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

————————————————————————————————作者:————————————————————————————————日期:

浅谈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摘要:管片作为地铁隧道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质量非常重要,是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的主要保障。为了有效预防和规避管片的质量问题、提高管片质量,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规避措施。

关键词:管片;质量问题;防治

1 前言

地铁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已在我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而管片作为地铁隧道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质量是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的主要保障。预制混凝土管片(以下简称管片)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外观质量问题、尺寸偏差问题和内在质量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三方面问题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规避措施。

2 外观质量问题

管片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主要有:①蜂窝、麻面、气孔;②缺棱、掉角、飞边;③裂缝;④烂孔;⑤露筋;⑥疏松夹杂;⑦孔洞;⑧塌孔、孔洞移位。其中,前4种形式最为常见,也是在生产过程中需控制的重点。

2.1 蜂窝、麻面、气孔

2.1.1 出现的部位与形式

管片的蜂窝、麻面及气孔常见于管片的拼接面上、管片的止水槽处,有时内弧面也会出现,封顶块多于邻接块和标准块。蜂窝、麻面及气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密集而小的气孔,孔径在1mm以内,深度在lmm以内;二是较分散的大气孔,孔径在2mm以上,最大的可达lOmm,深度在10mm 以内。

2.1.2 危害

管片的蜂窝、麻面及气孔的存在会影响管片的防水功能和外观,降低管片的耐久性。

2.1.3 原因分析

(1)施工原因,欠振。①管片在浇筑时,弧形钢模两端与活动盖板形成封闭低凹槽区域,混凝土从钢模中间流入两端,在附着式气振下,模板两端混凝土最先得到振实,气泡和浆体上浮至弧形管片中部,由于表面浮浆的存在,使此处混凝土气泡较多、较大。②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振动时间不够,导致欠振。

(2)脱模剂的因素。混凝土接触面处的水气能否顺利析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脱模剂的优劣。好的脱模剂应为中性、利于水气析出,并且具有性能稳定、表面张力大、耐高温、便于喷涂等特性。若脱模剂的引气性差,会在混凝土所有接触面上形成分布均匀、疏稀的微小气孔;若漏涂脱模剂,漏涂部位会出现明显区域性的小气孔。脱模剂必须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若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接触面气泡的析出,如脱模剂稀释比例过大、涂刷后的脱模剂未干燥成膜便浇筑混凝土等。对于钢模的重点部位、特殊部位应进行特殊处理,如钢模凸出的止水槽、棱角、倒角等

部位,对混凝土中的水气具有阻排作用,所以,对此处应用浓度较大的脱模剂进行涂刷,特别是止水槽处的脱模剂涂刷应作为控制重点。

(3)混凝土的原因。①工人为了便于操作,拌制混凝土时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使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多余的水形成自由水,留置于混凝土中形成气泡;②水灰比过小,混凝土过于粘稠,气泡难以排出;③搅拌时间过长,料中搅入较多空气,变得粘稠,在混凝土振捣时,气泡不易排出;④原材料如水泥的细度过细、石子级配不合理、砂含泥量超标等,也会形成气泡;⑤外加剂中掺用不合格的引气剂;⑥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触变性差;⑦冬季混凝土温度低、粘度大、流动性差,导致气泡不易排出。混凝土原因引起的气泡一般表现为分布均匀,气孔较大、较多。

2.1.4 解决方案

(1) 对于附着式气振钢模,应合理控制振捣时间,应做到混凝土表面无明显下沉、无气泡冒出和有浮浆析出3项指标均要满足为判定原则。

(2)正确使用脱模剂。脱模剂分水性和油性两种,一般选用油性脱模剂。多作试验,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脱模剂。脱模剂选定后,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要求进行操作,应加强控制喷涂过程,做到不漏涂、不流、不淌,同时加强对重点部位,如止水槽处、管片收边处等部位的涂刷。

(3)对于混凝土的原因,应加大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加大坍落度的检测频次,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及原材料的检验。加大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检测力度,重点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粘聚性。

2.2 缺棱、掉角及飞边

2.2.1 表现形式

缺棱、掉角及飞边现象主要表现在内弧面、外弧面棱角缺块及内弧面飞边(长而连续的内弧棱角缺失)。

2.2.2危害

缺棱、掉角及飞边现象会影响管片的外观、结构尺寸及拼接安装。

2.2.3形成原因

(1)钢模拼接面留有混凝土残渣等杂物,组模时合缝不严,形成漏浆现象,管片脱模时,漏浆处混凝土的剥落导致管片内弧面飞边。

(2)组模时,钢模端板的紧固螺栓未上紧,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移位(即胀模)形成混凝土漏浆,管片脱模时,漏浆处混凝土的剥落导致管片内弧面飞边。

