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左翼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代的左翼文学

柔石《二月》

1、高高在上与世不相干的人

2、弄潮儿冲锋在前

3、衣冠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

此既是萧涧秋

鲁迅写道:“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轻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

悲悯民间疾苦,救助孤儿寡妇

求寻真理不得,不敢随波逐流

徘徊、迷茫

“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幻灭小说”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之一,《二月》写于1929年,它与当时出现的茅盾的《幻想》、《动摇》、《追求》,叶圣陶的《倪焕之》等小说,在文学史上被统称为“幻灭小说”。

萧红(1911.5—1942.1)原名张乃莹

《跋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确实因为我是女人……”

——萧红

萧红李姓青年萧军端木蕻良

比较《生死场》和《为奴隶的母亲》

萧红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和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悲剧融为一体

鲁迅再为《生死场》作序中说:“它是‘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为此,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

“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评

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的单调的美丽

思考:怎样看待萧涧秋“近代青年这样的一种典型”?

(一)了解

1、柔石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浙江宁海人。1918年入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因家庭困难,次年任慈溪县谱迪小学教员,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疯人》。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1927年夏,回故乡任中学教员,后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此时创作出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的生活。1928年,宁海群众暴动失败,宁海中学遭解散,他只身出走,寓居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并与鲁迅密切交往。同年12月与鲁迅共同创办朝花社,并编辑《语丝》。发表中篇小说《三姊妹》、代表作中篇小说《二月》,并出版小说集《希望》。作品大都表现革命前后青年的苦闷与希望。

1930年参加“左联”,任执行委员,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左联”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写有通讯《一个伟大的印象》。同年,写了短篇力作《为奴隶的母亲》。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终年30岁,

著作书目

疯人(短篇小说集)1925,宁波华生印局

奴隶(短篇小说集)1928,新文学书局

三姊妹(中篇小说)1929,水沫

旧时代之歌(上下册,长篇小说)1929,北新

二月(中篇小说)1929,春潮

希望(短篇小说集)1930,商务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小说)1953,人文

柔石选集 1951,开明

柔石小说选集 1954,人文

柔石选集 1958,人文;1986,人文

晨光(作品集,柔石,冯铿遗稿)鲁博编,1986,书目文献

翻译书目

戈理基文录苏联戈理基(高尔基)著,1930,光华

浮士德与城(理论)苏联卢那卡尔斯基著,1930,神州

颓废(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4,商务

丹麦短篇小说集 1938,商务

2、萧红的生平和创作简况

简介

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l玲玲,

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萧红(1911,黑龙江呼兰河县~1942,香港)

生于地主家庭,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初归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