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
篇一: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摘要
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必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切实加强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必然选择。
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而阐释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原则,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稳定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原则;任务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
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
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
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1];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
组织活动。
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
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在新的形势下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必须紧紧地把握这一规律。
通过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建立健全的基层干部考核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聆听员工的心声,管理方法经常创新,允许员工犯错误,引导员工合理竞争,来激发工人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切实多办惠农实事等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对于知识分子,要改善对于他们的使用和安排,使他们能够发挥他们对于国家有益的专长,要对所使用的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工作,要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以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使关系社会发展
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又为有突破性进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用发展的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这就为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拓展了思路。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以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保证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措施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
(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内涵
1.从广义视角出发,包括两方面的改革。
第一,工具层的变革,它涉及到治理方式、方法以及公务员做事的方式,即管理方式的变革[2]。
这几年我国政府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如:实现了政府部门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少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调整了一些机构,对垄断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垄断市场;在贯彻领导干部选拔条例上,形成了竞聘上岗的良好风气。
第二,价值层面的改革,涉及政府人员的观念的改革。
现在政府人员一开始大都怀着青春的热情,但是经过社会功利
主义熏染,为党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少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少了,追求安逸享乐的观念滋长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
们认为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因此在这代信仰缺失的年
轻公务员当中倡导为人做事之道,乃当务之急。
2.狭义的视角出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1)调
整机构,表现为精简机构和人员;(2)理顺关系,从领域上表现为理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从结构上表现
为理顺政府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转变职能,
即从管制型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方向上应当体现如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规定的要求。
无论是职责界定、方式选择还是机构设置、程序规范,都必须既保障政府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分发挥作用,又不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二是要体现政府行政运行客观规律的要求。
政府充分、高效和可持续地发挥作用,依赖于其按照科学民主的思想理论、制度方法行政,依赖于其带头守法、严格执法,依赖于其公正清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切制度与措施的安排都应当保障政府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
三是要体现发挥中央
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
既坚持中央对地方的统一领导,又保障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政令快速传递和有效执行、政府工作具有活力和效率的基本保证。
要立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科学分工、合理分权来设计和安排改革措施。
(二)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
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
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三)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
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
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
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四)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点。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竞争上岗、轮岗、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又支持了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4]。
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五)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新世纪机构改革的重点。
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政事分开必须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
要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
对承担政府交办任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实行宏观调控。
对一般带有开发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逐年裁减财政拨款,逐步推向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