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用卧位

合集下载

卧位护理【范本模板】

卧位护理【范本模板】

各种卧位一、卧位的性质1、主动卧位主动卧位指患者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2、被动卧位被动卧位是指患者无力变换卧位而需由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3、被迫卧位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二、常用卧位(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主要为避免呕吐物误吸到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患者。

2、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患者.因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呼吸及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3、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时,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行导尿术及会阴冲洗时,便于暴露操作部位.(二)侧卧位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臀部肌肉注射。

(三)俯卧位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四)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五)端坐位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六)头高足低位适用范围: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减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七)头低足高位适用范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下肢骨折牵引。

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八)截石卧位病人接受会阴、阴道、子宫颈及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护理或手术。

(九)膝胸卧位适用范围: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

三、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1、方法(1)一人协助翻身法先将枕头移向对侧,然后将患者肩部、腰部及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再将双下肢移近并曲膝。

一手托肩,一手托膝,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患者背对护士。

(2)两人协助翻身法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膝下部,两人同时将患者移向近侧.(3)轴式翻身法:患者去枕仰卧,护士将大单铺于患者身体下.三名护士站于病床同侧,分别抓紧靠近患者头、肩、腰、髋及双下肢等处的大单,将患者拉至近侧,拉起床栏。

ICU患者体位调整技巧

ICU患者体位调整技巧

ICU患者体位调整技巧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患者的体位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

正确的体位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ICU患者体位调整技巧,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

一、卧位调整1. 仰卧位(supine position)仰卧位是ICU患者最常见的体位,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头部略向后仰,保持颈椎的自然曲线。

另外,还需注意患者的褥疮防护,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整洁干燥。

2. 俯卧位(prone position)俯卧位适用于特定的患者群体,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这种体位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在俯卧位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气道,确保通畅。

3. 侧卧位(lateral position)侧卧位适用于患有肺炎、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在侧卧位调整中,需要将患者的身体稍微向胸部倾斜,使患侧肺部受压较少,减轻呼吸负担。

二、头部调整1. 垫高头部对于中风患者或有胃酸反流风险的患者,需要垫高头部。

垫高头部有助于防止误吸和胃酸反流,并改善氧合状况。

垫高头部时,应选择合适的支撑物,如枕头或护士站式头垫。

2. 侧卧头部调整当患者处于侧卧位时,需要注意调整头部的姿势。

头部应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并尽量保持自然曲线。

脖颈部要稳妥支撑,避免扭曲或过度屈曲。

三、肢体调整1. 肢体抬高当患者存在肢体水肿或静脉血栓风险时,可以适当抬高肢体。

通过垫高患者的手臂或小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预防血栓形成。

2. 肢体伸直某些ICU患者可能会因为肌肉僵硬或手术后需要保持肢体伸直。

在肢体伸直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并遵循医嘱及相应的操作流程。

四、床位调整1. 低位床位低位床位可以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在ICU中,因患者病情不稳定,需要频繁进行抢救和护理操作,低位床位的使用是必要的。

简述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

简述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

简述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卧位方法是指将患者放置在不同的卧位姿势中,以便于医生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

不同的卧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的简要介绍:1.仰卧位:患者平躺在床上,脸朝上。

这是最常见的卧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病情和检查。

仰卧位可以让医生轻松地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脏、腹部和四肢等,并且方便进行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

2.俯卧位:患者平躺在床上,脸朝下。

俯卧位通常用于检查患者的背部和下肢,如脊柱X光摄影、翻身和翻床、改善肺功能等。

3.侧卧位:患者侧躺在床上,一侧身体睡在床上,双膝弯曲。

侧卧位可以用于病情需要或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以减轻其中一侧身体的压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

4.反侧卧位:患者侧躺在床上,但是脸朝下的侧向。

反侧卧位通常用于下肢骨折、手术后的患者,以便医生进行手术伤口的清洁护理和更好地控制患肢的位置。

5.坐位: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背部挺直。

坐位通常用于检查患者的上肢、头部和颈部,如眼睛、耳朵、口腔等部位的检查。

坐位也常用于患者饮食、接受吸氧、呼吸理疗等。

6.半坐位:患者躺在床上,上身垂直或接近垂直,下肢弯曲。

半坐位常用于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增加肺通气量。

7.胸卧位:患者躺在床上,上半身低于下肢。

胸卧位常用于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肺功能。

8.俯卧反胸卧位:患者躺在床上,头低脚高,头部稍向一侧。

俯卧反胸卧位常用于患者术后排气、胃管引流等,有助于排除消化道内积气和引流胃内容物。

9.侧位平卧位:患者斜侧躺在床上,头和肢体平放。

侧位平卧位适用于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充分利用另一侧肺部功能。

10.胸骨上座:患者侧卧,上体前屈使胸骨于杂交小部位可以接受心脏按压。

适用于心脏骤停的复苏过程或心肺复苏术中。

总结起来,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反侧卧位、坐位、半坐位、胸卧位、俯卧反胸卧位、侧位平卧位、胸骨上座等。

