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教案

合集下载

故乡的野菜教学设计综合

故乡的野菜教学设计综合

故乡的野菜教学设计综合引言:故乡的野菜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并非经过人工培植的植物。

这些野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功效。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深入了解故乡的野菜对于提高学生对野生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的故乡野菜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故乡野菜的特点、分类、药用价值以及采摘和加工方法。

一、故乡野菜的特点故乡的野菜具有以下特点:1.自然生长:故乡的野菜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没有经过人工种植或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具有天然纯净的品质。

2.丰富多样:故乡的野菜种类繁多,包括野菜、野果、野花等。

每一种野菜都有特有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3.药用功效:很多故乡野菜被用作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如苦菜可以清热解毒,木耳可以滋补肝肾,秋葵可以滋阴润燥等。

二、故乡野菜的分类故乡野菜可以按照生长环境和食用部位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1.水生野菜: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野菜,如莲藕、水芹菜等。

2.草本野菜:生长在野外草地中的野菜,如狗牙根、蒲公英等。

3.山地野菜:生长在山地或丘陵地带的野菜,如山药、香菇等。

4.蔓生野菜:生长在林中或林缘的野菜,如藤本植物、藜麦等。

三、故乡野菜的药用价值很多故乡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故乡野菜的药用功效:1.苦菜: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

2.木耳:木耳可以清热润肠、滋补肝肾,对于消化不良、贫血、肾虚有益。

3.秋葵:秋葵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能够滋阴润燥,适用于干燥性咳嗽等症状。

4.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水肿、尿频等。

四、采摘和加工故乡野菜的方法为了确保故乡野菜的新鲜和品质,采摘和加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下面是一些建议:1.正确采摘时间:采摘故乡野菜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此时植物体内的养分最为丰富,口感和营养价值会更好。

2.采摘方式:用剪刀或手指轻轻切割野菜的茎部,并避免使用力气过大,以免破坏野菜的完整性。

2023年最新的故乡的野菜教案

2023年最新的故乡的野菜教案

2023年最新的故乡的野菜教案!故乡的野菜作文一每年春天,我都会想起家乡的野菜。

尤其是这个周末的下午,当我在涧河畔的公园里散步,不经意间发现草坪上的几株荠菜时,怀旧的思绪,浓郁的乡愁,立刻淹没了全身的每个细胞。

我一直认为,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野菜是造物主对乡下孩子特有的恩赐,更是给我们带来无限童趣与纯情记忆的朋友。

东风吹来满眼春,此刻若在故乡,他们早已在春风中折射着墨绿油亮的光泽,摇曳着袅娜多姿的身段了。

我的久违的老朋友们,我怎能不忆起你们呢?旧时老家的民谣里说:“富正月,贫二月,青黄不接三四月。

”到我们儿时,虽然不像民谣中说得那样艰难,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确是实情。

这不,忽如一夜春风来,簇簇野菜道边开,我的老朋友们赶来救急了。

首先登场的是荠菜,这也是最受乡亲们喜爱的野菜。

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适应性极强。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井台边上,甚至是瓦砾堆上,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似乎只要有块空地,他们就能扎根生长,全然不介意土壤是否肥沃,水分是否充足,那种坚毅顽强的生命力,不由得让人生出几分敬意。

做出的荠菜鸡蛋馅饺子,更是难得的时令美味,鲜香扑鼻,回味悠长,令人赞不绝口,久久难忘。

而这,不正是我的荠菜朋友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和回报么?绿油油、肥墩墩的面条菜也很值得一提。

像这样的大好时节,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块儿,挎个篮子,带上铲刀,随便到哪个田埂地头,蹲下来小心寻挖,很快就可以挖上一满篮子。

择好淘洗干净,放在沸水锅中淖一下,稍显毛糙的面条菜立刻变得光滑细腻起来,拌上香油、食盐、葱姜蒜等佐料调好,在面条煮到九成熟时倒入搅匀,不大一会儿,清香醇厚的气息便氤氲开来了,很能刺激人的食欲。

最奇特的要数茵陈。

农谚里说得好:“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了当柴烧。

”阳春三月是吃茵陈的最佳时节。

这时的茵陈色泽灰绿,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故又称绵茵陈,性味苦辛、微寒,不但能够做菜,还能起到清湿热、利胆保肝、降血脂、降血压和抗菌等作用,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家乡的野菜(yjw)

家乡的野菜(yjw)

家乡的野菜——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一、主题产生背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在依据综合实践课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他们关注的问题,使主题的确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发展的需求。

黄河大坝、田间路旁的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很高。

野菜没有化肥的污染,它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特有鲜味。

每年三、四月份正是采摘野菜的时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了解并介绍家乡的野菜。

二、学生活动预测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学会了观察、记录、采访、搜集资料的基本技能,并且也初步具备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基本熟悉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因此能顺利展开活动。

三、设计理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开发,拓展儿童自主空间,培养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能力,体现由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体验、锻炼能力。

