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1.患者魏XX,中年男性,因“反复咳嗽、咳痰、气 喘11年,加重1月”入院。 2.现病史:患者1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 咯血,于华山医院查肺CT提示支气管扩张,给予抗 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之后于龙华医院 口服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半年无明显诱因 下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加重,痰为大量 黄色脓痰,1月前开始间断于我院门诊给予阿奇+头 孢地尼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咳嗽咳痰。 病程中无乏力、盗汗、进行性消瘦,无头晕头痛, 无胸闷胸痛,无少尿及无尿,无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无端坐呼吸。自发病以来睡眠不佳,精神正常,食 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稳定期多正常,急性加 重期增高。 DPB是一种慢性炎症因而γ-球蛋白增高,血沉 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但不特异。 本病特征性检查是冷凝集试验(CHA)效价增 高,多在64倍以上
痰液检查
痰细菌监测:
反复呼吸道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一般认为DPB的呼吸道感染为继发感染,但 需强调多数患者呼吸道感染长期存在。 感染菌最多见流感嗜血杆菌44%、肺炎球菌 12%、绿脓杆菌22%。
病理诊断标准
显微镜下可见 1.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有淋巴细胞 、浆细胞及组织
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蔓延,但肺泡壁不受侵犯。
2.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可见泡沫细胞(脂肪吞噬细胞)聚集
3.胶原纤维化
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 2.支气管扩张 3.支气管哮喘COPD 4.肺间质纤维化相鉴别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定义

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细支气管的气 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 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
病因
1、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免疫异常:
常伴发鼻窦炎; 种族特异性强;
家族发病倾向;
HLA BW54抗原阳性率明显增加;
2、环境因素:
少见于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东亚人 3、感染:
影像学
1 胸部X现检查 2 胸部CT检查

胸部X线
最典型的影像是双侧弥漫性广泛分布的颗粒样 结节状阴影。结节状影从粟粒大到米粒大不 等,阴影边缘模糊,下肺野分布较多。结节 直径≤2MM 肺的过度膨胀表现为肺的透过性增强、横隔膜 低位扁平、胸廓前后径增大及心影缩小。 还可见到象征支气管壁肥厚的tran line影像。随 着病变的进展在下肺野可出现网状阴影及囊 性扩张的影像。


肺HRCT影像学表现为两侧胸廓对称,两肺小叶间隔增厚, 两肺弥漫性粟粒状、结节状影,部分融合为片状,以两肺下 叶为著,两肺支气管广泛轻度扩张,管壁增厚,两肺透亮度 增加。气管、支气管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无受压征象。 前纵膈见胸腺影,纵膈内未见肿块影及肿大淋巴结影。两侧 胸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及积气影。两侧胸膜增厚、黏连。肝内 见小圆形囊性密度灶。左膈下见结节影。 影像学诊断:1、两肺间实质病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 两侧胸膜增厚、黏连,建议肺穿刺活检明确病因 2.肝囊肿 3、 左膈下结节影,淋巴结?副脾? 4、前纵膈胸腺残留可能, 随访排除其他病变;以上病变与前(2014-05-22)相仿。
肺功能FEV1/FVC为62%, 提示极重度阻塞性为主混合性障
碍;弥散功能中度减退, RV/TLC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 阴性;FeNo:5ppb。
随后予以阿奇霉素针 静脉点滴 qd 吉诺通胶囊、兰苏针化痰; 喘定针平喘; 普米克令舒联合苏顺雾化吸入 顺尔宁片改善肺功能减轻日间喘息症状和夜 间憋醒次数。 经2周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 CRP基本正常,予以出院。



血常规(2014-06-21):中性粒细胞:5.84*10^9/L, 白细胞:9.15*10^9/L,嗜酸性粒细胞: 0.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3.8%,嗜酸 性粒细胞百分比:7.2↑%。血常规(2014-06-25):中 性粒细胞:3.84*10^9/L,白细胞:7.03*10^9/L, 嗜酸性粒细胞:0.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4.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0↑%。CRP: 4.00mg/L。 动脉血气分析 PH7.430,PO2:65.0mmHg,PCO2:41mmHg,Sat.O2: 93.3%。
治疗:不管痰中找到的细菌种类如何,均应用 红霉素
红霉素
DPB的基本疗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 以治愈。
治疗原则: 第一选择药物为红霉素,400~600mg/d口 服。
停药指征:
1.初期患者经6个月治疗恢复正常的可以停药; 2.进展期患者治疗2年病情稳定者可以停药; 3.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长期用药。 4.停药后复发的病例,再用红霉素仍然有效 5.红霉素治疗4周症状仍不改善者可试用14环的大环 内脂类药物如克拉仙(CAM)或罗红霉素(RXM)。
临床表现

