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孩子到犯罪,只有一线之隔,犯罪心理学家一番话惊醒无数家长!_9
林森浩投毒案和武昌杀人案的犯罪心理分析及启示
林森浩投毒案和武昌杀人案的犯罪心理分析及启示吕婷婷【摘要】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件曾轰动一时,时隔几年,武昌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从高校蓄谋已久的投毒案到社会人员的激情杀人案,犯罪分子作案的背后所折射出的犯罪心理学问题值得深思.鉴于此,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犯罪分子畸变的心理人格和极端情绪的原因.基于案例的启示,提出预防与矫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若干途径.【期刊名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3【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犯罪心理;林森浩投毒案;武昌杀人案【作者】吕婷婷【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2013年,在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投毒案件。
投毒者林森浩原本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因为与同寝室室友黄洋产生矛盾且积怨已深,因此在饮水机中投毒导致同寝室的黄洋死亡。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这起投毒事件,对双方家庭都是致命的打击!法律虽然对林森浩进行了审判,但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林森浩那畸变的心理和人格、异变的人性,又有谁来审判呢?是什么导致一个父母引以为傲的天之骄子最后却走上了蓄谋已久的毒害同窗室友的道路呢?无独有偶,在2017年2月18日武昌火车站面馆发生的一起恶性杀人案,又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犯罪嫌疑人胡某在武昌火车站一家小面馆吃面,因为面馆老板姚某将4元一碗的面涨价到5元,引起胡某的强烈不满,后因姚某一句:“吃得起就吃,吃不起就莫吃,你给老子滚”彻底激怒了胡某,致使胡某拿起面馆的菜刀砍向姚某,以极其血腥的方式杀害了姚某。
因为过激的语言和极端的情绪,导致面馆老板姚某因为三块钱而惨死,姚某11岁的儿子目睹了惨不忍睹的现场,这样的悲剧实在是令人惋惜。
这种因为口角或者极端情绪不满而导致的激情杀人案件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激情杀人案背后的犯罪心理问题也值得人们深思。
犯罪心理学案例
犯罪心理学案例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析犯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的学科,对于犯罪案件的研究和解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犯罪心理学家可以揭示犯罪的心理机制,为犯罪预防和心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犯罪心理学案例,展示犯罪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描述:该案例发生在某个城市的一座小区,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小明被控杀害了自己的邻居。
小明与被害人家庭没有什么矛盾和纠纷,因此警方和社区居民们纷纷感到十分震惊和困惑。
为了解开这个奇怪的谜团,犯罪心理学家对小明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
案例分析:1. 犯罪动机首先,犯罪心理学家从犯罪动机入手。
在与小明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小明透露出自己曾遭受过虐待的经历。
这种虐待背景对小明的心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造成了他对他人的愤怒和仇恨情绪的积累。
而被害人是小明心理上的替代者,他将对被害人的攻击视为对虐待者的复仇。
2. 情绪反应其次,犯罪心理学家研究了小明的情绪反应。
根据调查和分析,小明表现出了极度的情绪不稳定和缺乏自控能力。
他的愤怒情绪常常无法得到适当的发泄,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最终爆发成了犯罪行为。
3. 社会影响此外,犯罪心理学家还考察了小明在社会环境中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小明在之前的生活中长期受到了暴力和犯罪的负面影响,他身边的亲友圈和社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正常发展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 认知能力最后,犯罪心理学家关注了小明的认知能力。
通过测试和观察,发现小明在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情境时缺乏适应性思维和决策能力,这导致他经常陷入困惑和冲突之中,难以做出理智的选择。
分析结论与对策:在整个案件分析的基础上,犯罪心理学家对于小明的情况提出了以下结论和对策:1. 心理疏导和治疗针对小明的虐待背景和愤怒情绪问题,犯罪心理学家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交流和辅导,小明可以逐渐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他对他人进行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呈上升态势,日趋严重,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未成年犯罪问题亟待缓解,下面就有一个惨痛的事例,可以用来研究未成年犯罪心理问题。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从案例可以知道,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心理特征1 认知特征(1)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低。
未成年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小新初中未毕业,受的教育欠乏。
所思考问题一般带有表面性,片面性、情绪化,极端化特点,缺乏全面、客观、辩证、理性的认识。
小新在偷钱时,不想后果,为找钱先砍奶奶,就是这些表现。
(2)受暗示性、模仿性强。
小新在得知爷爷处有钱时,不顾一切地去偷钱。
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分尸犯罪凶手心理的扭曲历程
犯罪心理学视角下的分尸犯罪凶手心理的扭曲历程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分尸犯罪一直是一个异常残忍而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
探究凶手心理背后的扭曲历程有助于我们对这类罪行的理解与预防。
本文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分尸犯罪凶手心理的扭曲历程。
一、心理形成阶段凶手的分尸犯罪心理大多源于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人格障碍等因素。
在儿童时期,父母的虐待、忽视以及家庭暴力等不正常的成长环境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
他们可能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情感连结,缺乏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罪犯思维模式。
二、心理压力积累阶段在成长过程中,凶手往往经历了各种心理压力的积累。
例如,社会适应困难、职业失败、感情挫折以及心理疾病等,这些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在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支持时,一些凶手很可能通过犯罪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并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三、心理变异加深阶段通过多次犯罪行为,凶手的心理变异逐渐加深。
他们可能从最初的间歇性犯罪过渡到持续性犯罪,甚至采取更加残忍的手段来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需求。
