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临床意义(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尿有形成分主要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
•1、正常形态红细胞主要见于非肾性疾病。
•引起正常红细胞血尿的疾病很多,可以归钠为三类原因:
•(1)泌尿系统自身的疾病: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证、肿瘤、结核、结石、创伤、
肾移植排异、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火,肾盂肾脏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结核等等都是引起的血尿的常见原因。
•(2)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主要见于各种原历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DIC、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有血小板减少时;
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发生血尿。
•(3)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患者尿中也偶
尔见到红细胞。
2、尿异形红细胞常表明与肾性疾病有关,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种肾损害
分型:(1)均一型尿中红细胞形态正常,大小及血红蛋白含量一致的红细胞所占的比例大于75%;
(2)多形型尿中红细胞形态多样,如靶细胞形、花环状、面包圈样、伪足样、细胞大小不一、血红蛋白含量不一,以及各种形态各异的影细胞和棘细胞所占的比例大于75%;
(3)混合型尿中红细胞形态正常型和多形型的比例各占50%左右;
(4)无法分型为尿中的结晶多、视野模糊或尿中的红细胞太少不能计算百分比的一种类型。
二、白细胞:单核(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多核(中性,嗜酸性);死亡、活体
1、提示感染的性质
•①泌尿系统有炎症时均可见到尿中白细胞增多,尤其在细菌感染时为甚,如急、慢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等;
•②女性阴道炎或宫颈炎、附件炎时可因分泌物进入尿中,而见白细胞增多,常伴有
大量扁平的上皮细胞;
•③肾移植后如发生排异反应,尿中可出现大量淋巴及单核细胞;
•④淋巴细胞除肾结核时可见到外,淋巴性白血病也可出现,肾盂肾炎时也偶见到;•⑤尿液白细胞中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新月形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单核细胞减少或消失;
•⑥尿中出现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时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尿,可见于某些急性间质性肾炎
患者;药物扎致变态反应,在尿道炎等泌尿系其它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时,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尿。
•2、吞噬细胞
•呑噬细胞比白细胞大,为含吞噬物的中性粒细胞,可见于泌尿道急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且常伴有白细胞增多
•3、脓细胞
•炎症时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发生变异或其外形变得不规则,结构不清,称为脓细胞。•过去有人认为区别尿中白细胞与脓细胞并无实际意义,而其数量多少由更为重要,但白细胞分类对临床有重要价值。
•4、闪光细胞(glitter cell)
•急性肾盂炎时,闪光细胞(glitter cell)增多。
•三、管型
•管型为病理尿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肾损害及损害程度的证据。
•Ⅰ.根据管型所包含的细胞内型可分为: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
细菌管型、结晶管型、脂肪管型、混合管型、肾功能不全管型等。
Ⅱ.根据管型的横径大小可将管型分为:①狭管型(为1-2个红细胞直径宽),②中等宽度管型(3-4个红细胞直径宽),③宽管型(5个红细胞直径宽)。宽管型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预后不佳。
1、透明管型:是单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它是一种变性的蛋白质,像凝
固的蛋清一样透明,不含有其他成分,在尿蛋白多时,有利于透明管型的形成。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发热性疾病、麻醉后、剧烈运动后。
2、颗粒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褐色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肾上
皮细胞的碎解产物,含粗大颗粒的叫做粗颗粒管型,含细小颗粒的为细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易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应考虑有肾实质损伤。粗颗粒管型常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病人的尿中。也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严重感染等。
3、细胞管型:
①红细胞管型:是尿蛋白与红细胞在肾小管内凝固在一起而形成的。常与镜下血尿
同时存在,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充血、肾出血、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等;
②白细胞管型:肾小管的尿蛋白与白细胞凝固在一起形成的,管型内含有大量白细
胞,多见于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
注:由于肾盂肾炎可保持完全无症状的,尽管它可发展到损害肾组织,因此仔细检查尿沉渣中的白细胞管型是十分重要的。在某些病例中,它是无症状情况下的唯一的实验室取证。
③上皮细胞管型:是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团形成的管型,表示肾小管有病变,
偶见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高热、重金属中毒、子痫等;
④混合型管型:见于肾炎后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症等。
4、脂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大量脂肪颗粒,该颗粒是细胞脂肪变性的裂解产物。多见
于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中毒、亚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5、蜡样管型:为一种微黄色蜡样形状,是由于尿蛋白在已经变形、增粗的远端肾小管内凝固且时间较久所形成的管型。可见于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病变时。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晚期。
6、细菌管型:多见于尿路感染。
7、宽大管型:也叫肾衰竭管型。这种管型的直径为普通管型的2~6倍,故名宽大管型。其组成基质是各种各样的,最多见的类型是宽大的蜡样管型。尿内出现宽大管型表明在扩张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发生过阻塞,见于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四、上皮细胞
尿中所见上皮细胞由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脱落温柔入。肾小管为立方上皮,在肾实质损伤时可出现于尿中。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均覆盖移行上皮细胞。尿道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近尿道外品处为复野扁平上皮细胞所复盖。
在这些部位有病变时,尿中也全出现相应的上皮细胞增多。男性尿中偶尔见到前列腺细胞。
•(1)扁平鳞状上皮细胞(pavement epithelium):正常尿中可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
一般无临床意义,如同时伴有大量白细胞应意义泌尿生殖系炎症,如膀胱、尿道炎等。在肾盂肾炎时也增多,肾盂、输尿管结石时也可见到。
•(2)移行上皮细胞(transitional epithelium):正常少见,有多种形态,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时可成片脱落,但其形态随脱落部位而稍有区别。
•(3)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来自肾小管,这种细胞在正常人尿中极为少见,在急性肾小管肾炎时可见到;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多尿期可大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