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阴阳篇汇总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
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
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
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
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
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
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著也。
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本于阴阳也。
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
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
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
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
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
天地者,阴阳之道也。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厚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当法天地阴阳之理。
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
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
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
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
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原⽂】黄帝问⽈:⼈有四经,⼗⼆从,何谓?黄帝问⽈:⼈有四经,⼗⼆从,何谓? 【原⽂ 岐伯对⽈:四经应四时;⼗⼆从应⼗⼆⽉;⼗⼆⽉应⼗⼆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
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所谓⼀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之期。
谨熟阴阳,⽆与众谋。
点评】此段重点阐述了⼀个道理,有胃⽓⽣,⽆胃⽓死。
【点评 ①黄帝问⽈:⼈有四经,⼗⼆从,何谓: 四经四经,根据张隐庵的注,四经应该是指四时(四季)的经脉,春脉弦,夏脉钩,秋脉⽑,冬脉⽯,这四时的经脉的不同特点以顺应四时之⽓;⼗⼆从,是指⼗⼆经脉的顺序、⾛向等,因为“相顺则治,相逆则乱”,所以也叫“从”。
⼗⼆ ⼗⼆从经脉是⼈体经脉系统的主体,所以也称为“正经”,分别是⼿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 何谓何谓,为什么。
⼗⼆⽉应⼗⼆脉: ②岐伯对⽈:四经应四时;⼗⼆从应⼗⼆⽉;⼗⼆⽉应⼗⼆脉 四时四时,即指春夏春冬四季;应,对应,顺应; 应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③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阳者,指阳脉; 阳者阴者,指阴脉。
阴者凡阳有五,五五⼆⼗五阳: ④凡阳有五,五五⼆⼗五阳 凡阳凡阳,指凡是阳脉,有五种,即春弦,夏钩,长夏缓,秋⽑,冬⽯;五五,第⼀个五,是指五种阳脉,⽽第⼆个五,是指肝⼼脾肺肾,因此,五脏和五种脉对 五五应起来,就是⼆⼗五种脉象。
所谓阴者,真脏也:真脏,指真脏脉,特指脉象中的胃⽓。
⑤所谓阴者,真脏也 ⑥见则为败,败必死也:见,指出现; 见败,指脏⽓败绝,即有胃⽓⽣,⽆胃⽓死。
败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胃脘之阳也,指有胃⽓。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性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
道门黄帝内经之阴阳篇甲甲《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冢多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彳酎气以为稣'。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连;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连;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连;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彳酎稣,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黄帝内经之:阴阳大论
黄帝内经之:阴阳大论①“阴阳大论”,萧本原缺。
今据仁和寺本补。
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
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谨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
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
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寺本补齐。
凡增补部分均以今本《素问》、《甲乙经》校勘,并依萧氏体例记于“编者按”之后。
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者,天地之道,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
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理以生万物,故谓之道也。