对于分尸犯罪凶手来说,分尸行为往往成为一种满足其控制欲望的手段,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分尸来体验支配他人生命的快感,并追求对于生与死的掌控。
四、心理病态固化阶段分尸犯罪凶手的心理状态逐渐固化,变态心理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可能具有自恋、缺乏同理心和急需引起他人注意的特点。
凶手可能对自己的罪行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无敌的,必须通过残忍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权威和存在感。
他们虽然清楚自己的罪行道德有问题,但却无法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形成了一种无法逆转的心理病态。
五、心理行为峰值阶段在心理变态的驱使下,分尸犯罪凶手心理行为逐渐达到高峰。
他们可能追求更加极端和令人震惊的犯罪手段,以前所未有的残暴方式处理受害者的尸体。
这一阶段的凶手往往被成就感和权力欲驱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犯罪行为,而是要通过分尸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残忍实力。
六、心理病态加剧阶段随着心理病态的不断加深,分尸犯罪凶手的行为愈发疯狂和危险。
当心家庭教育的误区!熊孩子和犯罪者之间,只隔了一条线
当心家庭教育的误区!熊孩子和犯罪者之间,只隔了
一条线
极客数学帮资讯,整理家庭教育的误区。
各位家长要当心了,有时候孩子犯了错,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没关系。
有时候,熊孩子和犯罪者之间,
只隔了一条线!
前两天有个视频在网上挺火的,视频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独自乘坐电梯,他先是将电梯内的所有楼层都按了一遍,然后对着电梯的控制面板小班。
随后
电梯发生了故障。
所幸的是,这次故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熊孩子这几
年由于自己贪玩、发脾气而造成的严重事件屡屡发生。
有的家长,每当别人指责他的孩子犯了错时,总是喜欢用孩子还小来推脱。
但是孩子小就能作为允许孩子犯所有错误的理由吗?有的错可以犯,有的错不管年级大小,极客数学帮都认为是不可以犯的。
因为那是一条线,一旦越过了,便是犯罪者。
以家庭教育为背景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
以家庭教育为背景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是一个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其背后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家庭教育为背景,深入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积极的解决途径。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然而,一些家庭教育方式和环境的不当,却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首先,家庭教育中忽视情感关怀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或经济状况,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他们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理解,不妥善解决孩子的情感问题,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挫败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从而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犯罪的动机。
其次,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教育是引发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家庭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导致孩子对正常社会规范的认知模糊。
比如,家长对权利和义务的解释模糊不清,孩子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容易陷入迷惑和困惑,从而选择违法犯罪的行为。
此外,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也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中存在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等问题,容易使孩子感到无助和不安全,进而导致孩子产生逃避和反抗的心理,选择犯罪行为作为一种宣泄或逃避的方式。
青少年犯罪心理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解决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发展。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家长可以通过加强亲子沟通、经常关怀问候孩子的生活情况,以及尽量陪伴孩子等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次,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教育也是解决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家长应该倡导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正义、诚信等道德观念。
以底线为题的作文
以底线为题的作文以底线为题的作文(精选3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以底线为题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底线为题的作文篇1春天的烂漫,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飘零,冬天的庄严与神圣。
人生就像一次旅途,现在我们在人生的四季里留有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生命在不经意间流逝,那生命的底线是什么呢?让我们背起行囊,一起去寻找……最近中央台正在热播一部连续剧――《神医侠侣》,相信大家都已看过。
吕太后为了不让自己老去,抓了许多名医为其研制不死之药,为此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医生。
最终,她成功了,不老药诞生了,生命无限的延长也许就是她所认同的生命底线吧!不老之药,效果不凡,她的皮肤开始由松弛边的紧质光滑,两鬓的白丝已变得黝黑光亮。
她的千岁梦终于实现了,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她庆贺,可她也付出了应得的代价。
欣赏镜中的美人儿――自己还不到一分钟,她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镜子从手中滑落重重的落到地下破碎了,镜中的美人也破碎了。
她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了。
她成了一个活死人,一个有生命的雕塑,也许千年以后会被人民展览观看。
面对这种无情的事实,她的眼泪从眼眶中涌流而出,此时她只能用这唯一的方法表达出唯一的思想。
也许只有这样,她才会真正的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底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早已听说。
他们在世间上不能生活在一起,遭受种种挫折、困难,他们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生死相随。
为了一份执着的爱,他们宁愿放弃生命。
他们是圆满的,有两只蝴蝶在山谷间,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
一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吧!“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们总是那么默契。
蝴蝶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们能幸福快乐地一起去飞翔,翱翔在彼此的天空,没有别离的痛苦与思念的忧愁。
也许生命的底线不只是能够千岁吧!烟花在冲向天空,绽放的那一刻是最美的,它给黑暗的天空带来了一丝明亮,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们注意到天空中有一朵耀眼明闪的花正在绽放。
