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
中医解惑: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理?
中医解惑: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理?在一年当中,四季的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不同,自然界中的一切植物,受了四季(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便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叙述了四时气候的不同养生方法,归纳总结《内经》原文可用下表表示: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方法所作的具体说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这一摄生原则的具体化。
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但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养生法则,历代注家确对此解释不一。
①马莳认为:“所以圣人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
正以顺其根耳,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卷一》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因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
所以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也;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也。
其观点简单朴素,较符合《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
②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春夏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益其阳。
又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致。
③张志聪注解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极本。
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四气调神大论》)所谓“根”,是指人体内部,通过调养使内虚恢复,就不易发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姚止庵亦同意张氏观点,认为春夏二季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二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应之,则阴气外盛而内虚,从而提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词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这是《内经》顺应四时调神养生的重要原则。
历代医家对此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春夏助阳,秋冬滋阴”; 二是“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 三乃“春夏秋冬注重脏腑之调养,春夏养肝心,秋冬养肺肾”。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黄文静吸取各大医家的观点,结合其对临床的观察及古代文字的理解,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乃顺应时节“调养”之意,这句话的养生内涵乃:春导阳生,夏泄阳热,秋滋阴长,冬避阴寒。
许多医者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养”理解为“积蓄,积存”、“助长”之意,认为春夏积聚阳气,秋冬储存阴气以养生。
这样的理解显然有悖古人的养生原意:仅从食疗来说,如若炎热夏日服用补阳之品,则极易导致内火亢盛而为热病。
故将“养”理解为“积蓄,积存”、“助长”显然不合古文原意。
结合《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前后文,笔者认为:将“养”理解为“保养,调养”更符合原意。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以此养生则殃”中“养” 亦作此理解。
从临床上来看,春季往往会因“乍暖还寒”而生春寒之病,故春季应该注意保暖,需要导阳之生发;夏季“其令热”,往往会因阳气盛长而致“心火、胃火、肝火” 皆旺而为病,此时养生应泄阳之热。
秋季燥气当令,易致肺燥津伤而为病,此时应滋阴润燥以养生。
冬季气候严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容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为病,故此时之养生应避阴之寒,就阳之温热。
临床证明,“冬病夏治”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而许多医生认为“春夏养阳”就应该是春夏之季助阳生长之意,其实不然! “冬病夏治”的对象乃虚寒性体质之人,该人群即使在炎热夏季,虽自身阳气亦有所增长,但与正常人相比仍然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所以针对这类人群,需四季养阳,并非仅仅“春夏养阳”,更不能“秋冬养阴”。
中医养生论文--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不同季节时令采用不同的养生手段,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古人以此方法为养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初看这句话的时候,不是很明白,看了很多注解以后,越发不明白,大多数人对这两句话的解释就是“春夏之季要注意保养‘阳’增加‘阳’的储存,而秋冬之季要保养‘阴’增加‘阴’的储存”,那为什么天气越热阳气越重的时候反倒要“养阳”,天气越冷阴气越重反倒要“养阴”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个互文。
上文言春夏,下文说秋冬,春夏秋冬皆备;上文言养阳,下文说养阴,养阳养阴皆备。
并非春夏养阳不养阴,秋冬养阴不养阳。
把春夏强并,秋冬强合,把春夏与秋冬割裂或对立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它就是说,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更具体一点:“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
它只涉及起居,没涉及吃什么,或治疗原则的养阳、养阴问题!。
简言之,“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圣人根据四时调理阴阳!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同时,这里的阴阳应该指的并不是物质,而是指的一种功能,何为阳?“阳主生发”,生发就是阳;何为阴?“阴主收藏”,收藏就是阴。
这样一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在夏天的时候,要顺应时节,顺应自身“阳”的需求,生发宣泄,这样可以带走往年的寒邪之气,让身体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而在冬天,更要顺应时节,顺应内在“阴”的需求,蛰伏收藏,把自己身体里的一些宝贝收收好,勿使外泄,把自己身体的基础打打牢,使身体如宝山一样富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意思是春天和夏天要保养阳气,秋天和冬天要保养阴气。
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春生和夏长阶段,人们需要顺应自然界阳气的升发和万物的繁茂,着重养肝和心。
另外,长夏时节的高温高湿也需要人们着重养脾。
到了秋冬时节,万物结实、继而肃杀、终至闭藏,此时以阴气为主政,人体也应适应自然以潜藏阳气、顾护阴精。
具体来说,秋收时需要保护阴气,着重养肺;冬藏时则要着重养肾。
不过,“春夏养阳”也需要考虑顾护阴液,“秋冬养阴”也需要考虑巩固阳气。
这是为了保持阴阳的平衡,避免过于偏胜而引起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健康一生
