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压氧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陈宏宝贾清杨利君
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陈宏宝贾清杨利君发布时间:2023-06-17T08:53:45.82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陈宏宝贾清杨利君[导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于2023年4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40例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实施尤瑞克林+替罗非班治疗。
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脑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更佳,(P<0.05)。
结论:研究表明,断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香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廊坊 065400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1月,结束于2023年4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40例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实施尤瑞克林+替罗非班治疗。
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脑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更佳,(P<0.05)。
结论:研究表明,断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尤瑞克林;脑功能;临床效果脑梗死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通常是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的,造成脑部缺血和神经细胞死亡。
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肢体麻痹、言语困难、意识障碍等。
高压氧治疗恢复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恢复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6例诊断为HIE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HBO)33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
采用影像学头颅CT及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治疗后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精神运动发育商(DQ)、后遗症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MDI、PDI、DQ明显提高,且后遗症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结论高压氧对HIE患儿恢复期神经细胞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标签: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高压氧围产期缺氧窒息后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HIE的治疗至今尚无满意措施。
我院儿科于2005年1月开始对HIE恢复期患儿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治疗,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63例新生儿HIE病例,根据2004年11月长沙会议修订的新生儿HIE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度[1],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HBO)33例,其中中度17例,重度16例;对照组30例,中度15例,重度15例,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孕周、孕次、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按HIE治疗原则系统治疗,治疗第4天查头颅CT(其CT结果诊断分度标准与临床诊断分度标准符合)。
病情稳定后加用脑复素注射液(三九集团昆明白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L/支,(2~5)mL/d,1次/d,10~14d 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5天加用HBO治疗,高压氧舱选用武汉船舶设计厂生产的YLC 0.5/1.2型婴儿高压氧,并由经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的专人操作,全舱给氧,加纯氧,压力为0.03~0.08MPa,加压15min,稳压30min,减压15min,10d 1个疗程,共2~3个疗程。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连续性入组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符合入排标准的CSVD患者165例,将其隨机分为尼莫地平组、高压氧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5例。
收集其临床资料,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及神经心理学评估,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综合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高压氧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总分、各分项评分、各认知领域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综合治疗组优于尼莫地平组和高压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尼莫地平组与高压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治疗后MoCA各分项得分较前均有增长,尤其在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及延迟回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治疗组视空间执行功能、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分项的得分高于尼莫地平组和高压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作为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高压氧;尼莫地平;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cogniti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Methods 165 csvd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 our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nimodipine group,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and comprehensivetreatment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inclu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hyperlipidemia). On this basis, nimodipine group was given nimodipine treatment,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wasgiven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nimodipine +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The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 the total score of Montreal cogni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MoCA),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fiel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MMSE and MOCA scores of three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nimodipine group and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imodipine group and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MOCA inthe three groups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of visual spatial executive function, language ability and delayedrecall (P < 0.05). The scores of visuospatial executive function, computational power, language ability and delayed recall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imodipine group and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P < 0.05).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hree groups. Conclusion hyperbaric oxygen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svd, which has a certain synergistic effect. I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csvd.Key words: hyperbaric oxygen; nimodipin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ognitive dysfunction随着人口老齡化进程的加速及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识和发现,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不同阶段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不同阶段疗效观察
