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讲稿(省纸张打印版)
公共管理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最新ppt课件
第1章 导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
公共管理学(精编版)
本章教学目的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 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 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 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 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 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13
公共管理学(精编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
【基本结论】公共管理学是经济学、管理学乃至社会学等多 学科融合发展的结果,但政治学、行政学仍然是公共管理 学的学科基础。切断公共管理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的内在 联系,极容易导致把公共管理看作是纯技术化的“管理主 义”倾向。公共管理学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 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 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 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管理”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 做”和“为谁做”的“公共”问题。
公共管理学(精编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 (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 (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 (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 (5)更具现实性
《公共管理学》全套课件(144页国家级精品课程PPT)
两种研究途径的区别:
对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类似还是不同 对研究焦点的不同认识 :战略、组织,还是项目、绩效 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不同认识 :执行研究,还是组织设计、人事管理、预 算等传统主题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 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目的是促使公共管理组织 尤其是政府组织公平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逐渐汇合,经济学在 其研究途径的融合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规范与实证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法约尔:
将行政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并称之为管理的五要 素。组织是法约尔行政管理五要素的核心内容之一。 提出了以职能分工、统一指挥和14项管理原则为核心的管理理论。
泰勒和法约尔所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恰恰迎合了政治行政二分下行政管理 科学化和技术化的要求。
1926年,美国行政学家怀特出版了《行政学导论》一书,这是全美第一本行政学 教科书,这一著作使行政管理最终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并标志着行政科学 的最终形成。 威罗毕和费富勒分别于1927年、1930年出版《公共行政管理》和《行政学》,运 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行政现象,促成了行政学理论的系统化。 古立克在其《组织理论简论》中,以 POSDCORB这一缩合词形式所概括出的行政管 理七项职责(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仍然是现代公 共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公共管理学课件(PPT 143页)
5.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公共管理 运动,公共管理学科开始成形。从其直接的来源 来看,它一方面从政策科学转变而来,另一方面 吸取了企业管理的经验。其中前者被概括为P途 径(the policy approach),后者概括为B途径 (business approach)。
P途径 vs B途径
子来说明,主流经济学所注重的是应当生产多少 针,并且其价格是多少。而交易成本经济学所关 注的是这制针活动里所包括的“18种不同的操作” 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2. 交易成本为核心概念
Coase: transaction costs 指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阿罗把这一定义扩大,把交易成本定义为“运行
4.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公共行政学往两个方向 发展:一个是向政治学回归,即注重一些价值方 面的讨论,比如社会平等、民主价值、多元主义、 公民参与、社会正义;另一个是向政策科学或政 策分析发展,它可以追溯至1951年H. Lasswell 主编的《政策科学》,偏重技术方面。
H. G. Frederickson对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论述
国和法国学习。
2.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 二分法。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 国家意志的执行。
3.直到上个世纪前半叶,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 致力于行政原则的研究。Luther Gulick提出了这 样的问题:What is the work of the chief
强调公共部门的独特性
强调公共部门相对于外部 事务的处理
注重政策分析
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 的相同性
注重对组织的内部过程
擅长组织管理
这两种研究途径虽然有区别,但都使用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这一概念,因此也同被视 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组成部分。两者逐渐合流, 最终形成了公共管理这一门单独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管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管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3)非政府组织管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
(四)系统学派理论 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 20世纪60-70年代,系统学派又发展出两 大理论,一是生态理论,二是权变理论。
(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 主需求”
1. 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 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 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 制。
4. 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 层次矛盾的途径。
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
1.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 产品。
2. 公共事务
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 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 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1. 管理
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 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
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
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 行的政策研究;
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 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 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B途径的公共管理主张师法企业,B途径公 共管理的特征:
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公共管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管理学。
2. 公共管理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 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演讲稿
公共管理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公共管理的
一些想法。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和职业,承载着社会发
展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公共管理的定义。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