初期主要是咳嗽、咳痰,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痰在早期多为白色粘痰,并发呼吸道感染后转为黄脓痰,而 且痰量增多,个别病人每日可超过100毫升,特别是在午前。 急性感染时可有发烧。部分病人痰中带血,但大咯血非常少 见。听诊可闻及干湿罗音,单纯干鸣音少见。在全肺均可闻 及比肺纤维化的Velcro罗音略粗糙的湿性罗音是其特点。部 分病人可有喘鸣(Wheezing),常被误诊为COPD,喘鸣 可随痰的排出明显改善,发作性喘息很少见。近1/3的病例 有杵状指,早期即出现低氧血症,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出现紫 绀并可发展为肺心病。80%以上的病人合并有副鼻窦炎或有 鼻息肉。
红霉素治疗的机制:
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红霉素改善DPB的症状 是依赖于它的抗炎作用,而不是它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红霉素可抑制气道上皮分泌粘蛋白及通过阻 断Cl-通道抑制水分的分泌,使气道粘膜的分泌减少。 红霉素还能抑制气道上皮分泌的IL-8及中性粒细胞释 放的LT-B4,减少中性粒细胞在气道粘膜的集聚。 另外红霉素还可抑制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成熟、分化。

3.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其他传染疾病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及输血 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 ,生于原籍,否认疫水毒物接触史。否认烟 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 性物质接触史。
4.查体:T:36.8℃ P:118次/分 R:20次/ 分 Bp:130/80mmHg,听诊呼吸音粗糙,可 问及湿罗音。 5.辅助检查:肺CT提示两肺广泛支气管扩张 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黏连 。 6.入院后初步诊断考虑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7.抗感染治疗用药:舒普深
急性发作期:
明显感染症状时,考虑存在细菌感染,针 对病原菌及药敏选用抗生素
应用其他抗生素时,不停用红霉素
谢谢!

肺功能及血气分析

肺功能显示明显的气流受限,但对支气管扩 张剂疗效不佳。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 肺活量( FEV1/FVC%) 往往降低(< 70%), 肺活量降低(< 80%的预计值),功能残气 量通常增加(RV > 150%预计值) 血气分析常提示低氧血症( PaO2 < 80mmHg)。

8.治疗后:5天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仍无明显 改善,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问及湿 罗音,左肺听诊伴干啰音。 同时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肝肾功能、电解质、 血脂、血沉、降钙素原、自身抗体检测、类风 湿全套、免疫六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凝血 功能、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心三酶、TNI、 BNP、肿瘤指标基本正常。抗肺支原体-IgM、 定量乙肝二对半、梅毒确诊试验、梅毒筛选、 HIV抗体均为阴性。
胸部HRCT显示

(1)双肺 野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影.无融合趋势; (2)结节近侧端有“Y”字型或线状高密度影与其相 连; (3)结节与胸壁有少许间隔; (4)小支气管扩张伴有管壁增厚; (5)病情进展时,结节间的气体贮留明显; (6)结节彩、线状影、高密发粘液栓影为可逆性,小 支气管扩张为不可逆病变; (7)常易合并中叶或舌叶不张
病理学特点
双肺弥漫分布 以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 病变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全层 细支气管狭窄阻塞
诊断标准
必须项目: 1、持续性咳嗽、咳痰、活动时呼吸困难 2、合并有慢性鼻窦炎或有既往史 3、胸片可见两肺弥漫性散在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或 CT示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
粒样结节状阴影
参考项目: 1、胸部听诊断续性湿罗音 2、FEV1%<70%及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80mmHg) 3、血冷凝集试验效价增高(64倍以上) 临床诊断 确定诊断:所有必须项目,加上参考项目中的2项以上 一般诊断:所有必须项目 可疑诊断:必须项目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