黄帝内经: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健康一生最近天气冷暖多变,昨天就收到这样一条消息:南北方气温骤降,势必有人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身体不适。
目前已经立冬,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可见,秋冬季节就是“养阴”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养阴呢?从发散和收敛的角度来说,发散的性质为阳,收敛的性质为阴,所以阴也代表收藏。
那么秋冬养阴,养的就是我们“收藏的功能”,换句话说我们在秋冬季节不去过度消耗身体。
比如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适度的减少熬夜、唱歌跳舞等过度消耗身体的事儿。
那么问题来了,秋冬季节身体养好了,有什么好处呢?好就好在我们秋冬减少的能量,在春夏能够更好的“养阳了”。
这个养阳就是恢复了身体的“阳气”,更具体点说,身体就像一个战场。
在秋冬时候寒气重,敌人的气势嚣张,而我方的兵力不足,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我方不可强攻,应当防守屯兵减少阵亡,以待反击。
等到了春夏,外界阳气生发,形势大好,身体内的阳气与外界的阳气里应外合,合力将身体内的“寒邪”攻出体外。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我们的身体是很会“借势”的,因此你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医都在提出“冬病夏治”。
那么本着让身体更健康、远离各种腰酸、脖子痛的亚健康体质外,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在秋冬季节一定要做的养生方法:一、调整好正北方向。
从五行的角度来说,冬季属于水,而五脏中肾属于水,所以冬季主要和“肾”相关。
那么在风水中正北方属于水,与“肾”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正北的风水好坏,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正北方向喜砂,喜欢放置石头、大型盆栽、书柜、微波炉、电磁炉、烤箱,外部环境喜欢见到高大树木、楼房、大山等阳气十足的物体。
如果你实在想不到正北应该放些什么,也可以参考这位同学的方案:我们来放大看一下这块优秀的石头:二、养好脾胃。
脾胃是我们身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论如何养生治病一定离不开恢复脾胃的养护。
从风水的角度来说,东北与西南方向对应脾胃,如果你遇到了胃痛、肠胃炎、胃溃疡,食欲不振,一定要调整好这两个方向:东北方向喜水,喜欢放置阴性的物体,例如鱼缸、冰箱、冰柜、饮水机、流水摆件,外部环境喜欢见到空地、河流、鱼池等阴性物体。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全攻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全攻略!一、为什么“春夏养阳”?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要求人们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重视保养阳气,以达到健体延年的目的。
著名养生学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明确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一)夏季伤阳的主要因素1、暑热暑湿伤阳酷暑亢阳最易耗气伤阴,阴津往往容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导致阴不敛阳。
正如我国古代医家王冰所说:“无阴则阳无以生,全阴则阳气不极。
”此外长夏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
2、起居不慎伤阳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人们往往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导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阳气。
《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
”《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
”3、饮食不慎伤阳夏暑季节气候炎热,人们多喜贪冷饮凉,殊不知过于贪凉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疾病发生。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太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
”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亦不要吃得太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
(二)夏季养阳的主要方法1、防暑解热,谨防冷气病夏季的突出特点是炎热,当以防暑解热为重点。
通常人们多用空调等冷气设备,但用之不当易患冷气病。
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
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易感冒和患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患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
具体防病方法有: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冷气房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经常通风,使空气流通;入睡后,最好关上冷气机;当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如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不同季节时令采用不同的养生手段,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张介宾认为阴阳互根,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四时之气与阴阳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养乃“维护”之意,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阴阳会随着自然界阴阳消长而相应变化,即春夏阳长而阴消,外热而内寒,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阴长而阳消,外寒而内热,阴盛于外而虚于内,且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它源于《周易》。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作为矛盾双方的阴阳之间又是阳主阴从的关系,就是说在宇宙万物的阴阳关系中,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阴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阳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阴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万事万物都是随着阳气的生发而壮大发展,随着阳气的衰减而收敛伏藏。
春时阳生,夏时阳盛。
春时阳始生,然春季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捂”,即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
夏时阳极盛,然暑热邪盛亦伤人体之阳。
夏日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尤其是人们喜冷饮,太过则易伤阳。
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
秋时阴收,冬时阴藏。
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
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
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
因此,秋冬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
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四季如何养生?