机构在制定政策、规划和执行各项公共事务时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了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为公众利益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公共
管理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在实践中,公共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自
身的素质和水平。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问题时,公共管理
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善于解决问题,推动事务的
顺利进行。
此外,公共管理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时,公共管理者需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实现各方共赢。
在今天的社会,公共管理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共管理事业添砖加瓦,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公共管理演讲稿
公共管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公共管理这一重要的话题。
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参与的事业。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资源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活动。
它涉及到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服务水平,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公共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官僚主义、腐败现象、效率低下等问题,都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更直接地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公共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公共管理更加科学、民主、透明、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良好的公共管理呢?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公共管理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政府的权力行使在法治的轨道上。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公共服务意识,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需要倡导公民参与,让人民成为公共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共同推动公共管理的改善和进步。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公共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参与公共管理,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实现良好的公共管理,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发展。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公共管理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良好的公共管理而奋斗!谢谢大家!。
公共管理学讲义(完整版)
公共管理学讲义课程编码:0501104学时:40学时学分:2学分班级:公管14(1、2)教师:李兴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公管系2015年3月引论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性较强,且前几章节的内容专业术语也较多,这对于刚接触专业课的大一新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讲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比较慢。
因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公共管理场景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并让游戏后的学生分享其观点。
游戏名称:模拟公共管理游戏道具:卡片、中性笔、桌牌所需人数:40人左右游戏步骤:第一步:分组。
将班级学生分为十七组,第一组扮演公安局局长,第二组扮演检察院院长,第三组扮演法院院长,第四组扮演民政局局长,第五组扮演计生委主任,第六组扮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第七组扮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第八组扮演交通局长,第九组扮演财政局局长,第十组扮演税务局局长,第十一组扮演教育局局长,第十二组扮演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第十三组扮演小学校长,第十四组扮演中学校长,第十五组扮演慈善基金会会长,第十六组扮演医院院长,第十七组龙江银行行长,第十八组为公民组。
前十七组一组一个人就行,第十八组为多数人。
第二步:抽签。
教师将事前准备好的卡片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进行抽签。
其中,有17个人抽到的是公共管理主体的签,如政府的各种部门或非营利组织。
其他的学生抽到的是公民签.每个签上都写着扮演角色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角色扮演。
抽签结束后,即开始角色扮演。
抽到公共管理主体的学生坐在事前准好的桌牌签,等待着处理公民组所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在旁做好记录,将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细节或之前没有想到但却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谈谈在角色扮演时候的感受和想法。
之后,教师对有关问题和观点进行点评及总结。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一、公共治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治理“公共”指多数人的或关于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及其咨询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处理“公共”咨询题的核心,是如何生产和分配公共产物品,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民众的公共性需求。
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治理、公共治理与公共治理学1. 治理一样讲来,能够把治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治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治理客体加以调剂操纵的过程。
公共治理学亦属于一类特定领域的治理学。
2. 公共治理所谓“公共治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以保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治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即与公共利益直截了当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治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持续调整;(4)公共治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截了当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治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治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公共治理活动具体类型的“三分法”:(1)公共政策-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治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的治理;(3)非政府组织治理——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3. 公共治理学公共治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治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治理部门和公共治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黎民-公共管理学讲义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一讲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习要点:·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自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一)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在稳定地扩大(二)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加(三)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与徐《公共管理学》重合部分)(一)理论框架局限(二)管理主体局限(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第二节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与徐《公共管理学》重合部分)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一)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 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3. 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一)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1. 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 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 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 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1. 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 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公共管理学培训讲义(DOC 52页)