编者按:“黄帝问于岐伯曰”,《素问》作“黄帝曰”;“道”后有“也”字。
万物之纲纪也,形气之本,造化之源,由乎阴阳,故为其纲纪。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变化之父母也,万物之生,忽然而有,故谓之化也。
化咸□已,□异百端,谓之变也,莫不皆以阴阳雄雌合成变化,故曰□□。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注“故曰”后所缺二字,仁和寺本只剩前一字上部,略似“父”字,据经文谨拟作“父母”二字。
生杀之本始也,阴为杀本,阳为生始。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神明之府也。
两仪之□谓□神明。
玄元皇帝曰:“天不走转,日月不能行,风不能燥,雨不能润,谁使之尔,谓之神明。
”斯则阴阳之所不测,化阴阳以为神,通窈冥以忘知,镜七曜而为测,一也。
人法天地,具有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中有鉴物之灵,为神明二也。
亦以阴阳和气,故得神而无初,故为府也。
编者按:注“曰”字,仁和寺本缺,谨据文义加。
“窈冥”二字,原本略残,细考其形,当为此二字。
治病者必求于本,本谓阴阳。
编者按:“者”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者”字,此字《素问》无。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夫太极□生两仪,即有两,阴阳二气。
二气之起,必有两仪之形,是即託形生气,积气成形,故积清阳以为天形,积浊阴以为地形。
编者按:注“太”字残缺;“託”字,亦缺末笔,均据文义补。
黄帝内经第七十九阴阳类论
黄帝内经第七十九阴阳类论“原文”盂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人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待坐。
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灵至以病皆死。
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转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
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
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实而动,九窍皆沉。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为狂。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jiǎ),沉为脓附。
阴阳皆壮,下至阴阳。
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
黄帝不应。
雷公复问。
帝曰:在经论中。
雷公曰:请闻短期。
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春正月脉有死症,皆归出春。
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春三月之病,日照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1.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是其中的关键篇章之一。
在这篇论文中,对于阴阳的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盗也;日月者,万物之主也。
阴阳者,万物之和也;浊清者,万物之污也。
神明者,万物之纲也;妖邪者,万物之变也。
3. 译文:In this passage, it states that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re the thief and the master of all things;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the rulers of all things. Yin and yang harmonize all things, while turbidity and clarity contaminate all things. The gods and the bright are the thread of all things, while the monsters and demons are the change of all things.4. 从这段原文和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于阴阳、浊清、神明和妖邪的概念非常重视。
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关乎中医的治疗方法,更是对于人类生活和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种深刻领悟。
5.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概念,我们首先可以从阴阳的定义和作用开始。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指事物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互为存在、互相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6. 我们可以深入地探讨阴阳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人体内部,阴阳是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相互调和的关系。
《黄帝内经》006 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失常则天地四塞。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黄帝内经》必背条文
《黄帝内经》必背条文一、阴阳五行学说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3)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4)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5)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6)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