四、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初步了解家乡野菜的种类、药用价值、营养成分等知识。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调查、资料搜查、设计与模拟的一般方法,并尝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搜查、处理信息能力、组织能力、与人交往等能力。

情感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也会得到不向程度的提高;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往的意识,体会到集体的作用、合作力量,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入集体之中。

五、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主题形成,确定小组研究的主题,制定计划(1课时)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1课时)学生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确立汇报形式。

第三阶段:设计制作阶段(1课时)制作美味野菜并展示。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评价(1课时)六、教学过程成果汇报阶段一、谈话导入师:主题活动《家乡的野菜》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相信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野菜方面的知识,使用了许多收集资料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形式多样的成果,现在就把你们掌握的资料与同伴们共享,让我们一起了解丰富的野菜吧!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二、成果汇报生:汇报1、野菜营养小组:采用展示标本形式,针对不同种类野菜的营养成分进行汇报,小组成员全员参与。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赏析教案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赏析教案

故乡的野菜赏析周作人说:「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余秋雨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我们也曾读过许多与故乡有关的作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与乡情有关的成语:「落叶归根」;谚语:「人不离乡,鸟不离枝。

」一、作者简介1.学习多种语言鲁迅的二弟,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鲁迅差不多。

少年时代,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受海军教育,侧重英文,因而广开接触外文的窗口;及去日本留学,前后六年,除对日本语文和人情有高深的研究外,同时受章太炎指导,中文更为精进。

此外,又学俄文,翻译俄国著名作家作品,后对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不甚满意,因而学习希腊文,立意重译,其后虽未重译,却得以一窥希腊古典文学。

在日留学六年间,计独力翻译五种中篇长篇小说,共三十余万言。

“五四”前后,与鲁迅、陈独秀等人一起,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

他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

他自己也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写下大量叙事抒情散文。

2.学习范围广我的杂学一文明载作者学习的范围包括:非正轨的汉文、非正宗古书、非正统的儒家、欧洲文学、希腊神话、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儿童学、性心理学、蔼理斯的思想、医学史与妖术史、日本的乡土研究、写真集与浮世绘、川柳、落语、滑稽本、俗曲、童谣、玩具图、外文与译书、佛经与戒律,足见其读书的趣味与选择背后,隐藏着治学道路与人生道路的根本抉择,既宽博通达,又不拘泥于正统正宗。

3.发表文章所用的别号:周作人发表文章所常用的别号,有岂明、启明、知堂等。

一般文人则喜欢用他书斋的名字,称他苦雨斋老人或苦茶庵主。

因为生活上,嗜喝苦茶,写苦竹,居「苦雨斋」,文章总也夹杂苦涩味。

“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同时有两类不同风格的散文:一类颇有“凌厉浮躁之气”,一类则表现出平和冲淡的韵味。

周作人散文艺术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浮躁凌厉”的这类散文,而在于创造了“平和冲淡”的这种独特的散文艺术风格。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家乡的野菜_综合实践小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家乡的野菜_综合实践小学

《家乡的野菜》教学设计[活动背景:我所任教的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地处山地。

春天来了,田野里处处弥漫着野菜的清香,田地里的野菜被春风一吹,长势真是喜人,荠菜、苦菜、山麻楂、茵陈蒿、麦粒蒿、马齿苋、蒲公英……随处可见,荠菜、苦菜、麦粒蒿、蒲公英更是我们家里常吃的野菜。

吃野菜,思野菜,议野菜,小小野菜引发了许多话题。

野菜是我们的乡土资源,在旧时代是人们充饥的粮食,如今,它作为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餐桌上颇受欢迎的一道美味佳肴;新旧时代对比由野菜所引申出来的话题,对学生来说颇具教育意义,于是,我们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家乡的野菜。

目标确定:(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健康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地观察、收集资料、调查采访、上网查询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常见的野菜,了解野菜的价值,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历调查、采访等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流、喜欢探究的良好品质。

活动设计: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3.23-3.29)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空气中弥漫着野菜的香气,如今,野菜作为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餐桌上颇受欢迎的一道美味佳肴。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野菜做成的美食图片。

欣赏了这些美食,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展示几幅野菜做成的美食图片,生兴趣高涨,发表想法,说自己对野菜的了解。

师相机引出本次活动主题:家乡的野菜。

二、交流互动,确立子课题。

师:说说关于野菜你还想探究什么?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讨论归类,引出下一个问题。

三、成立小组,并给小组命名。

师:刚才我们一起归纳确立了想探究的四个子课题,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自由组合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

《故乡的野菜》教案【优质】

《故乡的野菜》教案【优质】

故乡的野菜一、教学要求1. 把握作者写作的大体思路,体会浓郁的乡土气息。

2. 引导学生掌握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

3. 能与学过的周作人的散文《喝茶》进行比较,了解他们的差异。

二、学习要点1.仔细欣赏这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故乡的野菜》。

2.把握作家在《故乡的野菜》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3. 掌握这篇散文在艺术上的特色。