(3)模具顶部卷边(毛刺)。脱模时,卷边处易导致混凝土粘皮现象,使管片外弧面棱角缺块。

(4)瞬间偏心起吊脱模,使管片一侧脱离模具,而另一侧挤压在模具上,导致管片侧棱受压脱落。

(5)倒运过程碰撞脱落。管片在出入养护池和进出堆场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因素,可能造成管片的碰撞,导致管片缺棱、掉角现象。此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管片内弧面棱角部位,是管片缺棱、掉角的主要原因,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2.2.4解决方案

(1)加强混凝土浇筑前模具的检查,重点检查模具拼缝是否严密,紧固螺栓是否上紧等。

(2)若发现钢模顶部四周卷边或钢模发生变形,应及时进行维修。

(3)对于四周粘皮现象,可用浓度较大的脱模剂涂刷或刷中性脱模油,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收面工作。收面时,钢模四周要用木模拍打,使混凝土表面达到密实。

(4)加强起吊工和信号工的操作培训。起吊时,确保吊具重心和管片重心在一条铅垂线上,做到匀速、垂直起吊。

(5)制定管片吊装、堆放管理制度时,从吊运的各个环节来规避管片的碰撞问题,如在管片间设置橡胶缓冲垫、严格控制管片堆放的行距和前后间距等。

2.3 裂缝

2.3.1 表现形式及分类

管片裂缝一般发生在管片的外弧面和四周的拼接面上,内弧面一般很少出现裂缝。外弧面的裂缝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无规则的龟裂,缝长10~30mm,缝宽0.1mm 以内;二是平行于短边的规则裂缝,位于管片两端,缝长30-80mm,缝宽0.1mm以内。拼接面的裂缝一般发生在拼接面端板的中部,为间断型连续缝,总长可达30~80cm,中间缝宽最大可至0.2mm,向两侧发展逐渐消失,缝两侧颜色不一致。按管片裂缝产生的原因分为温差裂缝、干缩裂缝和结构受力裂缝。

2.3.2危害

裂缝的产生会影响管片的防水功能和外观,降低管片的耐久性,严重的会影响管片的结构性能。

2.3.3 产生原因

(1)温差裂缝。管片拼接面裂缝和外弧面端部平行裂缝主要属于温差裂缝。管片拼接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管片在蒸汽养护时,蒸汽直接吹在钢模的端板上,使钢模在较短时间内,温度急剧上升。由于钢模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钢模的膨胀牵扯初凝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裂缝,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此裂缝又收缩,形成重叠。由于构件内有钢筋骨架的约束,此裂缝仅在保护层的表皮发展,可通过调整蒸汽管道解决此问题;管片端部平行裂缝是由于管片降温过快形成的,常发生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工人急于脱模生产,停汽后不久便打开蒸养罩,使管片温度由50℃急剧下降至环境温度,外弧面端部的混凝土由于处于临界端,温差影响最大,混凝土表面的急剧收缩便产生温差裂缝。

(2)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表面覆盖养护不到位或未进行覆盖和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水分散失导致混凝土内外硬化时间及强度变化不一致,便会产生干缩裂缝。外弧面的龟裂属于此类裂缝。

(3)结构受力裂缝。此类裂缝较常在管片堆放过程中形成,如管片竖向堆放时,由于堆放高度较高,且上下垫木不在一条铅垂线上,使管片存在竖向剪切应力而产生裂缝;当水平放置时,超过6层,且底层管片的垫木距离较近,使底层管片内弧面中部形成向上的弯折裂缝。

(4)解决方案:

(1)温差裂缝的解决方案主要有:①管片蒸养前,一定要静停不少于2h,使混凝土达到终凝;

②蒸养时,升温速度不宜超过15℃/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0℃/h,恒温不宜超过60℃;③避免蒸汽直接吹在钢模上;④使用耐高温、摩擦阻力小的脱模剂,从而减小混凝土与钢模间的粘结力;

⑤管片出养护罩时的温度与室外温差控制在2O℃以内;⑥管片温度高于室外温度20℃时,必须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