卧位护理知识

卧位护理知识

卧位护理知识引言卧位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疾病、手术后康复需要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采取一定的姿势和方法来满足患者舒适、安全和康复的需要。

正确的卧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卧位护理知识,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和半坐卧位。

仰卧位仰卧位是患者平躺在床上,背部与床面平行的姿势。

仰卧位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尤其是术后、伤员和长期卧床的患者。

以下是仰卧位的注意事项:•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选择适合患者体型和重量的床垫,以减轻压力和摩擦力。

枕头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来调整,以保持颈部和脊柱的正常曲线。

•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2个小时左右进行一次翻身,以降低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头部和足部的护理: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避免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

足部可以放在枕头上,以减轻足踝处的压力。

•注意体位的稳定性:确保患者的身体在床上保持稳定,可以使用护理腰带或床边护栏来增加稳定性。

侧卧位侧卧位是患者侧卧在床上,身体与床面成90度的姿势。

侧卧位适用于很多患者,特别是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以下是侧卧位的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侧卧位:左侧卧位有助于减少胃液反流和促进肠胃蠕动,适用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右侧卧位有助于减少肺部分泌物滞留,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

•支撑用枕头:将折叠的毛巾或枕头放置在腿间,避免腿部相互挤压,保持骨盆稳定。

在背后放置一个折叠的毛巾或枕头,以保持脊柱的正常曲线。

•定期翻身:侧卧位也需要定期翻身,避免一侧长时间压迫臀部和肩部,可以每2个小时左右翻身一次。

半坐卧位半坐卧位是患者保持上半身呈30至45度的角度,并将膝盖部分支撑起来。

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脏病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以下是半坐卧位的注意事项:•使用半坐垫:使用半坐垫可以调整躺位的角度,并使患者的上半身保持稳定。

确保半坐垫的高度适当,避免过高或过低。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各种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休克时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截石位。

1、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

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利于呼吸,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4、侧卧位:灌肠。

5、半坐卧位: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后减轻缝合张力;减少颈部颜面术后出血。

6、端坐位:心衰、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病人。

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手术。

{来源:考{试大}8、头低脚高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骨盆骨折行牵引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9、头高脚低位:颈骨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

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

11、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手术。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一、病人的卧位卧位是病人卧床的姿势。

卧位与论断、治疗和护理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卧位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卧位的性质1.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取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者,如意识丧失或极度衰弱的病人,必须由护士帮助更换卧位。

3.被迫卧位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所采取被迫的卧位。

(二)常用的几种卧位1.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枕横立置于床头。

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员,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度-20度,抬高下肢约20度-30度,适用于休克病人。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法病人采取自然仰卧,头下垫一枕头,两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曲屈,使腹肌放松,适用于胸腹部检查。

常见体位基础护理

常见体位基础护理

常见体位基础护理1.平躺位:患者仰卧,身体伸直,双臂自然放松在身体两侧。

这种体位适用于大部分的休息、观察、检查和治疗。

护理者应保持床单的干燥和整洁,定期翻身和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2.半卧位:患者仰卧,上半身为30-45度角仰卧,下肢伸直。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需要进食、活动、服药和清除口腔分泌物。

护理者应每日清洁患者的口腔,防止感染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3.高半卧位:患者上半身抬高至45-60度角。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有胸部疾病需要保持通气畅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心力衰竭等。

护理者应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痰液咳出情况。

4.腹卧位:患者仰卧,然后向一侧旋转至腹部平躺。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需要行背部检查、手术、换药和胃肠减压等操作。

护理者应定期翻身和观察患者皮肤的状态,防止压疮的发生。

5.左侧卧位:患者侧卧,右腿向前弯曲,左腿伸直。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需要减少胃胀气和胃酸倒流,保护心肌、肺和肝脏等器官的侵袭。

护理者应定期改变体位,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6.右侧卧位:患者侧卧,左腿向前弯曲,右腿伸直。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需要减少肝肿大对膈肌的压迫,促进胃内容物和胆汁的排除。

护理者应注意患者的排便情况,避免便秘和排尿困难的发生。

7.坐位:患者坐直,双腿伸直或屈曲。

这种体位适用于患者需要进食、排便、洗漱和行动。

护理者应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稳定,避免摔倒和受伤。

除了以上常见的体位基础护理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采取不同的特殊体位,如截肢位、吊足位、前倾位、T位等。

1.与患者沟通:在进行体位调整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即将进行的操作,并听取他们的反馈和需求。

2.保持适当的固定:在调整体位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的身体稳定,避免滑倒、跌倒或摔伤。

