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儒家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 子等,主张文以载道 ,强调文学的社会功 能。
道家
代表人物有老子、庄 子等,主张无为而治 ,强调文学的自然之 美。
禅宗
代表人物有慧能等, 主张心性本净,强调 文学的心灵境界。
浪漫主义
代表人物有李白、杜 甫等,主张个性解放 ,强调文学的创新和 情感表达。
现实主义
沉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鲁迅的文学批评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批评主要 集中在批判封建文化和揭露社会弊病方面。他的批评观 点尖锐、深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强调个性与创新
详细描述
宋元明清文学批评中,个性与创新备受关注,强调作家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路,反对因循守旧。
总结词
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详细描述
宋元明清文学批评中,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成为重要的评价 标准,强调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同时,对文学 与社会、政治、历史等关系的探讨也更加深入。
03
代表人物有白居易、 苏轼等,主张反映现 实,强调文学的真实 性和人民性。
02
古代文学批评
先秦文学批评
总结词
萌芽阶段,初步形成
详细描述
先秦时期,文学批评开始萌芽,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中 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如《论语》、《孟子》等 对诗歌、散文的品评和论述。
总结词
注重社会教化功能
详细描述
先秦文学批评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教化功能,强调 文学作品对道德、政治的积极影响。
发展历程
形成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以《文心 雕龙》、《诗品》等为代表的 系统化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导论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实际是对商业性社会中群体关系实质的揭示。

在西方契约性的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性大于亲和性,人与人相处,所注重的不是内在情感的融洽,而是外在关系的平衡。

如何在契约的限度内充分发挥个体的才能是每一个个体首要的生存条件。

2、中西传统精神与民族性格不同:一、西方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认为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可怕的、神秘的力量在驾驭着自己、玩弄着自己),而东方人与自然是和谐。

他们较多地看到人和自然的融洽与亲和。

因为我国古代是农业性的社会,我们民族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对大自然有着一种亲近感。

农业生产相对稳定的特点,造成了我们古人对自己的力量和自然的信任的态度。

二、在世界观和思想方法上,西方人较倾向于看到宇宙事物的差异性、矛盾性,东方人则较多看到它们的整体性、统一性;西方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较强的分析性、思辨性,东方看事物往往是直观性。

三、在发展观、历史观上,西方尚“变”,东方尚“通”。

对事物的发展,西方人较多注意到它的前后不同,看到其革变的一面;东方则注意事物发展的的前后承袭,看到它稳定的一面。

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而我国惠施曾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东西方历史观发展观产生区别的原因:传统上这种事物发展观的差异,究其原因,也是双方社会经济的不同特点造成的。

西方为商业型社会,而商业的特点是流动性、开拓性:商品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有利润,市场在不断地开拓中才有发展。

故西方人在传统精神上是进取多于守成。

中国古人对历史发展都一个固执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无平不颇,无往不复”。

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事物的流动运转,“万变不离其宗”。

思想发展的形式上,东西方的显著的区别:西方思想史的进程表现为“替变”,后者代替前者,新的否定旧的。

而中国古代,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多表现为“蜕变”。

小结:我们可以把东西方民族想象成两个性格不同的巨人:站在西方的,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精明的、具有外向性格的巨人;而站在东方的,是一个沉静的、敦厚的、具有内向性格的巨人。

中国文学批评史(明清至近代).ppt.Convertor

中国文学批评史(明清至近代).ppt.Convertor

(一)、王夫之的文论一、科学地总结情理之争二、“情景”说三、“现量”说四、诗歌欣赏方面的见解王夫之不仅是一位哲学大师,也是一位美学大师。

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

一、科学地总结情理之争古代“言志”说和“缘情”说的不同宋元以来的情、理之争(宋诗受理学的影响,重理而不重情;严羽强调诗歌主情而反对说理。

)明代以来李贽、公安三袁强调文学应当表现“真情”而反对“假理”。

从文学批评史看,主张言志、载道的偏向主理一派,往往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而忽略诗歌的抒情本质和审美特征;主张缘情、抒写性灵的偏向主情一派,往往对诗歌情中有理的方面认识不足,并对情缺乏积极的引导。