坚守底线的作文600字,做人的底线作文600字
坚守底线的作文600字,做人的底线作文600字坚守心灵的底线,任那天空阴霾昏暗,任那大海浊浪排空,任那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可信步闲庭,泰然自若,在那心灵的天空,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亭前花飞花落。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坚守底线的作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篇一、坚守底线的作文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瑞士因为地少人稠,对定居多年欲入籍者有着严格的社会公德要求,必须得到邻居的认可才能提出入籍申请。
有一个打算申请入籍的人到街对面的超市购物,因为东西多就将购物车推回家中,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归还。
邻居一位老太太看到超市的购物车在他家中停放了几天,就打电话报警,认为他有意侵占他人财产。
虽然是无心之失,但他的入籍申请也因此泡了汤。
笔者认为,这件事在一些人看来是小题大作,但细细一想,社会公德并非可有可无的“小节”,否则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
更难以想象,一个对社会公德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会时时保持一颗对法律规章的敬畏之心,能够在关键时刻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在城市管理中,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市组建“市民劝导队”,正是应用了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启迪公民的道德觉悟,激励公民的道德情感,强化公民的道德意志,增强公民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
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违反社会公德者必定受到舆论谴责和公众批评的氛围,再配合严格的社会管理执法处罚,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才不会成为一种老大难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的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从这一理论透视当前的社会管理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可以发现,某些不良风气的形成,一方面失之于“事不关己”心态的盛行,公民之间的相互劝导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失之于“法难责众”心态的盛行,执法者严格执法的力度不够。
犯罪心理学专家谈暴力:孩子被打,就叫他打回去!_24
近日,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做客某节目时的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被现场观众问到“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时,李教授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同时,她还拿自己孙女的亲身经历举例。
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欺负,对方把她抱起又摔下,李玫瑾教授就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孩子被同龄人打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密切关注的话题。
李教授的话迅速引起家长热议。
要不要打回去?意见分为两派:正方:打回去!不然下次还被欺负!@大卫:我让闺女必须打回去,打不过就咬他,这对心理素质有利,大了自己就明白了,懦弱是一辈子的事。
@青莲寄居:打不过也要打,从小就要缎练不屈的心态。
@湖有水兮:我儿子还小,我以后教育他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就算没打赢对方大概率不会再欺负你了,应该知道你不好欺负,如果打赢了以后对方不来挑衅你,这事就过去了,也有可能不打不相识,说不定会成为好朋友。
@美亚蝙蝠:我的孩子,我从小就教育他出去不要惹事,但是人家惹你,你就狠狠揍他。
人家打你一拳头,你就打人家十拳。
@郭伟同学:有什么好争论的?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你能指望他像成年人一样做出冷静理智的判断吗?成年人自己都做不到理智冷静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做到?很简单,打回去,而且一次性打到对方彻底怕了你就一劳永逸了。
@Nemo麻麻:当然要打回去。
不惹事,但也不要示弱。
不过我会告诉孩子,打回去不要打眼睛等要害部位。
反方不能打!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也有家长认为“不打回去为好,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教育孩子怎么避免被打、见机行事为宜。
”之前,网上曾有一篇名为《儿子的脸被同学打到破相,这位妈妈的做法,连老师都甘拜下风》的文章在网上被大肆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文章以老师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生在班级里的两个男同学间的冲突事件,其中一名男生将另一名男生的脸抓破了相,而被抓男生的妈妈对此并没有大发雷霆,相反还大度地原谅了对方。
这位妈妈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把别人孩子的脸抓成这样我一定会狠狠地收拾他。
成长中的心理抚养
成长中的心理抚养成长中的心理抚养尊重的各位家长,您好,周六有幸聆听了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很触动。
李教授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深刻的解析了家庭心理抚育的重要性及一些做法,与我在现实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孩子不快乐的内在心理机制十分暗合,我在家校沟通博客上转载了一些李教授的博文,请一定看看!一、听李玫瑾教授讲课——成长中的心理抚养2010年12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教授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作了一场题为《成长中的心理抚养——解析家庭教育中孩子心理问题的由来》的讲座。
李玖瑾教授是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她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经常作客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解析成长中的少年因心理问题而出现违法行为的原因。
讲座中,她引导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将从心理健康角度解析为什么孩子初生时母亲要亲自抚养,六岁前要对孩子说“不”,十二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青春期父亲不要离开孩子等的原因。
李玫瑾把0~18岁分成两个阶段,0~12岁是依恋期,12~18岁是青春期。
而依恋期是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也是人最弱小的时期,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的关键期。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物质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父母亲自陪伴的抚养。
”她说,怀孩子十个月不如带孩子十个月。
“只有在孩子依恋期亲自抚养,孩子才会依恋你。
”她说,孩子小时不会讲道理,他们愿意受你控制只是因为爱你。
“你只有让孩子依恋你,你才能实现对他的心理控制。
”“凡有爱的抚养,必须是有唠叨的。
”李玫瑾说,妈妈换尿布是一对一的,有很多语言的唠叨和身体的接触,而幼儿园阿姨换尿布是机械式的。
“所以,孩子初生时一定要由母亲亲自抚养,12岁前母亲不要离开孩子。
