Ag。 如,细菌、真菌等产生的Ag分子。
2、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g):
由APC内合成的Ag。 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合成 的Ag。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2014)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2014)

3.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 形成与抗原提呈



抗原肽与MHC I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α1, , α2)结合,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膜上供 CD8细胞识别。 氨基肽酶进一步修剪抗原肽使之适合抗原 结合槽。 羟基氧化还原酶Erp7催化α2功能区二硫键 断裂与重建。
钙连接蛋 白:存在 于内质网 腔内。限 制MHC I 类分子的 移动,调 节胞内 MHC I类 分子的转 运,并有 利于MHC I类分子的 组装,保 证其完整 性。
3. DC的功能
(1)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表达模式识别受体(甘露糖受体,Toll样受体) 及Fc受体。 摄取抗原物质,消化,加工。 pDC 产生大量I型干扰素,抗病毒作用。
(2)提呈抗原与免疫激活:

抗原肽-MHCII-----初始CD4+T细胞 1st 信号 抗原肽-MHCI -----初始CD8+T细胞 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2nd 信号 高表达黏附分子,有利于细胞间相互作用。 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APC。
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 等。
三.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是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 - 表面有免疫识别受体,能摄取病原微生物,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 加工处理抗原和提呈给初始T细胞,启动适 应性免疫应答.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MIIC
2. MHCII类分子的合成与转运

MHC II 类分子α链,β链在粗面内质网中合成 与Ia相关恒定链结合(Ia-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Ii )形成(αβIi)3九聚体。 经高尔基体形成富含MHCII类分子小室(MHC class II compartment, MIIC) 在MIIC内,Ii链被降解, 遗留一小片段在MHCII 类分子肽结合区,称MHCII类分子相关恒定链多肽 (class II-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CLIP )

医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医学-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专制型APCprofessional APC非专制型 APCnon-professional APC专职型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DC的类型经典DCconventional cell,cDC调节性DCregulatory DC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pDC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C,FDC经典DC的成熟过程未成熟DCimmature DC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DC迁移期DC迁移migration成熟DCmature DC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IDCDC的功能1.识别和摄取抗原,参与固有免疫应答2.加工和提成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3.免疫调节作用4.诱导与维持免疫耐受单核/巨噬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B细胞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抗原加工antigen processing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一、APC提呈抗原的分类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二、APC加工和提呈抗原的途径MHC Ⅰ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1.内源性抗原的加工与转运蛋白酶体proteasome低分子量多肽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LMP免疫蛋白酶体immunologyproteasom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2.MHC I类分子的合成与组装伴侣蛋白chaperone钙连蛋白calnexin钙网蛋白calreticulinTAP相关蛋白tapasin3.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与抗原提呈内质网驻留的氨基肽酶ER resident aminopeptidase,ERAPMHC工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1.外源性抗原的摄取与加工内体 endosome吞噬体phagosomeMHC Ⅱ类小室MHC class Ⅱ compartment,MⅡC2.MHC工类分子的合成与转运Ⅰ a 相关恒定链Ⅰa-associated imvariant chain,Ⅰi恒定链多肽class 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CLIP3.MHC工类分子的组装和抗原肽的提呈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途径)抗原的交叉提呈途径cross-presentation又称交叉致敏cross-priming1.外源性抗原交叉提成的机制2.内源性抗原交叉提成的机制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3、非经典抗原递呈途径(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 4、脂类抗原的CD1分子递呈途径
1、胞质溶胶(MHCⅠ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被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降解为 小分子抗原肽后,与 MHC-I类分子结合,形 成抗原肽/ MHC-I类分子复合物,供CD8+T细 胞识别的过程。
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组织抗原等主要经 此途径提呈。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的加工及提呈
第十一章 APC和抗原提呈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 第二节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第十一章 APC和抗原提呈
【目的要求】 ★1.掌握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
种类; ※2.熟悉抗原的摄取和处理过程,MHC
分子在APC提呈抗原中的作用; 3.了解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脂类抗
(1)抗原的加工、处理与转运 1)泛素化:
内源性抗原+泛素
去折叠,成 螺旋线形
脱去泛素,进入蛋白酶 体降解
(1)抗原的加工、处理与转运 2)蛋白酶体的降解
蛋白酶体β亚单位,PSMB
2)蛋白酶体的降解
蛋白酶体裂解蛋白成小分 子多肽,释放到胞浆。
3)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TAP1 & 2)
伴随蛋白结合
TAP转运
6~30aa进入内质网 + MHC-I类分子组装成二聚体
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转运至APC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2.溶酶体(MHC-II类分子)途径
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取、加工、处理 为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 供CD4+T细胞识别的过程。