三、作者生平汪曾祺(1920-1997),我国现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海">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等刊物。

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四、作家作品1.作品概述汪曾祺的作品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绵延不断地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一方面,他的创作中流露出古典士大夫的情感取向,譬如,喜欢寻访古迹,如《国子监》、《杨慎在保山》等,追慕先贤,如《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等,读古籍怀旧,如《桥边散文·午门忆旧》),欣赏自然界一切美好的风物,如《翠湖心影》、《香港的鸟》),等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汪曾祺称为“本世纪最后一个士大夫”。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野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2.学会采摘、清洗、烹饪故乡野菜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故乡野菜的认识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乡野菜的种类和特点故乡野菜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植物,它们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

故乡野菜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蒲公英: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马齿苋:味辣、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芥菜:味辣、性温,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功效;•韭菜:味辣、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补肾壮阳的功效;•茭白: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紫苏:味辣、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2. 采摘、清洗、烹饪故乡野菜的方法2.1 采摘采摘故乡野菜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地方,避免采摘在路边、工厂附近等污染严重的地方。

采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新鲜的野菜,避免采摘过老、过熟的野菜;•采摘时要轻拔轻扯,避免破坏野菜的根部;•采摘后要及时放入篮子中,避免野菜受到损伤。

2.2 清洗采摘回来的故乡野菜要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清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用流动的清水冲洗,避免用手搓揉,避免野菜受到损伤;•清洗时要反复冲洗,直到野菜表面的泥沙全部清除干净;•清洗后要放在干净的盆子里,避免野菜受到二次污染。

2.3 烹饪故乡野菜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煮、炖、拌等。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烹饪方法:•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野菜翻炒,加入适量盐、味精调味;•加入少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几分钟即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践”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故乡野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故乡野菜的重要性和价值。

然后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采摘、清洗、烹饪故乡野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 讲解故乡野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教师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故乡野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活动一家乡的山野菜-通用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活动一家乡的山野菜-通用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活动一:家乡的山野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山野菜的种类、特点和食用方法,提高学生对山野菜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增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野菜种类:介绍常见的山野菜,如荠菜、马兰头、蕨菜等。

2. 山野菜的特点:讲述山野菜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3. 山野菜的食用方法:示范山野菜的烹饪技巧,如清炒、凉拌、煲汤等。

4. 家乡山野菜的文化背景:了解山野菜在当地的传统食用习惯和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家乡山野菜的种类、特点和食用方法。

2. 难点:对山野菜的烹饪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图片、实物山野菜、烹饪用具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分类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山野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家乡的山野菜。

4. 实践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山野菜的烹饪实践。

5. 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烹饪成果,大家共同品尝、评价。

6. 文化拓展:讲述山野菜在当地的传统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板书设计1. 家乡的山野菜种类:荠菜、马兰头、蕨菜等特点:生长环境、营养价值、保健作用食用方法:清炒、凉拌、煲汤等2. 山野菜的传统文化传统食用习惯文化意义作业设计1. 回家后,尝试和父母一起制作一道山野菜佳肴,记录下烹饪过程和感受。

2. 调查家乡其他传统美食,了解其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文化故事。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野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山野菜的基本知识。

[故乡的野菜教案]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教案]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深秋的一个周日上午,我和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亲。

妻子临时提议说:山坡上的野菜好吃,天气也放晴了,不如我们去剜一些野菜带到学校去吃,好吗?我说好啊,反正也无事,出去转转挺好的,就权当一次秋游好了。

于是,妻子和我,还有老母亲做向导,我们一起去了山坡。

我背着挎篮在前面走,婆媳俩跟随在我身后,有说有笑的。

久雨初霁的故乡,天空格外的蓝。

山坡上显得很空旷,没有了夏天的碧绿与浓荫。

秋风吹过,落叶纷纷飘飞,如蝶似鸟,似乎在忙着传递秋的信息。

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盛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竞相媲美,绽放一朵朵甜美的笑脸。

此时,天高气爽,阳光朗照,我的心情也很爽快,很阳光。

我回头征询,问妻子道:我们要剜什么野菜啊?她说:只要苦麻菜和油菜。

我学韩国人说话,笑着用温顺的语气说:是。

为夫遵命。

对于这两种野菜,以前也多有食用。

也记得曾百度过,比较了解它们。

苦麻菜,又名苦麦菜、山苦荬,为菊科植物,生于山地及荒野,每年春秋两季都可采摘。

其味辛、苦,微寒,清热解毒,含有铁、钾、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营养丰富。

虽然有点苦,但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

鲜嫩的苦麻菜,去根洗净,放在锅里烧开水浸泡一下,然后用香油、大蒜泥、凉菜调料凉拌,即可食用,无不促进食欲。

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

《神农本草经》说,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据说还可把它晾干,炒制成茶叶泡水喝,或炒肉吃。