”“打开屋子的门和窗”如果把一个人比作屋子,他的眼和嘴就像窗户和门口;如果一个孩子把眼和嘴绷得紧紧的,就像紧紧地关闭了门窗,阳光照不进屋子里。
为什么会这样?李玫瑾教授给出了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恐惧。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预防措施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其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1、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离异、丧偶或长期分居等情况,会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孤独、自卑和无助感。
他们可能会寻求外界的不良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从而增加了犯罪的风险。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1)过度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从不加以约束和教育。
这样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纪律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采取极端行为。
(2)粗暴打骂另一些家长则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非打即骂。
这种方式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与家长关系疏远,甚至可能模仿家长的暴力行为,用暴力解决问题。
(3)放任自流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不加过问。
这样的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3、家庭氛围不和谐一个充满争吵、冲突和冷漠的家庭氛围,会给青少年的心灵带来创伤。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青少年会感到压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他们可能会逃避家庭,在社会上寻找安慰和支持,从而容易受到不良分子的诱惑和影响。
4、父母自身行为不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父母自身存在违法犯罪、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模仿他们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5、家庭经济条件差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可能导致青少年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生活资源,从而增加了他们犯罪的可能性。
为了摆脱贫困,一些青少年可能会选择违法犯罪的途径来获取财富。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校园欺凌问题
自11月12日7岁女孩眼睛被塞纸片事件曝光以来,这件事情一直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
为什么会在学校这个看起来安全的地方会发生这么残忍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要面对这么凶残的世界,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面对。
推己及人,作为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校园欺凌呢?我们又该怎么样界定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可以说是经常的、恶意的、蓄谋已久的一种力量、地位、年龄的不对等的攻击行为。
体现在身体欺凌,比如打;言语欺凌,比如起外号、嘲笑、说粗话、叫对方父母的名字;关系欺凌,比如排挤、嫌弃,恶作剧,孤立对方;财物欺凌,比如抢游戏机、“借”鞋穿;网络欺凌,比如说在网络上传播隐私、谣言。
欺凌事件会改变被欺凌者的价值观。
很多少年犯曾经是被欺凌者,后来变成了欺凌者。
当人反复受欺凌时,会变得消极、自卑、抑郁,有的产生厌学厌世情绪,有的则拉帮结派走向犯罪。
中学生的厌学85%以上和人际关系有关,有可能就是遭受了欺凌,得不到及时处理和关照,还有可能抑郁甚至走向自杀。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的铁三角,互相支撑,缺一不可。
而家庭教育是三角的底边,是基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
下面,分享一下家长该如何面对校园欺凌:1、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孩子突然开始厌学了,成绩突然断崖式下降;身体有伤痕、衣物有污损;突然有骂人、打人等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定,因为他内心压抑了太多的愤怒;突然有偷摸行为、有自伤自杀行为,突然有不愿意上学、头疼、疲倦、发呆等情绪反应。
2、教孩子表达自保的权利和意愿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物品,都要坚决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利,都会让对方知道你不是任由人揉捏的软柿子。
很多欺凌者在最开始打人的时候都是带着试探,如果孩子不反抗,只知道哭闹,他只会变本加厉,慢慢跨越正常人际相处的那个范围,来抢夺原本属于孩子的权利。
学会保护自己,这在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底线,能将别人对你的欺负在试探中就扼杀掉。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一)2024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一)引言概述: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理解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因素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因素,以期增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正文内容:
1. 青少年犯罪与发展阶段:
- 犯罪行为的发展与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有关。
- 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的不成熟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选择和执行。
2. 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
- 社会环境中的暴力和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 家庭环境中缺乏监督和支持对青少年犯罪有重要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和犯罪行为: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 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调节困难和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倾向。
4. 社会认同和同伴关系:
- 青少年寻求社会认同和同伴关系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 同伴间的不良影响可能导致青少年加入犯罪团伙或采取犯罪行为。
5. 预防和干预:
- 早期干预和预防措施对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 心理健康支持和社会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减少犯罪倾向。
总结: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探究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犯罪与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认同和同伴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来减少青少年犯罪。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应关注如何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和社会教育,以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和减少犯罪行为。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推荐收藏)
