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资料(全面)

合集下载

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库(含答案)

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库(含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

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2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

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9、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11、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和结构类型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5.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17、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18、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二、选择题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定稿版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定稿版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0、724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 和 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室外地面以下500mm 处 。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Ⅲ类场地 (中软土) 。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 惯性力 和 阻尼力 。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S γϕγγγ+++=。

结构防灾技术考前复习.

结构防灾技术考前复习.

结构防灾技术考前复习:1.土木工程抗灾减灾与各种灾害之间的关系地震:提高烈度,隔震减震等措施洪水:防洪,泄洪滑坡,泥石流:锚索加固,挡土结构核泄露:安全壳战争:人防工程火灾,爆炸:建筑结构防火,防爆墙旱灾:渠灌引水(南水北调,东水西调工程,渡槽,渠道等)海啸飓风:防波坝等,结构抗风2.结构减震控制的分类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基础隔震耗能减震主动控制——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作动器组成缺点:造价昂贵,所需巨大能源在地震时无法保证半主动控制——可调参数的被动控制装置不需要很大外部能源输入由最优控制策略调整参数智能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和智能驱动或智能阻尼装置为标志的控制方式混合控制——不同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3.结构隔震原理及基本特性设置隔震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减小,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振动接近于刚体,相对位移较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4.隔震结构的基本特性承载特性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强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

隔震特性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体系的水平位移极小,不影响使用要求;而中强地震时,其水平刚度较小,结构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

复位特性地震后,上部结构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耗能特性隔震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能耗散足够的能量,从而降低上部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

5.试给出单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并写出动力分析模型6.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要求能够写出单质点及多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结构的动力方程的物理意义,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有何影响?7.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1)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随着ω/ωn值的增大而降低,即隔震结构的水平刚度K越小,ωn越低,隔震效果越显著。

2)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随着隔震结构阻尼比ζ的增大而增大,即隔震结构阻尼比ζ太大,对隔震效果反而不利。

结构抗震与防灾2

结构抗震与防灾2

一、 填空题1、 构造地震为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和 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 定义为 n=N/f c A 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 频谱特征 和 强震持时 。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 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γ= 0、724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 和 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室外地面以下500mm 处 。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Ⅲ类场地 (中软土) 。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 和 阻尼力 。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wk ww Evk EvEhk EhGE GS S S S S γϕγγγ+++=。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i V i V i e y y =ξ 为第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武汉理工配套)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

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 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P1 答: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 答: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

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

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P4答: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 复习资料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  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震的类型: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坍塌地震)震源深度(浅源地震小于70km;中源70~300km深源大于300km)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感觉程度(无感地震一般小于3级,1~3级为微震,震级小于1级为超微震;3~5级为小震,5~7为中震,7级以上为大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较弱的部分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塌陷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和坍塌而造成的地震。

·结构物破坏情况: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结构强度不足;结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地基失效。

·震源:地层构造运动中,在地下岩层产生剧烈相对运动的部位,产生剧烈震动,造成地震发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附近的地面震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稳为震中区或极震区。

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为震中距;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即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面波(地面)和体波(内部)。

体波分为纵波(压缩波、初波、P波)和横波(剪切波、次波、S波);首先到达的是P波,继而是S波,面波到达最晚。

横波振幅大,地面振动最剧烈,造成的危害最大。

·震级;等于标准地震仪记录到的震中距为△=100km处的地面最大水平位移的常用对数(以微米为单位)M=lgA(△)-lgA。

(△)·地震震级M与震源释放的能量E关系:lgE=11.8-1.5M ;震级差一级,地震波的振幅值增加10倍,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差32倍。

6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2t级的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建筑分类:甲类建筑(特殊设防):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重点设防):应属地震时使用时实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如城市生命线工程等;丙类建筑(标准设防);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如大量工民建;丁类:属次要建筑,遇地震不会造成伤亡和损失的建筑。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1、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地震动的主要特征可通过地震动的峰值、频谱和持续时间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

2、地震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3、地震波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

4、地震按成因分为哪几类?答: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和陷落地震。

5、地震按震源深度划分为哪几类?答:地震按震源的深度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6、构造地震的成因假说有哪几种?答:主要有板块构造运动假说和断层假说。

7、极震区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8、根据图示解释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和震源距的基本概念?震源:地壳岩层发生断裂破坏、错动,产生剧烈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称为震中。

