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立场心得体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儿童立场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刚看到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时,就立刻被题目所吸引。“何为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什么?怎样站在儿童立场?”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迫不及待的想从书中找到答案。

成先生在这本书里指出,一切教育的核心都应当是围绕着儿童本身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才有资格去谈论教育的技巧。成先生认为儿童立场需要我们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去,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回到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上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工作的内容是教书育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孩子,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对待儿童是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我们应当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介入我每一次教育行为发生之前都要思考的问题。读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似乎从书中找到了答案,似乎又没有找到。

刚好在学校的读书分享活动中,让我茅塞顿开,集体的智慧,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何为儿童立场”,回归当下教育,我们往往无法真正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常常出于成人本位替他们作选择,基于我们的认知经验帮助他们做判断,这些看起来像是推动儿童发展,但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真的是孩子感兴趣的吗?真的是孩子愿意去探究发现的吗?

首先,到孩子身边去观察,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在刚步入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存在焦虑,甚至在刚开学初会看见有个别孩子哭闹不愿上学的现象,其实细细推敲,孩子还没进校还不认识老师她为什么会哭闹,其实大多是家长的焦虑影响着孩子,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言辞都会转接给孩子,更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小学的老师可不像幼儿园里的老师那么温柔,上了小学你可是有作业的,作业多的你写不玩,甚至更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上小学了不能每天想着玩了,你可是要考试的,你考不到一百分就不要回来了等等诸如此类,想想如果每天传递这种信号给孩子,你说他对小学生活还会充满期待吗?是呀,要想了解孩子就要走到孩子身边去。多说一些积极向上让他充满期待与好奇的话去激励他。

其次,到孩子身边去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并不断动态变化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走近他们,用心品读,细心发现,看见孩子的兴趣、需要,同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支持、去助推,去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我意义上的经验。看到成先生这段话我很认同但是要想做到谈何容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要想充分了解他们谈何容易。其实身为父母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呢?你是否也有过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他做着他并不乐意的是呢?”小到玩的游戏,吃的点心,大到选学校,正是这样靠近孩子的发现,让我站在“儿童中央”,找寻到她的“发光点”,用切合孩子兴趣的方式与他的一日生活相关联,支持他们的自由探索、快乐表达。

最后,我们要到孩子身边去等待,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充满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辛,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拼音教学完之后,按我们的思路,或者说按我们教学经验来看,学的特别好的应该可以独立阅读。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没有提前识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独立阅读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直到自己的女儿在学完拼音之后才发现,因为没有识字量没有语感,即使拼音学得再好,如果让他独立阅读一个故事,她是有为难情绪的,后来我把故事换成儿歌和童谣,发现她就很愿意接受,再后来慢慢换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到现在已经完全独立阅读,看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成长,静待花开。

其实孩子的“小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组。我们能做的便是走到孩子身边去、走进她们,用孩子的视角看到问题,用孩子的童心感受世界,去触摸她们一个个“小宇宙”,用心发现、用爱陪伴,去感受这些小宇宙自己的变化、运转方式,并能保持一份童心去感受,去静静欣赏这里悄然浮现的闪亮星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去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读儿童立场心得体会篇2

冬日寒假的时光已经渐渐到了尾声,我轻轻的合上成尚荣学者的《儿童立场》这本书,沐浴在家中撒满暖阳的阳台上,内心里面一直回荡着成老师那句“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我不禁陷入了思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许对于“教师是谁?”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予以回答,但真实的回归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成尚荣提出的“文化使者”背后深刻的意义阐释,我们是否真正的探寻过其背后深意呢?

通过对《儿童立场》全书的思考,我想,如果教师的职责只是止于对儿童的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了解又止于儿童天使般的可爱也肯定是不够的,这样树立的儿童立场是理想化的、单一化的,恰如杜威批评道:“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无非是懒散的放浪。”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重要的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一步步的引领儿童,以情发声,以美育人,给我们的儿童创造一个丰盈而又不失活力的精神世界,文化使者之路可以定义为一条走进儿童世界的了解之路,是一条对儿童情感熏陶之路。严格的说,教师这种身份,不是比喻,甚至不是隐喻,而是对教师使命的准确定义和定位。

在我平日的教学生涯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小学阶段是一个儿童情感特征非常鲜明突出的阶段,但儿童受到年龄与经验的限制,情感表现多为急躁和冲动,而在每一个儿童幼小脆弱的心灵中,他们其实是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理解,而情感熏陶就是教师在尊重儿童情感的基础上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一位老师的心静静的去靠近、去温暖、去解读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正如成尚荣在《儿童立场》中所说:“当教学播撒爱,感受爱,创造爱的过程,我们的心才会温暖。”两颗心的交融与碰撞,对于每一个语文教育者来说,人文情感意识的唤醒让语文教育不再是照本宣科、空洞无味,而是重现了它该有的细腻与活力。试想,当老师与一个班级的儿童们一起沉浸于同一个美好的事物的感觉如何呢?笔者认为儿童们在教室里听到看到享受到的一切,都将成为一颗幼小的嫩芽埋藏在童年情感记忆的深处,将来的某一天必会如参天大树一般抵御外界的风雨与黑暗,儿童们的精神世界将丰盈而又不失活力。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符合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作为教师应当善于挖掘课本中的情感内容,引导儿童逐步对教材的情感领悟,让儿童的情感和语文课本所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有利于儿童们更好的在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