油菜,是往年曾种植过油菜的地里自然散落的种子而零零星星生长出来的菜,也深受人们喜爱。

虽然它的医药价值也许没有苦麻菜高,但是将它制成酸菜炒着食用,的确比起苦麻菜好吃得多。

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用它来搅苞谷糊汤吃。

这种野生油菜有一个特点,就是种过一次之后就不用种植,年年生长,满山遍岭。

一般生长在熟地或二荒地里。

民间传说昭君姑娘出塞前,曾采药,种下菜籽,并嘱连发连发连年发,所以野生油菜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管怎么说,它们可都是农家饭桌上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乡村的美味佳肴,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故乡的野菜》教学设计

《故乡的野菜》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王帅教学部长审批签字课程名称语文授课班级16酒店邮轮合并班授课时间第4周授课地点老区303 主要教学方法阅读法、诵读法、活动法课型理论课教学内容《故乡的野菜》训练任务通过阅读赏析,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技能体会赏析文中描述故乡的民俗童趣,进而感受故乡之情。

情感体会故乡的民俗风情,感受作者思乡怀旧的情感和对清淡而甘香生活境界的向往。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

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分钟)引入导入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怀念,故乡的民俗风情让我们不禁一次又一次回首往念,特别是对于一个无法久居,不得不远离故土的人们,故乡便成了休息之余的美美回念。

1作者简介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翻译家。

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自己的花园》、《雨天的书》、《泽泻集》等和回忆录《知堂回想录》等。

5实施步骤布置任务1、阅读全文,给全文标注序号,复述故事情节2、划分段落层次3、品读文章的每个部分,体会作者笔下的故乡。

1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分钟)实施步骤一、阅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散文?2.散文的特点有哪些/(二)旧知新用:1.阅读文章,画出作者都写了故乡的什么?2.故乡里的野菜有哪些?二、精品细读,掌握要点1.作者写了这么多的故乡野菜,有何用意?2.作者用了这么多的谚语为了什么?和描写故乡野菜会不会起反作用?3.周作人在荠菜的回忆中,说浙东的荠菜和吴地有关荠菜的风雅传说有何不同?4.「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此句文意为何?三、课文深究1.本文由北京的现实生活情境转入对故乡的回忆,引子是什么?回答:由妻子买菜买回荠菜引入家乡吃荠菜的风俗.2、作者在文中想起了哪些野菜,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色?回答: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在叙述上象一个老人在拉家常,由一件事想到和他相关的一件事,很随意地娓娓道来,那随意道来而亲切自然的语句更多地写出了生活中的一切细微而又引起感触的小事小物,用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无不成趣。

周作人言志散文与故乡的野菜活动教案 人教课标版

周作人言志散文与故乡的野菜活动教案 人教课标版

公开课教案·课题:周作人的言志散文与《故乡的野菜》·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把握周作人散文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故乡的野菜》作品分析·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一讲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的人间情怀令我们深深感动,这一讲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二弟周作人的作品,领略另一种风格和意旨。

二、讲授新课(一)周作人生平简介周作人(——),原名魁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的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理论家、批评家。

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年东渡日本留学,家乡生活十多年,南京、日本各生活六年,年回国后在绍兴任教,年到北大担任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担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美文》等一系列文章为新文学理论的建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对小品散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而提倡也有不可轻视的意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渐脱离了时代主流,主张闭门读书。

年代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在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

年以叛国罪入狱,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写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文章,年死于文革。

(二)周作人散文创作分期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代宗师,“美文”的首倡者。

他的散文创作极其丰富,从“五四”前后到年,二十二部散文集加上未成集的总计有三千多篇,大多数为小品散文,有小品散文之王的美称。

周作人的全部复杂性在于他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教案标题:故乡的野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故乡的野菜,包括名称、特点和食用价值。

2. 培养学生对野菜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故乡的野菜的名称、特点和食用价值。

2. 学会观察和分析野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征。

3.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野菜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故乡的野菜。

2. 野菜的相关资料和介绍。

3. 笔、纸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故乡野菜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故乡的野菜,如有哪些野菜他们了解或曾经吃过。

探究(15分钟):1. 分发野菜的相关资料和介绍,让学生阅读并了解野菜的名称、特点和食用价值。

2. 让学生观察展示的野菜图片或实物,让他们描述野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征。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野菜的特点和食用价值与人们的健康有何关系。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野菜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可以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记录并分享他们对野菜的观察和认识。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野菜,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食用价值。

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让学生共同总结故乡野菜的特点和食用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保护和传承故乡野菜的文化是重要的。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或长辈来学校,分享他们对故乡野菜的认识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野菜种植基地或农田,亲身体验采摘野菜的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故乡的野菜,培养了对野菜的兴趣,提高了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分析野菜的特征,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与家长和社区的互动,学生对故乡野菜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故乡的野菜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故乡野菜的兴趣,增加对故乡的喜爱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野菜的定义及特点2. 故乡的野菜种类及特点3. 野菜的挑选和采摘方法4. 野菜的加工和烹饪方法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野菜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是野菜还是普通蔬菜,以及野菜与普通蔬菜的区别。