其信然乎?(7)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第一章气阴阳五行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的概念:精气,简称气,《内经》认 为,气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在天地 未形成之前,这种细微难辨、运动不息的物 质之气,便充满着整个太虚,后来天体的形 成,万物的生化,无不以之作为其物质基础。 这是我国朴素唯物主义元素论在古代天体形 成学说的体现。
原文
太虚廖廓(1),肇基化元(2),万物资 始(3),五运终天(4),布气真灵(5), 总统坤元,九星悬朗,曰阴曰阳,曰柔曰 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 物咸章(8)。(素问。天元纪大论)
名词解释
1太虚廖廓:太虚,指天空,宇宙。廖,通寥,空 阔之意,廓,广大之意。太虚廖廓,谓宇宙广阔 无边。 2肇基化元:王冰注:“肇,始也。基,本也。” 元,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3资始:资,凭借。 4五运终天:五运,指木运,火运,土运,金运, 水运的合称,亦既风,火,湿,燥,寒五气的运 动。终天,形容长久 .
原文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 大论)
名词解释
张介宾注:“始者,肇其生机。散者, 散于万物。布者,布其茂盛。终者,收于 成功。此言万物之始终散布,本同一气。” 生化,指胎孕繁殖。有形,指发育成形。 蕃育,指生长、壮大。象变,指动植物衰 亡而物象改变。
理论阐发
人体与天地相通应 一方面,天地之气入通人体以养脏腑,另 一方面,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又 与天地的事物应象. 法天地之理养生治病的意义.
临证指要
李×× ,女,10岁.病孩由其父抱持而来,合眼哆口伏在 肩上,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软瘫,如无知觉状.其父代诉:病 已三日,每到中午午时和半夜子时左右,即出现上述症 状,呼之不应,但过一时许,即醒起如常人.岳见病状及聆 听病情亦感茫然,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得出子时是一 阳生之际,午时是一阴生之际.子午两时正是阴阳交替 之候,而出现痴迷及四肢不收之病状,则治疗应于此着 眼,但苦无方剂,展转思维,想到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之 方剂,故投以二帖试治.不意其父隔日来告服药二剂,已 霍然如常人,即拟上学读书云.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黄帝内经: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黄帝内经: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黄帝内经读书会(岐黄书友会)之第16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章·金匮真言论·第三节子言解读内经之16期非常有意思,阴阳的话题,放之四海而皆准,防止任意时间皆可用。
黄帝内经一半的篇章都是在讲阴阳,懂了阴阳,自然就懂了内经和养生了。
一日之中,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所以白天从日出开始,就是阳了,到中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
而晚上前半夜是阴中之阴,到快天亮时则是阴中之阳。
所以阴阳可以像物理中的分子一样不断解剖分解到无穷。
为什么我们人身上背上督脉属于阳,对应身体里面是任脉属阴,我们的五脏都是阴脏,而六腑确实阳脏,这又回到我们前面文章里面,谈到阴是主内藏精的,而阳是主外输送。
所以阴阳就不可独活。
接下去理解就是五脏六腑对应的12条经脉,心肝脾肺肾对应都是阴经,膀胱三焦胃大小肠胆则是阳经。
举例: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这是一对,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这又是一对。
如果各位可以按照阴阳来理一理这个关系,其实学习黄帝内经就会简单许多。
养生也变得简单。
【黄帝内经读书会】今日题目⊙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衝气以为和。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逹;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逹;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衝龢,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往阳,至阴。
数阳,迟阴。
抱阳,负阴。
内阴,外阳。
淡阳,浓阴。
故曰:…阳者,生气之母,阴者,形象之根者?矣。
若(髟付)!阴阳之变化,有方无端。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人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通天第七⼗⼆[通天:天,指⾃然界。
通天,即⼈与⾃然界相通应之意。
本篇从“天⼈相应”的观点出发,根据体质禀赋之阴阳盛衰,把⼈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五种形态类型。
认为⼈的性格、品质、形态、体质等都与这五种类型有关。
还根据五态⼈的⽣理病理特点,提出针刺治法原则。
由于本篇取⼈与⾃然相通之意,故名“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余尝闻⼈有阴阳,何谓阴⼈?何谓阳⼈?少师⽈: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亦应之,⾮徒⼀阴⼀阳⽽已也,⽽略⾔⽿,⼝弗能遍明也。
黄帝⽈:愿略闻其意,有贤⼈圣⼈,⼼[必]能备⽽⾏[衡]之乎?少师⽈:盖有太阴之⼈,少阴之⼈,太阳之⼈,少阳之⼈,阴阳和平之⼈。
凡五⼈者,其态不同,其筋⾻⽓⾎各不等。
黄帝⽈: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太阴之⼈,贪⽽不仁,下齐湛湛,好内⽽恶出,⼼和[抑]⽽不发,不务于时,动⽽后之,此太阴之⼈也。
