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Na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认识金属钠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认识金属钠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认识金属钠》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并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也渗透了学生在第一、二章里所学的知识,如物质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的研究获取方法,将是学生在后续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的内容将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可由金属元素周期表,推测钠为活泼金属,但其活泼性的表现以及原因并未涉及。

学生还不善于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去帮助认识、理解物质的性质。

在实验操作方面,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化学实验有这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开展实验较少,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分析相关反应②通过钠关性质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慢慢学会如何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及装置设计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中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发现化学学科之美。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Na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以分组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为主线,结合引导分析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课题:钠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课题:钠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

础知识
3.金属钠的性质
本操作能力和实
验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分组实验和对比实验,逐步形成观察能力、分析问 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师生合作演示实验和学 生分组探究实验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 图片引入,趣味实验, 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第二部分 钠的氧化物(Na2O 与 Na2O2 ) 第三部分 常见的钠盐(Na2CO3与 NaHCO3) 第四部分 小结、练习、布置作业
七、说教学流程和思路
引出问题,激发讨论
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分组实验,验证方案 汇报结论,归纳总结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第三部分
探究实验
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常见鉴别方案
物理方法 化学 常用 方法 加热法
第三部分
溶解性 稳定性
与强酸反应 冒气泡速率 滴无色酚酞观 溶液酸碱性 察颜色变化
学生讨论、汇报鉴别的方案
教学环节
图片引入,设疑激趣
教学活动
两位学生完成滴水生火 和吹气生火的趣味实验 师生合作演示过氧化钠 和水反应的实验 总结现象,书写方程式,对 比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学生小组汇报多种鉴别碳酸 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实 验方案可行性 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完成 课堂练习

高中化学说课稿《钠化合物》说课稿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钠化合物》说课稿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钠化合物》说课稿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中的《钠化合物》。

一、说教材《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对钠元素相关知识的深入拓展,也是后续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钠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与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反应。

接着,教材讲解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包括它们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以及与酸的反应等。

在教材的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实验、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说学情咱们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钠元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对于钠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相互转化。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钠化合物的性质,增强感性认识。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对比归纳法:对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对比归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钠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

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

二、说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了解钠的保存、用途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根据现象分析钠的相关的性质。

本节知识,课本讲解顺序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

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处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探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分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学生根据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输的。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些。

五、说学生的学法: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分析,注重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有关章节内容。

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然后按一定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质。

高中化学说课+钠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说课+钠与水的反应

01
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可用于 家庭中烧水壶除垢。
02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用于填 充气球。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可用于生 产肥皂、洗涤剂等。
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用于合成氨 、生产盐酸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钠与水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础实验之一,可用于演示 金属与水的反应。
爆炸。
实验器材选择
烧杯应选用耐热的玻璃 质,避免使用金属或
塑料材质。
学生操作指导
教师需对学生操作进行 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进 行实验,避免发生意外

03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具有金 属光泽。
密度小于水,浮在水 面上。
质软,可以用刀切割 。
钠的化学性质
钠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中化学说课 钠与水的反应
汇报人: 202X-01-04
目录
• 课程导入 •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 钠与水反应的应用 • 课堂小结
01
课程导入
引入钠与水的反应的情境或故事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讲述钠与水反应的趣味故事或实际情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 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讲述科学家如何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发现某些化学原理, 或者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个反应。
02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一个烧杯、钠块 、滴管、水和其他必 要的实验工具。
钠块处理
将钠块用滤纸擦干, 然后将其切割成小块 。
放入钠块
将切好的钠块放入烧 杯中。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一、使用教材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2单元第二节《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二、实验器材仪器:离心机、离心试管、锥形瓶、滴定管、滴定管夹、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试剂:固体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蒸馏水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1)实验内容上的创新:增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实验探究。

苏教版的教材上无溶解性差异的实验探究,只在书本P52出现的表格中有水溶性的比较,显示两者都易溶,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相同温度下,Na2(2)实验方法上的创新:溶解性差异的比较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在等量的溶剂中能溶解溶质的质量,其二是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所需要溶剂的体积,从不同角度作比较,从定性到半定量的探究。

四、实验原理等质量(2.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4mL)水,溶解、振荡、沉降,比较剩余固体量的相对多少,判断溶解量的相对多少,从而得出两种物质溶解性差异;等质量(1.5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溶解所要消耗水的体积,通过比较水的体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性差异,并根据消耗的水量计算溶解度。