免疫学试题库 (11)

免疫学试题库 (11)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一、单项选择1.MHC II类途径中提呈对象是:A.Th B.CTL C.B D.MφE.NK2. 以下哪种分子不参与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A. MHC-Ⅰ类分子B. TAP1C. TAP2D. IiE. 蛋白酶体3. 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 巨噬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朗格汉斯细胞D. 内皮细胞E. B细胞4. MHC II类途径中降解外源性抗原的部位是:A.蛋白酶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溶酶体E.核蛋白体5.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最强的树突状细胞是:A. 成熟DCB. 前体DCC. 未成熟DCD. 迁移期DCE. 骨髓内DC6. 树突状细胞有别于其他APC的特点是:A. 刺激活化的T细胞增殖B. 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C. 刺激记忆性T细胞增殖D. 刺激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E. 刺激活化的CD8+T细胞增殖7. 关于DC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 DC成熟后摄取抗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B. DC细胞均来源于髓样干细胞C. 在各种APC细胞中,只有DC组成性表达MHC-II分子D. DC可以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而B细胞和巨噬细胞不可以E. CD80/CD86与DC刺激T细胞活化无关8. APC上B7的配体是:A. CD2B. CD4C. CD8D. CD28E. CD169.MHC I类途径中结合了抗原的MHC I类分子由下列哪个细胞器转运到细胞膜上?A.内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溶酶体E.核蛋白体10.糖脂类抗原由下面哪个分子进行提呈?A.CD1 B.CD8 C.CD4 D.MHC I类分子E.MHC II类分子11. 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A.单核细胞B.B细胞C.T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12.糖脂类抗原被提呈后激活:A.Th B.CTL C.NK T D.MφE.Treg13. APC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是:A.MHCⅠ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FcRD.黏附分子E.协同刺激分子14. 专职APC,应排除:A.单核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15. 初次免疫提呈抗原的APC是:A.DC B.MφC.B细胞D.内皮细胞E.纤维细胞16. 专职APC与非专职APC之间的区别是因为前者组成性表达:A.MHCⅠ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MHCⅢ类分子D.黏附分子E.CD分子17. 能刺激初始T 细胞增殖的是:A.DC B.MφC.B细胞D.内皮细胞E.纤维细胞18. 不在DC表面表达的分子是:A.MHCⅠ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TCRD.黏附分子E.协同刺激分子19. DC和Mφ共同的前体是:A.单核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B细胞D.T细胞E.粒细胞20. 非成熟DC的特点是:A.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不表达甘露糖受体C.有很强的免疫激活能力D.摄取抗原能力较强E.不表达FcR21. 抗原浓度较低的情况下,B细胞摄取抗原主要是:A.ADCC作用B.吞噬作用C.通过高亲和力的抗原受体浓集内化抗原D.通过FcγR介导的内吞作用E.以上都不对22. 一般不经MHCⅠ类分子提呈的抗原是:A.乙肝病毒抗原B.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C.葡萄球菌抗原D.HIV gP120 E.内源性抗原23. 内源性抗原肽需经哪种分子转运进入内质网:A.蛋白酶体B.TAP C.CLIP D.(α-β-Ii)3 E.Ii 24. 专职APC的特点是:A.均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只能激活CD8+T细胞D.天然表达MHCⅡ类分子E.天然表达MHC I类分子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B.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C.外源性抗原经专职APC提呈D.内源性抗原可被非专职性APC提呈(MHC1途径,所有有核细胞都可以)E.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均可直接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B.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C.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D.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E.摄取抗原27. 关于DC提呈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DC是重要的专职APC B.DC提呈抗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致T细胞凋亡C.DC不能提呈内源性抗原D.DC是激活初始T细胞最重要的APCE.DC能诱导免疫耐受28. 以下哪个是B细胞独有的摄取抗原的受体:A.CR B.FcR C.PRR D.BCR E.TLR29. 提呈低浓度抗原最有效的APC是:A.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上皮细胞D.B淋巴细胞E.内皮细胞30.A.肿瘤细胞B.巨噬细胞D.