王夫之既强调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感情(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

诗之所至,情无不至。

情之所至,诗以之至),又不否定诗歌中也有理(王敬美谓:“诗有妙悟,非关理也”。

非理抑将何悟?)。

只是诗歌中的理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理而已(经生之理,不关诗理,犹浪子之情,无当诗情)。

这种对情理关系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更为科学也更加稳妥,从而对争论了数百年的情、理关系作了比较圆满的总结。

二、“情景”说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

他认为诗歌意境的构成莫不由情、景两大元素构成: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中的情、景是彼此互相依傍,缺一不可的。

他更进一步深入考察,提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是比较难的;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着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感到有景物形象在。

总之情景互相融合才能构成诗歌的意境美。

三、“现量”说在诗歌的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根据教材的论述,简言之,诗歌创作中的“现量”说有现在义、现成义、显现真实义。

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ppt.Convertor

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ppt.Convertor

唐代文学㈠扫除齐梁遗风从文化思想上说,初盛唐的基本特点是要扫除齐梁遗风,建立与唐王朝的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思想,唐初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批评,正是这种新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梁文学的功过:功——总结了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使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艺术表现技巧渐趋成熟。

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

过——相当一部分作家中有片面追求形式美,而不注意内容充实的缺点。

以至有些作品内容贫乏,情调低下,风格柔靡。

艺术上偏重辞藻、典故、声律等具体技巧,对审美意象的整体塑造较为忽视。

(刘勰和钟嵘提倡“风骨”或“风力”,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两方面的弊端.)㈡反齐梁文风中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另一种是批评其过于追求形式华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

㈢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隋唐五代文论选读陈子昂:(1)对齐梁文学的批评;(2)“兴寄”说;(3)“风骨”说。

皎然:(1)“意”与“境”的关系;(2)“取境”有易、难的两种情况;(3)言意关系问题;(4)诗歌的风格问题;(5)影响。

韩愈:(1)“气盛言宜”说;(2)“不平则鸣”论。

白居易:(1)“为时”、“为事”论;(2)讽谕;(3)白居易诗论之弊病。

司空图:(1)“思与境偕”说;(2)韵味”说;(3)“四外”说;(4)诗论之影响。

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说”和“风骨说”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

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到创作实践的努力,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余波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的创作热潮,并影响了后来的意兴论等等。

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1)对齐梁文学的批评;(2)“兴寄”说;(3)“风骨”说。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两宋金元文学批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两宋金元文学批评的重要特点及主要文学理论著述、批评思潮;了解掌握欧、梅、苏、黄的文学批评思想;了解掌握严羽《沧浪诗话》以“妙悟”论为核心的文学批评思想;了解掌握李清照、张炎的词论思想;了解掌握王若虚、元好问、方回的文学批评思想。

教学重点:欧阳修的文学批评苏轼的文学批评黄庭坚的文学批评李清照的词学批评教学难点:严羽《沧浪诗话》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教学学时:4学时第一节概述从总体上看,宋代的社会风尚大体上呈现出重文、尚理、崇雅的特点。

宋代实行佑文政策,中央及地方官吏多用文士,大办学校,大开科举,因而造就了一批集学者、官僚、诗人于一身的人。

宋人讲“理”,此理,不仅是哲理,而且包括义理、事理、性理、情理和禅理。

宋代文化以复雅崇格为特色,风流儒雅是宋代士大夫所崇尚的美学风范。

宋人取名、字、号多以“翁”、“老”、“居士”等自称,文化艺术上也多呈现出雅致化的倾向。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

”(《金明馆丛稿二编》)而宋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就诞生和繁盛于宋代登峰造极的文化氛围之中,因而宋代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学风尚。

1.诗话崛起于宋,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形式。

中国古代有许多笔记体的诗话、词话,数量众多,持帖浩繁,仅以诗话为名者即有数百种,是一笔丰富的诗歌理论遗产。

它们多用随谈录的方式,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最早。

宋人诗话大多是以资闲谈的,但也出现了《岁寒堂诗话》(张戒)和《沧浪诗话》(严羽)等针砭时弊、理论性较强的著作。

在资料辑录方面,至今已有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和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等。