Step 2:了解野菜(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野菜的定义和特点,解释野菜与普通蔬菜的区别。

学生通过听讲和讨论的方式,掌握野菜的概念。

Step 3:故乡的野菜(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乡常见的野菜种类及其特点,可以配合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的方式,了解故乡野菜的种类和特点。

Step 4:学习野菜的采摘(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野菜的采摘方法,包括何时采摘、如何挑选以及要注意的注意事项。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学习野菜的采摘方法。

Step 5:学习野菜的加工(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野菜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割、腌制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学习野菜的加工方法。

Step 6:学习野菜的烹饪(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野菜的烹饪方法,可以通过图示或实际操作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学习野菜的烹饪方法。

Step 7:小结与复习(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进行小组或全员互动,让学生展示所学技能。

教学资源准备:1. 丰富的野菜图片或实物2. 故乡野菜的相关资料及介绍3. 采摘和加工野菜的道具和材料4. 野菜的烹饪器具和调料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表现。

3. 学生对故乡野菜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4. 学生对野菜加工和烹饪技能的掌握程度。

5. 学生对故乡野菜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到野外参观野菜生长的环境,了解野菜的生长过程。

家乡的野菜教学设计四下

家乡的野菜教学设计四下

家乡的野菜教学设计四下一、教学设计背景野菜是指自然生长且可供人食用的植物,大多数野菜生长在野外,经过采摘、加工后成为丰富多样的食材。

野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而我所在的家乡正是野菜资源丰富的地方,拥有大量野菜种类及其独特的风味。

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家乡的野菜文化,提高他们对食物多样性的认识,本教学设计将以家乡的野菜为主题,通过四下野菜采摘和野菜料理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获得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乡的常见野菜种类及其特点;(2)掌握家乡野菜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3)了解家乡野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式。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对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家乡野菜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野菜及传统食物的珍惜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 家乡野菜的种类及其特点;(2) 野菜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3) 野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式。

2.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实践操作法:通过野菜采摘和野菜料理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家乡野菜的种类及特点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家乡野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这些野菜的名称和特点。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家乡常见的野菜种类及其特点,包括外观、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等。

3. 实地考察(30分钟)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野外地区进行野菜的实地考察。

学生们可以采摘一些野菜,并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和记录野菜的特点。

4. 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将采摘回来的野菜按照特点进行分类,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生们可以通过展示和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家乡野菜的知识。

第二课时:野菜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1. 复习和导入(10分钟)通过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家乡野菜的种类及其特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家乡的野菜教案综合

家乡的野菜教案综合

家乡的野菜教案综合教案标题:探索家乡的野菜资源教案综合目标:1. 了解家乡的野菜资源,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和传统食物的认识和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了解野菜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综合时间:4-5个课时教案综合内容:第一课时:引入家乡的野菜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家乡的野菜,激发学生对家乡野菜的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出他们所了解的家乡野菜的名称和特点。

3. 教师介绍一两种典型的家乡野菜,包括其名称、外观和食用方法。

第二课时:野菜的采集和分类1. 学生分组进行野菜采集活动,到周边的乡村或山区采集野菜样本。

2. 学生将采集到的野菜样本带回学校,进行分类和鉴别,了解野菜的形态特征和分类方法。

3.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野菜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

第三课时:野菜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采集到的野菜样本,并介绍其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野菜与市场上常见蔬菜的区别,并探讨野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道野菜菜谱,并进行烹饪实践。

第四课时:野菜的文化和传统价值1. 学生小组调查野菜在家乡的文化和传统中的地位和用途。

2. 学生展示调查结果,并进行讨论,了解野菜与家乡文化的关系。

3.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乡野菜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家乡野菜的宣传册。

第五课时(可选):野菜的创新利用1. 学生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探讨野菜的创新利用方法,如制作野菜饮料、野菜面膜等。

2. 学生小组设计一项野菜创新利用的实验,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案综合评估:1. 学生野菜样本的分类和鉴别报告。

2. 学生野菜菜谱的设计和烹饪实践。

3. 学生关于家乡野菜的文章或宣传册。

4. 学生野菜创新利用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报告。

《故乡的野菜》优秀教案

《故乡的野菜》优秀教案

故乡的野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把握文章的思路。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自然质朴、平和冲淡的艺术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浓郁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法】品读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异乡的天空,你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你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怎么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怎么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牵动心底的那抹柔软。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鲁迅之弟,周建人之兄。

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五四运动之后,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语丝》周刊。

他在新文学理论的倡导及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有散文《北京的茶食》、《喝茶》、《乌篷船》、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4年2月,当时作者担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住在北京西城新街口南八道湾十一号。

文中所指故乡指浙江绍兴。

这时“五四”的高潮已过,周作人感到梦想破灭的悲哀,常常产生避退的思想,于是创作了不少充满着恬淡、闲寂韵味的随笔小品,希望通过对情感的抑制,在平和冲淡的文风中去寻求内心的平静。