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四季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与四季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提出了“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四季五补”的原则,以帮助人们适应气候的变化,来调节机体、促进健康。
所谓“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是因为春夏气候温热,容易伤人阴液;秋冬气候寒冷,容易损人阳气,故宜养之。
“四季五补”,即春主升发,内应肝胆,宜升补;夏主炎热,内应心与小肠,宜清补;长夏介于夏秋之间,湿热主令,内应脾胃,宜淡补;秋主肃杀,其气已凉,内应肺与大肠,宜平补;冬主敛藏,其气寒冷,内应肾与膀胱,宜温补。
明确了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顺应季节来养生。
春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春季保健中药一般宜采用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
在选用中药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地黄、白芍、枸杞子、川芎、太子参(玄参)、黄芪、芡实等。
太子参
夏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夏季(包括长夏)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西洋参(或太子参、北沙参、党参)、扁豆、莲子、薏米、茯苓等。
西洋参
秋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宜予平补,宜采用生津养阴、润肤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麦冬、沙参、白芍、百合、熟地黄、菊花、桑葚子、冬虫夏草等。
麦冬
冬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冬令是进补的最好季节,这是由于气候寒冷,万物敛藏,进补最益。
宜用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中药。
常用中药有:当归、肉桂、鹿
茸、冬虫夏草、核桃仁、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等。
当归。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名词解释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名词解释现代人,以《黄帝内经析义》为代表,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意义,不管哪种看法都旨在说明一点,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人们只有在理论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
具体到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又怎样养阳、养阴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较详细的阐述,现摘录于下:“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
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
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
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
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春天养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上述正文从日常生活、运动、精神、疾病四个方面论述了保养阳气的具体方法。
虽然不全面,但其精神实质得到了充分体现。
那么夏季又应怎样养阳呢?“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李可为何说“春夏养阳,秋冬固阳”?