2.宋代文学批评的基本审美倾向是“情理冲突”,而以“理”为尚。

与盛唐时代那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热情奔放的时代精神相比较,宋代已进入历史的反思阶段,是一个充满理性思辨的时代。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5(明)辩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5(明)辩析

明代小说批判的几个问题
第六,提出了小说人物塑造的理论。容与堂本《水浒传》评点 在艺术分析上运用古代诗文书画的传统美学观点,探讨了小说 创作中人物塑造理论,并作了制造性的发挥。首先,它认为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主要成就,是在于它具有“传神”写照、 “咄咄逼真”的特点,到达了化工境地。如第21回回评写 道:“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摩写宋江、阎婆惜并阎婆处, 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
第一,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小说应当与正统 诗文有同样的地位,认为小说是“六经冈史之辅”,有益于 “世道人心”。它和史书同样有“垂鉴后世”之社会教育作用, 而且由于它的通俗性、形象性,更易为人们所承受。张尚德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指出:“通俗小说可以使是是非非,了然 于心目之下,裨益风教,广且大焉。”
四、中国文学理论批判的富 强和鼎盛 ——明清时期
概述:明清时期中国文学批判理论的新变化
1、文学理论批判转变了以诗文理论批判为主的状况,呈现出 诗文、戏剧、小说理论批判分途进展、而又殊途同归的局面。
2、诗文的理论批判有了更大的进展,其意义不仅仅在评论当代 的诗文,而是在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进展整体的评论,争 论其历史阅历。所以,从文学理论批判的成就及其深度和广度 来看,诗文理论批判仍旧占有主要地位,而且对戏剧小说理论 批判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公安三袁是李贽的朋友,也是他的学生,他们的文学思想是 在李贽“童心说”的根底上进展起来的,也是对李贽思想的进 一步进展。同时,汤显祖、冯梦龙等又分别在诗文、戏曲、小 说等不同方面扩展了李贽的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颇有气概,并 对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文艺新思潮。
第三节 公安三袁和“性灵”说
三袁是湖北公安人,长兄袁宗道,其次是袁宏道,最小的是袁 中道。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7(近代)辩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7(近代)辩析

2、魏源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要求文学必须为救世济时服 务,使之成为挽救时局危机、振兴国家民族的重要工具。
其《秦中杂感十三首》之十一中说:“天地有时龙变化,英雄无 运鹿奔驰。文章更在经纶后,落日柯亭吊所思。”
第二节 姚莹的文学批评和方东树的《昭昧 詹言》
姚莹的文学批评 1、姚莹论文的中心也是在强调“载道”,其《复吴子方书》 说:“仆少即好为诗古文之学,非欲为身后名而已,以为文者, 所以载道,于以见天地之心,达万物之情,推明义理,羽翼六 经,非虚也。” 2、姚莹有关诗歌的论述主要见与他的60首《论诗绝句》。这是 姚莹一组系统的论述诗歌史上各个代表诗人创作特色的论诗诗, 起自汉魏古诗一直到清代康熙年间的王士镇。姚莹对历代诗人 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诗学思想特点。他论诗要 求符合孔子“兴观群怨”的宗旨。他说:“辛苦十季摹汉魏,不 知何故远风骚。而今悟得兴观旨,枉向凡禽乞凤毛。” ,所以 他
《艺概》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成就
《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 《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说明刘熙载对“艺”的认识 是相当宽泛的,他所说的“文”包括六经在内,而《经义概》 则是讲流行的八股文,但其书的主要部分还是诗、文、词、赋 等纯文学。他的书之所以称为“概”,并非仅仅讲一般概况, 而是指各类文艺创作最主要的要点。
龚自珍的文学思想
3、龚自珍认为文学和时代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时代就 有什么样的文学,这是他强调文学要表现时代的忧患意识之理 论根据。 4、与提倡“尊情”、“言其所不得不言”的诗学思想直接相关 的是,龚自珍在诗歌艺术上强调自然美而反对人为造作,主张 创新而反对模拟因袭。他曾说:“民饮食,则生其情矣,情则生 其文矣。”(《五经大义终始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二章 儒家的文学观
孔子: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孟子:“与民同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 荀子:《乐论》、《天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一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 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 而展开的。下面我们分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文”的概念就是受原始绘画的启发而产生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 《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第四,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 是一些片断的论述,很多还不是直接的文学理论批评,但是已 经涉及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本 问题,并且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从哲学和美学思想 方面埋下了牢固的基石,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可 以在先秦找到渊源。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先秦时期
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 第一,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还处于萌芽和产生时
期,它们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 纯粹的、单一的。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 则也。”《左传·嘻公二十七年》 “文质彬彬”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己所谓的“论文叙笔” 前10篇为有韵之文,后10篇为无韵之笔。 (3)、第26篇《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或曰写作方法论。 (4)、《时序》、《通变》、《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杂论,
分别讲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 (5)、最后第50篇《序志》,全书的序言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件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过程;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文论形成的差异(民族特色)等;了解掌握儒、道文学观的核心精神及其文艺思想的结合、互补及其影响等。

