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复制和传播形成的量化态势。由 于传播技术的改进,信息总量呈几何形态的增长。每天海 量的信息涌来,而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从而造成信息过载,以至有些人为躲避过量信息的侵扰而 远离各种现代信息源。 信息过载是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言的。在信息爆 炸的态势下,信息生产的无限性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时 间、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人们面对海量信息而无能 为力。原本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人们的信息供给的传播现象, 现在变成了对人的一种压迫。大量的信息无序泛滥也给人 们的接收和处理带来难度,对有用信息的寻找如大海捞针, 信息利用率低下,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过 载在带来信息丰裕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信息匮乏。
第一节 批判大众传媒
我们所处世界的庞大、复杂与人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 使得我们行为决策的前提——信息的获取——必须有所 依凭。德国学者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 从符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 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 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 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 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 东西。”在现代社会,这种依凭主要是大众传媒。
1.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社会对物的消费着重于其功能性目 的,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 焦于物的符号意义。这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人们 通过消费物的符号意义而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作为与社会价值相联结的符号意义,通过赋予物的差异 而将人们区分开来。他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认为消费(符号)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 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为对符号的崇拜,符 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 更趋全面、系统和隐蔽,符号提供了“一种比剥削要更 为精巧和更为专制的控制与权力结构”。异化现象在当 代消费社会中更加突出和严重。
二、被操纵的权利世界
当大众传媒的力量足够强大时,各种权力集团都企图掌控 它。传媒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尽管有“第四权”之说,但 其独立性是有限的。德国媒介学者恩岑斯贝格尔(Hans Magnus Enzensberger,1929—)甚至说得有些极端:“没 有一部不受操纵的作品、电影或广播电视。因此,问题不 在于媒介是否受到操纵,而在于媒介受到谁的操纵。”在 批评学派看来,在由统治者构筑的权力世界里,大众传媒 是被操纵的工具,为现存体制的强化和巩固奔走呼号、摇 旗呐喊。当这种操纵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时,大众传媒 就成了另外一种“殖民”的手段。这个学派的“意识形态” 理论,为揭示大众传媒的被操纵提供了观察的视角。在这 个视角下,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成为两个主要概念。
一、异化的文化世界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 1831)使用的一个概念,在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的著作中出现过两百 多次,意指人为自己的创造物所控制和支配。反观当下, 媒介信息与媒介产品充斥现代人的精神和生活,人们生 存于“媒介环境”而远离“真实”生活,失去批判精神 与超越维度,他们习惯于浮华的“表层娱乐”,而不再 追问“深层意义”。在此意义上,媒介营造的“虚拟环 境”成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新的异化力量。
关于“文化帝国主义”,还有一些其他观点:
美籍巴勒斯坦学者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 )的 东方主义。 美籍日裔学者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1952— )的历史终结论。 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1927— )的文明冲突论。
在意识形态分析中,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1891—1937)的“文化霸权”理论 影响更大。他提出了“文化霸权”的概念,认为在一定 历史阶段,统治阶级为确保自身在社会和文化上的领导 权,利用文化霸权作为手段来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其政 治、文化、道德等价值体系。 “文化霸权”不是依赖武力而是靠被统治阶级的积极认 同来维持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因此,“文化霸权”是一 种机制,区别于国家机器的武力统治。这种机制的运作, 就是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精心包装,以使其看起 来自然而然、无从质疑和争辩,从而得到被统治阶级的 认同和顺从。 具体而言,“文化霸权”机制包括国家、法律、教育制 度、传媒和家庭,它们大量生产着知识和意义,发挥着 各自的功能,但共同以再生产现存制度为鹄。
1、工业的大众文化
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其“文化工业”理论被 视为批评由大众传媒造就的“大众文化”的主要理论。该 学派语境的特点是:将批评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社会与批评 美国的消费社会的语境混合起来。
在该学派的概念中,“文化工业”基本上是“大众文化” 的代名词。
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模式化,肇因于它们是商品,服 务于利润动机。这些产品以标准化的模式来榨取人的生命, 耗费人的时光,窒息人的个性。
二、鲍德里般是指现代工业社会 以后的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传媒的扩张, “后现代”很大程度上成了大众文化的同义语。对于信息 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批判性分析,尤以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为代表。鲍德里亚是法国著 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学识很广。他的著作中与传播批 判相关的有《消费社会》(1970)、《符号政治经济学批 判》(1972)、《生产之镜》(1973)、《象征交往与死 亡》(1976)、《仿真与仿像》(1978)等。
2、文化帝国主义
当“文化霸权”作为一种统治机制在国际范围内推广时, 就演变成“文化帝国主义”。由于大众传媒在当前社会中 具有最大的传播优势,文化帝国主义也被称为“媒介帝国 主义”。这是指发达国家基于强大的传媒资源优势,在全 球范围内推行和普及自身文化,至少在客观上造成同化他 国或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同时实现自身的 经济利益。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指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关系,也关涉到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美国与法 国、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传媒输出的内 容占据全球流通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讲英语的其他国 家接受美国电视节目的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一、信息异化的诸种表现