李玫瑾家庭育儿李玫瑾家庭育儿公众号本文欢迎转载李玫瑾简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分析孩子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
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第01课: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第02课: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第03课:要积累孩子依恋自己的心理资本第04课:情感陪伴的性格作用第05课:观念和性格的早期形成有规律 第06课:好的亲情陪伴一定是唠叨的 第07课:6岁之前要说“不”第08课:克制忍受与防止自私第09课:挫折教育有哪些必要性第10课:青春期的叛逆教育第11课: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第12课:青春期的爱情教育第13课: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第14课:养育和教育的关系第15课:规范的养成第16课:学会辨别性的魅力第17课:孩子偷拿怎么处理第18课:早期教养中爱与性的识别第19课:杀亲案的早期性格培养溯源第20课:我如何走上了犯罪心理研究之路 第21课:如何防止孩子有暴力倾向第22课:关注孩子青春期的红色信号第23课:人格障碍也会导致“坏小孩”第24课:为什么孩子厌学,该怎么办? 第25课:保护孩子的理由第26课:正确地和孩子沟通,比什么都管用 第27课:6岁前孩子性格培养第28课:孩子的“等待”和“自我控制”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1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2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3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4 第30课:严重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第31课:杀亲案的犯罪心理解析第32课:系列杀手的犯罪心理第33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解析第34课:高材生犯罪心理解析第35课:12岁之前的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第36课:反社会人格≠犯罪,但它是病第37课:关注孩子的好朋友和兴趣爱好第38课:孩子青春期要注重“心理抚养”第39课:什么是抑郁症、焦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第40课:青少年心理的迷失第41课:12-18岁关键期和孩子做朋友第42课:家庭教育的缺失,易造成冷漠少年第43课:情绪怎么决定身体健康第44课: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保护第45课:研究人最简单的方法,考察Ta的过去 第46课:注重孩子的法律和人生教育第47课:家庭健全≠健全的家庭教育第48课: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有滞后表现第49课:亲自的陪伴比丰富的物质提供更重要 第50课:人性的培养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第51课: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第52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53课:养育孩子陪伴最关键第54课: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的问题第55课:孩子的初生年一定要亲自抚养第56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一) 第57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二) 第58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三) 第59课: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儿童教育 第60课:如何走上学习哲学道路的 第61课: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第62课:真正的好教育是快乐的第63课:犯罪心理学的真相第64课:犯罪中施害人的动机分析 第65课:孩子胆小怎么办第66课:二胎家庭该如何教育第67课:如何察觉孩子的反社会人格第68课:养育孩子分四个阶段第69课:一眼识破渣人第70课:孩子所有的反应都是父母的折射 第71课:让孩子远离危险第72课:高材生如何正确教育第73课:高材生心理健康建设第74课:心理精神疾病与谈话功效第75课:育儿中家规的重要作用第76课:父母如何跟孩子沟通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1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2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3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4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5第78课:伸向钱包的小手第79课:孩子出走为哪般第80课:人格障碍,我不是个坏小孩第81课:如何教育小孩不急不争的性格第82课: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他们?第83课: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千万不要着急?第84课:现在有些女孩就爱泡夜店,李玫瑾说出了原因第85课:教你一眼辨别渣男,句句真理!第86课:孩子性格中缺少坚强,父母应该怎么办第87课:30岁之前看学历40岁之后看性格第88课:不要老是跟孩子说考不上大学能干嘛第89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及违法预防第90课:抑郁症患者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第91课:在教育当中有一个误区被家长都忽略了第92课:为啥有人自私自大还脆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1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2第94课:宝宝晚上是和月嫂睡还是和妈妈睡?第95课:别让自私毁掉孩子第96课:不要让孩子的特长毁在你的手中第97课: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第98课:成长环境如何影响孩子的暴力意识第99课:孩子吃苦耐劳为什么那么重要第100课:初恋是最容易失恋的,但会使人成长10-6岁,情感与性格培养李玫瑾: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
青少年犯罪背后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方法
青少年犯罪背后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方法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犯罪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心理问题,如家庭问题、自我认同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
因此,了解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背后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一些心理辅导方法,帮助青少年走出罪恶的泥潭。
一、家庭问题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家庭的稳定与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青少年犯罪者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缺乏父母关爱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在心理上感到不稳定和不安全,进而寻求犯罪行为作为逃避现实的途径。