3.理清思路第一段:阐明自己的故乡观。

第二段:回忆荠菜,介绍浙东的荠菜和吴地有关荠菜的风雅传说。

第三、四段:回忆黄花麦果以及相关的民俗。

第五段:详细介绍故乡的另一种野菜——紫云英,引证日本的相关文献记载,结合故乡上坟民俗的描写,传递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字词积累荠菜姊姊灶陉簪髻一攒嫩茎俳句瀹食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课文开头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活动一 家乡的山野菜-通用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活动一 家乡的山野菜-通用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活动一家乡的山野菜-通用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山野菜,认识不同的山野菜,并了解山野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

二、活动内容1.走近山野菜(1)学生观察老师带来的山野菜样本,了解不同种类山野菜外形特征。

(2)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野菜,并以草稿纸为辅助工具画出所观察到的山野菜的形态和特征。

2.了解山野菜(1)学生分类统计山野菜的外形、形态、颜色、气味、味道等特点,并对不同的山野菜进行比较。

(2)让学生了解山野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

3.实践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制作山野菜食谱的实践活动,并在校内或家庭环境下进行制作和尝试。

(2)在与食谱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加入相应的趣味小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山野菜。

三、活动要求1.让学生主动参与山野菜制作过程,调整自己的口味,强化对食物的认识。

2.培养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食谱和配餐。

3.让学生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活动,了解自己家乡的山野菜,培养孩子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

四、教学策略1.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生态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生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图像表现、多媒体呈现、课外实践等,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

五、考核和评价1.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讲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和评价。

2.小组合作成果,将基于合作的完成度,根据完成的具体学科要求进行考核和评价。

六、教材、工具和设备1.教学用品:草稿纸、彩色笔等。

2.实验设备:活动手册、山野菜样本。

七、教学时间2 节次,90分钟。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三种野菜
1.荠菜
记述浙东的荠菜和吴地 有关荠菜的风雅传说
2.黄花麦果
吃法:黄花麦果糕 勾起故乡的回忆
3.紫云英
吃法:嫩茎滴食 引证日本文献 ,结 合故乡民俗
五、艺术特色

文风自然质朴,写野菜、
写民俗,一切皆如行云流
水,不事雕琢。

对三种野菜的写法各不相 同,文笔变化多姿,引人 入胜。
六、比较阅读

阅读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比较 两篇散文写法上的异同。
七、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周作人和他的孙子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
周作人的作品
《喝茶》中 提到的三脚桥
八、延伸阅读

朱光潜《雨天的书》
周先生在《自序》里说:“今年冬天特别的 多雨。……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 漫,好象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 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 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

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 引入“美文”的概念

周作人所说Essay,可译作 随笔、小品文、絮语散文、 家常散文、随笔散文。
小品文
“有关人生与自然巨细都谈,虫鱼
之微小,谣俗之琐屑,与生死大事 同样看待,却又当作家常话的说给 大家听。”
(阿英:《周作人的小品文》)
四、课文分析
主要内容:
通过对家乡野菜的描写, 勾勒了一幅幅浙东古朴清纯 的民俗画卷,流露出品花赏 草的闲适情趣,也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故乡的野菜
教学目标: 1.了解周作人所倡导的“美文”运动 2.理解文章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 念故乡的情感。 3.把握文章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 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 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 抒发情感的作用。

家乡的小野菜教案

家乡的小野菜教案

家乡的小野菜教案教案标题:家乡的小野菜教案目标:1.了解家乡的小野菜的特点和种类。

2.培养学生对小野菜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家乡的小野菜的种类和特点。

2.小野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3.小野菜的采摘和食用方法。

4.小野菜的保护和种植方法。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小野菜。

2.野外考察的安排和准备。

3.小组讨论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家乡的小野菜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小野菜的名称和特点。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家乡小野菜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讲解小野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其生长过程。

三、野外考察(20分钟)1.安排学生到附近的野外进行小野菜的采摘和观察。

2.引导学生观察小野菜的外观、生长状态和生长环境。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2.引导学生讨论小野菜的保护和种植方法。

五、总结归纳(5分钟)1.让学生总结家乡小野菜的特点和重要性。

2.鼓励学生保护和种植家乡的小野菜。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份小野菜种植计划,并展示给全班。

2.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小野菜,并分享种植心得和成果。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野外考察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评估学生设计的小野菜种植计划的合理性和创意性。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田或农产品展览,加深对小野菜的了解。

2.鼓励学生调查家乡小野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宽知识面。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小野菜的特点和种类,培养了对小野菜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野外考察和小组讨论,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还能够提高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野菜教案周作人说:「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余秋雨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我们也曾读过许多与故乡有关的作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与乡情有关的成语:「落叶归根」;谚语:「人不离乡,鸟不离枝。