《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李可为何说“春夏养阳,秋冬固阳”?《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养生重要原则。
而对这一重要原则的理解,却出现了不少歧义。
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提出“养即制也”,因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但只是这种理解并没有文辞释义上的依据。
而不少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是“春夏用辛热药食养阳,秋冬用寒凉药食养阴”,如张志聪即提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
因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
张介宾则从阴阳互根、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原理,提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
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
皆所以从其根也。
”春夏养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秋冬养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这几种解释皆似是而非。
实际上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已对此做了详尽解释:“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提示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自然规律,也即是春夏不生长,秋冬不收藏;而圣人养生则注意“春夏生长,秋冬收藏”,此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意。
最重要的是,“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揭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实质是与自然界万物共同遵循四时的降沉升浮之气。
而春夏如何养阳,关键并不在于进食温补药物,实则是顺应春生夏长之气而让人体阳气有序生发;秋冬应如何养阴?关键亦不在于进食滋阴补品,而是要顺应秋冬自然之气的降沉规律,让人体阳气敛降深藏,而这恰恰就是“固阳”理念。
“古中医学派”对这一观点的阐述尤其透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应用寒凉药治疗阳热证时要防伤阳,秋冬应用温热药治疗阴寒证时要防伤阴。
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冬月宜加苦寒之药”、“夏月宜加辛热之药”的方法,以防春夏阳之不足及秋冬阴之不足。
并非说夏天绝对不用麻黄,冬天绝对不用石膏,而是说夏天用麻黄、冬天用石膏要慎重,因为夏季腠理开泄、汗出较多,要防麻黄辛散发表更致汗出伤阳;冬季多外感风寒,要防石膏寒凉郁闭肌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意为:春夏两季宜保养阳气,秋冬两季宜保养阴气,这是古人顺应四时阴阳变异的养生方法之一,为历代医学家及养生学家所重视,对养生健身、防病治病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三层内涵综观《内经》中的有关理论,笔者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概念实指三方面内容。
动静阴阳观中医学认为“热为阳、寒为阴”、“开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动而走者为阳,静而守者为阴”,以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动静阴阳分属。
“春夏养阳”之阳,为温热、上升、向外、活动之意;“秋冬养阴”之阴,为凉寒、沉降、向内、清静之意。
所以春夏人多活动以养阳,秋冬人多清静以养阴,与四时万物动静合拍,形成人体四季养生方法。
四季阴阳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五脏功能活动与四时阴阳消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春夏养阳”助肝(少阳)心(太阳)生长之气;“秋冬养阴”助肺(少阴)肾(太阴)收藏之气。
阴阳互根观外应四时的阴阳应变以促进生长(化)收藏,方谓“以从其根”。
这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说:“万物发荣于春夏,枯于秋冬,是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根本也。
若违阴阳之宜,而逆其根,则伐其本源,坏其天真,出生而入死矣,所以圣人于春夏阳盛之时,而取其阳根,阳根在阴;秋冬阴盛之时,而养其阴根,阴根在阳。
何谓春夏养阳 冬养阴
何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同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根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
正确地认识自然界,掌握并顺应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必要手段;然而更重要的是把握和防范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假如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内经》提出人体应随季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阴阳,以适应自然,使之保持动态的平衡。
做到四时相保、才能不失于道。
所谓道,即养生之道,以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为前提。
这种统一,又建立在自然对人体影响的基础之上。
中医养生之道自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认为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
气候的特性使自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
这些自然性能的产生,建立在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基础上,因而有亢害承制的不同反应和结果。
人体受四时阴阳变化的影响,其气血津液的运行也会做出与外界变化相适应的调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说明季节变化、天气寒暖,人体的气血则有趋向于表或趋向于里的不同变化。
脉象也会出现浮沉迟数的改变。
不仅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也对人体产生影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体对昼夜阴阳的变化,同样能作出自主的适应性调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饮食调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述得就是春夏季节,宜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乃就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得养生方法,长期以来,它对人们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着重要得指导意义、历代医家观点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张介宾《类经》:“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
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
从阴阳互根理论上阐发“养春夏之阳就是为了养秋冬之阴,养秋冬之阴就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张志聪《素问集注》:“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李时珍提出用药之法:“春月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以养天与也”.以上诸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得认识,对后世得养生防病均起到了深远得影响,如“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即由张介宾之说而来,俗语“春捂秋冻"在张志聪得阐发下亦见雏形.对饮食调护得指导2、1春养阳“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日养阳重在养肝。
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疏泄而恶抑郁。