针对家庭问题,心理辅导师可以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青少年与家庭成员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和关系,通过倾听和理解,消除家庭环境中的紧张和冲突,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与情感支持。
二、自我认同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个寻求自我认同的阶段,然而,一些青少年面临着自我认同问题,包括自尊心低、自我价值感缺失等。
这些问题可能使他们寻找犯罪行为来寻求注意和认同感。
在处理自我认同问题时,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来进行干预。
例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的活动,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心理辅导师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观念,培养良好的自尊心。
三、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一些犯罪者可能有焦虑、抑郁、自残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以不良的方式来应对情绪困扰,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师可以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帮助青少年。
通过和青少年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缺乏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可能使他们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理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逐渐上升,让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关注。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但是心理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也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治理,对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美观念的形成现代社会崇尚物欲和消费,人们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经常被媒体灌输各种信息,对于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和求知欲的增强,往往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中最多的是盗窃类行为,特别是针对财产的盗窃或抢夺罪,其罪犯通常是未成年人。
而在现代社会中,钱财看起来比其他东西更容易获取,这就是为什么未成年犯罪者往往会选择攫取不属于他们的财物。
二、学业成绩与自尊心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可能与学业成绩与自尊心有关。
学生在校园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尊重,但是在家庭中,他们的地位和权利常常有所削弱,因此未成年人在外面往往会试图通过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让自己更有价值感和自尊心。
然而在创造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天真的小学生也许并不知道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危险的道路。
三、自我评价与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与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有关。
出于各种原因,未成年人通常感到内心空虚、自卑、害怕、无力等。
而犯罪行为能让他们摆脱这些困惑和不安,赢得一些社会地位和认可。
因此,未成年人常常会在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这也导致了他们更加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养与家庭环境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与家庭教养与家庭环境有关。
如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进行一些不良行为。
父母的疏于管教以及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容忍,会极大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展和治理。
如果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不良,他们很容易被引入犯罪的圈子,从而误入歧途。
所以说,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需要全方位地审视这个问题。
犯罪心理学经典案例
犯罪心理学经典案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动、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学科,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案例被广泛研究和讨论,下面将介绍一些犯罪心理学经典案例。
1. 达赖安娜·施利尔案。
达赖安娜·施利尔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连环杀手之一,她在13岁时就开始犯罪,最终被判处终身监禁。
研究发现,施利尔在童年时期遭受了严重的虐待和忽视,这导致她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创伤,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冷血残忍的杀人犯。
这一案例表明了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犯罪倾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泰德·邦迪案。
泰德·邦迪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他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在美国多个州制造了大量惨无人道的杀戮。
研究发现,邦迪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虐待动物和烧毁物品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是犯罪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警示信号。
邦迪的案例揭示了童年时期的行为异常往往是犯罪行为的前兆,对于早期干预和预防犯罪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安德烈·钦尼科夫案。
安德烈·钦尼科夫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他在1992年至1995年期间在莫斯科地区杀害了至少52人。
钦尼科夫的案例引起了犯罪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他的心理分析发现,他具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责任感,这使得他能够冷酷无情地进行连环杀人。
钦尼科夫的案例揭示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对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动机,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罪犯,还可以为犯罪预防和心理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建立更安全、更和谐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犯罪心理的萌芽
Part Two.
犯罪心理的形成
Part Three.
犯罪心理的发展
Part Four.