」一、作者简介1.学习多种语言鲁迅的二弟,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鲁迅差不多。

少年时代,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受海军教育,侧重英文,因而广开接触外文的窗口;及去日本留学,前后六年,除对日本语文和人情有高深的研究外,同时受章太炎指导,中文更为精进。

此外,又学俄文,翻译俄国著名作家作品,后对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不甚满意,因而学习希腊文,立意重译,其后虽未重译,却得以一窥希腊古典文学。

在日留学六年间,计独力翻译五种中篇长篇小说,共三十余万言。

“五四”前后,与鲁迅、陈独秀等人一起,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

他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

他自己也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写下大量叙事抒情散文。

2.学习范围广我的杂学一文明载作者学习的范围包括:非正轨的汉文、非正宗古书、非正统的儒家、欧洲文学、希腊神话、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儿童学、性心理学、蔼理斯的思想、医学史与妖术史、日本的乡土研究、写真集与浮世绘、川柳、落语、滑稽本、俗曲、童谣、玩具图、外文与译书、佛经与戒律,足见其读书的趣味与选择背后,隐藏着治学道路与人生道路的根本抉择,既宽博通达,又不拘泥于正统正宗。

3.发表文章所用的别号:周作人发表文章所常用的别号,有岂明、启明、知堂等。

一般文人则喜欢用他书斋的名字,称他苦雨斋老人或苦茶庵主。

因为生活上,嗜喝苦茶,写苦竹,居「苦雨斋」,文章总也夹杂苦涩味。

“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同时有两类不同风格的散文:一类颇有“凌厉浮躁之气”,一类则表现出平和冲淡的韵味。

周作人散文艺术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浮躁凌厉”的这类散文,而在于创造了“平和冲淡”的这种独特的散文艺术风格。

影响所及,形成了与鲁迅为代表的战斗杂文相对峙的另一散文流派。

二、文学特色1.主张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五四运动前后,周作人先后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系列杂文,主张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具人性化的特征,故文学创作不仅表现人的生物欲望,也表现人精神世界的「内面生活」(艺术与生活人的文章)。

2.文学以表现自己为主体,所以要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主张「文艺以自己表现为主体」之「个性的文学」(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

而个性的文学,则建基于「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思想革命)。

3.推崇晚明的小品散文由于尊重个性,强调心灵自由,故而十分推崇晚明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小品散文,并编选明人小品集。

4.文学内容:在家常絮语中,纵谈文史,描摹风物,细究人情物理,针砭社会时弊,兼具知识性、哲理性、生活性与趣味性。

5.文风:具体表现出一种耐人咀嚼的「闲话风」与「简单味」。

6.文学语言:融文言、白话、方言及外语于一炉而极雅致。

周作人的平和冲淡的散文小品,如《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乌蓬船》、《鸟声》、《谈酒》等,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或风土人情,着意表现归返自然,顺乎天性的生活情趣。

如《乌蓬船》,采用书信形成,先向友人介绍故乡的乌蓬船这种江南水乡特有的交通工具,继而笔锋一转,叙写如何坐乌蓬船,描写乘船游乐的无限情趣,抒发一种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他展示出江南水乡的浓郁风情,颇耐人寻味。

这类散文的内容无甚社会意义,但却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为周作人获得散文大家的声誉,为周作人奠定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究其原因,在于它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价值。

其一,它有文化上的价值,它写的是生活琐事、风土人情,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描写中国的传统文化。

茶酒之类均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凝聚着民族的情趣,体现出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

周作人这类散文既可以给人以美感,又可引导人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其二,它有艺术上的价值。

周作人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感情的倾泄与控制、语言的谐谑与端庄、描述的平淡与深刻的统一;追求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统一。

他的散文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仿效。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说: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淡,句句含有分量。

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在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朱光潜评其散文: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简洁。

二、课文分析第一段:1.文中所谓的「故乡」、「家乡」,定义为何?2.「钓于斯游于斯」意指什么?《故乡的野菜》中的第一段,集中体现出一个学者的“家园情结”。

诺瓦利斯所说:“哲学就是随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这个家园不是狭义的出生地,而是“来源与归属”。

从理性而言,故乡是一个偶然的地点,与异地无异,但人生根本疑问的跟随,“来源与归属”的探求,使人无法摆脱故乡的影子。

理智的周作人、虚无感很强的周作人要上述文章中极力淡化对于故乡的眷念,却在另一面常常表现着对故乡的草木、风土熟悉至入微的境地,凸现着感情的丰腴沉着,显示出一腔深情。

在他的极大一部分作品,他频频描述故乡的乡土风情,创作出一批代表作,如《苦雨》、《乌篷船》、《北京茶食》……他童年的生活、故乡的点点滴滴,有着说不尽的话题。

人的最初存在境,总是较深的渗透于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乃至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中去。

故乡像肉体上一道擦不去的符咒,不时闪耀的灵光,如影随形。

第二段:1.周作人在荠菜的回忆中,说浙东的荠菜和吴地有关荠菜的风雅传说有何不同?2.「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此句文意为何?第三、四段:1.「黄花麦果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这首歌谣是在赞美什么?为什么「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2.作者提浙东的黄花麦果时,又提起北京、东京的草饼,这种现实情境与故乡回忆的交错中,透露什么情感?文中那随意道来的语言风格,很自然地把人带回了故乡。

