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及退出机制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满足社会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不同性质的高校之间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因此亟需加强分类管理,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分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描述1. 资金来源不清晰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通常依赖政府资助、社会捐赠等方式获取经费,而营利性民办高校则以盈利为目的,依靠学费、捐赠和投资收益等来维持运营。
在实际运作中,一些非营利性高校可能存在着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而营利性高校可能存在着不正当的资金来源,导致资金使用不透明、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2. 办学目的不符合定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通常以社会责任和服务为宗旨,注重教育公益性质,而营利性民办高校则着眼于经济效益,重视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非营利性高校可能出现盲目扩张、追求眼前利益的问题,而营利性高校可能忽视教育质量、滥发证书等行为,导致办学目的偏离定位。
3. 教育质量不稳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教育质量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些非营利性高校由于资金匮乏,设施设备、师资水平等方面难以保障,而一些营利性高校则可能出现将经费过多投入宣传营销、忽视师资建设和学术研究等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4. 管理体制不规范由于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性质不同,其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些非营利性高校可能存在着决策程序不透明、管理体系不规范等问题,而一些营利性高校可能出现校长职位过于集权、内部监督不完善等情况,导致管理体制混乱。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金监管在分类管理中,应加强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对于非营利性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其经费来源和使用进行审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营利性高校,要求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简析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这些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支持民办高校的治学,民办高校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诸多法案的陆续公布,民办高校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时期。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而经济的进步也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1 现阶段民办高校管理的思想、目标和原则1.1 管理的思想与目标无论是实际教学亦或是理论研究当中,教育工作者都号召学生了解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人。
一个学校的管理并不单纯地由教师进行,其中也要有学生的参与。
由于新世纪的到来,教育机构想要更好地生存,只有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为了有效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管理者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应当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不仅要有法律作为后盾,还要制定好相关战略规划。
其次,国家应当表明自己的态度,政府应当予以民办教育更多的空间,更大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也要考虑民办机构发展的困难并予以帮助。
最后,学校应当设立合理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自己的办学方式,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2 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原则对于教育行政的管理细则,有关各方设定了详细的标准。
首先要保证的是符合法律要求,教育人员有权利,更要为权利承担责任。
其次要确保公平公正,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在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机构的效益。
学校要更好地开展管理,首先要确立准确的发展方针,无论是公版或是民办学校,都应当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并在不断与同类学校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1]。
其次要保持建校最初的公益目标,热心帮助上学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一个学校办学不仅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要保证有社会效益。
2 现阶段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2.1 社会方面由于民办高校的出现仅仅是近几年的时间内,社会群众对民办高校的了解还不够。
因此,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宣传,因此也很少有群众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选择民办高校。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驱动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背景规模不断扩大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机会。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在稳步提升。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现存问题资金来源单一由于资金和政策的限制,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师资力量不足学科设置不够合理政策环境问题分析法律法规不完善审批和管理制度不规范政策支持不足教学质量问题分析03020103学生权益保障不足学生管理问题分析01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02心理辅导缺失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
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一些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受限。
教师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民办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不科学,影响教师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公平招生政策制定公平的招生政策,确保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享有同等待遇,消除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完善法规保障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确保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和待遇,保障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
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水平。
政策环境改进建议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服务严格惩处违纪行为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建议优秀案例介绍辽宁传媒学院作为辽宁省内知名的民办高校,辽宁传媒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传媒教育。
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与多家媒体、广告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传媒人才。
辽宁何氏医学院该校是一所集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民办高校。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资源。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分类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也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1. 资金管理不规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通常以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责任为宗旨,其它利益并非首要考虑。
而营利性民办高校更注重经济效益,可能在资金运用上存在不当行为,盈利化倾向严重。
这样一来,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在资金管理上的差异很大,可能会对学校的经济状况和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和教学管理上存在着差异,导致其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营利性民办高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在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上进行投机取巧,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较为有限,也可能在教育质量上存在一些困难。