五、实验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溶解过程本质上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分子中,并与水分子结合的过程,从微粒角度解析宏观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物质的溶解和离子的结合(结晶析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由实验现象推得结论,构建控制变量思想(单因子变量)与实践研究物质性质的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实验,促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科学原理本质,建立解决问题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六、实验教学内容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探究过程设计为与学生一同探究的实验课,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基本研究方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高中化学《钠》说课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钠》说课稿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高一化学第四章《碱金属》的第一节。

《碱金属》编排在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之后,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提供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表达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抓住由表〔即介绍金属钠的颜色、状态〕到里〔即内部原子结构〕,再由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的知识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钠的原子结构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B、使学生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科的学习兴趣。

③以明显、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渗透勤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首先,以滴水点燃酒精灯的趣味实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在分析钠的原子结构特点时,采用电教手段模拟钠核外电子的运动,使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在演示钠与水的反应时,着重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分析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断实验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说课稿

高中化学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作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说课稿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创新实验设计说课稿一、使用教材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2单元第二节《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二、实验器材仪器:离心机、离心试管、锥形瓶、滴定管、滴定管夹、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试剂:固体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蒸馏水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1)实验内容上的创新:增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实验探究。

苏教版的教材上无溶解性差异的实验探究,只在书本P52出现的表格中有水溶性的比较,显示两者都易溶,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相同温度下,Na2(2)实验方法上的创新:溶解性差异的比较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在等量的溶剂中能溶解溶质的质量,其二是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所需要溶剂的体积,从不同角度作比较,从定性到半定量的探究。

四、实验原理等质量(2.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4mL)水,溶解、振荡、沉降,比较剩余固体量的相对多少,判断溶解量的相对多少,从而得出两种物质溶解性差异;等质量(1.5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溶解所要消耗水的体积,通过比较水的体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性差异,并根据消耗的水量计算溶解度。

五、实验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物质的溶解过程本质上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分子中,并与水分子结合的过程,从微粒角度解析宏观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物质的溶解和离子的结合(结晶析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由实验现象推得结论,构建控制变量思想(单因子变量)与实践研究物质性质的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实验,促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科学原理本质,建立解决问题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六、实验教学内容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差异”的探究过程设计为与学生一同探究的实验课,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基本研究方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一套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一套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一套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选修4》、《化学选修5》和人教版初中《化学》。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自制教具:50mL注射器3支、100mL注射器2支、医用输液三通管2个、医用输液管若干、注射针头1个、烧杯1个、酒精灯、固定板2块。

药品:浓硝酸、铜片、蒸馏水、还原铁粉、稀硫酸(1:5)、NaOH溶液(20%)。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意义1.该系列实验装置为通用实验装置,适用于有流体参加并且不需加热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放出热量较多,可以更换成玻璃注射器。

2.该实验所用主要器材来源于生活,整套装置简洁明了,安全高效。

3.通过推拉活塞和操控控制阀,使得实验发生和停止操控自如。

4.利用该实验装置制取、收集的气体较纯净,点燃不需验纯。

5.采用该实验装置,很容易实现实验微型化,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节约了药品,并且该实验装置不易破损,可重复使用,降低实验的成本,适用实验条件落后的学校或地区。

6.通过应用注射器组成全封闭实验装置,不仅弥补了教科书中一些实验对环境污染的不足,而且使实验步骤和操作更简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7.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8.装置由“两管”到“三管”的转变,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力,引爆学生“链式思维”。

四、实验设计思路在初、高中化学教材中有流体参加的化学实验中,有些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象不明显、实验装置复杂、药品用量较多、有毒气体排入空气造成污染等等。

鉴于此,本人对该类实验提出通用的实验改进创新方法。

具体以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中化学实验为例,引入关于一套多功能实验装置的探究和讨论。

五、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以前的会做单个的实验,提升为会思考、会做一类实验。

(2)过程与方法:侧重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善于归纳、类比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驾驭情感的能力,重新认识化学实验的实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说课稿

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说课稿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都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下面以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说课稿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化学《钠》说课稿

化学《钠》说课稿

化学《钠》说课稿化学《钠》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过氧化钠〔打开课件〕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钠的化合物是__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通过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钠等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根据素质教育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有:①知识技能目标:知道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标: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相关补充实验,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结论。

然后通过结论总结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和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五、授课程序〔按授课程序的按钮〕第一部分:情景创设〔点情景创设的按钮〕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

问:图中消防员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来灭火?(水,二氧化碳)其实水,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灭火,其实还能“点火”,接着指导学生做第一个探究实验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一:〔点探究一按钮〕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让学生取一个石棉网,在上面放一个蘸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现象:脱脂棉着火了设疑:为什么脱脂棉着了?探究一下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有害、有毒气体安全进课堂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有害、有毒气体安全进课堂

