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由于我国初中教育正处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因此目前我国初中教 育的性质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必需的教育,接受和开展义 务教育是我国适龄国民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因此,我国适龄儿童和每个青少年都必须 接受这种教育.由此看来,初中教育的对象已不是传统的经过择优选拔的小学生,而是 所有的小学毕业生.由下教育对象的数量增大了,他们的个别差异也随之增大,所以初 中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是面向全社会,为提高全民族 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各级各类的社会 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础,根据我国现阶段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目标发 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的教育目标, 即: 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 想,具有自立、合作、惜时、守信、勤奋、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辩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 方法. 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学会生活自理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而现代数学的发展, 使得它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抽象结构和形式体系等.因此,数学具有促进人类进步和文 明的许多特点,其中最基本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以 及数学本身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规律. 3、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答: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一至十五岁之间,他们正处于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 进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特征是:生长发 育迅速,即身体和思维器官都在快速成长,因此智力发展迅速;在心理方面反应灵敏、 注意力集中、上进性强、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可塑性强,且思维趋向逻辑性、兴 趣趋向广泛性、表达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思想感情容易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持 久的毅力,由于思维发展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且实 践经验缺乏,知识量不足,因此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确定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初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是确定初中教育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确定初 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5、《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使用的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标准》所述的数学课程目标中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 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
9、确定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各个标准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目前,在确定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时比较公认的标准有: 1、社会性标准 即选取的课程内容应该是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普遍需 要和广泛应用的数学基础知识.
2、教育性标准 即选取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 个性品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的数学基础知识.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2)代数式、整式与分式. 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函数 (1)函数的概念; (2)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其性质.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的认识; (2)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 质; (3)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有关 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判定; (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及其它们全等的条件; (6)尺规作图; (7)视图与投影. 2、图形与变换 (1)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两图形相似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断、锐角三角函数. 3、图形与坐标
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与
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使用的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 性目标动词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标准》所述的数学课程目标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 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3、后继性标准 即选取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为可持续发展所需用的数学知识,也就 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自我深造和分流就业等所需用的数学基础知识.
4、可行性标准 即选取的课程内容应该是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 力,并在初中教学计划时间内能够完成教学工作的数学基础知识.
除以上标准外,课程内容的选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例如,社会生活和生产活 动以及学生的后继学习需要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 认识水平所限,不能把所需的许多数学知识和方法都列入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中,而 是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探讨,才能做出较合理的选择.又如,在不同地区、不同 学校、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完全一样,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尽量缩小差异,使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3)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 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数学思考 (1)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 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2)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 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4)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5)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 方法之间的差异. (3)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5)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情感与态度 (1)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 中发挥积极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 经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 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 用. (4)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 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能从交流中获益. 总体目标在初中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就是初中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即初中数学 课程目标.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总体 目标的基础;反过来,总体目标对初中数学课程目标起着导向作用. 在新的数学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 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学中应当同时关注这四个方面,而不能仅仅 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怀感与态度方面的发展离 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必须以有利于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 实现为前提.
灵活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 数学任务.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 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 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ຫໍສະໝຸດ Baidu
4、图形与证明 (1)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原命题与逆命题; (2)证明中的综合法、反证法,与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相关的一些基本命 题的证明.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处理数据; (2)总体、个体、样本、抽样; (3)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 (4)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 2、概率 (1)概率的意义; (2)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3、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与综合应用”是该课程内容中的一个全新内容,是《标准》 的一个特色,它向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渠道.
10、《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新的数学课程内容包括哪 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新的数学课程内容是经过长期 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吸收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因素,根据上述确定初中数学课 程内容的依据和标准筛选出来的,它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 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其中,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是:
7、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它被细化为哪几个方面? 答:《标准》所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是: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 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 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 展. 值得说明的是,目标中把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当做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这是因 为数学活动经验反映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之中,尽 管有些经验性方法和结论是错误的,但许多正确的数学方法和结论的形成往往随着学 生的不断学习和多次活动经验的积累通过反思而得到. 《标准》将以上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 四个方面。 8、初中数学课程目标是什么?它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关系 是什么? 答:《标准》将初中教育阶段(7—9 年级)分为一个学段,称为第三学段,该学 段的数学课程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 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 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 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