上皮细胞E.内皮细胞31. MHC I类途径中抗原和MHC分子结合的部位是:A.溶酶体B.核质C.高尔基体D.内质网E.线粒体32. MHC II类途径中抗原和MHC分子结合的部位是:A.溶酶体B.核质C.高尔基体D.内质网E.线粒体33. MHC I类途径中降解抗原的分子是:A.蛋白酶体B.TAP C.CLIP D.(α-β-Ii)3 E.Ii34. MHC I类途径中转运抗原多肽的分子是:A.蛋白酶体B.TAP C.CLIP D.(α-β-Ii)3 E.Ii35. 脂类抗原在内体内与下面哪个分子结合进行提呈?A.CD1 B.CD8 C.CD4 D.MHC I类分子E.MHC II类分子36. 关于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提呈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合成的抗原为内源性抗原B.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抗原属内源性抗原C.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属于内源性抗原D.外源性抗原指来源于APC之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等E.内源性抗原通常被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37. 抗原提呈的过程不包括:A.抗原摄取及加工B.细胞之间黏附C.ADCC作用D.协同刺激作用E.存在交叉提呈现象38. MHC I类途径中提呈对象是:A.Th B.CTL C.B D.MφE.NK39. 哪种细胞既是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又是适应性免疫细胞:A. BB. NKC.CTLD. MφE. 中性粒细胞40. 关于抗原提呈,错误的是:A. 外源性抗原主要经MHC II类分子途径加工处理与提呈B. 内源性抗原主要经MHC I类分子途径加工处理与提呈C. 存在交叉提呈现象D. 脂类抗原主要由CD1分子提呈E. T细胞和B细胞都只能识别由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二、不定项选择1. 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表达上调的膜分子是:A. MHC分子B. 甘露糖受体C. FcRD. CD80和CD86 (和CD40)E. CD8三、名词解释1. DC2. 抗原提呈3. 交叉提呈四、简答与论述1. 外源性抗原是如何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2. 内源性抗原是如何被加工、处理和提呈的?答案:一、单项选择1. ADDDC 6. BDDBA 11. ACBBA 16. BACAD 21. CCBDE 26. ACDDC 31. DAABA 36. ECBAE二、不定项选择1. A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过程
47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过程
48
Digestion of the Antigen in Endosome-Lysosome
Cell surface Uptake Protein antigens In endosome Endosomes
Increase in acidity To lysosomes
7
(non-professional APC)
二、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
8
(一)DC的类型
1、根据来源分类
2、根据分布分类
9
1、根据来源分类
[1]经典DC (conventional DC):
-来源:由髓样干细胞分化 -功能:抗原提呈(启动初始T细胞活化)
[2]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
1、抗原加工[概念]:
29
2、抗原提呈[概念]:
是表达于APC表面的Ag肽-MHC分子复合 物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Ag肽提呈给T细 胞,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30
二、被提呈抗原的分类
1、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g):
被APC摄入的由其它细胞产生的Ag。
如,细菌、真菌等产生的Ag分子。
2、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g):
Peptide Peptide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domain
Transporter has preference for >8 amino acid peptides with hydrophobic C termini.
41
2、MHC I 类分子生成、组装
42
3
一、抗原提呈细胞分类
【包括两类】
-专职性APC
-非专职性APC
【提示】教材中根据Ag的分类方法 易造成理解混乱,可作为 了解内容学习。
4
1、专职性APC
(professional APC)
【组成】①树突状细胞 ②单核-巨噬细胞 ③B淋巴细胞 【特点】①表达MHC II类分子 ②提呈外源性Ag 【提示】表达MHC I类分子 提呈内源性Ag (专职APC和非专职APC的共性)
51
Class II 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CLIP)
Cell surface Uptake Endosomes
(abIi)3 complexes directed towards endosomes by invariant chain
Cathepsin L degrades Invariant chain CLIP blocks groove in MHC molecule
35
MHC I 类分子途径
36
[复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抗原加工处理相关基因:
①蛋白酶体b亚单位(PSMB)基因(LMP) -酶解内源性Ag ②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AP)基因 -将内源性Ag转运至内质网腔 ③HLA-DM基因 -帮助Ag肽装入MHC-I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
37
1、内源性Ag处理与转运
TAP缺陷导致CTL细胞发育和功能缺陷。 造成致死性呼吸道感染或表皮损伤(毁容)。
58
[本章重点归纳]
1.概念: (1)抗原提呈细胞; (2)抗原加工; (3)抗原提呈。 2.非成熟DC与成熟DC的比较。