吴银贤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1(014)012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应用高压氧治疗1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开始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40例、中期治疗组40例和晚期治疗组40例,纯吸氧60 min,中间换气休息10 min,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其他常规治疗均相同,2~4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中期治疗组87.5%,晚期治疗组72.5%.早期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吴银贤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第二中医院西医内科,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不同频率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龙郴翠;杨小奇
2.高压氧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林永丽;陈森钦;李春福
3.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聂大奥;刘新通;焦勇钢;徐基瑛
4.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J], 梁玉梅
5.不同剂量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J], 杨晓阳;楚金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小脑炎性共济失调康复的1例报告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3.05.023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沈阳 ,110004;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吕俊 良,男 ,技师 ;收稿 日期 :2012—10—20
WW¥O.rehabi.COB¥.cn 473
Chinese Journa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 e,May,2013,Vo1.28,No.5
40min,其方法 为 :① 口唇 :张 嘴闭 嘴 l0次 。撅 嘴咧嘴 lO次 ; 训 练效 果显著坚持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 、悬 吊系统训练 、生物
此外 ,还进行 等速及手脚 联动训 练 ,以增加患者 的上下 肢肌 肉的控制协调训 练及肌肉的耐力性 。 1.3.3 作业 疗法:①仰 卧位练 习肩关节 的控 制训练 ,如 肩关 节屈 曲,外展 等。可随意停 止练习肩关节周围的肌肉控制训 练 ,同样 也可以在侧卧位练习肩关节的控制训练 。②端坐位 下通过捏橡皮泥 ,魔方等游戏的方法以增加双上肢及双手的 协调性和灵活性 。③端坐位下穿脱上衣 和穿脱 五指手套 ,长 坐位下练 习穿脱裤 子及袜子 ;端坐 位下练 习玻璃杯 倒水 ,熟 练后换纸杯练习倒水,拣小木丁训练,用筷子夹木丁等方法 , 提高患者的 ADL功能 。④同时加强头 ,腰腹部肌 肉的力量和 控制训练 。 1.3.4 语 言 及 吞 咽 功 能 的训 练 :每 天 1— 2次 ,每 次 3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论文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通过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探讨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内科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内科常规疗法),其疗效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内科常规疗法;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时机选择及治疗疗程对疗效有影响,治疗越早,在一定范围内疗程越长,疗效越好。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78-01本院从2005—2009年对153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并与内科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和观察,其疗效及患者住院天数均有显著差异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1531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57例,女性674例,年龄42—81岁,平均59岁。
病程6h—3年;随机选择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1248例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682例,女566例,年龄40—78岁,平均61岁,病程10h—1年3个月。
以上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别(p<0.05)。
ct检查情况:治疗组:脑基底节区梗塞646例,多发性脑梗塞286例,腔隙性脑梗塞383例,出血性脑梗塞216例。
对照组:脑基底节区梗塞618例,多发性脑梗塞264例,腔隙性脑梗塞295例,出血性脑梗塞69例,小脑梗塞2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内科常规药物进行活血化瘀、控制脑水肿、改善脑循环、控制并发症等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采用大型空气加压氧舱,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逝,ct检查脑梗塞灶吸收,生活完全自理,恢复工作能力;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ct检查脑梗塞灶缩小,生活能自理,可从事一般工作;好转:部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ct检查脑梗塞灶缩小,遗留部分功能障碍,部分生活能自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无明显改变。
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对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Barethel指数
治疗后 59.8±6.3 79.2±5.7
9.821 <0.05
2.2 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研究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2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x珋±s
组别
对照组(n=41) 研究组(n=42)
t值 P值
PI
治疗前
治疗后
见表 1。
表 1 2组 MMSE评分及 Barethel指数比较
分,x珋±s
组别
对照组(n=41) 研究组(n=42)
t值 P值
治疗前 19.8±3.3 19.7±3.1
1.327 >0.05
MMSE
治疗后 21.4±3.6 25.2±1.6
9.461 <0.05
治疗前 31.4±5.9 31.2±6.1
作者单位:10120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 医院高压氧科
2019年 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 83例,并根据不同的 治疗方式分为 2组。对照组男 17例,女 24例;年龄 29~57周岁,平均年龄(42.8±4.9)周岁。研究组男 29例,女 13例;年龄 31~64周岁,平均年龄(47.1± 5.1)周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脑外伤临床诊断 标准相符[3];不 存 在 意 识 障 碍 现 象;受 伤 前 不 存 在 认 知功能障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高 压氧禁忌者;患有恶性肿瘤者;重要脏器器官疾病严重 者;运动性失语者;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完成治疗者。2 组人员基本资料 具 有 均 衡 性 (P>0.05),我 院 伦 理 委 员会予以通过。 1.3 方法 1.3.1 给予对照组脑神经营养剂、颅脑保护等常规药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119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周密的护理,高压氧治疗HIE取得较好疗效。
结论: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减轻和避免高压氧治疗HIE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标签: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