少阴之⼈,⼩贪⽽贼⼼,见⼈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有荣,乃反愠怒,⼼疾⽽⽆恩,此少阴之⼈也。
太阳之⼈,居处于于,好⾔⼤事,⽆能⽽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为事如常⾃⽤,事虽败,⽽常⽆悔,此太阳之⼈也。
少阳之⼈,諟谛好⾃责,有⼩⼩官,则⾼⾃宜,好为外交,⽽不内附,此少阳之⼈也。
阴阳和平之⼈,居处安静,⽆为惧惧,⽆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谈]⽽不治,是谓⾄治。
古之善⽤针艾者,视⼈五态,乃治之。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治⼈之五态奈何?少师⽈:太阴之⼈,多阴⽽⽆阳,其阴⾎浊,其卫⽓涩,阴阳不和,缓筋⽽厚⽪,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多阴少阳,⼩胃⽽⼤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太阳脉⼤,必审调之,其⾎易脱,其⽓易败也。
太阳之⼈,多阳⽽少[⽆]阴,必谨调之,⽆脱其阴,⽽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也。
少阳之⼈,多阳少阴,经⼩⽽络⼤,⾎在中⽽⽓外,实阴⽽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脱⽽疾,中⽓不⾜,病不起也。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
《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黄帝内经》“阴”与“阳”总论篇(田黄先生)本人把《黄帝内经》中讲阴阳及三阴三阳的文章段落集中整理在一起,这样会全面,集中,系统的认识阴阳理论,希望能给广大中医爱好者带来方便和新的启迪!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2,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3,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4,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5,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6,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7,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8,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9,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0,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11,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2,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慓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13,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14,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15,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黄帝内经背诵文段
《内经讲义》背诵内容第一章阴阳五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详解
道门黄帝内经之阴阳篇甲甲《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衝气以为龢‟。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逹;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逹;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衝龢,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往阳,至阴。
数阳,迟阴。
抱阳,负阴。
内阴,外阳。
淡阳,浓阴。
故曰:…阳者,生气之母,阴者,形象之根者‟矣。
若(髟付)!阴阳之变化,有方无端。
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原文
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原文阴阳系日月【题解】阴阳,指自然界的阴阳,人身上下所分的阴阳和经脉的阴阳。
篇中将自然界的阴阳、人身的阴阳与日月相联系,以说明人体同自然界的关系,并据此提出针刺方面的注意事项,所以称为阴阳系日月。
【原文】黄帝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日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口],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日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日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此两阳合于前,故明。
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日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
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提要】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论述了人体的上部和下部,左右手足之经与日、月、天干、地支相对应的阴阳属性及相互关系。
【注释】[1]月生于水张介宾月为阴精,故月生于水。
故此句是说明月为阴的属性。
【白话解】黄帝问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它们与人体是怎样配合的呢?岐伯答道在人体,腰以上像天一样属阳,腰以下象地一样属阴。