55
HLA-DR
HLA-DM
MIIC compartment
[三] MHC分子的交叉提呈途径 [四] CD1分子途径
56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57
(Bare-lymphocyte synd 坏死性肉芽肿
由APC内合成的Ag。 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合成 的Ag。
31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32
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33
三、抗原加工提呈途径
(一) MHC I类分子途径 (二) MHC II类分子途径 (三) 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 (四) CD1分子途径
34
(一) MHC I 类分子途径
【APC】 是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的主要途径。 【抗原】 是内源性抗原的主要提呈 途径。
43
(二) MHC II 类分子途径
【APC】 是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的主要途径。 【抗原】 是外源性抗原的主要提呈 途径。
44
MHC II类分子途径
45
1、外源性抗原的加工
[1]蛋白质抗原被摄入后形成内体。颗粒 性抗原被摄入后形成吞噬体,再与溶 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2]内体和吞噬溶酶体再与MIIC融合; [3]在内体、吞噬溶酶体和MIIC内,抗原 被降解为适合MHC II类分子结合的短 肽。
The components of the proteasome include MECL-1, LMP2, LMP7 These components are induced by IFN- and replace constitutive components to confer proteolytic properties.
25
Specifically uptake Ag by BCR & presents the Ag to Th
26
第二节 抗原加工和提呈
一、抗原加工提呈概述
二、被提呈抗原的分类 三、抗原加工提呈途径
27
一、抗原加工和提呈概述
28
APC将细胞内的Ag降解成适当大小的多肽 片断,使Ag肽适合与MHC分子结合,Ag 肽-MHC复合物再转运到APC表面的过程。
16
非成熟DC与成熟DC比较
非成熟DC FcR表达 模式识别受体表达 高 高 成熟DC 低 低
MHC II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表达
功能 存在部位
低 低
Ag摄取加工
高 高
Ag提呈
非淋巴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
17
未成熟DC高水平表达FcR和PRR 抗原摄取能力强
细菌
APC
FcR
CR
PRR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2、MHC II类分子的合成与转运
[1] MHC II分子在ER中形成、组装。 [2] MHC II分子与 Ii 链结合形成 [abIi]3。 [3] [abIi]3经高尔基体形成MIIC。 [4] 在MIIC中Ii链被降解为CLIP。
50
Structure of (abIi)3 Nonamer
[1]在MIIC中HLA-DM促使Ag肽置 换CLIP。 [2]Ag肽-MHC II复合物表达于APC 表面,提呈给CD4+T细胞。
54
HLA-DM catalyses the removal of CLIP
HLA-DM
Replaces CLIP with a peptide antigen using a catalytic mechanism (i.e. efficient at substoichiometric levels) Discovered using mutant cell lines that failed to present antigen HLA-DO may also play a role in peptide exchange Sequence in cytoplasmic tail retains HLA-DM in endosomes
-来源: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 -功能:抗病毒固有免疫(Ag提呈弱)
10
11
[1]淋巴组织中的DC:
-IDC:T定居区,成熟DC,Ag提呈 -FDC:B定居区,特殊APC,B细胞记忆
2、根据分布分类
[2]非淋巴组织中的DC:
-间质性DC:非淋巴组织间质,不成熟,Ag处理 -LC:表皮、粘膜组织,不成熟,Ag处理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加工及提呈
免疫学教研室 韦星呈 基础医学院232室 Tel:62215671
1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 种类与特点
2
【概念】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是能够加工Ag并以Ag肽-MHC分子 复合物的形式将Ag肽提呈给T细 胞的一类细胞。
Cathepsin B, D and L proteases are activated by the decrease in pH Proteases produce ~24 amino acid long peptides from antigens Drugs that raise the pH of endosomes inhibit antigen processing 49
18
成熟APC高水平表达MHC和共刺激分子 抗原提呈功能增强
19
(三)经典DC的功能
1、吞杀病原体,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2、提呈抗原,启动初始T细胞; 3、免疫调节;
4、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20
CD28
Ag肽
21
三、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macrophage,Mf)
22
(一)概述
MHC Class II containing vesicles fuse with antigen containing vesicles 52
-Ii的主要功能:
①促进MHC II分子组装。
②阻止MHC II类分子与自身抗原肽结 合。 ③促进MHC II类分子转运。
53
3、Ag肽-MHC II类分子 复合物的形成与提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