教学重点:儒家文学批评道家文学批评教学难点:儒家文学批评和道家文学批评的对立互补教学学时:4学时第一节先秦文学批评概述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是在《诗经》、《楚辞》、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奠基时期。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指出:“《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

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在先秦文学史上,诞生过许多令人仰慕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一、先秦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先秦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时期。

比较而言,先秦文学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处于萌芽状态1.原因(1)文、史、哲不分,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

(2)文学与其他艺术不分:诗、乐、舞三位一体(《尚书•尧典》)(3)文学是广义的:文学泛指学术、学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2.表现(1)文学批评观念与礼乐观念杂揉(2)文学批评观念与学术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杂揉(二)诗学为先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所以文学批评的最初形态也就是诗的批评,直至明清,它仍居主导地位。

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

先秦文论广泛涉及到了天人关系、美善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诗乐关系等在内的文艺问题。

诗言志是先秦文学批评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与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主。

(三)零散不成系统,但影响深远1.零散不成系统,这与萌芽状态互为因果。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7(近代)剖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7(近代)剖析
《蕙风词话》的中心是讲“词境”的特征及其创造。所谓“词 境”,实际就是说的词的意境。况周颐认为“词境”的形成和 创造,需要词人能进人一个特殊的精神境界,也就是我们传统 所说的“虚静”、“物化”的境界。
他在《蕙风词话》卷一中说:
况周颐的词学思想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 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 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 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帐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 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 三十年前,或月一至焉。今不可复得矣。”
《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 《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说明刘熙载对“艺”的认识 是相当宽泛的,他所说的“文”包括六经在内,而《经义概》 则是讲流行的八股文,但其书的主要部分还是诗、文、词、赋 等纯文学。他的书之所以称为“概”,并非仅仅讲一般概况, 而是指各类文艺创作最主要的要点。
第十七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 姚莹的文学批评和方东树的《昭味詹言》 刘熙载的《艺概》和陈廷焯、况周颐的词论 黄遵宪的“我手写吾口”诗歌理论
第一节 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
1、龚自珍强调文学创作是人内心思想感情不得不发之产物,他 说:“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人其胸臆本无所欲言,其才武又 未能达于言,强使之言,芒茫然不知将为何等言。”(《述思古 子议》)
四个代表人物:刘熙载等(发扬古代文论中的积极内容,总结具有 民族特色的审美传统)黄遵宪(改良派的文学思想)梁启超,明确 提出了“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山 此开始了东西文化思想的直接交流与融会。王国维,是把传统文艺 关学和西方文艺美学有机结合起来的第一人,并对后来文学思想发 展由古代向现代过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其次,重视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 随着强调社会性与共性的儒家经学的衰落和重 自然、重个性的道家玄学的兴起,一个个性觉 醒的时代已然到来。 这大大促进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转变与繁 荣。 第三,重视文学创作自身规律与特点的研究。 这与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得到广泛传播 关系 密切。
言、象、意的关系
论表现技巧