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学概述1.1.1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1.1.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1.2.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1)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它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1)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2)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3)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1.1.2.2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1.1.2.3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它们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区别:(1)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
(2)公共管理则是具体通过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学讲义.pdf
——黎民 *学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3、公共管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政府失败论”、政府内部性等内涵。
2、新公共管理内涵及其实践、评价。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1、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2、政府的主要类型。
3、非盈利组织的特点。
4、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异同。
5、层级制的特点与内在缺陷。
6、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公共管理职能1、公共管理职能折内涵,与政府职能的比较。
2、公共管理职能的构成。
3、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依据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试论我国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方向和重点?)4、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失灵)。
5、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
6、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
第五章公共管理的过程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2、公共政策过程。
3、领导方式(依据权力来源划分)。
第六章公共管理的绩效1、公共管理的绩效内涵。
2、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
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4、公共部门绩效的改进。
5、目标管理的涵义与过程。
6、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
第七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调控1、公共权力的内涵与特性。
2、公共权力的性质及落实。
3、公共权力监控的方式、问题及其改进。
1第八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1、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2、政府与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4、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5、政府再造的内涵、模式及其启示。
第九章公共管理中的非盈利性组织1、非盈利性组织的涵义。
2、政府与非盈利性组织的联系。
3、非盈利组织在我国的作用、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局限性和改进。
第十章公共物品管理1、公共物品的内涵与特点。
2、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
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及其与战略规划、非战略管理和功能管理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内涵-方法-价值含义与精神理论与实践方法与价值中国的问题一、含义与精神(一)公共行政PA1.内涵: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指令服从与提供服务2.精神:主权在民思想、法制精神、效率概念3.理论基础:韦伯官僚制理论,政治行政两分法理论4.公共行政的功能:←管制功能:权威性、强制性←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维护功能:维护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作←扶助功能:对社会的有关团体、组织及个人提供某种帮助5.公共行政的原则:←法制原则:依法行政←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顾客至上意识←效率原则:活动的有效性、成本效益分析←责任原则:政府的行为对社会大众负责、政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公共管理PM(NPM)1.公共管理PM: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获得结果与主体责任。
2.精神:3E(经济、效率、绩效)3.理论基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学派1991年9月雪城大学美国公共管理学术会议(三)公共物品PG1.含义:消费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和收费困难性的物品;规模效益大;政府是最佳提供者2.类型:(1)纯PG—国防外交、公共安全、法律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等(2)准PG—道路交通、通信能源、文体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3)有形PG(硬—基础设施)与无形PG(软—法律制度)(四)公共事务PA1.含义: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公益性—反映的是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3.非营利性—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的物品和服务时是不需要交费的。
4.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难以分割的,范围庞大,需要大量投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集中表现为公共权力,在现代社会,公共权力主要是政府。
由于政府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从而具备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性,于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就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
(五)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行政”与“管理”1.种属关系?大概念与小概念:管理涵盖行政2.排斥关系?相互独立:行政是服务于公众的行为;管理是基于结果的亲自控制活动3.相同关系(PA的两种翻译表达)公共管理含义比较宽泛,大部分研究者对公共管理客体的认识趋于一致,即认为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但是,对于公共管理主体的界定却不相同,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狭义的政府,也就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的行政执行部门,就此意义而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同义语,常常被等同使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它既不同于企业,因为不以营利为目标,也不同于政府,因为不具有行政性权利。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通过其专业化能力来满足社会公众的某类共同需求,从而体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
因此,公共管理就是特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上述对公共管理的解释是以公共行政为参照标准而展开的,前者是与公共行政基本相似,后者是与公共行政相互对应,两者虽然对管理主体范围的界定有区别,但是管理主体的单一性却是相同的,因此,仍然可以归于公共行政的范式之内。
