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1.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2.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酸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配料2.均质3.杀菌、冷却4.乳酸的制备(重点)5.发酵的操作条件及终点判断(难点)配料的选择和要求: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各种原辅料:牛乳、乳粉、砂糖和稳定剂等。

乳粉、砂糖混合后加50~60℃温水溶解。

琼脂、明胶等稳定剂可与少量糖混合后加水加热溶解充分后添加。

均质的目的是:防止脂肪上浮,使脂肪微粒化,改善口感。

一般采用高压均质机。

均质工艺条件:均质前,应先将混合料预热至50~60℃,均质压力为9.81~24.5MPa.杀菌目的是什么?①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明显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②由于蛋白质的变性,改善了牛乳的硬度与组织。

③对防止乳清分离有效。

杀菌及冷却的条件:杀菌条件:90℃、15min。

经杀菌后的混合料冷却到40~45℃备用。

还可以采用高温瞬时杀菌。

操作:135-140℃加热2秒左右。

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减少煮沸气味。

酸奶常用的乳酸菌发酵剂及工艺要求:①常用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2:1-1:1)。

②发酵剂的制备: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工作发酵剂③工艺条件:接种量2.0%~3.0%,菌种比为2:1~1:1。

对数期接种,主发酵温度为42~45℃,时间为2.5-3.5h。

低产酸力接种量要多,高产酸力接种量要少。

一般低接种量按0.5%~1.0%,高接种量按5.0%以上,最适为2.0%~3.0%。

主发酵温度采用42~45℃?这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生产中要控制好三个因素:接种量、发酵剂活性、培养温度。

发酵的条件是:灌装后迅速入发酵室,42-43℃,发酵2.5~4h,达凝固状态。

此时,酸度0.7~0.8%,ph低于4.6。

酸奶haccp计划书

酸奶haccp计划书

酸奶haccp计划书酸奶HACCP计划书。

一、风险分析。

酸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料污染、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等因素。

其中,原料污染可能导致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可能导致交叉污染;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可能导致酸奶发酵不充分或者过度发酵。

二、危害分析。

如果酸奶生产过程中存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比如,细菌、霉菌污染可能导致食品中毒;酸奶发酵不充分或者过度发酵可能导致产品口感、营养价值下降。

三、关键控制点。

1. 原料采购,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原料进行验收检验,拒收不合格原料。

2. 生产环境卫生,建立生产车间清洁消毒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 生产工艺控制,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发酵温度、时间的准确控制,避免酸奶发酵不充分或者过度发酵。

四、监测控制措施。

1. 原料采购,建立原料检验记录,对原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2. 生产环境卫生,建立生产环境卫生检查记录,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检查,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3. 生产工艺控制,建立生产工艺监控记录,对发酵温度、时间进行监控记录,确保生产工艺符合要求。

五、纠正措施。

1. 原料污染,一旦发现原料污染,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已使用原料的产品进行召回处理。

2. 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一旦发现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3. 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一旦发现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立即停止生产,并对已生产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六、记录和文件。

建立完善的HACCP计划记录和文件,包括风险分析记录、危害分析记录、关键控制点监测记录、纠正措施记录等,确保HACCP计划的有效实施和管理。

七、培训。

对生产人员进行HACCP计划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HACCP计划的有效执行。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 水合时间:12小时以上 ; • 适用于复原乳配制生产工艺。
12
3、配料——3.1 奶粉水合
注意事项:高温短时水合时,必需在奶粉水合完成后再加入其它辅 料,以 免影响水合效果。 高温短时水合辅料加入方式效果对比
酸奶感官 酸奶风味 酸奶口感 奶粉和辅料同时加入 喝后有粉味 口感粗糙,有肉眼可见颗粒 奶粉水合后再加辅料 喝后粉味较轻 口感较为细腻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 常见问题分析
2014年11月10日