(1)在结构和布局上,必须安排好“意”和 “辞”,所谓“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2)重视“意”的主导作用:“理扶质以立 干,文垂条而结繁。” (3)提出艺术技巧的若干原则:“其会意也 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既音声之迭代,若五 色之相宣。” 构思巧妙、辞藻华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这些正是六朝文学在形式美方面的三个主要 追求。
《文赋》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文赋》开始体现了中国 古代文论论创作以道家为主、论功用以 儒家为主的儒道结合的文艺思想特征。 不仅《文心雕龙》是对《文赋》的全面 继承和发展,而且挚虞、李充的文体论, 沈约的声律论,萧统《文选》中的文学 观念,等等,都受到《文赋》的某种影 响。
第四节、永明声律论和文笔之争
《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一、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 1.构思的前提条件: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 丰富积累。此即《文赋》开篇提出的:“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 “玄览”一词出自《老子》,河上公注谓:“心居玄冥 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它是指一种不受外物 及杂念干扰而能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 专一的精神状态。这是针对“意不称物”而提出的。 而针对“文不逮意”则要求作者通过广泛学习来汲取前 人的学识与艺术经验。
“文以气为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3(唐)剖析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3(唐)剖析

李白的诗歌理论
“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 《古风》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杜甫的诗歌理论
文学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他 很重视《诗经》的传统,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使之与他安定乾坤、拯救黎元的政治理想相结合。
唐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基本 特点
唐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基本特点 1.唐宋金元时期在文学的审关特征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对以意境和韵味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理论,从各方面 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2.出现了大量“诗禅合一、韵味无穷”的诗歌意境 3.提出了“为民请命”和“不平则鸣”的创作原则 4.出现了大量的诗话和词话的批评形式
“三境”、“三格”说
《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
“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 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 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 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 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三格” :“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 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 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 于物,因心而得。”
左思、陶渊明
感情论、自然论、风骨论、滋味论
滋味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钟嵘是中国占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 歌评沦家。 《左传·昭公九年》:“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国晏子论“和”与“同”时,说到 “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 《乐记》中说:“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 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隐秀》篇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钟嵘:详切;赋、比、兴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

绪论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两面性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农业宗法型社会及儒道思想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二者的和谐一致。

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天贵真的宇宙观和审美观正是其产物。

三、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概念、范畴的特点受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也有多义性。

它所运用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概念,一方面能够深刻揭示文学现象的规律,包含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思想,令人读来具体、亲切,富有美感,但另一方面,概念、范畴意义不够明确,分析归纳逻辑不够严密。

梁启超在《国民浅训·不健全之爱国论》中曾对中、西“研究学问之法”的相异点及其结果下断语曰:“我国学者,凭瞑想,敢武断,好作囫囵之词,持无统系之说;否(不足之处)则注释前籍,咬文嚼字,不敢自出主张。

泰西学者,重试验,尊辩难,界说谨严,条理绵密;虽对于前哲伟论,恒以批评的态度出之,常思正其误而补其阙。

故我之学皆虚,而彼之学皆实;我之学历千百年不进,彼之学日新月异无已时,盖以此也。

”王国维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中也对中西不同的思维特点及学术短长作了这样的说明:“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Ceneraf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文学批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清代传统诗、文、词理论批评的繁荣状况及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情况。

了解掌握王夫之的文学批评思想;了解掌握方苞为首的桐城派古文理论;了解掌握叶燮的文学批评思想;了解掌握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的“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和“性灵”说;了解掌握常州词派基本理论;了解掌握李渔戏曲批评和金圣叹小说评点。

教学重点:王夫之的文学批评叶燮的文学批评桐城派文论常州词派教学难点:清初四大诗论李渔戏曲批评金圣叹小说评点教学学时:4学时第一节概述清代文学理论批评,是清代三百年政治文化、学术思想、社会风尚、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