1. 完善法律法规在分类管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时,有必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
也要规范其教学行为和资金使用,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2.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监管力度,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处罚。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民办高校的行为,也可以保障学生的权益和教育的公平性。
3. 落实分类管理政策针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特点和定位,应制定相应的分类管理政策,区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促使民办高校按照各自的定位和特点进行办学。
4. 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其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倾斜。
当前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过去二十年里,民办高校的数量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总体上而言,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上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当前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难点。
由于缺乏国家经费的支持,民办高校不得不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寻求企业或社会资助。
然而,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往往会面临着多种困难:一方面,民办高校需要承担高昂的招生、宣传、设备、教师培训等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缺少优质的生源和师资,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去招聘和培训人才。
对策:政府应建立适当的制度,增加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降低其资金来源的成本,并在拨款上予以公平的对待。
此外,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和赞助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并加强与各企业、社会机构等的合作,搭建一个具有较高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的教育机构形象。
二、师资问题高等教育一直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而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石。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民办高校在聘用师资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招聘标准不明确、薪酬待遇低、师生互动不足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损害了民办高校的声誉,且可能领导到教学一系列问题,比如质量不高的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等。
对策:首先,民办高校应加强教师招聘标准的制定,唯才是举地优秀教师才有机会在民办高校执教;其次,加大对民办高校师资的培训投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民办高校应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和学习平台。
三、办学质量问题民办高校毕竟没有公办高校的历史和优势,面临着很多在办学过程中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招生质量、教学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等等。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学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不少民办学校创办者因资金压力或经营不善而被迫关闭学校。
这不仅影响到学生及家长的利益,也给教育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民办学校退出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民办学校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关闭时的清算程序和方式不够规范,无法保障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学校关闭后,师生资源流失,对当地的教育事业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对于民办学校的有序退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法律法规需要立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民办学校有序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办学校退出的程序、流程与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激励和约束,规范学校的运营和管理。
2. 建立退出清单及暂停招生机制民办学校应按照规定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公示退出清单,并停止招生。
此举可以保障正在就读的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及避免因过多的欠款或拖欠老师工资等导致的财务风险。
3. 保障学生及家长权益一旦学校正常退出,学生及家长有权获得全部属于自己的学费。
此外,在学校关闭后,还需安排好学生的转学,在转学后,新学校应根据学生原学校的情况及时给予辅导。
4. 减少因学校关闭而受到影响的师生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民办学校的经营情况,及时预警舆情,服务退出民办学校的师生,减少他们的受影响程度。
结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民办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而由于些种因素,一些民办学校仍面临着关闭的困境。
有序退出机制是必要的,而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法规,但还远远不够。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多关注民办学校的经营状况,并且积极建议政府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切实保障好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反战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很多困境和障碍,同时自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我国民办高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那是被称做“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
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遇到了很多困境和障碍,同时民办高等教育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开展民办高等教育?本文从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体制入手,更好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一、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解管理体制,是指管理机构中的是指和管理权限划分等一整套领导管理制度。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协调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以及学校内部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涉及民办高校内部的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相互关系等管理制度,它决定学校的管理体制,直接支配着民办高校的全部管理工作。
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心工作,是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民办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努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公平和协调发展创新内部管理制度,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阔视野,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扩大服务面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从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二、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责权划分不明确。
民办高等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划分得不够明确和规范。
总的来看,学校还没有真正改变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很有限,自我约束机制也不健全.(1)主观上: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改变学校隶属和投资关系,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建立起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上面。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近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办学资金不足。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导致民办高校往往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也给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投入,通过增加经费支持来改善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
