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
一、导入新课
【导入】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 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臭氧分子(O3)含有3个氧原子,是氧 气(O2 )的同素异形体;一种蓝色、 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紫外线
O2
2O
O + O2
O3
臭氧不稳定:O3
O + O2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臭氧层对人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太阳光中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 合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措施】 ①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改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③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非化石能源(如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④控制人口增长。
三、温室效应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B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思考】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 置绿色植物。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思考】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适当补充二 氧化碳,肥水管 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三、温室效应
学以致用: 利用碳的循环分析,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温室 效应的加剧?
①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寻找新 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保护森林和植被,制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 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 ③控制人口激增。
本节小结
自 然 界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光合作用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 植物光合作用 。
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1)
生物呼吸作用
;
(2) 各种燃烧现象
;
(3)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现象
。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酶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光
二氧化碳+水 叶绿素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 然 界 中 的 碳 、 氧 循 环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 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 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 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 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在自然界中,生物在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
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 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讨论:
1.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呆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 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 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pptx
类)又成为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 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 态系统的碳循环。3、碳循环与氧循环的关系: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在自然
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 ,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一一氧平衡。 除了碳、氧元素循环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着氮、磷、
变6、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 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越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12张全)
练习:
1、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C )
A. 开窗
B. 在室内增添盆栽
C. 夜晚在屋内放置绿色植物 D. 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2、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__色__植__物__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 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_有__机__物__和__氧__气_,进而通过多条 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 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 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__细__菌__、__真__菌__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 _二__氧__化__碳__的排放,进而加剧_温__室__效__应___。
温室效应
3、温室气体有哪些?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态烃、氮的 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
三、温室效应
假如把地球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温室”, 那么“玻璃”就相当于_二__氧__化__碳_____ 【思考】“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
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适度的温室效应——保持气温恒定,合适生物生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 防治措施——控制矿物燃烧,开发新能源;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等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
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 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__呼_1_)_吸_绿_作色用植将物C通O过2排__放光__到合__大_作气用中吸。取CO2,又通过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原卷版+解析)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考点全突破【学习目标】1.掌握自然界的氧循环2.掌握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掌握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关系【知识精讲】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概念(1)概念: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图解:2.氧气产生的主要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氧气消耗的途径(1)生物的呼吸作用:吸人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动植物死亡后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最后被氧气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3)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的燃烧,消耗氧气,放出三氧化碳。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占机体总干重的49%。
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过程是这样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合成碳水化合物,供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同时,消费者和生产者本身的细胞呼吸、动植物遗体被分解者分解、燃烧(包括泥炭、煤、石油的燃烧)火山活动等不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送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里(如图所示)。
1.自然界中碳的形式: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或化合物(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3.影响碳循环的因素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中的平衡。
4.氧循环与碳循环的联系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三、温室效应1.大气温室效应的含义地球上的有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化学式为CH)等能像玻璃、塑料薄膜一样,让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同时防止地面辐射的能量逸散到宇宙空间去,使气温升高,产生类似温室的保温效应。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减少碳排放
总结词
减少碳排放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的 关键措施之一,需要从源头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
1.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化石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
3. 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汽车使用、 节约用电等,从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 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词
1. 科技创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研发 更高效的发动机、照明设备等。
2和实施能效标准,要求产品或建筑达 到一定的能效指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 、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氧循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对氧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
氧循环的过程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和水生藻类利用太阳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 糖,并释放氧气。这是氧气的
主要来源。
呼吸作用
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将葡萄糖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为产生氧 气的过程,同时释放大量的二 氧化碳。
人类活动对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影 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
题。
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失衡, 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枯竭
过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自然资源的 消耗,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05
CHAPTER
如何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 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取短波紫外线。
(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散布。 (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 (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 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臭氧化学式:O3
(1)来源:
紫外线 O2=====2O O+O2====O3
紫外线 3O2===========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散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 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生物起保护作 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 温度的影响 (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 的结论有? 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
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中氧循环
O3
O2
1
光合作用 C2O2
3
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
1. 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 溶解氧增加, 分析哪种方法最好?