犯罪心理的转化 与矫正
Part Five.
预防犯罪心理的 产生
Part One
犯罪心理的萌芽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犯罪 心理的影响:家 庭氛围、家庭教 育方式、家庭经 济状况等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犯罪 心理,认识到其危害性
改变环境:改变生活环境,避 免接触不良影响,建立健康的
人际关系
自我激励:鼓励自己,相信自 己能够改变,保持积极的心态
持续努力:改变犯罪心理需要 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不要期望
一蹴而就
Part Five
预防犯罪心理的产生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犯罪心理产生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长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会关系和信任
社会帮助与支持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理解、 支持和关爱
朋友帮助:朋友之间的互助和 陪伴
社区支持:社区提供的各种服 务和支持
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心理 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个人努力与改变
寻求帮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 助,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 者等
设定目标:设定改变犯罪心 理的目标,并制定计划
能导致犯罪心理的萌芽
社会环境:社会不公、贫 富差距等不良社会环境可
能导致犯罪心理的萌芽
网络环境:网络暴力、网 络诈骗等不良网络环境可
能导致犯罪心理的萌芽
个性特征的影响
性格内向:容易 产生孤独、自卑
犯罪心理学案例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案例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案例如下:
1.案件描述:
犯罪嫌疑人名叫孔某,男性,25岁,身高190厘米,体型壮硕。
他被指控在一个月内连续杀害了5个人,手段残忍,且没有明显的动机。
2.心理分析:
孔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复杂,父母离异,他从小就缺乏关爱和安全感。
这种成长环境可能导致他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成年后,孔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在犯罪过程中,孔某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变态特征,如缺乏同理心、冷漠无情、享受犯罪过程等。
这些特征表明他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3.结论:
孔某的犯罪行为可能是由于他的心理变态特征和精神障碍所导致的。
对于这种类型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资源,以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破窗”心理、“破罐”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
成为“ 最先 被打 破 的那 扇 窗户 。 至于 街 区环境 对未成 年人 犯罪 的影 响 , 在 2 ” 早 0世 纪 4 0年代 , 过 实证 通
犯罪的案例 , 时间跨度从 10 年到 13 年 , 90 9 3 他们将这些青少年的犯罪数据在地图上标记 出来 , 结果发 现青少年犯罪经常发生在一些特别 的街区 , 而这些街区位于或毗邻工业和商业 区② 。 对于 涉罪 未成 年人 而言 , 当基 于“ 窗 ” 论 以及 环 境 犯罪 学 进行 有 效 的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对接 , 应 破 理 从
一
扇窗户 , 如果个人思想或者行为具有 阴暗的一面 , 那么就会影响周边的人群乃至整个 自然环境 , 从而
的方 法 , 加哥 大学 的什 奥 ( lf dS a 和麦凯 芝 Cio hw) fr H ny K y 两 50
①
②
[ 孟德斯鸠 : 论法的精神》 法] 《 上册, 张雁 深译 , 商务印书馆 2 0 0 5年版 , 2 3 7 第 7 _24页。
C iodR.S a n ny D lf fr h w a dHe r .Mc y J v nl D l q e c n r a ra : td f a so D l q e c e t nt iee — Ka , u e i ei u n ya dU b nA e s A Su yo t f e n u n yi R l i D f rn e n R e i n ao o
t hrc rt s f oa C m nt snA eia ie,C iao T eU i ri f hcg rs,99, P4 5 . 引自李本森 :破 窗 i C aat ii cl o mu ie m r nCt s hcg : h nv syo i oPes16 P .7, 5 转 l a e sc o L i i c i e t C a 《 理论 与美国的犯 罪控制》 载《中国社会科学) 0 0年第 5期。 , )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恶到大恶,只有一步之遥;从熊孩子到犯罪,也只有一线之隔。
因为不让其玩游戏,可以连划小区地库里的29辆私家车;故意对着电梯按钮肆无忌惮地撒尿;因为嫌楼外施工声音太吵妨碍自己看动画片,一气之下,家住8楼的10岁男孩用小刀割断了楼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男孩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幸好旁边的市民眼疾手快拉住了姑娘......如果熊家长还没意识到如何教育这些熊孩子,长大后孩子会变得如何也不难想象了!孩子应该怎么教育?这个问题,让一位犯罪心理学专家来回答,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别扭?但前段时间,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一段演讲刷屏了!李玫瑾教授曾因在“药家鑫案”中的心理分析而被不少人熟知。
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在她眼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可以追寻的。
以下将李玫瑾教授的演讲内容与她此前在其他场合的部分观点整理成文,推荐家长细读!6岁之前一定要说不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闹,家长应该说不行就是不行。
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和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
但到了十三四岁,家长突然跟孩子说:“我以后不给你钱了,你不能去网吧玩。
”结果会如何?孩子还会和你闹,但他有好多种途径——离家出走,因为他腿硬;还有的,会跳楼自杀或者服毒自杀。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12岁的男生,就因为母亲说了他,就服毒自杀了。
有人问,为什么这么点大的孩子就知道自杀呢?因为在孩子的眼中,家长的爱是没有限制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用“爱”来威胁家长,只不过,他还不知道死亡的意义。
所以,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相关训练。
我们知道,孩子2岁之前,还不怎么会说话,大多数情况下是觉得痛苦了、不舒服了,就用哭声来表达;但3-5岁就不一样了,孩子的哭声已经有一定的目的性了:我要这个东西。
你不给我,我就哭!比如,有天孩子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个小汽车,家里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了,“不行!我就要!”,还赖在商场里不走了。
很常见是不是?记住,家长一定要在孩子3-5岁的时候,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克制任性”。
如何克制任性孩子赖在商场哭闹不走了,怎么办?第一步:直接抱回家;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让孩子哭去。
第二步:回家后抱到卧室里,一对一,不管谁,一个人管足够了,把门一关,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