一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二 常见酸奶质量缺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人是 按照 习惯 生活 和工 作的
3
一、酸奶生产工艺
1 原料奶 2 分离净乳 3 配料 4 冷却、定容
5 脱气、均质、杀菌
凝固型
8A 发酵 9 冷却、后熟、出厂 8B 灌装
• 目的:
• 1)去除不良气味,乳中空气的去除。 • 2)提高牛奶标准化精度。
• 3)消除可溶性气泡。
• 4)减 少杀菌机结垢,增加杀菌效果。 • 5)保护均质头。
22
5、脱气
23
5、脱气
脱气罐工作原理—负压沸腾
将牛乳预热至68℃后,泵入真空脱气罐,则 牛乳温度立刻降到 60℃,这时牛乳中空气
和部分牛乳蒸发到罐顶部,遇到罐冷凝器后
注:肩标字母不同表示显著差异(p﹤0.01)
当环丙沙星质量浓度为0.4µg/ml,发酵乳有少量乳清析 出,稠厚度不强,其组织状态和感官总分显著低于其他组 。
(2)、不同质量浓度环丙沙星对发酵性能的影响
环丙 沙星 0.0 pH 4.75±0.01a 滴定 酸度 78.0±2.0a 黏度 脱水收 缩性 硬度
8、接种—直投菌种活化操作流程

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及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及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2008年第卷第期1131.1原料乳质量要求做酸奶的原料比一般乳制品要求高,因而对原料的要求更高。

1.1.1感官指标(表1)表1感觉指标项目指标色泽组织状态滋味与气味呈乳白或略带微黄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肉眼可见杂质和其它异物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气,无其它异味1.1.2理化指标蛋白质≥2.9%、脂肪≥3.2%、冰点0.56 ̄0.591、比重1.028 ̄1.033、酸度≤18°T、乳固体含量不低于11.5%(其中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汞(以Hg计)≤0.01mg/kg。

1.1.3微生物指标原料乳应符合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要求,杂菌不高于50万/ml,大肠菌群≤90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1.1.4原料乳体细胞数对酸奶的影响体细胞对酸奶感官质量有明显影响,依据研摘要:针对酸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关键控制点,着重论述了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关键控制点;酸奶品质;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S252.54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07-12-25[作者简介]李勇(1977-),男,畜牧师,从事乳品技术研究。

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及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李勇,董翠芳(西域春乳业公司,新疆呼图壁831203)0引言酸奶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特殊风味的饮料,因其风味独特及具有保健作用而发展很快,该产品蛋白质易被消化,是适合儿童和病人的食物,尤其是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

人体肠道内有害微生物会产生毒素,长期食用酸奶,因其中含有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使肠道形成酸性环境,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力,且不产生毒素,从而增进了人体健康;同时酸奶还可以增强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和机体的物质代谢。

1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搅拌型酸奶纯培养物母发酵剂制作工作发酵剂原料乳验收*贮存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接种*灌装*入发酵室发酵*冷却贮藏*添加风味物质发酵*搅拌冷却添加果粒灌装*贮藏*凝固性酸奶注:*代表关键控制点2008年第卷第期113究发现体细胞和酸奶的粘性存在负相关,在高体细胞下的酸奶中粘性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过多的蛋白质水解引起的;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酪蛋白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高体细胞对酸奶的风味有不良影响,体细胞越高,风味越差。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教材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教材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教材1. 引言酸奶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酸奶生产工艺的控制是保证酸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酸奶生产中的关键控制要点,并分析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2.1 牛奶选择牛奶是酸奶的主要原料,牛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因此,在选择牛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选择新鲜牛奶:新鲜牛奶含有较高的乳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可以保证酸奶的质量。

•优质乳源:优质的乳源来自健康的奶牛,其乳质良好,适合酸奶的生产。

•无添加物:选用无添加物的纯牛奶,避免对酸奶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2.2 发酵剂选择发酵剂是指酸奶中的益生菌,常用的有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

选择合适的发酵剂对酸奶的发酵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主要发酵剂,可以将乳糖转化为乳酸,提供酸奶的酸味。

•嗜热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在高温下发酵,可以为酸奶提供特殊的风味和口感。

2.3 发酵温度控制发酵温度是酸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适宜的发酵温度可以保证益生菌的活性,促进乳糖的发酵,使酸奶口感更好。

一般来说,37摄氏度是比较合适的发酵温度,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调整。

2.4 发酵时间控制发酵时间是酸奶发酵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合理的发酵时间可以使酸奶的质地更加稳定,并且还能够控制酸奶口味的酸度和风味。

一般来说,8-12小时是比较常见的发酵时间范围,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配方和设备进行调整。