中医浅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浅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三种主要的见解首先谈后世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学说见解。
1.以阴阳互制而论:春夏阳盛,宜食寒凉抑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
代表医家如王冰。
王氏曾曰:“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
”故王冰认为“养即制也。
”由于春夏阳盛易伤阴,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而易伤阳,故宜食温热以抑其阴盛保全阳气。
2.以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养阴做准备;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
善治病者,当顺时令,立四时疾病互治规矩。
代表医家如张介宾。
张氏曾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
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
善养生者,宜切佩之。
”3.以阴阳虚盛而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宜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宜养其内虚之阴。
善养生者,春夏培养内虚之阳,秋冬培养内虚之阴。
代表医家如张志聪。
张氏曾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上述三种见解虽然不一,但如果将他们的见解运用于临床中,则都能起到指导临床的作用。
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临床中虽然每个病人的病情是不一样的,但是肯定会有符合上述理论见解的发病机制。
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强调哪一种学说更合理,因为它们的研究角度不一样。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充分领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础上,能够辩证的应用该原则指导养生保健和临床证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相关推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有天人相应的理论,即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气候环境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养生重在动静结合,合于阴阳四时的变化,认为“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
而四季养生法就是在强调“法于阴阳”的同时,要求人们采用适合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的养生方法。
专家简介:潘永福,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中医老年病、中医疑难病症、肿瘤术后调治、膏方调养特约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预约电话:62483180—70501 地址:延安西路221号中医四季养生理论基础中医认为,养生应当合乎时宜。
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中医叫做“春生”;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中医叫做“夏长”。
如何促使春生夏长,故提出夜卧早起,要在庭中散步,不要对天气炎热感到厌烦,让身体多运动,调护阳气,促进脏腑功能发挥。
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中医叫做“秋收”;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叫做“冬藏”。
如何促使秋收冬藏,故提出要晚起床,等阳光出来后再活动,无外其志。
收敛神气,使身心得以静养。
春夏季节养生,养长重点是养阳,秋冬季节养收,养藏重点是养阴。
动静结合的四季养生法春夏动功:●摇动关节:从下至上,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颈关节,分别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地摇动九次,特别对老年人来说,摇动腕关节可以刺激内关穴,对心脏有很大的好处。
●松动周身:摇动好全身各个关节后,试着放松全身,放松思想。
●拍打脉络:用手拍打放松全身,如能拍打各处穴位效果更好。
秋冬静功:●叩齿:分为前叩九下和后叩九下。
●搅海:舌头在牙齿前后转,顺时针九下和逆时针九下。
●咽津:叩齿和搅海会产生很多唾液,把唾液分三次咽下,津下沉,气沉丹田。
使身体入静,然后做上海气功研究所整理的放松功。
五脏养护四季各有侧重四季护脾:山药、扁豆煮粥(食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药补)春调肝:春为肝目,饮食要少酸宜甘。
大枣、枸杞、香菜、韭菜(食补);杞菊地黄丸、和小柴胡冲剂(药补)。
从周易角度浅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周易角度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孙文熙2016051117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重要的养生思想之一,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春夏阳气生长,养生应蓄养阳气;秋冬阳气收藏,阴气生长,养生应蓄养阴气。
而后世医家对其思想有不同发挥和运用。
马莳、高士栻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
王冰则认为养即制也。
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而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上述学说,均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原文精神,扩大了养生防病的应用范围。
下面结合太极阴阳变化之易理,阐述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在《易传》中孔子写道:“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
”在太极演变的这一过程中, 两仪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 两仪即阴阳, 阴阳分则天地立。
我们所生存的宇宙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是没有体现这种普遍的、相互对立的矛盾的。
“两仪生四象”说明阴阳的相互资生、相互为用产生了四象。
总所周知:从空间上说,左为阳,阳在上;右为阴,阴在下;从动态而言,阳是上升的,阴是下降的。
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用的图示,它浓缩了《易经》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
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其本义是依据时序调节人体精气生发、充旺、敛降、伏藏之生理功能,以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具体而言,一是起居作息要适合司机的昼夜长短,春夏要多进行室外活动,秋冬要安居少出;二是精神情志也要顺应四时,春夏要欢快活泼,秋冬要恬静内藏。
但是,历代医家则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悟,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发。
一是以王冰为代表,依据阴阳互制原理,认为“养”即制也。
春夏阳盛,故宜寒凉,以制其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阴。
因为“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黄帝内经素问·第二》)。
所以借药食寒热温凉之性,以制四时阴阳之胜,通过互制,达到互养,使阴阳不偏,平衡协调。
二是以张介宾为代表,依据阴阳互根原理,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因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类经·摄生》)。
所以要顺其时令,调养阴阳,使之平衡协调,以防患于未然。
三是以张志聪为代表,从人体阴阳四时内外盛衰立论,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素问集注·卷一》),其意以内为根。
春夏人的阳气内虚,且多伤于风凉生冷而病寒证,故养阳以从其根;秋冬人的阴气内虚,且多伤于热食房事而病热证,故养阴以从其根。