少数幸存者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
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1]。
对HIE患儿采用早期监测、早期治疗、早期干预等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笔者所在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及护理HIE患儿1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9例患儿中男69例,女50例,出生3~5 d者72例,5~12 d者47例,均为足月儿。
1.2病情程度分类患儿均先做头部CT或B超,轻度51例(占42.86%),中度46例(占38.66%),重度22例(占18.48%)。
1.3方法患儿均控制惊厥,供氧,纠正酸中毒,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治疗脑水肿,使用神经细胞营养药(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或神经节苷酯等)。
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氧舱(Yc2880/0.3-18N.中国·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制造)。
患儿入舱前30 min应喂好奶,换上棉质衣服及包被,不能着化纤衣物,否则易产生静电引起爆炸,入舱后侧卧于工作人员方向,禁火、油及易燃品。
1次/d,1~1.5 h/次,10 d为一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10 d,轻度HIE1个疗程,中重度2~3个疗程。
1.4护理1.4.1环境指导患儿应安置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或单人间,室温24 ℃~26 ℃,湿度50%~60%。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脑梗塞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平衡功能障碍治疗的新方法及新思路。
方法:将60例脑梗塞偏瘫、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转移训练、作业疗法、药物治疗,共30例;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1疗程,共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行平衡功能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步行能力,并观察比较其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均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hbo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hbo对脑梗塞后偏瘫、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平衡功能障碍高压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77-02平衡功能是人体重要功能之一,日常生活活动中各种动作均依赖有效的平衡功能支持[1],脑梗塞后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由此引起其他系统的机能改变,易导致平衡功能失调[2],对患者康复治疗及日常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脑梗塞后患者平衡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
本研究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给予高压氧(hbo)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平衡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间在我住院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患者的入选标准如下: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初次发病者;②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醒,无言语及认知功能障碍,可正确接收动作指令;③病程<6个月;④平衡、步态功能障碍;⑤已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明显的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②原发病未控制、心肺功能不全、伴有恶性肿瘤或体质虚弱者;③入组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能继续治疗者。
高压氧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约 占我国脑卒中患者的 80%,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1]。AIS患者脑 部 缺 血 缺 氧,致 使 其 脑 组 织 出 现 缺 血性坏死,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首选 治疗方案为静脉溶栓,而对错过溶栓时间窗或不符合 溶栓指征的患者则以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和血糖、 保护脑组织等治疗措施为主,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注射用尤瑞克林可选择性地扩张缺血组织小动脉,改 善局部微循环。高压氧可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增加血循环中氧含量,改善脑部血循环,促进卒中患者 病情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联合注射用尤瑞克 林治疗 AIS的效果。
·2350·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 7月第 28卷第 13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Jul.2019,Vol.28,No.13
统计分析,计 数 资 料 以 频 数 和 率 (%)表 示,计 量 资 料 用(x珋±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差 异比较采用 χ2 检验,组间患者血清 FIB和 DD水平以 及 NIHSS评分、SS-QOL评分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包括降颅内 压、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和血糖、脑保护、预防并发 症等。对照组接受 015PNA注射用尤瑞克林(广东 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2065)+ 250mL质量浓度为 09%的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注 射速度为 2mL/min,1次 /d,持续用药 14d。观察组在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氧浓度为纯氧, 压力 20ATA,60min/次,1次 /d,10d/疗程,连续治 疗 3个疗程。 1.4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 3mL, 离心,取血清。采用血凝分析仪(美国 ACL200型)检 测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采用全自动 生化 分 析 仪 (迈 瑞 BS-380)以 ELISA法 检 测 血 清 D-二聚体(D-Dimer,DD)水平。 1.5 疗效评估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NIHSS)评估疗 效,分为临床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将临床治愈、显 效、进步计入总有效率。治疗后 NIHSS评 分 减 少 < 18%者为无效,治疗后 NIHSS评分减少 18% ~45%者 为进步,治疗后 NIHSS评分减少 46% ~89% 者为显 效,治疗后 NIHSS评分减少 >89%者为临床治愈。 1.6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NIHSS评分:评分越 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③生活质量评估:脑卒中 生活质量量表 (SS-QOL)评 估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生 活 质 量,评分 越 高 生 活 质 量 越 好。④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血 清 FIB、DD水平。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
不同影像学类型脑小血管病及其MRI总负荷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不同影像学类型脑小血管病及其MRI总负荷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刘发伟1,2综述, 吉维忠2审校摘要: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引起人群认知功能障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S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脑小血管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出现症状时已进入认知功能障碍的中晚期或者已经形成痴呆,往往带给患者不能逆转的损伤及沉重的医疗负担。