3. 酸奶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酸奶口感过酸酸奶口感过酸可能是由于发酵时间过长或发酵温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如下:•缩短发酵时间:缩短发酵时间可以减少酸奶的酸度,使口感更加平衡。

•降低发酵温度:降低发酵温度可以减缓乳酸菌的发酵速度,避免酸奶过酸。

3.2 酸奶乳酸含量过高酸奶乳酸含量过高可能是由于发酵剂使用过多或发酵温度过高导致的。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概述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概述

酸奶生产工艺控制要点概述引言酸奶是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酸奶的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概述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要点,包括原料选择、发酵过程控制、包装和储存条件等。

原料选择酸奶的质量和口感受原料的选择影响。

牛乳是制作酸奶的主要原料,因此选用质量好的新鲜牛乳非常重要。

牛乳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毒素或有害微生物。

此外,为了保证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添加其他原料,如果汁、果粒和调味料等。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是酸奶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控制要点:发酵温度酸奶的发酵温度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酸奶的质地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酸奶的发酵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较高的温度会使酸奶发酵更快,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酸奶质地变差。

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取决于菌种和产品要求。

通常,酸奶的发酵时间在4-8小时之间。

过长或过短的发酵时间都会影响酸奶的质地和口感。

发酵剂发酵剂是酸奶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发酵剂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

选择适合的发酵剂可以改善酸奶的口感和稳定性。

包装和储存条件除了工艺控制,在酸奶生产过程中的包装和储存条件也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要点:包装材料酸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酸奶包装材料包括塑料罐、玻璃瓶和铝箔。

包装条件包装酸奶时需要注意以下条件: - 温度: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包装,以保持酸奶的新鲜度和质量。

- 卫生条件:包装设备和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卫生,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 包装密封:酸奶的包装密封性非常重要,可以防止酸奶被氧气、水分和异味污染。

储存条件储存条件对酸奶的保质期和品质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 温度:酸奶储存温度通常在2-4摄氏度之间,低温可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 湿度:酸奶的储存环境应干燥,以防止细菌滋生。

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图文稿

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图文稿

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1.生产工艺流程2.A.发酵乳生产3.鲜牛乳→验收→净化→标准化→杀菌→高压均质→冷却→接种发酵→纯酸奶4.B.乳酵菌乳饮料生产5.糖和稳定剂干粉混合→搅拌溶解→杀菌→加入山梨酸钾和甜味剂→加入酸奶→加入酸味剂→加入香精→高压均质→灌装→(杀菌)→成品6.2.关键控制点7.关键点①:发酵乳的制作:A.原料奶收购。

刚收购鲜奶一般要求在5℃下低温保存,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牛奶酸度控制在16-18,细菌总数≤200000个/ mL,芽孢总数≤100个 /mL,耐热芽孢总数≤50个/ mL,嗜冷菌≤10 个/mL,体细胞数≤500000个/mL,密度(20℃/4℃)1.028~1.032 ,脂肪≥3.0g/100g;蛋白质≥3.0g/100g;乳糖≈4.5g~5.0g/100g,抗生素残留≤0.007IU/ml(0.004μg/ml)。

B.原料奶热处理。

对原料乳的热处理(90℃保持10分钟或95℃保持5分钟)主要有两个目的:杀死原料乳的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使原料乳中的蛋白质适度变性,增加蛋白质的持水能力,增加发酵乳的网状结构,同时还有利于发酵菌的利用。

C.菌种选择.对乳酸菌饮料的发酵剂一般选择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通常它的比例为1:1或2:1,杆菌不能占优势,否则酸度太强.D.发酵控制.目前常用菌种最适当生长温度为42-43℃,因此在接种前后奶的温度应控制在42±1℃(在活性乳加入发酵乳的温度应低于20℃)接种温度过低会使菌种的活化时间延长,发酵缓慢而且污染杂菌的机会增加,对发酵不利,接种温度过高不但会抑制菌种的活力而且可能杀死发酵菌影响甚至终止发酵。

菌种的接种量应该严格控制,接种量太大则发酵过快,不利发酵乳的风味完全形成和良好组织结构的构建,接种量太小,则发酵周期太长,污染杂菌的几率增加。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哎呀呀,各位喜欢酸奶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唠唠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呢!这可太重要啦!先来说说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吧。