民办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发展模式,例如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增加办学资金来源。
民办高校在招生和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民办高校在招生时存在虚假宣传、夸大自身办学成果等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信任度下降。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民办高校存在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加强对招生宣传和教学质量的审核和监督。
对于存在问题严重的民办高校,应严格依法查处,以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民办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民办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公办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民办高校在社会认可度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传统以及民办高校发展的相对短暂,一些人对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历认可度存在疑虑,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就业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民办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公办高校的合作,共同探索办学发展的新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民办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学历认可度。
大陆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基于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制度的经验
第21卷第1期2021年1月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Vol.21,No.1Jan.2021收稿日期:2020-07-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880059)作者简介:阙海宝,男,重庆人,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导,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
①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05-20,http ://www.moe.gov.cn /jyb_sjzl /sjzl_fztjgb /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 。
大陆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基于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制度的经验阙海宝邓双(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11)摘要:伴随分类管理政策的推进,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备受各方关注。
民办高校退出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亟待政府明晰退出机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发展逐步成熟,与之相关的退场制度也相对完善,对大陆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章在探讨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制度的构建背景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大陆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设计建议,以期对完善大陆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有所助益。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私立高校;退出机制DOI :10.3969/j.issn.1671-2714.2021.01.003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的定位从弥补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发展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57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7所。
普通本专科招生219.69万人,比上年增加35.75万人,增长19.43%;在校生708.83万人,比上年增加59.23万人,增长9.12%;硕士研究生招生876人,在学1865人(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港澳台地区)①。
分析民办教育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分析民办教育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民办教育行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政府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机构纷纷涌现。
然而,民办教育行业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民办教育行业中存在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为了追逐利润,可能会降低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
一些机构可能缺乏师资力量,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此外,一些机构可能过度依赖教辅材料,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民办教育行业中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地区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差异,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民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这导致一些家长不得不迁往其他城市或在早期培训阶段进行长期的分居教育。
此外,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大城市或地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第三,民办教育行业中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由于民办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庞大,一些监管漏洞和不足浮现出来。
一些机构可能存在虚假宣传、乱收费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此外,一些机构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如超员招生、违规拓展教学范围等。
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确保民办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民办教育行业还面临着一些其他挑战。
首先是家长的选择焦虑问题。
由于民办教育市场的庞大,家长在选择民办教育机构时可能会感到困惑,无从下手。
特别是对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机构,家长可能缺乏足够的信任感。
其次是教师的培训和发展问题。
民办教育机构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保证教育质量。
然而,由于人力成本的压力和竞争的残酷程度,一些机构可能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渠道。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行业的监管,加强市场准入条件和执照审查,确保机构的合法性和质量。
试析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
试析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办学成本高、学术水平不高、校企合作不足等。
如何走出窘境,成为了摆在民办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背景民办高等教育是指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自198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问题学术水平不高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能力等方面与公立高校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是校企合作不足的主要原因。
由于学术水平不高,民办高等教育很难与公立高校竞争,也无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校企合作不足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领域的研究合作。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自身的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对民办高等教育不信任导致的。
这造成了民办高等教育融合产业的困难。
办学成本高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成本普遍较高,有的学校为了赚快钱甚至不惜降低办学质量。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不利于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发展。
解决方案提高师资力量招聘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民办高等教育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的基础。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学校中来。