第三步:记住四个“不要”不要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不要离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
所以,你就坐在那儿,表明你的姿态,“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管你闹吧”孩子当然会接着哭啊闹啊,说不定人一歪脑袋还会磕到桌角上,你别担心,他肯定知道疼。
你问他,磕到疼不疼啊,他也许会嘴硬“不疼”,行,不疼那你接着磕。
放心,孩子没那么笨,他知道疼,不会继续去磕。
等哭到精疲力尽了,你给点儿爱,拿热水毛巾给他擦擦脸,不然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也挺难受的。
擦完以后孩子会想,你是不是回心转意了?这时候你一定要把毛巾往旁边一放,跟上一句话: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你看,你没有打他骂他,也没有不文明,你只是你这种方式告诉他——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我也不跟你闹,你就闹吧。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
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
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越早越好。
但是注意,闹没有用,可也要注意另外一点——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
给孩子留条交流的路刚才说到,孩子哭累了,不闹了,这时你要说一句很重要的话——以后有什么事情,能不能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说不定我会考虑你的要求。
这是给孩子留一条路,跟家长沟通和交流的路。
孩子可能又会和你说,“我想要那辆小汽车啊”你就可以问他,“那这辆小汽车和家里的有什么区别呀?”注意,这是鼓励孩子和你交流。
交流有一个原则,记住——“三比一”,即孩子提出三次要求,满足一次。
让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给。
所以,这样就建立了你和孩子间一个好的关系——1. 你明确说不行的事情,他就不能闹了2. 如果他真的想坚持,他会跟你商量。
有了这个基础,到了青春期,你们俩的关系就好相处了。
等待为了更大的满足再来说说,让孩子学会克制诱惑。
刚才咱们讨论的是孩子在你跟前闹,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他能不能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这是人成长中必备的素质,要学会克制诱惑。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比如,你找点好吃的小零食,刚开始的时候,每三天给孩子吃一次,不要天天给,一个月后,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你跟孩子说:这次给你的零食,你能不能先不吃,保留三天;要是能做到,那三天后我再给你追加三份;如果你吃了,那么三天后的那份好吃的也没有了。
说完之后,你把零食给他,然后你走开,不要管。
但你要做到一点——如果孩子吃掉了,那三天之后,你就说今天这份没有了,要吃就得再过三天。
如果他真的把这份零食保留下来了,那你就履行诺言,给他三份。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等待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这样的训练是让孩子具有克制力,等孩子上学以后,你也要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
否则,这孩子会没有耐性;如果没有耐性,到了上学后、青春期,一定会出问题。
让孩子“管别人”孩子自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孩子小时候,都是别人帮他;即便一点点长大,现在学业压力那么大,爸爸妈妈也不会给孩子子再去增加什么负担,好好念书就行;所以一直到考上大学,孩子都只要管好自己就行。
等他考上大学,他会觉得,这是我凭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和其他人没关系。
这么想很自然,因为从小到大,他在家里都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管别人。
其实,应该让孩子学会“管别人”。
比如,孩子五岁左右,能跟家长一起坐在饭桌上吃饭了。
这时候家长要立下一个规矩——家长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先吃饭。
这个事很简单,但非常有效。
我们知道,孩子一般放学了,四五点了,就开始有点饿了。
可是我们吃饭一般在六点前后;很多老人心疼,觉得孩子饿了,先吃吧。
我觉得,晚吃这一个小时,孩子饿不坏,也饿不死。
我们知道,人生本能的痛苦,是饥饿。
人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痛苦还有很多,人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能理解别人的痛苦。
要让孩子在这种小小的痛苦面前,知道别人跟他一样,也会经历类似的痛苦。
也让孩子知道,我们是一个家、一个整体,要有“别人”的意识。
这是从吃饭中学会了忍受。
再举个例子。
我女儿小时候,跟我回爷爷奶奶家。
她看到我在剥橘子,守在旁边很想吃;我剥好橘子后只给她一瓣,告诉她:“把这瓣橘子给爷爷送去。
”她拿在手里看看我,看看爷爷,不想送去;我就告诉她,“你要是不送给爷爷,接下来我就不给你吃。
”于是她乖乖地去送了。
随后,我还要求她把橘子分别送给了外婆、姑姑和爸爸……橘子眼看就剩下最后一瓣,这时女儿做了一件事——她拿起最后那瓣橘子,塞到了妈妈的嘴里。
我表扬了他,并且重新剥了一个完整的橘子给她。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整个家庭有了概念,这就是防止自私的观念培养。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
比如吃饭时如果家里哪个成员还没回来,就要拨出一份留着。
到后来孩子就自然成习惯了,脑子里有别人了。
培养孩子坚毅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挫折训练,这在性格训练过程中十分重要。
很多大学生,读到硕士、博士了,都从楼上跳了下去。
动不动就跳下去,失恋了跳,连为了论文推迟答辩没通过这事都跳了下去。
这些青少年倒是挺省事的,两手一摊跳下去也就不用愁了,不重视自己的生命,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心中比较自私,上面我们说过的,心里面没有他人的观念;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所谓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其实与意志力息息相关。
意志力的培养,不是凭借智力培养得出来的,而是通过体力的培养。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适当吃一点体力之苦。
人只有忍受过体力之苦,才会承受住生活之难。
像我们小时候经历过拉练训练,其实非常好,走不动也得跟着走,不然没有退路,这种适当的训练方式就很好。
说到这里,我想说说,现在有这样一类家长非常愚蠢,动不动就告学校——孩子受伤了告学校,有点什么事就就找学校,这种行为其实很愚蠢。
这样一来,学校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了,但有些训练就得学校来干!如果学校没有进行这些吃苦耐劳的教育的话,家长其实很难做。
你父母有可能带着孩子步行走上三天吗?几乎不可能!这样,就使孩子丧失了接受必要的经历和教育的机会。
让孩子学游泳是个很好的例子。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游泳池,教练会说你们家长都出去吧,你们在这儿孩子学不了。
为什么呢?因为接下来,教练会拿着杆子把孩子都赶到泳池里,甚至是把孩子抱起来扔到泳池中。
孩子到水里使劲扑腾啊!其实,在教练的看护下,孩子都好好的。
但第一天接孩子的时候,你一定要问孩子一个问题:“第一次下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孩子一定会说,“吓死我了,我喝了好几口水”……家长继续问:“那后来怎么样了?不是也好好上岸了吗?!”你要告诉孩子,以后人生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挫折,可能也觉得自己都快死了,但只要肯扑腾、肯努力,就一定死不了。
以后他再遇到这个挫折,你就给他讲这个道理,他肯定忘不了。
以上这些问题,都要在12岁之前做。
我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对自己长大了的孩子,说不听,骂无用,打不过……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
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