首先呢,原料的选择是关键呀!就像盖房子要选好砖头一样。

那原料得是新鲜的牛奶呀,新鲜的牛奶就像是酸奶的灵魂基石呢,啧,这可不能马虎哦!然后呢,要对牛奶进行预处理,这一步就像是给牛奶来个大扫除,把一些杂质什么的都去掉,让牛奶变得干干净净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后面的发酵做好准备呀。

接下来就是杀菌环节啦,哇塞,这就像是给牛奶来一场高温浴,把那些有害的细菌统统消灭掉。

这一步可不能含糊,要是细菌没杀干净,那后面的酸奶可就没法好好做啦,就像建房子基础没打好,房子肯定不牢固呀。

杀菌之后呢,就要加入发酵剂啦。

这发酵剂就像是魔法粉末一样,加入到牛奶里,然后就开始神奇的发酵过程啦。

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牛奶里的乳糖开始变成乳酸,牛奶就慢慢变得浓稠起来,就像变魔术一样呢。

这个时候得小心控制温度哦,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细心,温度不对,发酵就可能失败啦。

再说说注意事项吧。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卫生是重中之重呀!反问你们,要是生产环境脏兮兮的,那做出来的酸奶能放心吃吗?当然不能啦!这就像在脏水里洗菜,洗出来的菜能干净吗?还有啊,原料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不能使用变质的牛奶或者其他原料,这就好比做菜不能用坏了的食材一样。

而且,发酵的时间也要控制好,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了酸奶没发酵好,太长了可能就过头啦,这就像烤蛋糕,时间没掌握好,蛋糕就不好吃啦。

在包装的时候呢,也要注意密封性,可不能让空气跑进去呀。

要是密封不好,酸奶就容易变质,这就像把宝贝放在没锁好的盒子里,多危险呀。

还有哦,保存酸奶的时候,要放在合适的温度下,要是温度太高,酸奶就会很快坏掉,这就像把冰放在太阳下,很快就融化了一样。

哎呀,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真的是很复杂又很重要呢!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流程和注意事项来,才能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酸奶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离净乳
原料乳经过数次过滤后,虽然除去 了大部分的杂质,但由于乳中污染 了很多极为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 细胞,难以用一般的过滤方法除去。 乳在分离钵内受到强大离心力 的作用,将大量的机械杂质留 在分离钵内壁上,而乳被净化。
白血球
红血球
乳房细胞 稻草
毛发 细菌
8
2、分离净乳