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民办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
民办高等教育应该积极推动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一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合作上要更加注重。
企业在合作中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帮助民办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控制办学成本办学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办学成本,加强内部监管,防止虚假宣传和低水平办学行为。
结论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市场灵活、办学理念新颖等优势,可以较快地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来源不稳定、政策支持不足以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筹措资金、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加强监管和评估机制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
未来展望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监管机制的更加严格,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环境将逐渐改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问题、解决对策、资金来源、政策支持、教学质量、监管评估、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民办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办学模式相较于公办高校更为灵活多样,能够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数量逐渐增多,但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收费和社会捐赠,存在较大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性。
这使得一些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境,影响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不足,缺乏相关政府扶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发展受限,难以持续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
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解决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的内容。
】1.2 问题意识我国民办高校的存在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发展速度迅猛相比,民办高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也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稳健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民办高校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和社会捐助,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导致学校运行和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研究报告
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一些民办学校面临存续困境。
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需要建立健全的民办学校退出机制。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的背景和意义。
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退出机制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1. 建立退出机制的法律基础:通过立法明确民办学校的退出条件和程序,保护学生权益和教育质量。
2. 完善退出机制的评估机制: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对民办学校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提供退出机制的财政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办学校的退出,并为学生提供转学费用补贴。
4. 加强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监督: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监督作用,对民办学校的退出进行监督,并为学校提供指导和支持。
5. 推动民办学校转型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民办学校转型为高质量学校,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建议,希望能够对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办高校是指由社会力量兴办、自主办学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民办高校虽然与公办高校地位不同,但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数量均在不断增加,其中营利性民办高校主要以赢利为目的,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则更注重教育质量和社会责任。
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还影响了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清晰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1.2 问题清晰化问题清晰化是指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梳理,明确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为未来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准确的方向和依据。
当前,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管理问题愈发凸显,如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给教育系统带来一系列挑战和困扰。
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问题进行清晰化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制定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200字】2. 正文2.1 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管理不规范是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种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民办高校管理存在着权责不明、决策失控的问题。
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不清晰,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的现象。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规定不够明确、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方面。
政策规定不够明确是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目前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政策仍然不够明晰,导致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灰色地带,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给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性质不同,其管理体制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很多地方,高校管理者对于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高校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导致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适应高校管理的需要。
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也是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高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高校的融资渠道、使用方式和监管要求都存在不同,因此在资金管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这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对策:一是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政策框架和依据,使之更加规范和透明,为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方向和指导。
二是要推动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高校管理需要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对于高校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是要加强高校资金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高校资金利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
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及退出机制