课稿有害、有毒气体安全进课堂---“研究氯气的性质”为例一、使用教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二、实验器材创新实验教具:500ML空的输液袋、带尖嘴的输液管、注射器、带塞子的小药瓶。

药品:氯气(存储在输液袋中),硝酸银溶液,PH试纸、红纸、氢氧化钙溶液、碘化钾溶液等三、实验创新点创新1、利用空的输液袋收集氯气。

创新2、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氯气后再打出,闻氯气气味。

创新3、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氯气后,直接打入盛有溶液的带塞子的小药瓶中反应。

创新4、用带尖嘴的长输液管通过挤压将输液袋中的氯气导入小试管中进行反应。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利用空输液袋有良好的气密性,将氯气收集在输液袋中可储存较长时间。

1、用注射器吸取输液袋中的少量氯气再打出闻氯气的气味。

2、用注射器吸取输液袋中的适量气体再打入盛有溶液的带塞子的小药瓶中进行反应可以防止有害、有毒气体的泄漏,可提高安全性。

3、利用输液管将输液袋中的气体通过挤压导出在小试管中也可进行气体与溶液的反应。

五、实验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学习氯气的部分化学性质:氯气与水、氢氧化钙溶液,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2、能力目标:通过利用空的输液袋手机氯气并借助注射器、输液管导出进行氯气性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六、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实验:1、闻氯气的气味。

2、氯气的溶解性实验。

3、氯水与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4、氯气与干燥、湿润的红纸的漂白比较。

七、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学生活动1:同学拿起放在实验台上储存氯气的输液袋,由于输液袋塑料是透明的,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结论: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说课稿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说课稿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与水的反应,这是学生在初中所学原子结构、常见金属性质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也渗透了第一章所学的知识,如物质的分类方法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钠也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2、教学目标分析(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去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为以后学习其它金属元素作一个铺垫。

(2)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化学实验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材重难点分析(1)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2)难点: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实验。

二、教法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常见金属比如铁、铝等的一些基本性质,对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金属钠虽然不常见,但是它的性质与铁、铝等金属有相似之处,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所以学习难度不大。

另外在初中阶段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化学实验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必将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由于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不是很熟练,教师可先进行实验演示,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从初中熟悉的原子结构入手预测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结合之前学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有利于达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第五届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南中学的邹文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属于课后说课。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教学程序和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基于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了解了酸与碱相关的知识,后续还将在选修4中深入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是选修内容中的必要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高中化学中的反应大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因此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奠基石,充分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接下来看学生的情况,在知识储备方面,他们初中学过酸碱中和反应,也已经做过导电性实验;在学习特征方面,他们对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相关的解释,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在学生基础上我预测他们可能碰到的困难是不适应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依据教材和学情,我从以下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把重点落在过程与方法上,同时落实好知识与技能,渗透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于课标内容,我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理解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能初步掌握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根据之前预测学生的困难,我设定的第二维度目标为能尝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溶液,建立“微粒观”的思维;而第三维度目标则是充分基于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设定。

为此本节课主要突出的教学重点为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也希望能通过实验探究的分析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反应微粒观,实现更深层次教学难点的突破!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初中学过的硫酸滴加氢氧化钡实验为主线来贯穿整个内容。

我本节课采用的实验器材有LabQuest数据采集器、电导率传感器、计算机、磁力搅拌器 (含搅拌子)、铁架台、500mL烧杯、50mL 酸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平板电脑。

钠的课件(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钠的课件(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重点: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 绍了常见的金属铁、 铝等,以及碳酸钠、 氯化钠、氢氧化钠等 化合物的知识。但我 们学校是普通高中, 学生基础较差。
思维特点
学生学习化学的时 间较短,学习程度 浅,分析问题、归 纳总结的能力有限; 但青少年学习化学 的热情高,有强烈 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爱动手,爱发表见 解。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 种很活泼的金属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存在和用途
通过钠的有关实 验以及对实验现 象的分析,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参 与以及动手做实 验,激发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教学的重难点

内容
与2-4个同学交换
小卡
(小动)
巩固内化
❖ 1、同桌相互检测本节的化学方程式
ANG
❖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是,则指出氧化剂 、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离子反应则改成离子 方程式
❖ 2Na+O2 = Na2O2 ❖ Na + S = Na2S
❖ 2Na+2H20===2NaOH+H2↑
教材分析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探究钠的性质、 存在及用途
拓展深化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地位
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教材第一 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碱金属是高中化学代表 性的金属元素族,本节 是学生系统研究元素化 合物的起始课。
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 初期的不适应感,也 有利于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