3.关注头部和颈部:在体位调整中,应特别关注患者头部和颈部的位置,以防止颈椎、头部和面部受到过度压力。

4.避免压疮: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因此在进行体位调整时应避免给特定部位长时间施加压力。

护理学基础卧位与安全ppt

护理学基础卧位与安全ppt

3、 被迫卧位
患者意识清楚,有变换卧 位得能力,但由于疾病得 影响而被迫采取得卧位
下列患者得卧位属于什么卧位?
二、常用卧位
1、仰卧位 去枕仰卧 中凹位 屈膝仰卧
2、侧卧位 3、半坐卧位 4、端坐位 5、俯卧位 6、头低脚高 7、头高脚低 8、膝胸卧位 9、截石位
仰卧位
去枕仰卧
姿势:去枕仰卧,病人头偏向一侧,两臂 放于身体两侧,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半坐卧位
心肺疾病----呼吸困难者 胸、腹、盆腔术后或炎症 面颈部术后 恢复期体质虚弱患者
端坐位 俯卧位
极度呼吸困难者 心衰
心包积液 哮喘
腰、背部检查 脊柱术后
腰、背、臀有伤口
膝胸位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检查 与治疗
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 促进产后子宫复旧
截石位
会阴、肛门部得检查、 治疗、或手术 产妇分娩 人工流产
适应范围: 昏迷或全麻未醒者,避免呕
吐物误吸到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或肺部感染。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剌后, 防止脑脊液外漏引起颅内压减 低。
适应对象: 休克患者
中凹卧位
姿势:抬高头胸部约10-20度,抬高下肢约20-30度。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适应对象: 腹部检查 女病人导尿
屈膝仰卧位
俯卧位
姿势: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 头得两侧,胸下、髋部、踝部各放一软枕。 酌情在腋下用一小软枕支托。
适应范围: 肺部分泌物引流 十二指肠引流 胎膜早破 跟骨、胫骨结节牵引
头低脚高
姿势: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木墩或其她支托物垫高 15-30cm。
适应范围: 颈椎骨折行颅 骨牵引者 开颅术后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得患者

基础护理学卧位的注意事项

基础护理学卧位的注意事项

基础护理学卧位的注意事项一、仰卧位。

(一)去枕仰卧位。

1. 适用范围。

- 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因为这类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尚未恢复正常,去枕仰卧位可使舌根不致后坠而阻塞气道。

-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目的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由于脊髓腔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去枕仰卧位可减少脑脊液的漏出。

2. 注意事项。

- 患者的头应偏向一侧。

这是为了便于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自然流出,进一步降低误吸的风险。

- 枕头需横立于床头。

横立的枕头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患者头部过度后仰或向一侧过度偏移。

(二)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 适用范围。

- 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2. 注意事项。

- 头胸部抬高约10° - 20°,下肢抬高约20° - 30°。

角度的控制非常关键,头胸部抬得过高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下肢抬得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重心不稳,并且过高的角度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

- 应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末梢循环情况。

因为休克患者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和末梢循环(如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改善或恶化情况,以便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

(三)屈膝仰卧位。

1. 适用范围。

- 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操作的患者。

屈膝仰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医生进行腹部触诊等检查;在进行导尿和会阴冲洗时,这种卧位便于暴露会阴部,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2. 注意事项。

- 患者的两腿应自然屈膝,不要过度用力或强迫屈膝。

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肌肉紧张,影响腹部肌肉的放松效果,不利于检查;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2.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 姿势(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一)卧位种类1.去枕仰卧位①目的:用于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及椎管内麻醉或腰穿后的病人等;②卧姿:去枕仰卧,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头转向一侧。

2.屈膝仰卧位①目的:胸腹部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仰卧,头下放枕,双腿屈膝,使腹部肌肉放松。

3.侧卧位①目的:肛门检查、灌肠、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侧卧,双臂屈肘,分别放在胸前及枕旁,双腿屈膝屈髋。

4.俯卧位①目的:腰背部手术或检查,脊柱手术,背、腰、臀部有伤口者等;②卧姿:病人俯卧,头转向一侧,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需要时胸下、髋部及踝部各垫软枕。

5.半坐卧位①目的:减轻呼吸困难,腹腔、盆腔、头面、颈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时便于引流并使感染局限化;②卧姿:将床头摇起或用靠背支架支起床头30°~50°,抬高膝下支架30°或双膝下放枕头等物品固定。

6.坐位①目的:为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的病人缓解症状;②卧姿:病人坐在床上,抬高床头支架60°~90°,膝部稍抬高,足下可蹬软枕以避免下滑。

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7.头低脚高位①目的:体位引流;产妇胎膜早破;右侧卧位用于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的引流;跟骨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用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②卧姿:病人仰卧,将枕头横立予床头,床尾抬高15~30cm。