“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及退出机制杜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摘要】本文从“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出发,分析了此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退出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问题退出机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强烈刺激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除公办的学历教育外,民办学历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与大学学历教育合作设置办学点,这些办学点招收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开设定向班或者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在付给校本部一定的学历费用之后,学生达到要求毕业就颁发相应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高教自考或网络教育毕业证书,办学层次分为专科和本科。
这类办学点的性质属于“民办非企业”。
一、“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除人们对教育的客观需求外,这类办学点存在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教育投资者看重的是投资教育所能带来的回报。
此类办学点数量众多,成都某具备办学资格的大学2011年仅在全国设置的网络教育办学点就有50多个。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2008年达到最高峰,为12487万人,随后从2009年开始持续下降;2009年全国高考人数比上年减少40万人,2010年比上年减少75万人,2011年比上年减少24万人,且调查显示,高考人数下降的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锐减使公办院校都面临着严酷的生源竞争,更毋庸说处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突破新低,四川省2011年高职(专科)志愿参考分数线文科210分、理科200分,成为历年来最低的高职(专科)录取线。
民众对教育的需求从能读大学转化为读好大学,“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源范围一再被压缩。
前面提到的成都某高校50多个网教办学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办学点,2009年招生数为1026人,2010年招生数下滑到817人,2011年招生数突降到426人。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间资本的逐渐加入,民办学校的数量及规模逐年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管理不规范、资金问题等原因,一些民办学校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有的办学行为触及法纪底线,对师生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为维护教育公平、保护学生权益、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部于近期出台了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旨在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师生利益。
方案概述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开自查民办学校在退出前需要进行公开自查,通过自查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质量问题:如教学规模与质量不匹配、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任教资格证等;2.安全卫生问题:如校园环境脏乱差、饮食不卫生、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等;3.资金管理问题:如财务账目不清晰、涉嫌挪用公款等;4.违法违规问题:如在招生方面存在欺骗行为、存在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等。
整改方案在公开自查的基础上,民办学校需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方向、整改重点、整改措施等。
1.教育质量问题: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标准等;2.安全卫生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后勤管理、加强安全教育等;3.资金管理问题:加强财务管理、清晰财务账目、合规合法使用资金等;4.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停止违法违规行为、整改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影响等。
退出机制民办学校在完成整改后,需要基于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有序退出:1.终止办学:出现严重问题无法整改或无力解决时,应及时终止办学,并妥善安置学生和教职员工;2.转让或合并:持续经营能力不足,无法保证正常运营时,考虑进行校内资产转让或合并其他学校进行办学;3.明确法律责任:对于违法违规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行政处罚或司法追责。
结语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监管。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的出台,正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保护师生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1. 背景与问题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民办学校越来越成为了人们选择的教育机构之一,这也刺激了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
但是,由于民办学校在经营管理和招生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学校退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重要话题。
然而,伴随着民办学校的扩张、发展和退出,也引发了诸多针对这一问题的热议。
较常见的退出方式包括直接关闭学校、卖给其他投资者和通过新的经营模式实现转型,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难以平衡各方利益、社会信任度降低等。
因此,怎样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在经营退出过程中不损害民办学校的形象,又能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2. 在民办学校退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有序退出?2.1. 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在讨论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当下民办学校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招生规模看,一些机构面临失控的招生规模问题,但教师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设施等方面的配套未跟上来,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资源。
2.2. 完善政府的监管机制政府在监管民办学校方面要加强管理,不能任其恣意妄为。
应加强政策宣传,教育招生市场上的各种资讯应为公众和消费者所熟知。
同时,政府应完善退出机制,要求民办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退出的可能性,并在纳入住房、环保、资产、财政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规范管理。
2.3. 其他民间机构的介入在考虑退出方案时,可以引入其他民间机构的介入,如资深教育人士、行业协会志愿组织等,情况可以协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退出方案,这样对于帮助那些有问题的民办学校,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行业自律管理民办学校所处的行业在行业自律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将行业协会和教育部门紧密结合,立足行业实际情况,设立一些管控措施。
同时,民办学校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自律机制、民间志愿组织等组织协作,共同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随着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日益重要。
然而,也多次出现了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
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制定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民办学校面临的问题竞争压力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
公立学校由政府直接拨款,资源充足,且能够保证教育质量,因此较容易吸引家长和学生的目光。
而民办学校在开学初期可能需要进行大量市场推广,才能够流量转化为学生。
如果没有达到开支平衡,民办学校的经营风险就非常大。
教育质量问题民办学校缺乏公立学校的资源优势,毕竟公立学校需要负责整个地方的教育系统。
因此,民办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民办学校的声誉和生存。
政策风险国家政策发生变化也会对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
例如,国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民办幼儿园等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政策经常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民办学校调整管理理念和业务取向。
民办学校有序退出方案基于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的不同,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中,民办学校需要合理制定自己适应的退出方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减少教学规模如果民办学校在开学初期没有达到经济平衡,可以考虑减少教学规模。
这可以使得学校的开支降低,更容易实现短期盈利。
转型其他业务民办学校可以将教育转型为其他类型的业务,比如职业培训、文化娱乐、医疗等。
此举可以减少对于教育资源的依赖,同时更加适应市场。