信息社会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产物,然而,当人们为获取 信息的便捷、同步和“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为之兴奋的 时候,自身创造的这种社会给人们也带来了无穷的新的 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下情形:“信息服务业缺乏统一规 划和协调,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采集和传递未形成规 范和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加工基本处于低级阶段, 等等。由此引致的信息失实、重复、过载、堵塞、误导 而造成 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对于这些 问题的批判和认识,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1、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是批判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概念。 其代表人物、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给个 人定位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其进行“召唤”。 大众传媒和其他文本“召唤”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将其 和所消费的东西联系起来。大众由此获得“自主”和 “独立”的意识,自我陶醉在“主体”的愉悦之中,并 成为意识形态的积极支持者而不自知。其实,消费者所 获取的自由选择只是在统治阶级自身利益的许可范围之 内。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自然化”过程,主导的意识 形态才得以推行和稳固。
文化帝国主义假设文化具有极强的单向灌输功能,颇具20 世纪初期有关大众传播效果“魔弹论”的意味。基于对 “文化”和“帝国主义”概念的歧异性,汤林森对文化帝 国主义的命题提出了质疑。他分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大众传媒不是文化的核心,传媒主要是作为载体提 供便利,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文化消费者自身 经验这个“中介”,这个中介显示出个体经验的复杂性。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的庞大化和复杂化,所谓的民族和文 化只是停留在人们意识的想象之中,文化的认同更多的来 自于私人领域。 第三,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突出了消费主义对人们的蒙 蔽,却忽略了消费者选择的主动性和选择自由。 第四,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意味着对现代性的批判。现 代性大致表征为理性、资本主义、民主、都市化、大众传 媒等。现代性将全球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会造成全球文化 和价值观的一体化和同质化。
第二节 批判当代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的新的社会形态, 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后现代”,其特点之一,即信息与 物质、能量,被视为共同构成社会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 本要素。信息社会的形成除了物质生产力所提供的强大 支撑外,信息传播媒介的工具价值显得尤为突出。大众 传媒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一路走来,其复制、传 播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再加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信息 系统对整个社会的渗透,信息社会渐趋形成。在信息社 会,人们沉浸在信息的海洋,尽享信息丰裕的同时,也 在经历着深刻的被信息控制的异化现象。
2、信息垃圾
信息垃圾是从内容的角度对信息的判定。大量的信息给信 息管理和信息开发带来了难度,加之信息传播者的各种利 益诉求,导致大量对使用者来说完全无用的信息,即信息 垃圾。个人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很难应对来自有组织力量 的信息垃圾,特别是网络的垃圾邮件。 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垃圾信息。现 实生活中,这两类信息已经成为某些大众传媒吸引公众眼 球的有效方式。 相当多的垃圾信息发生在广告邮件上。 传统的大众传媒广告,广告商需要付出较多的金钱来吸引 消费者的注意力。
赫伯特·席勒 美国传播学者席勒(Herbert Schiller,1919—2000)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系统阐 述。在其名著《传播与文化支 配》(1976)一书中, 席勒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三个特点:首先,它是一个以 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占有而进 行的扩张过程;其次,这种扩张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 其实现的途径是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全球化销 售,其目的或者说后果在于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最后, 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 化产品),这种文化扩张的过程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 播而得以实现。
3、信息病毒
网络病毒是信息时代伴随着信息爆炸出现的一种新的传 播问题。这是一种人为恶意编造的程序,具有自我复制 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 中,易于被数据、文件携带而进行传染,干扰和破坏信 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制作和传播网络病毒,已经成为国 际社会公认的一种犯罪行为。计算机系统一旦遭遇病毒 袭击,轻则文档丢失、死机,重则系统瘫痪,其损失不 言而喻。信息病毒是传播科技发展中人创造的一种邪恶 的智慧成果,它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人。这是最为典型 的信息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2.乐观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弥漫着精英主义和悲观 主义的气息,尽管其以犀利的批判锋芒影响颇巨,但也饱 为诟病,这一点在其学派内部也没能避免。 大众在消费大众文化时,是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 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积极的过程:它只能从大 众内部发展出来,而不能无中生有,或从上面强加而来。 大众文化研究不仅要研究文化商品及其制作,更要研究大 众使用文化商品的方式,后者更具有创造性而且变动不居。 大众之所以能够灵活地使用文化工业产品以积极创造自己 的意义,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与大众自身经验相关。如果一 个文化资源不能提供切入点以使其与大众产生共鸣,那么 它就不是大众的。
第九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
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形态的媒介。 我们享用着媒介带来的种种新奇和快乐,我们用各种角 色来比喻媒介:“媒介是使我们看到身外世界的窗口, 是帮助我们领悟经历的解读员,是传递信息的站台或货 车,是包括观众反馈的相互作用传播,是给予指示和方 向的路标,是去伪存真的过滤器,是使我们正视自己的 明镜,是阻止真理的障碍。”但是,当媒介变得无处不 在、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我们融为一体的时候,它就很 难再清醒地被认识;我们只是沉浸在媒介营造的显在而 繁华的世界里,却不去想繁华背后媒介给我们带来的潜 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