本文就不同影像学类型脑小血管病及其MRI总负荷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CSVD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和预防提供帮助。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认知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n different imaging types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nd total MRI load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LIU Fawei, JI Weizhong.(Graduate Schoo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01, China)Abstract: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is one of the most major cause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he incidence rate of CSVD has been on the rise, and relat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concerning issue. Due to its insidiousonset, slow progression, and lack of early warning signs, CSVD is typically found when moderate or severe cognitive im⁃pairment or even dementia already occurs, often causing irreversible damage and heavy medical burden to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maging types of CSVD and total MRI load on cognitive function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V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CSVD.Key words: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Total MRI load;Cognitive impairment1 脑小血管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的定义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上述小血管,还包括这些小血管周围2~5 mm的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结构,其分类方法众多,在临床中为了便于诊断主要以影像学表现分为新发皮质下小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腔隙、脑微出血及脑萎缩[1]。
高压氧疗法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随着神经科学和高压氧医学的不断发展,高压氧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02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高压氧疗法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评价,以及与其他 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03
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高压氧疗法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火灾等安全风险
高压氧舱内为高浓度氧气环境,极易引发火灾等 安全事故。
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与实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确保患者符合高压氧治疗条件,避免对禁忌症 患者进行治疗。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高压氧治疗操作流程,确保 治疗过程安全可控。
加强设备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高压氧舱等设备进行维护与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
由于脊髓损伤病情复杂,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高压氧疗法。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应用高压氧疗法
多发性硬化
通过改善免疫功能和促进神经再生, 减轻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症状。
帕金森病
通过改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 ,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
癫痫
通过抑制癫痫发作时的异常放电,减 少癫痫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程度。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常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HBOT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改善组织缺氧、减轻炎症反应、 促进神经再生等,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高压氧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但研究水平和 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03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脑病后遗症50例的临床效果研究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脑病后遗症50例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脑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
方法:选取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8月收诊的患有脑病后遗症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以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nbna 评分为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所有新生儿均给予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
治疗方案如下:高压氧舱内采用高纯度氧加压治疗,升减压速度为0.003~0.005 mpa/min,压力0.08~0.13 mpa,氧舱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加压20 min,稳压35 min,减压20 min,,含氧量75%~85%,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3 d继续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nbna 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明显显效:脑病后遗症治疗后基本消失,未再出现惊厥、抽搐等,摄乳良好,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基本恢复正常或者大幅度恢复;有效:脑病后遗症治疗后部分消失,原始反射部分恢复;无效:脑病后遗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显效+有效)/总患者例数×100%[4]。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包括27项行为能力和20项神经反射,评分37分以上者为正常,37分以下者需长期随访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 s at Abt c]Obet e T vs gt te f c adpo n s f e c gfc r o praio y eai r jci o n et a et n rg oiil ni t s f y ebr x gnt n v i i eh e sn u n a o h c o
理疗法 。
是自 主运动功能不正常;( 出生后或幼婴儿时期发 2 ) 病;( 病情稳定,非进行性;( 基本上非遗传性; 3 ) 4 )
()T 5C 、MR 和脑 电图辅 助检查 支持 。 I
a e s l n feigp it g ,t ea ds r on . y u n
[ e o d C rba pl H O Tet n K y rs e rl a y B r met w l e s a
中图分类号:R 5 . 49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2 。0 62 0 )80 0.3 73 5 (0 60 .0 60 7
维普资讯
6
ChB ou I f nc I e cieHv, n 、 lt t2 0 . 0 , iaJ ma C¨ ia di n  ̄e eAf i 0 6 v I N o M i us 4
・
论著 ・
高压氧综合治疗,J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J ,L
起的大脑非进行性损伤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中枢 性持续性运动障碍及姿态异常。目前尚无特殊治疗
高压氧的毒副作用精
(二)气泡积聚部位 气泡可积聚在血管、 淋巴管、细胞及组织内。
1.血管内气泡 毛细血管内气泡可导致 微循环障碍,动、静脉血管内气泡可造成血 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阻塞等。
2.淋巴管内气泡 可造成阻塞而致局部 水肿。
3.组织内气泡 易发生于氮溶解较多、 血液循环较差、氮脱饱和较困难的组织,如 脂肪、肌腱、韧带、关节囊、黄骨髓、脊髓 及神经髓鞘等部位。
5.治疗 (1)停止减压,面罩吸氧,急救稳定后减压出舱。 (2)气胸应立即行胸腔引流。 (3)如有气体栓塞应再加压治疗,同气栓症。
三、减压病
(一)定义 减压病(decompression disease)是指因环境压力降低幅度 过大、速度过快,导致机体组织和血液内形成气 泡而引起的疾病。
(二)发病基础 1. 呼吸足够长时间的高压气体。 2. 经历足够大的压差和足够快的减压速度。
3. 按病程分型 (1)急性减压病:病程在二周内者称
急性减压病,应尽量抓紧在急性期进行加 压治疗。