8.头高脚低位①目的:减轻颅内压,头部牵引;②卧姿:病人仰卧,床头垫高15~30cm。

9.膝胸卧位①目的:结肠、直肠、肛门检查和治疗;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②卧姿:病人先俯卧,双腿屈曲成直角,臀部抬高,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头转向一侧,头胸部贴在床面上,腹部悬空。

10.膀胱截石位①目的:妇产科检查、治疗、产妇分娩等;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膀胱镜、导尿术。

②卧姿:病人仰卧于检查台或床上,双腿屈膝屈髋分别放在腿架上,臀部齐台边。

常用卧位

常用卧位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常用卧位内容提要一、卧位的性质二、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性质按照卧位的自主性,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指患者采取的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

见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通常这些患者身体活动自如,患者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更换卧床姿势.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指患者自身没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只能采取被安置的卧位。

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衰弱的患者。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患者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患者此时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只是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

如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二、常用卧位(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又称平卧位,是一种自然的休息姿势。

仰卧,头下放一软枕,两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根据病情或检查的需要,仰卧位又可以发生一些变化,分为下述情况。

1.去枕仰卧位(1).姿势:患者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枕头横置于床头。

(2)适用范围a.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此卧位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引起患者窒息或肺部的并发症。

b.腰椎穿刺术或椎管内麻醉后 6~8 小时的患者,由于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采取此卧位,可预防因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1)姿势:患者仰卧,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保持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可在膝下垫软枕,使患者保持稳定和舒适。

(2)适用范围:休克患者,头、胸部抬高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可以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增加心脏排血量,从而缓解休克症状。

基础护理学-卧位和安全的护理考点总结

基础护理学-卧位和安全的护理考点总结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一、卧位的分类1.主动卧位病人自主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见卧位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2.中凹卧位3.屈膝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用于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所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

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用于休克患者。

1)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用于导尿术或会阴冲洗、腹部检查者。

侧卧位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半坐卧位床头支架呈30°~50°角适用范围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原因: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病人。

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常用卧位
一、卧位的性质
根据病人活动能力及意识状态,通常将卧位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3种。

1.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自己采取的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瘫痪、极度衰弱的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醒,也有更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而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二、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仰卧位又称平卧位,可分为下述3类。

1.去枕仰卧位
(1)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术后的病人,去枕仰卧6~8h,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因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引起头
痛)。

(2)操作方法:去枕仰卧,将枕头横立于床头,必要时头偏向一侧(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放平。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3.屈膝仰卧位
(1)适用范围
1)腹部检查,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

2)导尿术及会阴冲洗,暴露操作部位,便于操作。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双臂放于躯体两侧,双腿屈膝,稍向外分开。

(二)侧卧位
1.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以放松注射侧的臀部肌肉。

(3)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2.操作方法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双臂屈肘,一手放于枕
旁,一手放于胸前,上腿弯曲,下肢稍伸直(臀部肌内注射时,上腿稍伸直,下腿弯曲,使臀部肌肉放松)。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前和后背放置软枕。

(三)俯卧位
1.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配合胰、胆管造影等。

(2)腰、背、臀部有伤口或脊椎手术后,病人不能平卧或侧卧。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因俯卧位可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

2.操作方法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双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在胸部、髋部及踝部各放一个软枕。

必要时在两腋下放小软枕支托。

(四)半坐卧位
1.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使肺活量增加,且减轻了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原因:①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吸收性较差),使感染局限化和减轻中毒反应;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的病人。

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

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原因: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身体下滑;床尾放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档。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五)端坐卧位
1.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端坐。

2.操作方法病人坐位,身体稍前倾,跨床小桌放于床上,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于桌上休息;摇起床头支架成70°~80°,背部放置一软枕,使病人背部也可向后靠;膝下支架成15°~20°,以防病人身体下滑;床尾放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档。

注意病人肩、背部的保暖。

(六)头低足高位
1.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排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排出,病人需同时采取右侧卧位。

(3)妊娠时胎膜早破,可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防止碰伤头部,床尾用木墩或其他支托物垫高15~30cm。

此卧位不宜长期使用。

(七)头高足低位
1.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2)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可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床头用木墩或其他支托物垫高15~30cm,床尾放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档。

(八)膝胸卧位
1.适用范围
(1)适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相应的治疗。

(2)适于矫正胎位不正及子宫后倾。

(3)产后促进子宫复原。

2.操作方法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垂直,胸部贴于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头转向一侧。

(九)截石位
1.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检查、阴
道灌洗、妇科检查等。

(2)产妇分娩时。

2.操作方法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或双脚踩于支腿架上),臀部齐检查台边缘,双手放于胸前或身体两侧。

注意保暖和遮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