具体而言,清代的文学批评具有以下批评个性和审美特征:第一,文学批评观念上的“返经归本”,以复古为尚。

面对着满清贵族入主中原以后特殊的民族关系,清初文坛就以抒爱国之情、发亡国之恨、赞英雄之业为基调,清初爱国遗民的唯一护身法宝就是学古复古,在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之中提倡返经归本,力主恢复和规范儒家学说,抑制晚明文人纵放情怀的个性意识和世俗化倾向,维护儒学尊严和正统地位。

第二,文学批评理论上的集大成性。

清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学批评,受理学思辨与朴学实证及“西学东渐”之影响,既重实际批评,又重理论批评,注重对传统诗学的全面总结和理性思考,具有明显的集大成性。

王世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代表着清代诗学的最高成就。

第三,唐宋之争的历史终结。

肇始于南宋之末的唐宋之争,历经元明而至于清代,终以“祧(tiāo,远祖之庙,)唐袮(nǐ,亲庙也)宋”[祧唐袮宋,即以唐为远祖,以宋为近祖。

]、弥合唐宋而终。

诗分唐宋,主要在于时代风貌和审美情趣之差异性所致。

故所谓唐宋诗之争,其实质是诗歌美学之争。

清代诗学已初步摆脱了明代唐宋诗之争那种攻讦门户的狭隘性,主导方面在于对唐音、宋调两种诗歌艺术之美及其创作规律的追求和探讨,因而走出了一条通融唐宋之路。

第四,从“心学”到“实学”:清代文学批评队伍的学者化。

清代文学批评大家都是学者型的,而非单纯诗人类。

如,钱谦益、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袁枚、赵翼、翁方纲、纪晓岚、章学诚、梁启超、章太炎等等。

他们都是清代的著名学者,又是卓有成就的批评大师,有的还是著名的朴学大师。

文学批评队伍的学者化,使清代文学批评实现了从心学向实学的转变,形成了清代文学批评和古典美学“厚实古朴”、“博大精深”的特殊个性和美学风格。

第五,清代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

地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复杂,异彩纷呈,融汇于炎黄文化的大江大河之中。

所以,中国文学批评一开始就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代文学批评的地域文化特征尤为明显:一是文学批评派别的地域性。

如乾嘉学派就有吴派和皖派之争;古文桐城派又生发出浙派、闽派、江西派、湖湘派等;词学方面有云间派、西陵派、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等。

二是文学批评著作的地域性。

其中尤以诗话最为突出,出现了许多专以地方诗人、诗作为批判对象的所谓地方性诗话。

如郑方坤的《全闽诗话》、裘君弘的《西江诗话》、陶元藻的《全浙诗话》等等。

第二节王夫之的文学批评思想一、生平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衡阳市人;字而农,号姜斋;中年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年仍用旧名。

因隐居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后人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遗著总称为《船山遗书》,有100多种,主要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等。

二、文学批评思想(一)论情景关系1.首先倡导“以意为主”,他的所谓意,包含了情的成分。

揣摩文学批评史上的意,大致指经过了规范化的情,是止乎礼义的情。

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2.其次他认为诗中的情景是由身观体验而来,强调对社会的体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认为作家写景不能靠地图去想见山川原陆的万千气象;遥听鼓声,也不能描画出剧场歌舞的欢腾场面,必须要靠身观体验才能逼真地予以表现。

王文中所提倡的是即景会心,在与自然相触的刹那间决定取舍,无须事后琢磨,更不能凭空想象。

他引用的佛家的“现量”一语即是这个意思。

这便带来他诗论中的第三点,就是强调即景会心,钟嵘所谓的直寻。

3.强调即景会心,反对拟义和苦思。

池塘生春草……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通灵之句,参化工之妙。

若但于句中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

以神理相取,在远近之间,才著手便煞,一放手又飘忽去。

……王夫之的这种提法,好的一面在于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想苦思;不好的一面在于他完全否定了作家的创作可以突破人的身观限制,缩小了想象的作用;好的一面在于这种理论提倡作品风格的自然天真;不好的一面在于他完全否认了作家创作的推敲之功,所以显得非常片面。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可参考拙作的有关论述。

4.情景的辩证关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上的“情生景”和“景生情”的问题;二是作品中的“情中景”,“景中情”的问题。