(2)慢性减压病:病程超过二周者称 慢性减压病,加压治疗的疗效明显降低。
【诊断要点】 1.具有高压下停留的病史。高压暴露的
压力小于0.2MPa时,无论以任何速度减压基 本上都不会发生减压病。
2.明确的主诉和典型的体征是诊断本病 的主要依据。
1. 疼痛 90%患者有疼痛,可累及全身 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及大关节多见。由于肢 体及关节剧烈疼痛,肢体常被迫采取极度屈 曲的保护性姿势,故此病又称为“屈肢症”。
2. 皮肤症状 皮肤搔痒是本病常见的早 期症状。此外还可有皮肤感觉异常、皮疹、 瘀血斑,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和青紫相间 的大理石样斑纹。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气泡 压迫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所致。
(二)临床分型 1. 按症状分型
高压氧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压氧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高丹【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压氧以及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将2013-07—2014-08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在给予所有患者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局部亚低温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局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NIHSS量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高压氧联合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6(025)003【总页数】2页(P264-265)【关键词】高压氧;局部亚低温;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神经功能缺损【作者】高丹【作者单位】122000 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具有病情重、发病凶险、预后效果不理想的特点。
相关文献指出[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死亡率为25%,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因此,这种疾病应该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应该对这一疾病进行深入研究,以减少这种疾病带给家庭、社会的负担。
现将2013-07—2014-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探究高压氧以及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3-07—2014-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已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高压氧治疗小脑脑出血一例论文
高压氧治疗小脑脑出血一例体会【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44-01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6岁,于2011年6月4日7时许在做饭时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量约30ml,伴视物旋转,随后卧床休息,症状不见好转,由我院“120急救车”拉回,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11/104mmhg,一般情况差,意识处于模糊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射(+),呼吸浅,颈略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不高,左巴氏征(+),右巴氏征(±),行头颅ct示:小脑处可见不规则高密度影,破入四脑室,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内均可见高密度影,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可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中线不偏。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1、小脑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
2、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
3、脑梗塞。
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保护胃粘膜药物应用,行右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及对症支持治疗一个月。
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查体:t 37.0℃、p 85次/分,r 19次/分、bp139/75mmhg、空腹指尖血糖7.2mmol/l,意识处于嗜睡至浅昏迷状态之间,呼之可睁眼,眼球运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ⅲ-级,较前肌力有所恢复,双侧巴氏征(+)复查头颅ct示:小脑及右侧额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其内可见小斑点状高密度影,外侧裂增宽加厚,脑室系统略扩大,中线结构居中。
二、高压氧(hbo)治疗2011年7月4日患者在继续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开始高压氧治疗。
使用单人纯氧舱,仰卧位。
治疗方案:压力0.2mpa(2ata),升压30min,稳压60min,减压30min,1次/日,10次为一个疗程。
吸氧5次后,患者意识处于嗜睡状态,但唤醒后能简单言语并遵嘱运动,清醒时间由原来的唤醒后3-5分钟延长至可达半小时。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
方法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早期(7天内)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或7天后予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辅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治疗原发病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脑梗死;血流速度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在短期内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所供应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变性或死亡,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或影像学上显现出软化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对7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28例,女48例,年龄38~75岁,平均64.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和临床表现、血流速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高危因素治疗组: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6例,高胆固醇5例,糖尿病7例,吸烟、嗜酒7例,高甘油三脂4例,其他1例。
对照组: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4例,高胆固醇7例,糖尿病6例,吸烟、嗜酒6例,高甘油三脂3例,其他2例。
3.临床表现治疗组:吞咽困难5例,意识障碍6例,上肢瘫5例,感觉障碍2例,运动性失语5例,构音障碍6例,偏盲4例,共济失调3例,感觉性失语2例;对照组:吞咽困难3例,意识障碍4例,下肢瘫4例,痛觉减退4例,感觉性失语3例,构音障碍5例,偏盲2例,共济失调5例,复视4例,大小便失禁4例。
高压氧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建议
01
对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应尽早开展高压氧治疗,以促进神经 功能的恢复。
02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耐受性,制定个性化
的高压氧治疗方案。
除了高压氧治疗外,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康
03
复训练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未来研究或实践启示
1
需要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科学的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在不 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多发性神经炎 患者中的疗效差异,以及与其他治疗方
法的联合应用效果。
同时,也可深入研究高压氧治疗在神经 修复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 ,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 高压氧治疗将在多发性神经炎等神经系 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关注高压氧治疗与其他治 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期找到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
3