① 原料乳的温度 乳温在脂肪溶点左右为好,即30℃~32℃。如果在低 温情况下(4℃~10℃)净化,则会因乳脂肪的黏度增大而影响流动性和 尘埃的分离。 ② 进料量 根据离心净乳机的工作原理,乳进入机内的量越少,在分离 钵内的乳层则越薄,净化效果则越好。大流量时,分离钵内的乳层加厚, 净化不彻底。但也少考虑到生产效率问题,所以一般进料量比额定数减 少10~15%。 ③ 事先过滤 原料乳在进入分离机之前要先进行较好的过滤,去除大的 杂质。一些大的杂质进入分离机内可使分离钵之间的缝隙加大,从而使 乳层加厚,使乳净化不完全,影响净化效果。
5
抗生素影响: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
当环丙沙星浓度超过0.2µ g/ml,发酵乳的黏度显著降低,脱水收缩 性显著增大,降低了产品的稳定性。
当环丙沙星质量浓度为0.4µg/ml,发酵乳有少量乳清析出, 稠厚度不强,其组织状态和感官总分显著低于其他组。
环丙沙星的残留会影响发酵乳的风味,使发酵乳的香气不足。
不同的奶粉水合工艺生产出的酸奶比较图
未执行低温水合工艺生产出的酸奶
执行低温长时水合工艺生产的酸奶
12
3、配料——3.1
奶粉水合
奶粉水合实验结果
13
3、配料——3.2 稳定剂的溶解
复合增稠剂9358、琼脂、 CMCFH9: 与白糖按1∶5左右干混后 溶解,溶解温度:70-75℃, 溶解时间:20分钟。
危害:视污染程度的不同:发酵乳有的呈现发酵时间长,凝固状态差; 有的基本不发酵,酸度无变化,呈牛奶状。
噬菌体
来源:原料、空间、人体、管道、设备。
专一性:只侵蚀同一溶菌型的细菌。 抵抗力:噬菌体对理化因素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 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75 ℃30min灭活。噬菌体能耐 受低温和冰冻,但对紫外线和X射线敏感。 对噬菌体的敏感程度: 嗜温菌>嗜热链球菌>乳杆菌>益 生菌
翻罐温度的选择 —18-20 ℃
• • • • 温度≦ 20 ℃ 乳酸菌生长缓慢阶段 温度≦ 10 ℃时,乳酸菌生长抑制阶段 温度在5 ℃左右,乳酸菌发酵减慢阶段 酸奶在20℃左右黏度相对较小,在输送的过程 中结构破坏小
翻罐时间的选择
• 翻罐速度快,产品的粘度损失大、后期很难恢复; • 翻罐速度慢,产品的粘度损失小、但后酸不易控制。 • 翻罐速度可根据菌种的产酸速度以及产量综合考虑, 保证粘度损失最小。 建议翻罐时间最好控制在60min内为佳。
9、灌装——凝固型
热接种 灌装时间 直投≤1.5小时 冷接种 在线升温至 42-45℃,进 行灌装 注意事项
28
10、发酵——凝固型
29
11、发酵、冷却、翻罐——搅拌型
发酵
不得搅动,并保持 温度均恒稳定
翻罐——温度
18-20 ℃
翻罐——时间
60min
翻罐——转子泵速设定
粘度、酸度
30
11、发酵、冷却、翻罐——搅拌型
≤200万个/ml
• 风味不良 • 发酵状态不佳
4±2℃, ≤ 24小时
• 若需存储过夜,需要进 行预巴杀处理。
4
原料奶(温度影响)
贮存时间 冷却(4℃) 刚挤出的 乳 11500 未冷却 11500
3h以后
6h以后 12h以后 24h以后
11500
6000 7800 62000
18500
102000 114000 1300000
发 酵 期 间 凝 乳 被 破 坏
未 达 到 发 酵 点 开 始 翻 罐
低破 乳 翻 罐 时 出 口 温 度 过
灌 装 设 备
灌 装 设 备
36
6
水泡/气孔
原料奶掺假:为了掩盖原料奶酸度超标,不发商户在原料奶中掺 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加入菌种后牛奶的过强烈搅拌混入了空气。
原因分析
污染了产气细菌如大肠菌或酵母。

