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宫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以后,大思想家辈出,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他们皆能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因此,后世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子”是后人对各学派思想家的尊称。

先秦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流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基本创作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尤其是后期的诸子散文,篇幅愈宏大,结构愈严谨。先秦诸子散文的流派很多,主要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等。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是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

虽然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大都是人物传记,但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每年的文言文阅读都会涉及先秦诸子散文,如2009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文言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高考语文天津卷的文言文选自《管子?小匡》。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考查内容依然是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作用,提取文中信息,分析文本思想内容,以及翻译文言句子等。下面笔者结合文言考点来说一下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方法。

一、实词、虚词

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正确理解,学生除了要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及词类活用等基本常识外,还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识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在具体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某个词是此义而非彼义,最重要的方法是语境分析法,即通过对词语所处的语言片段的正确理解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如200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君有加惠于其臣”一句中的“加”确实有“增加”的意思,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多,但在这里的语境中没有原有的基础,所以理解为“增加”是不妥的,再联系语境思考,“加”是一个施事动词,可以解释为:施加。此外正确解答文言实词、虚词题,还要遵循以下步骤:通读全文,了解大意;题文对照,定向阅读;确定词义,认真验证。

二、信息筛选

攻克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技巧是善于识别和突破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命题者把阅读材料划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由于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在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采用夸大其词、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来隐含错误,混淆学生的思维。所以做这类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

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通常讲究“信达雅”,应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学生具体答题时除遵循对(按原文原有语序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换(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文言词语)、调(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翻译)、增(为了文句通顺,要添加必要的词语)、删(如果照直译出来,反会觉得重复?唆,要进行删减)、留(名词术语,或者古今意义未有明显变化的词语可不译)“六字法”外,还得多留意命题者所提供的文言语句有何特点。因为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倒装等)和含有关键性词语的句子让学生翻译。学生只有先结合语境,审视好文言语句的特点,才能切中肯綮,准确翻译。

【阅读训练一】

天下有道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b.?而不辍(停止)

c.而谁以易之(改变)

d.丘不与易也(同、跟)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长沮、桀溺耦而耕敏于事而慎于言

b.夫执舆者为谁克己复礼为仁

c是鲁孔丘与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d.问于桀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孔子路遇两位隐士的事,通过他们对孔子的讥讽表现了孔子坚持贯彻自己政治主张的态度。

b.文中长沮、桀溺是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选择了避世隐居、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这与孔子信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正好背道而驰。

c.本文运用语言、行动、表情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表明了孔子理想的坚定;桀溺“?而不辍”既是对孔子的讽刺,又表现了他的傲慢冷漠;“怃然”的表情描写则浓缩了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的无限辛酸。

d.本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浑身散发着“仁者爱人”的孔子,赞扬了他在四处碰壁时却志向不改,走投无路时却毫不懈怠的崇高精神。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劳心劳力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