对于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也需要进 行更多的研究和观察,以确保其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和推广。
THANKS
感谢观看
高压氧能够迅速提高组织氧含量,改 善细胞代谢,促进损伤修复和神经功 能恢复。
本研究将高压氧治疗应用于多发性神 经炎患者,以期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 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02
CATALOGUE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高压氧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整体研究水 平参差不齐,缺乏大样本、多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高压氧对小脑出血手术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时机探讨
高压氧对小脑出血手术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时机探讨张著;零达尚;张建国【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5【摘要】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术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机。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的40例小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周后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两周后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共济失调,小脑言语障碍,眩晕等近期疗效,而后进行六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分别为:观察组VS对照组治愈(11vs8)例,显效(5vs2)例,有效(2vs2)例,无效(2vs8)例,总有效率,观察组VS对照组(90%VS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 PSMS评分IADL评分分别是(20.24±4.12)(6.72±1.34)(13.76±3.65),对照组患者ADL评分PSMS评分 IADL评分分别是(31.46±5.15)(13.44±2.89)(17.12±4.33),两组患者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一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术后两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术后一周进行高压氧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
【总页数】2页(P54-55)【作者】张著;零达尚;张建国【作者单位】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神经功能及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 [J], 张元峰;刘建生;张建党2.高压氧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J], 王霞;马虎龙;王爱萍;徐梦奇;王培东;3.高压氧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J], 王霞;马虎龙;王爱萍;徐梦奇;王培东4.对接受手术后发生共济失调的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效果探讨[J], 何春梅5.高压氧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林伟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高压氧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基于高压氧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
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0%,血压已经降低到正常的范围,体质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对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标签:高压氧;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临床研究
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小脑梗塞主要原因是椎基底动脉异常和心源性栓子导致,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是指的患者在出现小脑梗塞情况时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出现协调障碍[1]。
以往对于该病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是采用针刺疗法配合药物保守治疗,近几年高压氧被广泛用于临床上,经研究证实可以有效提高脑组织的血氧含量,并能加速患者神经系统组织和细胞的恢复。
因此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
100例小脑梗塞共济失调患者年龄范围为45岁~75岁,平均年龄为(61.25±1.25)岁,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
病程均在13天~2个月。
对照组年龄范围为45~65岁,平均年龄为(58.75±2.01)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56.75±1.01)岁。
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
100例患者中有56例是经颅MRI确诊的,有44例是经过颅CT确诊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脑梗死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②临床的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辨距不良、书写障碍;③通过颅脑MRI与颅脑CT确诊为小脑梗塞。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扩充患者的血管、给予神经营养、脑保护剂、服用维生素族药物。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高压氧治疗,治疗的压力为0.2MPa,每次患者吸氧60min后,休息10min继续吸氧,1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平均治疗1-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共济失调量表,评分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方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愈和基本治愈:≥85%;显效:≥50%,<85%;有效:≥20%,<50%;无效:<2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显效35例(70.00%),有效12例(24.00%),无效3例(6.00%),总有效率为94.00%。
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显效10例(20.00%),有效18例(36.00%),无效22例(44.00%),总有效率为56.00%。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9.25。
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小脑梗塞的发病原因42%为心源性梗塞、37%为动脉硬化导致的,因此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小脑梗塞的主要发病原因。
小脑是通过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血液的,因此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出现梗死是最常见的,小脑后下动脉的阻塞容易造成小脑组织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和眩晕[2]。
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指的患者在出现小脑梗塞情况时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出现协调障碍,严重会累及四肢、躯干以及咽喉肌,容易出现姿势、语言障碍。
小脑作为一种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并不直接发起作用,一般是通过下行运动系统的调结作用实现这个功能。
针对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采用高压氧治疗,其作用原理是能够改善患者的脑细胞缺氧的情况并更提高血氧含量,患者经过高压氧治疗后,脑血流量减少,从而液体从血管内外渗的情况也逐渐减少,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缺氧情况,恢复脑组织的新陈代谢。
通过高压氧治疗使患者体内的血细胞溶剂减少,大大增强了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并且治疗后有效降低了血液的黏滞度,改善了微循环的状态,促进了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上应用高压氧来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有
较好的效果,观察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00%。
综上所述,针对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强瑞,王萍.高压氧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144-145.
[2]钟小芬,李沈容.有机磷中毒致小脑性共济失调的高压氧综合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