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首联“孤根暖独园”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窥素艳来”是来自百度文库早”,尾平“先发”是“早”。
题二答案:
解:第一句与得似不合情理,然而这样“逆向思维”,才让读者品味一种特别的诗言句:第二句俨然是垂柳情点而骄神情的再现。三四句用典,含蓄地传达了愤世嫉俗之情。
答:1、客观事物上,应是春风拂柳枝,春风是主动者,是施者。但在诗人看来,却是柳枝主动地逗弄春风。化被动为主动,转受者而为施者,突出垂柳的主体性,也刻画了柳地直率、热情、可爱的性格。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渐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作些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
问:1、此诗哪个字为“诗眼”?点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一: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1、“昨夜一枝开”初稿为“昨夜数枝开”。“数”改为“一”,其主要的原因在哪一点?
2、首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梅花何种秉性?
3、“递”与“窥”字用得精当传神,试写出各自所传达的诗意。
4、通篇围绕“早”字来写,请结合具体诗句,略要说明之。
2、尾联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怎样一种情感?
题一答案:
解:“万木”与“孤根”,“冻”与“暖”,这是怎样的一种修辞呢?“园”是指梅花的起死回生,起死回生的原因又在于“孤根暖”,联系后两联,深雪里梅花散发幽香,素艳亮丽,你再想一想,梅的品性就昭然若揭。第三联,写的是梅的风韵和内蕴,暗喻美好的品德,诗人在此暗喻自己。尾联双关,表面上是说明年开花,不在像今年这样开在荒村僻壤,而是“望春台”。“望春台“即指京城、朝廷。很自信的口吻,表现了自己的雄心抱负。
3、“湿”“满”二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题七:
子规
吴融
举国繁花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问:1、诗歌咏物托意,反复渲染子规鸣啼的衰声,写出作者怎么一种思想感情?
2、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
题八:子规
2、诗人以孤雁自况,通过描述孤雁离群独飞,漂泊不定,前种未卜的境况,寄寓了诗人孤苦凄闵的羁旅之情。
3、云低,月冷,衬托着孤雁的形单影只飞翔的形象,也渲染了行程艰险、人心境凄凉的氛围。
题五答案
1、解:小松自小而大成长的过程,并没有人去关注、爱护,所以只能在深草、蓬蒿里,然而当它成材之后,才得以人家的称赞。
题三: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下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问:1、颔联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演染出怎样一种氛围?
2、“乍”、“才”两个虚词,在表现力方面有什么作用?
3、“鹧鸪”这一意象,主要表达的是诗人何种情感?
题四: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八答案
解:子规,其鸣声为“”,颔联写景,沉郁凄凉,后四句写感受和心愿。
答:1、一个“宽”字出了诗人对范仲淹贬的遭遇无比愤概。
2、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无意于仕宦、归隐田园的意念。
咏物诗专项练习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答:1、暮雨潇潇,落花纷纷,鹧鸪掠飞,衰鸣不已,此等景象营构成一种幽冷凄迷的意境,渲染出愁苦伤感、魂销肠迷的氛围。
2、游人闻鹧鸪衰鸣而泪湿衣袖,佳人刚开唱却哑然失声、低眉不语,“乍”“才”虚词,表现了鹧鸪衰音人之迅速,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的衰怨伤人。
题四答案:
解:雁为候鸟,古人常以此意象,寄寓诗往往托物寓志,寄兴深微。如颔联,将孤雁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令人侧然。再如须联,黑云浓重,冷月无声,唯有孤雁独翔,其凄苦,其无助,欲泪无处诉。
2、对比。以池岸上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长在池岸,却有高洁气质和幽香的内质;而瓦松虽踞于高屋,但毕竟是附依外物。作者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品格。
3、“湿”,让人眼前再现层层花瓣满露,分外明丽、分外润泽的景象;“满”,表现出那清香是何等的沁人心脾,芳香四溢的景象。
作用:让读者不仅香到菊花特有的形象,还感受到特定环境、特定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为卒章显志作铺垫、蓄势。
题七答案:
解:子规,杜鹃写的别称。这也是古人写诗时常用的典故。蜀国国王杜宇,号望亭,失国身死,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故李高隐有名:“望常春心托杜鹃”。本诗中的“行人”,可视为自指。
答:1、反映作者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愁绪。
2、以春草葱茏于宫苑,杜鹃啼血于异乡,反衬、映照鲜明,突出杜鹃鸟孤身飘荡、衰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喑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曾缴①,孤飞自可疑。
[注]:(zeng):短箭。缴(zhuo):系箭的丝绳。
问:1、此诗的“诗眼”应是哪个字?试结合全篇析之。
2、“孤雁”这一意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低”“冷”二字,有什么作用?
题五:
不难想见,“孤雁”正是诗人的自况。
答:1、诗眼为“孤”字。首联写孤雁离群,孤单只景,不知飞往何方,一个“独”,下是为“孤”字作为注脚;颔联“相呼失”“欲下迟”写孤立无援的困窘;即暗指一“孤”字;颈联中“关月冷相随”,只有一轮冷月伴奏孤雁,亦即围绕一“孤”而写;尾联“孤飞自可疑”,正面提出“雁”字,点题。
2、鄙弃媚俗邀宠,刻意求荣的行,赞颂潇洒自然、任性适意的品格。
题三答案
解: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雄,体大如鸠,其鸣为“钩格磔”,俗以为报似“行不得也寻寻”。诗人郑谷由写《鹧鸪》一诗,被唐诗别裁》中赞叹:“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鹧鸪格磔’也”。“钩鹧鸪格磔”为衰音,故古人常借声以抒发“逐客流人之情”。
2、答:(1)、不甘平庸、勇于进取、渐露锋芒
(2)、人才得到爱护、培养
题六答案
解: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达建筑物瓦檐处地植物。菊与蓬蒿,若信从枝叶看,有相似之处,所以公子王孙很容易把他们混同,不知良莠。但野生杂草毕竟是野生杂草,到重阳节那日,是不会被人插戴于头上的。
答1、不求高位,不攀附权贵,不慕荣利。
答:1、主要原因在于:“数”表示已有众梅绽放,不能突出诗题中的一个“早”字,“一枝”即“第一枝”,正与诗题相宜,正可表示早梅遗世独立,傲然斗雪的个性。
答:2、首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傲然独立,不惧严寒的秉性。
3、“递”字精当地传达梅花的暗香浮动,随风轻轻四溢的意境;“窥”字形象地传达出飞鸟被梅花的素洁艳丽的风采所吸引的场景。
题二: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问:1、“杨花惹暮春”(王维)、“古竹老稍惹云”(李贺)、“暖香惹梦鸳鸯锦”(温庭筠)中的“惹”字,与“绊若春风别有情”中的“绊惹”一词有同工异曲之妙,试说出其好学生处?
2、此诗托物写兴,意在告诫人们怎样做人的道理。此诗的主旨是什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剃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问:1、这首诗以小松象征着某种人。请概括这种人的形象。
2、诗人隐指怎样的社会现象?
题六: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问1、菊花被作者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怎样的思想品格?
2、本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