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高一化学《钠》说课稿范文

高一化学《钠》说课稿范文

高一化学《钠》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族元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本节课虽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许多弊端如在下列情况下既无法解决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更好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可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便于学生理解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4.对微型实验的放大观察便于同学们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分析5.由此说实验课中恰当的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教学实践的高效完成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空间“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果然是水能生火学生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Na的物性小结Na与水反应现象小结将实验中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三)、突显重点突破难点1.钠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实必不可少的手段我设计了五种情境下的实验①首先是在实物展台上教师亲自操作钠与水在表面皿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性可靠性展台上放大以后的反应现象清晰明显大家在同一时间共同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适时提问说明钠的性质②常规实验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收集和检验是一常规实验学生曾多次左类似的性质实验课用模拟动画达到知识在现的目的即可这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③改进实验在一废旧塑料瓶中完成关键是对实验细节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在实际操作中可提高学生对钠的性质的感性认识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实验可操作性强不必用多媒体④探究性实验利用ц型管作该实验收集并检验氢气采用先讨论、后评价、再实验的模式学生对特殊的实验仪器感到新奇探究的欲望强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涌跃发言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培养其良好的探究式思维能力学生发言五花八门较发散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表现形式直观学生从中发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分析其错误原因钠与水反应若在小容器中进行会爆炸分析原因插入影象文件警示作用体现多媒体的优势)⑤进一步改进实验Na与水反应很快这个水面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是很快完成的实地演示不宜成功对观察不利在多媒体上可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这在一般常规实验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给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的空间⑥兴趣实验——水上芭蕾钠在苯和水的混合液中反应(体现学科渗透)在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后学生动手完成五个实验下来要适时小结将五种不同装置放在一张图上对Na 与水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析用多媒体进行重现小结体现了探究过程的渐进行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2.Na与CuSO4溶液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机理较抽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动画将其过程形象的展示出来这样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反应过程简单清晰的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4.性质总结钠的性质总结用线形关系清晰条理5.用途展示此做为上节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网上收集有关资料学生作业展示过程使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可也是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的过程资料的收集液使课堂教学的延伸(画面:①高压钠灯美丽的不夜城有钠的一份功劳②秦山核电站核事业发展离不开钠与钾合金原子反应堆导热剂)总之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在多媒体的辅导下突破了许多常规实验不易解决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难训练提供了较理想的手段。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一、引言钠与水反应是化学中非常经典的实验之一,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以及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产物生成。

本次说课将重点介绍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反应机理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二、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准备:- 钠片:用刀片将钠块切成薄片,每一个薄片大小约为1cm x 1cm。

- 水:准备足够的蒸馏水。

- 实验器材:玻璃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一片钠片放入试管中。

步骤二:用钳子将试管倾斜,将试管底部浸入水中,使钠片与水接触。

步骤三:观察钠与水的反应现象,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步骤四:观察实验结束后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和溶液的性质。

三、反应机理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在这个反应中,钠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钠在水中迅速溶解,并与水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反应过程中,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水的氧化态从+1变为0。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 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特点和产物生成过程。

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 能够分析和解释钠与水反应的机理和产物生成。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意识。

-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重点1.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2. 钠与水反应的观察和记录。

3. 钠与水反应的产物生成和特点。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并提出钠与水反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好奇心。

2. 实验演示:展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3. 反应机理讲解: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和产物生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匆忙的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但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可爱的孩子们的慧眼中,我们发现了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的对比这个普通的实验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索探究和改进之处。

下面请跟随我一起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实验改进、反思总结等几个方面开启我们的探究与改进之路: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知识是通过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的对比,掌握二者之间的性质差异,从而比较全面的了解这种金属,建立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间的网络关系,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Na 2 CO3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对比。

教学难点:Na 2 CO3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Na 2 CO3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的对比实验,学生逐步提高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此实验的探究与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意识,使学生在科学的进步、知识的完善中体会到成就感。

三、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Na 2 CO3和NaHCO3的物理性质、其水溶液的碱性等知识,能够用离子方程式对化学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描述。

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实验对比、启发、探究、反思总结等,旨在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法:实验对比→体验→分析利弊→探究改进,通过思维活动把对此实验的感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说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人教版教材方案是将等量的Na 2 CO3和NaHCO3固体分别装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将可能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装Na 2 CO3 固体的试管连接的导气管末端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而装NaHCO 3固体的试管连接的导气管末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加热NaHCO3 固体容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学生归纳实验体会:
优点:现象明显。