2. 房间内门窗紧闭, 人会怎么样? 3. 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
合理? 4.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源自物增产.B 18℃ 21℃
19.5 ℃
C 18℃ 22℃
21℃
D 18℃ 23℃
22.5 ℃
【实验分析与说明】 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1、四个集气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对__照_______; 【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__氧_化__碳__是_温__室__气_体__;_.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严重 【反思与评价】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要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 _大__力__植__树__造__林__、__对__煤__和__石__油__等__化__石__燃__料__进__行__综__合__利__用。、使用清洁能 源、开发新能源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八年级科学第丨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 [ 宁波中考] 2016 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
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 火力发电一般用煤作燃料,消耗的是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容易产生温室效应的是火力发电;水力、风力发电利用 的是水和风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属 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加剧温室 效应。
全品大讲堂
科学
八年级 下册
新课标(ZJ)
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和碳循环
第 3 章 空气与生命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 循环
常考透视
挑战自我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常考透视
常考1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考试热度】 ★★★
例1 有人曾做了如图3-7-7 所示的实验:把密闭的玻璃罩放在 有光照的适宜环境下。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图A 是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不一会儿,蜡 烛熄灭了。 图B 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几个小时后小白鼠 死亡。 图C 是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蜡烛 可以燃烧较长时间。 图D 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小白鼠可 存活较长时间。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七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
第31页/共40页
第32页/共40页
第33页/共40页
下图是某科研所经多年的连续观察和对所收集的历史材料的统计分析,绘制二氧化碳含 量及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第34页/共40页
讨论:
1、结合书本、资料、日常经验谈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
②温室效应加剧是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加剧;
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
①③④⑤
第38页/共40页
第26页/共40页
自然界中碳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1、CO2→____作用光→合____物→______有_作机用→CO2 植物呼吸
2、CO2→___作用光→合___物→___吸收有→机体内 氧化→CO2
动物
3、CO2→____作用光→合____物→动植物尸有体机→微 生物分解→CO2
4、CO2→___作光用合→____物→动植物有残机体→地下 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第9页/共40页
物质燃烧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食物腐烂
……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第10页/共40页
氧循环:
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 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 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 始地进行循环。
第11页/共40页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 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教学课件
典例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生活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C.在室内多放点盆栽 D.装空气清新装置
C
[解析] 空气清新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室内的光照总体上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处于与人争夺氧气的状态,不利于室内氧气含量的提高。
(2)请写出图二中 <m></m>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二中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 水+能量。
B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题型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典例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教材第117页读图: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2.碳循环的意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以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
3.碳—氧平衡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温室效应解决方法
•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 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 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 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 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 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 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 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 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第7节 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氧循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氧循环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 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 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 循环是相互联系的).
碳循环
• 碳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虽然它 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极为丰富,但绿色植 物能够直接利用的仅仅限于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CO2)。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 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 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
温室效应的利弊
•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 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 弊: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燃料,加上 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 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 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 球气候变暖, 并引起一系列恶果。措施:提倡植树造林, 使用氢能、水能、太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 碳的原料。
温室效应
•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 “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 变热的现象。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 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放 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因此减少碳排放有利于改善温室效应状况。
• 3、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
第七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指的是氧气的循环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燃烧。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指的是碳的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
学物质。
4、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4)如何防止: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能源。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浙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浙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Ⅰ、Ⅱ、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C、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A、O2B、CO2C、SO2D、N2【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B、海水中溶解氧增加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氧循环的含义
氧循环是指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而增加,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的过程。
2.氧气的产生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氧气的消耗途径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被分解,最后被氧气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3)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另外还有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都要消耗氧气。
4.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模型图
例1 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也有重大意义。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碳循环的含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有机物的燃烧以及生物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来的数量大致相等。
2.自然界中碳的形式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或(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3.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4.影响碳循环的因素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破坏碳在自然界的平衡。
例2 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过程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知识点3 温室效应
1.大气温室效应的含义
地球上的有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化学式为CH4)等能像玻璃、塑料薄膜一样,让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同时防止地面辐射的能量逸散到宇宙空间去,使地面的气温升高,产生类似温室的。
2.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1)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
(2)乱砍滥伐而造成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
3.温室气体:、H2O、O3、N2O、CH4、氯氟烃、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
对全球升温的贡献所占比例最大的是CO2,约为55%。
4.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等。
例3 (湖州中考)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易错点拨
易错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例4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综合应用
例5 (泸州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1)图1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图2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巩固提升
1.“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
2.如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Ⅱ代表呼吸作用,乙代表有机物和氧气,Ⅰ代表光合作用
B.Ⅱ代表光合作用,乙代表二氧化碳和水,Ⅰ代表呼吸作用
C.Ⅱ代表光合作用,乙代表有机物和氧气,Ⅰ代表呼吸作用
D.Ⅱ代表呼吸作用,乙代表二氧化碳和水,Ⅰ代表光合作用
3.生物圈的氧循环的过程是()
A.人、动物、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B.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C.人、动物、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氧循环的影响
4.二氧化碳(CO2)中有碳,有机物中也有碳,如图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的碳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
A.动物、细菌和真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细菌和真菌、动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动物、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细菌和真菌、动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5.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1)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 . 原料可循环利用
B . 有效利用太阳能
C . 可全天候使用
6. (杭州中考)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
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 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 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要点详解】知识点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微生物
燃烧呼吸燃烧例1 A 知识点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化合物例2 B 知识点3:温室效应
CO2 例3 A
【易错点拨】例4 C
【综合应用】例5 (1)CO2+H2O=H2CO3 (2)6CO2+6H2O C6H12O6+6O2 (3)
反应条件不同
【巩固提升】1—4. ACCA
5.(1)CaO+CO2CaCO3 (2)A、B
6. (1)CaCO3+2HCl=CaCl2+CO2↑+H2O(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若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3)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4)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等(5)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实验中用了纯净的二氧化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