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排泄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神经生理
3、丘脑下部 (1)体温调节 (2)水平衡 (3)摄食行为 (4)情绪反应 (5)内分泌
第九章 神经生理
第六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的形成 (三)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 (四)条件反射的消退
第九章 神经生理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二)去大脑僵直 (三)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1、状态反射 2、翻正反射 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小脑的结构
第九章 神经生理
1、原始小脑 2、旧小脑 3、新小脑 (二)小脑的功能 1、原始小脑 2、新小脑 3、新小脑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八章 神经生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到大脑皮层与维持觉醒有关,投射到丘脑下部 的与情绪和内分泌有关,下行的与躯体运动和 内脏调节有关。 3、氨基酸类 包括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 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与感觉冲动的传导和大 脑皮层的兴奋有关。
第八章 神经生理
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递质,可 使突触后膜抑制, γ-氨基丁酸还可使突 触前膜抑制。 第二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按生物学意义,反射分为食物性反射、 防御性反射、内环境恒定反射、种类生 存反射,按形成过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 条件反射。
第七章 排泄生理
1、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 膜、肾小囊内层上皮细胞构成,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 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腔内压)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七章 排泄生理
1、主动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钠、钾 (1)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 (2)葡萄糖的重吸收 (3)氨基酸的重吸收 2、被动重吸收 弥散、渗透、静电吸引
内压升高
下丘脑 脑干
压力
大脑皮层
感受器兴奋
脊髓排尿中枢
第七章 排泄生理
盆神经 膀胱内括约肌舒张 膀胱平滑肌收缩 膀胱外括约肌舒张
阴部神经 排尿
第七章 排泄生理
本章重点: 1、尿的生成过程? 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3、髓质高渗区形成的原理? 4、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5、排尿反射?
第 八章 神经生理
第八章 神经生理
一、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 2、放散式 3、聚合式 4、连锁式及环式 二、中枢兴奋
第八章 神经生理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和反射时 3、总和 4、后放 5、扩散和集中 6、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 7、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第八章 神经生理
三、中枢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 1、传入侧枝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二)突触前抑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一、感受器
第七章 排泄生理
4、比重:因尿中溶解的物质与水的比例 不同而异 5、排尿量 二、尿的化学组成 水分占96-97%。固体物占3-4% 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酸酐、尿色素 无机物:钾、钠的氯化物、碳酸氢盐、 磷酸盐
第七章 排泄生理
第二节 尿的生成 一、肾脏的组织学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 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又分为 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远曲小管 汇合成集合管。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第七章 排泄生理
1、皮质肾单位 主要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占8590%,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口径粗, 髓袢短 2、近髓肾单位 靠近髓质的内皮质层,髓袢很长。 皮质肾单位与尿的生成有关,近髓肾单 位与尿的浓缩和稀释有关。
第七章 排泄生理
二、肾脏血液供应特点 1、血流量大,心输出量的1/5-1/4 2、肾小球内血压高,70-80mmHg 3、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低, 13mmHg 三、尿的生成 (一)肾小球的滤过
第八章 神经生理
1、第一类核团 2、第二类核团 3、第三类核团 (二)感觉投射系统及其作用 1、特异性投射系统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机能 1、躯体感觉区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左右交叉、前后 倒置 2、感觉运动区 3、视觉区 位于皮层的枕叶 4、听觉区 位于皮层的颞叶,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 的
第八章 神经生理
2、抑制性突触传递 (三)突触传递的化学递质
1、乙酰胆碱 在脑干、小脑、丘脑和大脑皮层的某些 区域,兴奋性递质。
第八章 神经生理
2、单胺类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多巴胺与机体的运动协调机能有关,为 抑制性 5-羟色胺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干的中缝 核群,与睡眠、情绪反应、丘脑下部的 内分泌调节有关。
第九章 神经生理
5、嗅觉区和味觉 嗅觉区位于皮层内侧部面的前梨状叶和 位于大脑基底部的杏仁核内,味觉区在 外侧裂的皮质内。 6、内脏感觉区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休克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二)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三)牵张反射与肌紧张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抑制肌紧张的中枢:大脑皮层、小脑前 叶、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 易化肌紧张的中枢:前庭核、小脑前叶 两侧部、网状结构易化区
第七章 排泄生理
2、抗利尿激素 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1)血浆晶体渗透压 (2)循环血量 3、醛固酮 影响醛固酮释放: (1)肾素-血管紧张素
第七章 排泄生理
(2)血钠和血钾浓度 4、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第五节 肾脏的内分泌机能 一、肾素 促进肾素释放的因素: 1、输入小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 2、致密斑有钠离子含量感受器