王冰、张介宾、张志聪之解释,显然与《内经》本义不合,但又皆以四时顺养立论,且有养生或用药实践作依据,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后世并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指春夏治病要注意加些升浮药,秋冬治病要加些沉降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
谈《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谈《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原文说道:“夫四时(春夏秋冬)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道。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为什么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很多人不是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以上原文中可以看出,其真正的含义是:人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发展规律,亦即阳生长,阴收藏的自然规律。
我们都知道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间最长,阴阳消长程度,阴气达到了极点。
“冬至一阳生”,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就一天天逐渐的生长,阳气由地下开始向外、向上升发,以利于万物之生长,亦即:春生、夏长。
直至夏至这一天,白天又最长,夜间最短,阴阳消长程度,阳气达到了极点。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这天开始,阴气又一天天逐渐增长,阴气收敛阳气以藏于地下,有利于来年阳气(能量)的充足,保障万物之生长,亦即秋收、冬藏。
再到冬至这一天,阴气至极。
人类生存于天地自然界之中,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和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是相顺应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
春夏之季是自然界阳气逐渐上升的季节,以助万物之生长。
所以,人类也要顺应阳气生长之趋势,养阳以助阳气升发,来保障万物之生长发育,不要扼杀阳气。
秋冬之季是自然界阴气逐渐增长的季节,以收藏阳气于地下,保障来年万物之生长。
所以,人要顺应阴气增长的环境,养阴以助阴气收藏阳气,不要耗损阴气。
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规律。
再看《伤寒论》辨脉法中曰:“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由此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俗话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其理即明,而非虚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天如何养生?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
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
养神志以欣欣向荣。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
夏天如何养生?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
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
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
秋天如何养生?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
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
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如何养生?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
奉生者少(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
必待日光(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气化养生?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黄帝内经》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
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
春夏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
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
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
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
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
秋冬
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
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
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
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
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人们以为春之温邪、夏之暑邪易伤阴,春夏当养阴;秋之凉邪、冬之寒邪易伤阳,秋冬当养阳。
为何《内经》独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人之所共知。
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
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
《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
小析:“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
春主生,夏主长,生长属阳,所谓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
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阳互根)。
且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亦当养其内虚之阳。
春季养阳,重在养“生”: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故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顾护阳气,注重一个“生”字。
夏季养阳,重在养“长”:夏季烈日炎炎,地热蒸腾,雨水充沛,是自然界万物繁荣、成实的季节,夏季养生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顾乎阳气,注重一个“长”字。
“秋冬养阴”之养生法:秋主收,冬主藏,收藏属阴,所谓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秋季养阴,重在养“收”:秋天暑热渐消,气候凉爽干燥,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成熟与收获之季,故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要。
冬季养阴,重在养“藏”:冬天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此时阳气敛藏,阴液易于内亏,蛰虫尚用冬眠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更应顺应自然规律,故冬季养生应以“藏”为原则,保暖避寒为要法,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外泄。
小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我见
通常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
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那么我们应当想到,脾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水湿内停应当为水饮才对,水饮与痰湿是不一样的,水饮只有经火炼,方能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