震中距:地面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或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源距:地面某点至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距。

9、地震波的主要成分有哪些?答: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包含体波和面波。

体波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它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

面波是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它有瑞雷波和乐甫波两种形式。

实际地震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可以看出,首先达到的是(纵波),接着是(横波),(面波)达到的最晚。

10、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答: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1、什么是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烈度与基本烈度的关系怎样?答:多遇烈度:发生概率最多的地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50年一遇的烈度值。

结构抗震复习资料

结构抗震复习资料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地震的类型按其成因可分为四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2.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 6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 > 300km。

3. 地震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和面波(地球表面),体波又分纵波和横波。

4.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1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

5. 我国抗震设防目标中,提出三个地震烈度水准设防要求: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

6. 建筑物抗震设计类别分为四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丁类建筑。

7.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8. 地震时,基础作水平运动,单自由度质点上作用有三种力,分别为:惯性力、弹性恢复力、阻尼力。

9.降低柱的轴压比可以有效地改善柱的延性。

二:名词解释1.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 等震线: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3. 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它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就称为地震波。

4.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地震区划:指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等资料,在地图上按地震情况的差异划出不同的区域。

6.场地: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7. 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结构地震反应。

8. 地震作用:将地震时由地面加速度在结构上产生的惯性力称结构的地震作用。

9.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之和。

三.简答题1. 我国抗震具体设防目标有哪些?答:(1)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带答案(考试学习)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带答案(考试学习)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9.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1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19.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2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结构抗震考试重点

结构抗震考试重点

第一章1名词解释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地震波种类:1体波:地球内部传播•。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P)特点: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横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S)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2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震级:衡量一次地震的大小或规模,用M表示震级与能量的关系: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 倍。

烈度;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

用I表示。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构造措施:甲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乙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丙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丁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简答地震破坏作用:地表破坏(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和滑坡坏、沙土液化、喷水冒砂)、建筑物的破(主体结构强度不足结构丧失整体性)、次生灾害(水灾、火灾、空气污染、海啸)地震动及其三要素: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震动。

地震动三要素:1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反应强度特性)2.频谱(反应周期分布特征) 3.持续时间(反应地震作用程度的强弱)三水准设防和两阶段设计;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结构抗震复习资料

结构抗震复习资料

一、(10分)试解释我国现行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的概念、内容,及在具体设计时如何考虑?答:两阶段指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三水准指结构(1) 在众值烈度地震作用下,即小震;(2) 在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即中震;(3) 在旱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即大震。

(3分)我国现行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分)并采用两阶段验算:(1) 在小震下作弹性层间位移验算;(2) 在大震下作弹塑性层间位移验算。

(4分)二、(10分)试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两阶段指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三水准指结构(4) 在众值烈度地震作用下,即小震;(5) 在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即中震;(6) 在旱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即大震。

(3分)我国现行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分)并采用两阶段验算:(3) 在小震下作弹性层间位移验算;(4) 在大震下作弹塑性层间位移验算。

(4分)三、(15分)试述液化现象的概念,及在工程抗震中对于可液化地基是如何处理的。

答:液化指地基土中含水率过高,导致原本稳定密实的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或流动状态,使得地基土丧失承载力和稳定性,称为液化现象。

(5分)工程上用液化指数IlE来反映液化程度,分为非液化土和液化土。

其中液化土又分为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

对于非液化土,可不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对于液化土,应视液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措施来消除液化影响,在针对具体工程问题时应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5分)比如对于轻微液化的地基土,应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对于中等液化的地基土,应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并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增强地基土承载力,可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对于严重液化的地基土,应全部消除液化沉陷并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增强地基土承载力,可采用CFG桩或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5分)四、(15分)试述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答: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包括构造柱、芯柱和圈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25、有感地震是里氏地震等级为MB的地震。
A、< 2 B、2~4 C、>5 D、>7
26、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为___A___Km。
A、<60 B、60~300 C、>300 D、>350
27、下列措施中,能起到轻结构重量
三.名词解释
1、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2、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3、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4、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因T1=0.467s<1.4Tg=1.4x0.4=0.56s,则 n=0,由式(2-129)得
(5)用式(2-130)计算各层层间剪力Vi(图2-22b)
2、柱的抗震设计,详细相关参考资料答案可参考书本P116(例题3-1)
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选用柱截面500mmX600mm,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300mmx750mm,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主筋Ⅱ级HRB335钢筋,箍筋Ⅰ级HPB235钢筋。
8、简述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
答:判别方法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凡经初步判定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则可以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判别。具体方法见教材P14-16
五、计算题
1、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详细相关参考资料答案可参考书本P56(例题2-5)
第2题图
(要点) ; ;