不足:(1)该实验要做两次。

(2)两次实验加热环境和受热时间长短不一定完全相同。

结论:实验对比性不强,操作麻烦费时。

【师生共进】:为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和简约性,我引导学生从同一热源上对此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1、套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在具支试管中套一个小试管,分别装入等量的Na 2 CO3和NaHCO3固体,用酒精灯加热,将可
能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之前必须引导学生分析两种固体药品如何放置。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把受热不易分解的Na 2 CO3固体放在温度较高的外管,把易分解的NaHCO3固体放在温度较低的内管。

学生归纳实验体会:
优点:现象明显,比课本实验操作更加简单,采用同一热源,只需一次加热。

不足:这是在已知NaHCO3比Na 2 CO3固体容易分解的前提下设计的,实验预设性太强,缺乏探究性,只是一个验证性实验。

改进方向:增强实验的探究性,采用同一热源,且使加热的温度相同。

2、长柄V 型玻璃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将两支长柄V型玻璃管并列固定(一端密封),直管部位分别放入等量的两种固体钠盐,V 型玻璃管底部加入澄清石灰水,实验时在放置固体药品部位用酒精灯加热。

学生归纳实验体会:
优点:采用同一热源一次加热,操作简单,相比套管实验加热环境相同,增强了探究性。

不足:(1)在玻璃管中放入两种固体药品至适当的位置,操作难度大;
(2)澄清石灰水的用量不易控制,量少了浑浊现象不明显,;若澄清石灰水过量,产生的气体可能使石灰水从玻璃管末端喷出,造成实验危险。

创新方向: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把定性实验拓展到定量实验。

六、说实验改进创新:
【师生共进】:鉴于以上实验设计的理念、操作或现象上还是不尽如人意,为使该实验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探究性、简约性和创新性,我引导学生对此实验进行新的改进,并加入从定性到定量的创新。

通过查阅资料显示NaHCO3固体在超过100℃时分解较快。

为将两种固体药品放置在100℃以上的相同热源中,师生共同设计了用油浴同时加热Na 2 CO3和NaHCO3固体的对比实验。

油浴法加热实验
1、实验装置的设计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小试管、大试管、导气管、单孔塞、温度计。

药品:Na 2 CO3和NaHCO3固体、食用菜籽油、澄清石灰水。

操作:在大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食用油,将等量的Na 2 CO3和NaHCO3固体分别装入相同的小试管中,连接好导气管,小试管浸在食用油中,导气管末端将可能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挂上温度计且插入食用油中,用酒精灯对大试管中的食用油加热。

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
图3油浴法实验
2、实验现象及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约1分钟,装Na 2 CO3 固体的试管连接的导气管末端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而装NaHCO 3固体的试管连接的导气管末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食用油温度约为140℃。

说明加热NaHCO3固体更容易分解,方程式:2 NaHCO3 Na 2 CO3+ CO2↑+H2O。

3、实验设计的思考
①油浴法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便于学生观察。

②油浴同时加热Na 2 CO3和NaHCO3固体,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相同、温度相同,实验对比性强,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③油浴加热,不同于以前的水浴加热,不仅提高了加热温度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④实验采用微型实验设计节约了药品,体现绿色化学。

⑤同时用温度计粗略地测量了NaHCO3固体分解的温度,把该实验由定性的对比拓展到定量的测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七、说反思总结
1、设计对比实验,需控制相同的变量,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对比实验是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手段,Na 2 CO3和NaHCO3都是钠盐,化学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应设计对比实验,油浴法实验突显相同的加热环境具有很好的对比性、探究性、简约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较好地领悟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科学探究方法,领会设计对比实验应考虑相同环境因素的基本要求。

2、微型实验设计,体现绿色化学。

本实验中采用了小试管和家用的菜籽油,节约了药品,体现了绿色化学、生活中的化学。

3、师生实验探究与创新并进,激发求知欲望。

对同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改进创新实验演示并进的多种实验活动,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且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

4、体现化学学科从定量到定性的发展趋势。

在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探究与改进中,把定性的对比二者之间的性质差异与定量的粗略测定NaHCO3的分解温度二者统一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递进和科学的发展。

板书设计:
Na 2 CO3和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套管实验
课本实验→→油浴法加热实验
长柄V 型玻璃管实验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改进之路虽然艰辛,但科学的发展永不止步,让我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携手前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点评,感谢大家的聆听!
2017年11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