文中提到的野菜及其典故都是大家熟悉的。

在家乡,即使现时,那些习俗都保留着。

如文中提到的黄花麦果糕,在家乡都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用它来做黄花麦果糕。

儿时,吃着母亲做的黄花麦果糕,正如作者说的韧结结,并不觉得如何味美。

但是现在想起,却禁不住直咽口水。

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平平常常的生活经周作人细细品味,其中便另有一番情趣与哲理。

周作人把妇女小儿采野菜说是一种有趣味的工作。

把乡间一种枯燥无味的劳作形容得如此意兴盎然,我相信许多读者都有一股亲下田间采野菜的冲动。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们脑海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妇孺采菜图来,图中呈现的是一片其乐融融,生机勃勃的景象。

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自然而然地引起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五段:1.故乡的野菜中,作者所提到的三种野菜,何者花最美?哪些野菜花可以簪戴?三、课文深究1.本文由北京的现实生活情境转入对故乡的回忆,引子是什么?回答:由妻子买菜买回荠菜引入家乡吃荠菜的风俗.2、作者在文中想起了哪些野菜,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色?回答: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在叙述上象一个老人在拉家常,由一件事想到和他相关的一件事,很随意地娓娓道来,那随意道来而亲切自然的语句更多地写出了生活中的一切细微而又引起感触的小事小物,用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无不成趣。

使人们如品香茗,回味无穷。

这种行文是典型的我手写我口,好象心中想到什么,口中想说什么,就随手而记,这是闲话体散文的行文特色。

3.本文作者处处为家却又极念旧怀乡的情怀,在本文何处可见?由此可见作者的哪种文章风格?回答:作者由荠菜想到家乡吃荠菜的风俗,进而想到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展开的浙东的民俗,作者一一道来,如数家珍,看似家常口谈,其实却蕴含对家乡的极大热爱,没有这种热爱,不会对家乡的这种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不是这种热爱,不会对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有这般钟情和文化的引申,作者从这些野菜身上看到了自己家乡的人情风俗,更看到了家乡的环境打在他身上的烙印.这正是作者行文的风格特色:冲淡平和.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谈中表达无限的深意.冲淡平和,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就不只是写作上的特点,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境界。

在《故乡的野菜》中,作者就是用这种艺术的态度品味生活的。

4.作者在文中,引用童谣、顾禄清嘉录、日本俳句大辞典,融合文言、白话,这样的引用好不好?为什么?近代作家,哪位也有类似的风格?《故乡的野菜》即写出了故乡的风俗,且带着清新的野趣。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

而文中引述的“荠菜马兰头,姐姐嫁在后门头。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野趣也真沸沸十足。

这正如周作人自己所说:“王阮亭评梦梁录,亦谓其文不雅驯,盖民间生活本来不会如文人学士所期望的风雅,其中不能中意自是难怪,而如实地记述下来,却又可以别有趣雅,但此则别为他们所不知者。

”然而如果全部“如实地记述”,大概要夹杂一些恶俗的东西,这就需要作者笔下长眼,要有分寸,要有取舍:“浙东扫墓用鼓吹,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不家虽没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紫云英与杜鹃的花束,”用笔极其简练明净,从而传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以见出,以质朴的语言对民俗的东西忠实地记述,以存野趣;以独特的审美标准去芜存精,是这篇散文以及周作人若干散文野趣为雅趣的契机之一。

还不仅仅如此,周作人往往把浙东的民俗推广到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去。

《故乡的野菜》虽然只不过千二百字,引文却占据了将近六分之一。

其中他征引了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顾禄的《清嘉录》,以古证今,把浙东民俗提高到文化史的层次从而古今打成一片。

由于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喜欢以东洋的习俗中土比附印照,譬如主到黄花麦花果时即以日本的“御形”做比,“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而在记述紫云英时又引证《诽句大辞内》充分体现了作者渊懿的常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又把浙东的民俗放置一个横的文化比较的剖面了。

这样,也使作品带有明显的笔记体散文的特色。

作者又写到一些关于野菜的典故或习俗,表面上是为故乡的野菜而写,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将雅趣与野趣融合,提炼而成的闲适冲和的艺术真趣,是周作人散文的个性和灵魂。

一切都贯注着周作人的艺术趣味。

四、有关故乡的野菜1.周作人的作品,曾有人以“形散而神聚”来描述。

他面对现实的方式,曾有两种变化,一是批判;一是融会。

批判的角度,后来被归纳成“叛徒”的角色,融会的角度,则为“隐士”的角色,在属于“叛徒”的文章中,总是飞扬踔厉,有主题句可寻;但在属于“隐士”的纵谈文章中,主题是隐而不显的,故乡的野菜属于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