1)细化脂肪球,使其均匀分散在乳中,
避免脂肪上浮; 2)可改善 产品色泽; 3)使稳定剂进一步溶解,织结构、 减少酸奶乳清析出。
19
6、均质
均质前后“脂肪球”变化
均质后
均质前
数量 增加2000多倍
总表 面积
间距
增加20多倍
增加10倍多
6、均质
均质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21
7、杀菌
目的: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变性淀粉:分散温度≤55℃。 注意:淀粉在产品杀菌前加 入,加入淀粉后在均质前避 免继续升温,以免淀粉颗粒 糊化,均质过程中部分淀粉 颗粒破裂,影响产品粘度, 同时物料罐搅拌器必需开启, 以防淀粉沉淀。
14
3、配料——3.3
阿斯巴甜
甜味剂
其它甜味剂
• 阿斯巴甜:不耐高温。在物料接种前, 用无菌水溶解后加入(或在杀菌前加 入,但需提高5%添加量)。 • 其它甜味剂:都可在配料过程加入。
(3)操作规程
使用前把菌种取出放入冰箱冷藏,放置时间在1小时以上,以免菌种袋 外产生冷凝水。
8、接种—直投菌种活化操作流程
4.2 菌种溶化:在使用前把冰箱冷藏的菌种倒入无菌水(无菌水预热到
35℃左右)中溶解至无肉眼可见颗粒,溶解后放置于冰箱冷藏以备 使用。
(5)注意事项
5.1菌种称量分装要求在无菌室操作,菌种溶解过程有条件的也最好在 无菌室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用75%酒精消毒三角瓶瓶口以及 菌种袋,操作所用工具也应做好消毒。 5.2已活化溶解菌种冷藏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以防止菌种活力下降。 5.3菌种在生产添加前再次摇匀,确保菌种的充分溶解。
牛奶在发酵时,其中部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PH值下降, 达到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开始凝聚沉淀,释放出钙、磷。 随着PH值继续下降,凝聚的酪蛋白与乳中的脂肪和大部分的乳 清蛋白构成半固体状态的凝胶即酸奶。
23
8、接种
热接种
41-44 ℃ 过低,能耗大;过高,发酵快,不利灌装。 注意事项 1)接种时做好器皿、空间、操作人员手部的消毒 2)直投菌种:溶解后投入 3)接种后搅拌时间:10min 以保证菌种均匀溶解; 过低,粘度高;过高,粘度不够,乳清析出。
出厂
32
二、常见酸奶质量缺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2 3 4
酸奶发酵时间延长
凝固型酸奶状态不佳、乳清析出 凝固型酸奶发酵不均匀 搅拌型酸奶有颗粒 搅拌型酸奶状态稀薄 水泡/气孔 噬菌体污染的防护
33
5 4
6 7
1
原料奶 1原料方面
酸奶发酵时间延长
问题:含有抗生素,微生物污染严重
解决:使用优质无抗奶 问题:添加量不足,噬菌体污染 解决:增加接种量,使用替换菌种
“有抗奶”对人的危害 一、引起过敏反应 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都可引起人的过敏 反应,经常喝含抗生素的牛奶,会使人反复受抗生素的刺激致敏 二、造成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肠道内的菌群与人体能相互适应,某些菌 群还能抑制其他菌群过度繁殖,但长期摄入抗生素,可使菌群平衡紊乱、致病菌过度 繁殖 三、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蓄积后,细菌为生存会慢慢适应,产生耐药性。耐药菌 如果进入人体,患病后会造成对药物不敏感,和滥用抗生素后果一样严重 “有抗奶”可以分解成“无抗” 既然“有抗奶”会对人产生危害,为什么却要叫停无抗奶宣传销售?据媒体报道, 原因就是一种叫做β-内酰胺酶的物质,它可以把“有抗奶”打扮成无抗奶。
酸奶 生产 工艺 控制 要点
手 工 酸 奶
2
酸奶生产工艺
1 原料奶 2 分离净乳 3 配料 4 冷却、定容
5 脱气、均质、杀菌
凝固型
8A 发酵 9 冷却、后熟、出厂 8B 灌装
7A 灌装
6 接种
7B 发酵、 搅拌型 翻罐、冷却
3
1、原料奶
抗生素 菌落总数 存储温度、时间
无抗
• β-内酰胺类快速检测 • 酸奶小试 • 一看滋气味 • 二看组织状态 三看酸度和发酵时间
10
3、配料——3.1
奶粉水合
注意事项:高温短时水合时,必需在奶粉水合完成后再加入其它辅 料,以 免影响水合效果。 高温短时水合辅料加入方式效果对比
酸奶感官 酸奶风味 酸奶口感 奶粉和辅料同时加入 喝后有粉味 口感粗糙,有肉眼可见颗粒 奶粉水合后再加辅料 喝后粉味较轻 口感较为细腻
11
3、配料——3.1 奶粉水合
35
5
搅拌型酸奶状态稀薄
原料奶:含有抗生素,微生物污染严重 菌种:噬菌体污染或者产粘性较差
1原料方面
配料:干物质含量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偏低 稳定剂的使用不合理
2 工艺方面 执奶 行粉 还 原 工 艺 未 按 要 求 搅 拌 过 度 过翻 快罐 泵 速 及
灌 装 机 泵 速
冷管 排道 过 细 、 未 使 用 宽 道
9
3、配料——3.1
高温短时 • 溶解温度:45-55℃ ; • 水合时间:30分钟; • 适用于标准化奶粉、WPC粉溶解 工艺。
奶粉水合
奶粉水合原理—酪蛋白胶束的自凝聚 和解聚过程
低温长时 • 溶解温度:45-55℃; • 储存温度:4-6℃;
标准化的量要严格控制!
• 水合时间:12小时以上 ; • 适用于复原乳配制生产工艺。
1-安装在缸里的冷凝器 2-切线方向的牛 乳进口 3-带水平控制系统的牛乳
17
5、脱气
• 目的: • 1)去除不良气味,乳中空气的去除。 • 2)提高牛奶标准化精度。 • 3)消除可溶性气泡。 • 4)减 少杀菌机结垢,增加杀菌效果。 • 5)保护均质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