下肢的十二条经脉,同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相对应,月是禀受水性而产生的,所以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的下肢经脉属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阴阳杂说阴阳杂说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
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
自“凡痹”至“痹聚在脾”,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
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脏。
八风,八正邪风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邪气伤人者也。
经风,八虚风也,谓五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脏,舍之为病也。
平按:《素问》“问”下无“于岐伯”三字;“五风”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发邪”下无“气”字,有“以为”二字。
注“八正”,袁刻作“八方”,按前《调阴阳篇》“虽有邪贼”句,杨注云:“虽有八正虚风,不能伤也。
”依原钞作“八正”为是。
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脉者,谓得四时相胜之脉以为候。
平按:《素问》“脉”作“胜”,别本亦作“胜”。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也。
谓天风、经风在身,邪气行于寸口,有相胜之候。
平按:《素问》无“得”字。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东风从春生已与肝为病者,肝之病气,运致于颈项,颈项为春也。
平按:注“运致”,别本作“逆致”。
南方风生于夏,病在心,输在胸胁;胸胁当心,故为夏也。
西方风生于秋,病在肺,输在肩背;肩背当肺,故为秋也。
北方风生于冬,病在肾,输在腰股;腰股近肾,故为冬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输在脊,故精者身之本也。
脊膂当脾,故为仲夏也。
土为五谷之精,以长四脏,故为身之本也。
平按:《素问》“输”作“俞”,下同;“南、西、北”下均无“方”字;“故精者,身之本也”句在后。
故春气者病在头,在头颈项。
夏气者病在脏,脏谓心腹。
秋气者病在肩背,肩背为秋气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为痹厥,多在四肢。
故春喜病鼽衄,伤寒,春病在头,故喜鼽衄也。
夏喜病洞泄寒,伤风,夏病在脏,故喜病洞泄寒中也。
平按:《素问》“寒”作“寒中”;“夏”作“长夏”,在仲夏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门黄帝内经之阴阳篇甲甲《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衝气以为龢’。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逹;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逹;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衝龢,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往阳,至阴。
数阳,迟阴。
抱阳,负阴。
内阴,外阳。
淡阳,浓阴。
故曰:‘阳者,生气之母,阴者,形象之根者’矣。
若(髟付)!阴阳之变化,有方无端。
嗟乎!疆弱;盛衰之应验,随时化变。
是以热极,而生寒。
寒极,而生热。
热散,而寒凝。
火升,而水降;反此曰病。
何谓耶?逆阴阳,之质性,内变生焉。
故经曰:“顺;四时之变,勿违勿逆。
承;天地之冲龢,应顺应虚,则养生之道成矣”。
故曰:‘阴藏於内,而阳之守也,阳在乎外,而阴之使也’。
清阳实於四肢,浊阴归乎六府,内化而益,外化而实。
阴阳相守,天地交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故治,必求於本。
求其本,则能除末。
故日形卫,阳在外也。
月形营,阴在内也。
阳化(气火),阴成形。
寒气生,浊。
热气生,湿。
湿气清下,则生肢痺。
清气在下,则为飱泄。
浊气在上,则生嗔胀。
故阴阳反作,病有从逆。
故水为阴,火为阳,阳化(气火),阴归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故精食气,形食味。
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於味。
阴之味出下窍,阳之气出上窍。
故味厚者,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
味厚泄,薄则通。
气厚则发泄,味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故多(重)寒则热,多(重)热则寒。
阳闭生热,阴闭生寒。
寒则蚀形,热则蚀气。
气蚀形,伤为痛。
形蚀气,伤为肿。
风胜则,动。
动,则为风。
热,则为肿。
肿,为鬱成。
燥胜,则乾。
乾,为津衰。
寒胜,则浮。
浮,为积涎。
湿胜,儒泻。
泻,为火火。
故喜怒伤者,血气。
寒暑伤者,形骸。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侵,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譬若寒暑过度。
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申。
而言曰:重阴,其象必阳。
重阳,其象必阴。
冬伤於寒,春必温病;春伤於风,夏当飱泄;夏伤於暑,秋必痎虐;长夏伤於湿,冬必欬嗽;秋伤於燥,冬必涎喘。
故上古圣人,论理人形。
列别臟腑,端络经脉。
会通六合,各从其经。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经臟络腑,属有所部。
谿谷属骨,皆有所起。
分布逆从,各有绦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人之能常,得之程一矣。
经言:“天象,阳也。
气也,圈也,动也,轻也,淡也。
故清龢之气,益氜而通之。
地象,阴也。
味也,方也,静也,重浊也,浓厚也。
故重浊之气,补阴而实之。
阳宣也,阴沉也。
故益阳,以轻淡味薄气厚之属,以其清也。
塡阴,则以其重浊浓厚之色味;以其性沉而滞也”。
故‘气本乎天者、亲於上。