第七章 排泄生理
排泄途径 1、由呼吸器官排出CO2、水及挥发性物 质。 2、由消化管随粪便排出胆色素、无机盐 3、由皮肤和汗腺排出水、尿素、无机盐 4、由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和异 物
第七章 排泄生理
第一节 尿的理化特性和组成
尿由代谢产物、无机物和色素等组成 一、尿的理化特性 1、颜色:黄色、淡黄色、褐色 2、透明度:马属动物混浊 3、酸碱度:草食动物呈碱性、肉食动物 呈酸性
第七章 排泄生理
3、心房的容量感受器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维生素D 第六节 尿的排出 一、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内括约肌松弛,膀胱壁收 缩,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壁舒张, 内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 排尿的基本中枢在腰荐部脊髓。
第七章 排泄生理
二、排尿反射 膀胱内尿量增多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特点:1、两侧交叉 2、具有精细定位 3、支配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定位区 (二)椎体系统 (三)椎体外系统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特征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三、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递质 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又分为烟碱型作用(N型), 节前纤维递质,毒蕈碱型作用(M型), 节后纤维递质。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二)受体学说 1、胆碱型受体 M型受体在效应器、汗腺、骨骼肌血管 壁上,阿托品为阻断剂。 N型受体在神经肌肉接头的后膜和突触后 膜上,箭毒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阻断剂, 六羟季胺为突触后膜的阻断剂
第九章 神经生理
2、肾上腺素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有两类:一类为ą受体, 主要兴奋平滑肌,另一类为ß 受体,主要 抑制平滑肌。 四、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 1、脊髓 2、脑干
第七章 排泄生理
(1)水的重吸收 (2)氯离子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其余为被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氢离子的分泌与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进 行,钾离子的分泌也与钠离子的重吸收 同时进行,还可以分泌氨。 第三节 尿的浓缩与稀释
第七章 排泄生理
一、逆流倍增 逆向流动的两管之间,可以进行溶质和热量的 交换,使之发生成倍的改变,为逆流倍增。 二、髓质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 (一)髓质外带渗透压的形成: 1、髓袢升支粗段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使管 内氯化钠浓度降低 2、管外的组织液则变为高渗。
(五)条件反射的意义 二、动力定型 三、神经活动的类型 1、动物的基本神经型 (1)兴奋型 (2)活波型
第九章 神经生理
(3)安静型 (4)抑制型 2、神经型的形成 3、神经型的意义 四、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和睡眠 (一)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脑电图(EEG)
第九章 神经生理
1、脑的自发电活动 脑电图的应用: (1)病灶的诊断 (2)癫痫 (3)颅外伤 2、诱发电位
第九章 神经生理
(二)睡眠和觉醒 1、觉醒反应 (1)脑电图觉醒 (2)行为觉醒 2、睡眠 (1)睡眠的分期
第九章 神经生理
(2)睡眠的不同状态 ①无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 ②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 ③NREM和REM的意义 (3)觉醒-睡眠周期 (4)动物睡眠类型的比较 3、影响睡眠与觉醒的因素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树 突和轴突。 一、神经纤维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机能 1、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 (1)生理的完整性
第八章 神经生理
(2)传导的绝缘性 (3)两向传导 (4)不衰减性传导 (5)相对不疲劳性 2、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 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有髓的快于 无髓的。
第八章 神经生理
3、神经冲动传导的原理 (1)无髓纤维的传导 局部电流 (2)有髓纤维的传导 郎飞氏结处形成局部电流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第八章 神经生理
二、突触 (一)突触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突触的分类 (1)根据突触的接触部位不同 ①轴-树突触 ②轴-胞突触 ③轴-轴突触
第九章 神经生理
(1)体内的稳定因素 (2)激素 (3)外界刺激 (4)周期性节律和生物钟 (5)情绪和识别因素
本章重点: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2、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原理? 3、突触传递的特征? 4、何谓中枢抑制?有何形式? 5、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6、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7、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8、去大脑僵直的原理? 9、小脑的功能? 10、锥体系统与锥体外系统? 11、中枢是如何调节内脏活动的? 1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第八章 神经生理
(2)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影响不 同 一类是兴奋性突触,另一类为抑制性突 触 (3)根据突触工作的方式不同,分为电 突触和化学突触 2、突触的基本结构 (1)化学突触
第八章 神经生理
(2)电突触 3、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上 有 许多结节状的曲张体,其内部有含有递 质的小泡,其递质经弥散到达靶细胞, 发挥作用。 (二)突触传递 1、兴奋性突触传递
第七章 排泄生理
(二)内髓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1、尿素的重吸收 2、氯化钠的重吸收 三、直小血管的作用 四、尿的浓缩与稀释过程 1、尿的浓缩 2、尿的稀释
第七章
排泄生理
第四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 2、有效滤过压 3、肾血流量的改变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1、原尿中溶质的改变
第八章 神经生理
(一)感受器的功能和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阈值和换能作用 3、感受器的适应 4、对比现象和后作用 二、脊髓的感觉传导机能
第八章 神经生理
(一)脊神经根的分布规律 (二)脊髓传导感觉的特点 1、浅感觉传导路径 2、深感觉传导路径 当脊髓半横断时,浅感觉的传导障碍在断离的 对侧,深感觉的传导障碍在断离的同侧。 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一)丘脑核团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