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公共管理被赋予新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基本特征:1 、主体是多元,社会公共组织和其他组织2 、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不断扩展的趋势3 、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5 、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去政治化二、理论与实践(PA TO PM)←古典学派:“效率和经济”、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原理的研究←行为学派:霍桑实验、X理论和Y理论、双因素理论等←决策学派:有限理性、渐进决策模式、综视决策模式←系统学派:组织均衡论、生态理论、权变理论←经济学家的贡献: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新公共管理三、方法与价值PA—政治、法律、管理政治法律管理途径.doc..docxPM—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以经济学分析手段和定量分析法研究公共政策B途径(商业途径)用工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部门管理四、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政府定位问题←政府官员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依法行政问题←观念更新问题1.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公共行政←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从官僚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公共行政活动的规律,具体研究对象包括构成这一活动的人、结构和过程。
←研究范围:绪论、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沟通、行政心理、行政监督、行政机关管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立法、行政伦理、行政文化、行政发展3.研究趋向←从演绎分析转向归纳分析←从价值分析转向实证分析←从静态的分析转向动态的分析←从生理的分析转向心理的分析←从间接分析转向直接分析←从单科分析转向多科分析←从比较分析转向生态分析4.我国行政学研究的未来趋向←分析西方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的趋向←公共行政研究的技术化和专业化趋向←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合作化趋向第二讲:公共管理主体公共部门-第三部门←公共部门←行政组织与体制←第三部门与公共服务←非正式组织←学习型组织一、公共部门1.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公共部门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PG)或进行公共管理(PM),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它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不偏向于任何集团的私利。
运作方式: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2.公共部门(政府)的角色“守夜人” :亚当·斯密,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国防与国内秩序的安定,公共基础设施和工程,以节俭为主的政府是好政府。
“大管家”: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的思想,70年代到80年代该理论完善,政府的活动包揽了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生活过程。
“代理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公民与政府也是委托-代理关系,公民通过同意(选举) 使政府获得公共事务管理权, 作为代理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公民负责。
3.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1)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市场是买卖双方共同决定一项产品价格的场合。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供需均衡,使资源配臵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
然而,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是由一系列的假设在内的,但实际上,经济运作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符合市场竞争的假设,因而就有了市场失灵。
(2)市场失灵a.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臵;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b.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A、公共产品的提供。
B、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C、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D、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E、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角色基本经济制度的构建者。
a.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b.公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
c.社会冲突的化解者。
d.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持者。
e.收入和财产再分配的调节者。
f.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g.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4)政府失灵a.公共产品提供的低效率。
过剩和成本过高。
政府活动缺乏价格的指引,这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产它的成本决裂。
b.公共政策失误。
由于理性选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等因素,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符合有效来的资源配臵。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具体表现为预算增长、大机构规模、控制信息使用,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权利d.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政府是唯一拥有合法暴力的机构,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垄断者,垄断同样在政府部门造成了低效率。
e.再分配的不公正。
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涉及到价值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而这种再分配都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f.设租寻租。
寻租是指在某种住房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
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小结市场经济有时会失灵,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需要在效率、公平和稳定等方面等承担职能。
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该是市场永久失灵的地方而非任何市场失灵都要去干预;同时也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克服政府失灵,及时进行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空间。
二、行政组织与体制1.行政组织:一种社会组织,它通常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
2.组织设计原则:命令统一原则、精简精干原则、效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幅度适中原则、权变原则、法制原则3.行政组织体制(1)含义: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2)主要形式:首长制与委员会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完整制与分离制层级制与职能制矩阵组织体制与立体多维组织体制三、第三部门与公共服务1.第三部门(Third Sector)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企业之外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的总称。
第三部门大都是由政府编列预算或私人企业出资,交由非政府单位维持经营的事业体。
常见的社团法人、基金会或非政府组织(NGO)通常都属于第三部门的范畴,第三部门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不用缴税等特质。
那些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一般都可划入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的特征:a.“合法性”,注册、登记或备案的合法身份。
否则是非法组织。
b.“民间性”,组织机构上与政府分离。
一般来讲经费来源独立,无财政拨款。
有财政资助的组织,通常就有政府背景,其民间性就要打一个折扣,自治管理的问题上也要打折扣。
挂靠的“二政府” 。
c.“非营利性”,不得为其拥有者谋取利润。
第三部门的活动和财务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很高的;d.“自治性”,自主活动。
组织章程的自主设计,领导机构和人员自主遴选和更换。
e.“志愿性”,其活动和管理中有显著的会员自愿参与成份。
f.“公益性”,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