质本於地者、亲其下’。
乃各从其頪也。
阳发腠理,阴走五臟。
阳,充四肢而动。
阴,归五臟而静。
是以阳者,为气。
气厚则纯阳也。
阴者,为味。
味厚者,乃纯阴也。
而气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薄者,阴中之阳也。
以其质言:则轻者,内疏者皆阳也。
重者,内密者阴也。
以形言,则花为阳,实为阴。
叶为阳,茎为阴。
枝为阳,节为阴。
干为阳,根为阴。
皮为阳,木为阴。
地上为阳,土中为阴。
阴之气润乎下,然味厚则滞利,味薄疏通。
阳之气行於上,然气薄则发泄,气厚者发热。
故火,之盛也必衰。
火,之生乎必盛。
气生壮火,少火滋气。
故‘气,遇壮火则耗散。
气,得少火则生长。
逢湿痰(水上火下,皮命切,音病,其火蒸津涎鬱结之为病)(肉网肉)(音纪)则鬱,倂邪则妄’也。
以五行言,则火阳水阴,金阳木阴,土寄四时,阴多阳少。
四时而言之,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故味,其辛甘为阳,功在发散;以其辛散甘缓之故也。
气,味酸苦为阴,用於涌滞;以其酸收苦滞之故也。
且阴阳一,之变无端。
五味,之化方方。
失其时,则变也。
春:之色青。
故青色之阳,袪风解表而通宣。
阴者,清热解毒。
夏:之色赤。
故赤色之阳,理血龢中。
阴者,消瘀破积。
秋:之色白。
白色之阳,除湿利窍。
阴者,益气填中。
冬:之色黑。
黑之阳者,可以消渴补虚。
阴者,疆筋壮骨。
长夏:之色黄。
“黄色之阳也,消病解鬱,龢中理气。
黄色之阴者,益气培阴。
消无妄,祛其烦渴,解相頪,袪其毒燥”。
故酸大濇滞,酸少消瘀。
苦大解毒,苦少清热。
甘大降火,甘少得益。
辛大散结,辛少疎利。
咸大渗利,咸少填补。
故味之合,弗得甚之。
色之治,弗可过之。
性,为之从也。
味,为之归也。
气,为之使也。
故其龢,当有其纪也。
是以、形、色、性、味,为归经之母。
矀之龢伍也,其清浊薄厚,当则无失,适则能已。
味殊有别,性殊往度。
形殊有指,色殊有异。
治以汤液,当明其眞耶。
虚实寒热,时差地异。
大小质地,各有其极。
(髟付);日月晦明之推移,天道斥隍之围变,物,无不易之质性,气,无不应之可虞。
故言传之当愼,匪人勿示。
好大莫取,贪功不及。
从分恖髙,见力及隙者,不可得传也。
其;贵持从来之得为我,嗇而藏宝,学非学,革工无术。
贪守套虚,陈规拒乂;抑有知以启腐膏,伐弱张暴,炎炎不得息止,卫生之道,何以彰光哉?呜呼!百姓无过也。
常祸切而不任之,时病之狂,岌岌以危,异怪之患,随气而猖,当此之时,为工婪,则张狂不度,学为利,则为好所移。
欲大彰,嗜大踨,炎炎莫明,何以卫生?可不悲歟?可不忧乎?是故耳。
憼言浩浩,无过调乎阴阳。
鍼石汤醴,纸在补利得当。
故‘阴不可举,阳不可堕;对癥而司,相得乃长’。
故“阳者,动气也,莫可闭之,闭渍则狂疯癲厥、中风喎斜。
阴者,寧龢也,莫可动之,燥动则客阳、亢眩晕,鬱闷烦懣”。
若(髟付);阴阳之道明,则程道之机彻。
是以‘春病头项,风伤於阳;鲜劳於阴之害’也。
‘夏病胷肋,腻(音病,病头上水下火)鬱闷,伤於络也’;‘秋病肩背,燥风湿蚀,邪风客於肺’也;‘冬病腰腹四肢,寒邪风毒,劳乎筋髓也’。
故春者,天气以生,地道初萌。
当夜卧早起,踏青徐步,鬆形深纳,缓气鬆行,养乎阳道,以资志意也。
违则伤肝,夏为瘀结,秋则寒变;甚则木气臃肿,营血浊粘,是为阴入乎阳。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华实。
早卧早起,迎日缓行,清心养神;使华毓秀,浊滞清宣,通乎腠肤也。
违则伤心,长夏少血;秋为痎虐,心(气火)闭塞,血路不畅。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长夏者,四时之所彚也,土湿石汗,木萧火鬱,晚卧早起,动静龢睦,当汗当温,以致中龢。
逆之则伤脾。
秋则湿淫,逆水糜乎胃肠,春发疮疹,夏当湿痒,甚而病消癉满渴,水涣不收。
秋者,风气大动,地气显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平心静气,内守神恖;静立庭外,以缓秋刑,逆则伤肺。
入冬气塞,而为飧泄,而为乾咳。
风动(痰)火,则为癆为痺。
奉藏者少,冬病气短,至夏疮痒。
冬者,万物闭藏,水(仌水)地坼。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内守勿离,去寒就温;缓步於庭,动无劳骨,勿泄乎阳。
逆则伤肾,春则痿糜,夏当厥逆,伤於骨则寒而逆冷,四时少温,骨渐僵硬,曲伸不利。
此四时应五行之变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圈之无端。
阴阳之化,如影与形。
影虽虚而形无可去,形唯一而影然若即。
“故阴之质、无阳不宣。
阳之气、无阴不功。
”故阳动者,因圆以成象。
阴静者,基方而頪形。
天著形以二十四气,气归其根。
地著体於一十二质,质分浊清。
故‘日作,气归胃以施化。
夜息,气归胆以施卫。
是以病胃气弱,病胆邪盛。
胃气者,动气也。
胆气者,静气也。
故动之,卫在阳明。
静之,卫在胆。
其,胃气虚也,则求营於脾,故使脾虚而人不力。
其胆气虚也,则求营於肝,故使人易怒,易感邪而少寐多惊’。
“风迺时气;客,二气以相搏。
性为风君;作,过则内吹不已。
恖为火王;用,过则消乎血气。
”外邪时干,内邪从乎气性;外者易息,而诸内者难已。
“心为营王,脑迺行主。
脑,为生臟而司腑运。
膓,为心之脑全乎生。
”故齐为雷霆之渊,患矫之师。
故葆生者,其弗伤而气自正。
胃者,受胆之气以运也。
胆者,承胃之气而跃也。
故物随气而变,气因物而化。
阴阳变化,孰知其极?是故,圣人著《阴阳》,而呈斯理。
体变化论《眞意》,以知病。
以《阴阳》,而知天下之始极。
用《眞意》,以明万物之生息。
《上经》者,頪病也。
《下经》者,治之道也。
故知变,而知机。
渐,臻诸玅境。
明机已,比;自然之道枢。
以此知彼,以阴知阳。
以我而通天地,以彼而明五行;此(人大)观之境矣。
(髟付),五行,生也不息。
剋:所以为运;为病。
是以,圣人动之以应时,静则以养气。
气者,得四时之正(气火)也。
故得於胃者,为阳(气中)之阴,以葆龢五内。
得於肺者,阴(气中)之至阳,以佈乎六外。
得之於胆者,为阴中之少阳,故施行静卫。
得之於心者,为阴中之阳明,故司神而致意。
阴阳相龢,则天地交泰,而日月明。
日月明,则神气内蕴,而气血活泼。
形气内守,则营卫固秘。
营卫固秘,则臟腑调泰,而寿且壮。
故阴阳者,大道之机要也,不可不辨耳。
一閜二之。
二閜四之。
四閜八之。
八閜十有六矣。
是以,阴阳之辨也无穷。
阴阳之变而无尽。
知微至著,见著析微。
则著手明白,朔之其因而掘其根,根源治无不愈。
“形者,非形也,不可恒也。
形非形者,常化也。
形可形,非形形也。
形即形,是非形形。
形弗形,是非不形,即形以形也”。
“形形者,非形形者。
非形可形者,非可形者。
可頪,而勿执。
可索,而毋比。
可理会,而毋拘。
可愼,而毋追也”。
故曰:“形可形形,而不可以加也。
加不可追,灋不可頪矣”。
可求诸於形者,可求诸於无形之寓者也。
若是者,《经》舆师继也。
“皆是形形,皆非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