关景者情,自与情相为珀芥也。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

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

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王对情景关系的论述,是前此最为全面的,是对古代情景理论的总结。

明前后七子中的谢榛和徐祯卿都对情景有过论述,有些说法启发了王夫之,但要论全面和系统,还是以王夫之的情景论为最。

(二)论兴观群怨王论兴观群怨,打通四者,意在强调可以怨。

先看见于《诗绎》中的一段:“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

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

“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

这是纲领性的说法,意在说明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截然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

第三节叶燮及其《原诗》一、生平叶燮(1627~1703) 生活于明末清初,清代诗论家。

字星期,号己畦。

嘉兴(今属浙江)人。

因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

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

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

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己畦集》。

《原诗》原附刊《己畦集》中,分内外两篇,每篇分上下两卷,共4卷。

后收入《昭代丛书》和《清诗话》中,合为 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新校注本(与《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合刊),以《清诗话》本为底本,校以《己畦集》本,仍分4卷;内篇上下分卷,据文意略有调整。

内篇为诗歌原理,其中上卷论源流正变,即诗的发展;下卷论法度能事,即诗的创作。

外篇为诗歌批评,主要论工拙美恶。

《己畦集》中尚有《与友人论文书》等文学论文,宗旨与《原诗》略同,内容亦不出以上三个方面。

二、文学批评思想(一)对过往批评史的评价叶自视甚高,但他对批评史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他对批评界的全面否定,使人怀疑他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些文献:“诗道之不能长振也,由于古今人之诗评杂而无章、纷而不一。

……”(二)关于文学史的源流正变说叶燮认为,前代诗歌是源,后代是流;源是正,流是变。

但文学的变并不意味着失正,也不意味着衰败。

时代的正变和文学的正变是有区别的。

他还进一步认为,正是由于文学有变,有创造,才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这对诗大序以来的正变之说显然是一个修正。

《内篇》上曰: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

……这种正变源流说颇有辩证思想。

所谓盛极而衰,衰极而盛。

是符合文学史现象的。

惟将诗三百认为是源与今说颇不相符。

叶说与明公安派的文学史观有相合处。

(三)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原诗》即推原诗的本质,所以它主要探讨了构成诗的主要内容的客观事物和作者所必备的主观条件。

其中它以理、事、情三者来概括客观事物的三个要素;用才、胆、识、力来概括作者所必备的主观素质。

它认为诗就是由客观事物的理事情和作者主观的才胆识力相结合的产物。

《内篇》下云:曰理、曰事、情,此三言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

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

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

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尽以出之者也。

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在此前的古代文论中,论述文学创作诸因素时,往往不能综合论述,对于诗的内容或主抒情,或主言志,或主述事,或主说理;对于作者的素质,或强调才气,或注重学问,或强调道德修养,或注重生活实践。

分而论之,不无有理,但缺乏综合之论。

叶燮所论,以理事情以喻客观,以才胆识力以喻主观,虽说不一定全面,但应该说是抓住了事物的核心。

有他一定的道理。

首先,什么是理、事、情?自开辟以来,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汇之赜,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

曰理,曰事,曰情。

三语大而乾坤。

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于一草一木。

一飞一走。

三者缺一,不成物。

文章所不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具三者,又有总而持之,全而贯之者。

曰气,理、事、情之所为用,气,为之用也。

其次,什么是才胆识力呢?《内篇》下云: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

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才”——作家艺术地再现生活的能力。

是指作者所具有的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才能。

故该篇又说:“夫才者,诸法之蕴隆发现处也。

”无才,“心思不出”;有才,则“天地万物,皆递开辟于其笔端”“无有不可举,无有不能胜,前不必有所承,后不必有所继,而各有其愉快”。

“胆”——不拘格套,别出新意的独创精神,指敢于发表意见,能打破束缚的精神。

故该篇又说:“昔贤有言:成事在胆;文章千古事;苟无胆何以能千古乎?吾故曰:无胆则笔墨畏缩。

胆既诎矣,才何由而得伸乎?惟胆能生才。

”无“胆”,笔墨畏缩“如三日新妇,功恐失礼”“跛者登临,举恐失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