寻求合作在面对市场日渐竞争化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可以寻求与其他学校、机构、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联合和资源共享。
整合资源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有序退出市场如果民办学校在市场上无法取得优秀成果,且业务模式没有长远发展前途,可以考虑有序退出市场,使自己不至于造成巨大损失。
退出市场不仅可以减少未来的经营风险,同时也具有保障学校声誉的作用。
总结民办学校在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出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及退出机制
杜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从“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出发,分析了此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退出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问题
退出机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强烈刺激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除公办的学历教育外,民办学历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一些民办教育机构与大学学历教育合作设置办学点,这些办学点招收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开设定向班或者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在付给校本部一定的学历费用之后,学生达到要求毕业就颁发相应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高教自考或网络教育毕业证书,办学层次分为专科和本科。
这类办学点的性质属于“民办非企业”。
一、“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除人们对教育的客观需求外,这类办学点存在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教育投资者看重的是投资教育所能带来的回报。
此类办学点数量众多,成都某具备办学资格的大学2011年仅在全国设置的网络教育办学点就有50多个。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2008年达到最高峰,为12487万人,随后从2009年开始持续下降;2
009年全国高考人数比上年减少40万人,2010年比上年减少75万人,2011年比上年减少24万人,且调查显示,高考人数下降的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锐减使公办院校都面临着严酷的生源竞争,更毋庸说处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突破新低,四川省2011年高职(专科)志愿参考分数线文科210分、理科200分,成为历年来最低的高职(专科)录取线。
民众对教育的需求从能读大学转化为读好大学,“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源范围一再被压缩。
前面提到的成都某高校50多个网教办学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办学点,2009年招生数为1026人,2010年招生数下滑到817人,2011年招生数突降到426人。
二、“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资人可提取的“合理回报”的最大值是学校年度净收益的75%,其它25%作为学校发展基金,但这个“合理回报”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规范。
“民办非企业”的非营利性改变不了资本的逐利性,除了要上缴校本部的学历费用,这些民办教育机构会争取尽量多的回报。
为与校本部及其他高职(专科)类院校抢夺生源,办学点改变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学历”等方式向学生收取高出学历学费两倍甚至三倍的费用,但学校的质量与学生所交学费却不成正比。
这些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招生“乱象”。
每个老师都有“招生硬指标”,完不成就扣绩效;学校为能提供生源的高中老师
给予“一定的回报”;雇佣中介机构设摊招揽学生;招生广告、宣传中乱许愿、乱承诺。
(2)所谓的“推荐就业”。
“推荐就业”的意思是指学校进行了推荐。
有没有就到业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且学生的就业层次偏低,就业岗位与无相应学历的人没有差别。
(3)硬件“不硬”。
办学者只享受“民办非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很少。
大部分学校的校舍靠租赁,没有自己独立的教室和寝室,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学生用于职业训练的实训室稀缺。
(4)师资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在师资队伍上,教学基本靠“廉价的”应届毕业生和兼职人员;“双师型”教师较少;基本的教师培训也没有。
有了教育教学经验的应届生和“双师型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流动性较大。
教师的频繁流动影响教学秩序,学生也难以适应。
(5)教学管理不规范。
为了使学生在交费后拿到毕业证。
办学点的教学管理相比本部更为宽松。
在入学上,只要学生愿意读书基本都会被录取,不论学生层次与分数高低;不到年龄的学生可以不注册学籍先跟读;学生除了违法基本不会被开除。
生源质量差使教学进度变得非常缓慢;某些家庭条件较好学生的不良习惯很难矫正;课堂纪律到了第二学期就很涣散;一半左右的学生旷课早退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课程的开设会因为教室和教师而受限,一个老师上多门课程的现象非常普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企业很少参与到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中,实践课程少或质量差,学生对整日被拴在教室里非常不满。
教育有一定的周期和自身的规律,办学者因为没有教育管
理经验,用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办学导致教学不稳定,学生管理混乱。
这些问题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失去信任,严重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招生随之下滑,在前届较多的学生毕业之后,学校的收支将很难平衡。
三、“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退出机制“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退出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市场决定了办学不规范、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终将被淘汰,教育资源将向极少数优势学校集中。
但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
涉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对生存出现危机的学校处理不好。
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纠纷,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因此,应重视并合理安排“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的退出。
为防止学校出资者抽逃办学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教育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协调配合,依法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招生宣传、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年检。
校本部每学期也要加强对办学点的监督和检查。
对教学、考试、学生的毕业等从严进行管理,对表现突出的教学点给予奖励。
审批登记机关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具有办学资格的学校名单及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变动情况;对除年检结论为“合格”之外的单位进行整改;对出现严重后果,虽经整改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影响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做出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对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学校予以撤销登记并公
告。
对依靠学生学费来维持运营的“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来说。
一旦出现生源枯竭征兆,教育投资者的首要措施是开源节流。
如果无法挽救学校,投资者也不可能再追加投资,只有自行终止办学。
要求终止办学的学校要向审批机关提出学生安置、教__________职工遣散和学校债权债务处理方案,方案经审批通过后,学校自行组织财务清算。
学校举办方委托具有规定资质且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的资产状况进行审计、评估和鉴定。
清算完成后,学校应按规定清退学生学费,清偿应付教职工工资、应缴养老金,补交应纳税额及偿还相关债务,同时给予教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如仍有剩余财产,由出资人按出资比例分配。
学校应妥善安置在读学生,未毕业的学生可转入校本部就读,对不愿转学要求退学的学生,学校应足额退还学杂费。
对办学终止时一时无力清退学生学杂费的学校,政府可用学校成立之初缴存的风险保证金先行垫付,垫付款从学校资产转让、拍卖所得中收回。
如果举办方存在隐匿资产或逃避债务的情况,审批机关应提请人民法院协助查封或冻结举办者与学校相关的资产。
除自行终止外,“民办非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可转变办学类型,例如转变为非学历教育机构等。
符合条件的非学历教育机构按要求重新进行申报时,审批部门应从速审批。
已经开展相关业务的机构,应转变重心,将投资重点转向其他市场发展较好的业务领域。
参考文献:
贾东荣.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教育与职业,2006。
(7):43.
董圣足,忻福良.民办高校重组与退出路径探讨.教育发展研究,2007,(5):3-5.
李钊.防范办学风险:政府和民办高校的责任.高等教育研究。
2007,(11):53.
刘颂.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7):90-92.
王烽.谈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73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