使用底部剪力法求例题2-4中3层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已知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467s,其它结构参数、地震参数和场地类别与例题2-4相同。(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I类场地,阻尼比 取0.05)
A、5~50 B、50~60 C、60~300 D、>300
35、按排架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单跨有桥式吊车的厂房可简化为___B__弹性体系。
A、单质点B、二质点C、三质点D、四质点
二.判断改错题
1.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3.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4)所需箍筋
对柱端加密区尚应满足:
取较小者
则需
选用ф10,4肢箍,得
(可)
对非加密区,仍选用上述箍筋,而s=150mm,Ash=150X2.31=315 3.14 才能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S<10d=10x25=250mm(可)
10.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11.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12.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13.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14.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19.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2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21.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22.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23.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24.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31、抗震措施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的建筑是D建筑。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32、对于一次地震,其地震震级有C。
A、几个B、无限多个C、一个D、不确定
33、破坏性地震是里氏地震等级MC的地震。
A、< 2 B、2~4 C、>5 D、>7
34、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为___B___Km
四、简答题
1、简述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答:1、选择抗震有利地段 2、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和地基 3、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型 4、合理的抗震结构布置 5、合理的结构材料 6、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7、控制结构变形 8、确保结构整体性 9、减轻房屋自重 10、妥善处理非结构部件 具体答案详见教材课本中的(1-10)点 (P87~97)
11、抗震设防: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已达到抗震的效果;
12、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13、多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即众值烈度的地震
14、罕遇地震: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约为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15、结构地震作用效应:指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
24、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5、多道抗震设防: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6、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27、强柱弱梁:指的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
2、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
答:“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具体是:在小震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在中震时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在大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3、框架结构设计成延性结构的抗震措施是什么?简述每个抗震措施的要求。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q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1
查表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I类场地Tg=0.4s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 max=0.16
因Tg<T1<5Tg,由图2-9, =0.05时, 2=1.0, =0.9,则有
(3)用式(2-125)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4)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图2-22a)
答:1、土层的地质年代 2、土层土粒的组成和密实程度 3、砂土层埋置深度和地下水位深度 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具体答案详见教材课本(P14)
5、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一)抗震等级。可以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二)结构类型布置。:1)合理地选择结构体系。2)框架的梁与柱中线应保持一致。3)填充墙宜均匀对称。4)抗震墙有效地传递地震剪力。5)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6)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宜均匀分布。7)加强楼盖的整体性。
1.强柱弱梁验算
抗震等级二级,要求节点处梁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近似假定:已知的 亦分别是节点上下柱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则 >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剪力设计值
(2)由于 >2,剪压比应满足
(可)
(3)混凝土受剪承载力
由于柱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取 ,取
故取
所以
C、加强地基处理D、设置隔震层
28、一般来说,造成危害最大的地震是___B___。
A、中源地震B、浅源地震C、深源地震D、不一定
29、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地基土液化的是A。
A、气候条件B、土层地质年代C、土的组成D、地震烈度
30、场地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自然村或不小于AKm2的平面面积。
A、1.0 B、2.0 C、3.0 D、4.0
15.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16.一般而言,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低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或部位的延性要求,又低于对整个结构的延性要求。(×)
17.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18.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16、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7、单质点体系:指可以将结构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一点,用无重量的弹性直杆支承于地面上的体系;
18、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9、动力系数: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20、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强柱弱梁:控制梁柱的相对刚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尽量避免在柱中出现,对梁柱要保证出现塑性之前,不过早被剪切;强剪弱弯:对梁柱要保证出现塑性铰之前不过早被剪坏; 强结点弱构件:保证节点区和钢筋锚固不在构件破坏前过早破坏。
4、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6.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7.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8.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9.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三)屈服机制。
(四)基础结构。抗震墙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具体答案详见教材课本(P99~103)
6、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
答:抗液化措施可分为全部消除液化沉陷、部分消除液化沉陷、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以及不采取措施。
7、何谓轴压比?它对柱的破坏形态和延性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