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第一章 远古美学
中西方美学发展史
中西方美学发展史第一编中国美学史第一章、先秦美学思想一、孔子以前的美学思想(一)、味、色、声之美。
《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美:能直接给人以感官享乐的声、色之美,味美也包含在内。
(二)、以“和”为美。
提出“和”,是要把对味、色、声的官能快感的追求同真正的美感区分开来。
(三)、美与善的统一。
对于声色之美的追求同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要求之间有矛盾,在官能感受上使人觉得美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
二、孔子的美学思想(一)、思想基础——仁学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学,其美学是从仁学出发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而得出的结论。
“仁”的根本是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是人性的内在欲求。
艺术观念——“成于乐”、“游于艺”艺术的作用——“兴”、“观”、“群”、“怨”(二)、美学观念——“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庸”1、充分肯定美的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要求美与善相统一。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事物外在的形式美有不可否认的价值。
同一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一种美的形式中,也可以表现在一种不美的、简单粗陋的形式中,而两者的价值显然是不一样的。
3、自然美。
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现象,把自然现象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4、美学批评尺度。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中庸”原则是社会生活中各种互相矛盾事物的和谐统一。
是政治学的最高表现,也是孔子始终追求的理想。
运用到美学上,要求在美和艺术中处处都应当把各种对立的因素、成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对立因素的统一,每一因素发展的适度,这是作为美学批评尺度的“中庸”的基本要求。
三、《易传》与美学(一)、《易传》和《易》象1、《易传》:即《周易大传》,是对《易经》(《周易古经》)的解释和发挥。
2、《易传》和《易经》《易传》对《易经》进行了根本性质的改造:保留了《易经》的宗教巫术的形式,扬弃了《易经》宗教巫术的内容,它借助于《易经》的框架,建立了一个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中国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课程简介:本课主要讲述中华民族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而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学生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参考书目:《中国美学史》绪论第一节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是建立现代美学体系的迫切需要第二节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第三节中国美学史的分期第四节对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流行观念的考察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第一节中国美学史从哪儿开始第二节老子论“道”、“气”、“象”第三节老子论“有”、“无”、“虚”、“实”第四节老子论“美”、“妙”、“味”第五节老子论“涤除玄鉴”第二章孔子的美学第一节孔子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二节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第三节孔子论“兴”、“观”,“群”、“怨”第四节孔子论“大”第五节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第六节墨子的“非乐”第七节孟子论人格美和共同美感第三章《易传》的美学第一节《易传》和《易》象第二节“立象以尽意”第三节“观物取象”第四节《易传》辩证法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第五节“赋”、“比”、“兴”的美学本义第四章《管子》四篇与中国美学第一节《管子,四篇及其在美学史上的重要性第二节《管子》四篇论“气”第三节《管子》四篇论“虚一而静第四节孟子的养气说第五章庄子的美学第一节庄子的性格、情趣和著作第二节庄子论自由和美第二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第三篇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第四篇中国近代美学大学生公共艺术欣赏课程简介:本课主要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人类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课主要以艺术欣赏为主。
以时间为经,以流派为纬,基本概括了艺术史上优秀的名家名作。
选材更加注重通俗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力争提高本课的欣赏效果,对于时下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参考书目:《大学生公共艺术欣赏》第一编美术概论第一章美术的形态和特性第二章美术与其他社会范畴的关系第三章中西方美术传统美学价值的差异第四章如何进行美术欣赏第二编绘画艺术欣赏第一章绘画概述第二章中国绘画作品欣赏第三章外国绘画作品欣赏第三编雕塑艺术欣赏第一章雕塑概述第二章中国雕塑作品欣赏第三章外国雕塑作品欣赏第四编建筑艺术欣赏第一章建筑艺术概述第二章中国建筑艺术欣赏第三章外国建筑艺术欣赏第五编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欣赏第一章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概述第二章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第三章外国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第四章现代工业设计作品欣赏第六编摄影艺术欣赏第一章摄影艺术概述第二章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性第三章中外摄影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与生活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艺术独特的造型规律,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及目标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
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
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
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
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
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史前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绘画艺术1.3雕塑艺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民经济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青铜艺术2.2雕塑艺术2.3绘画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青铜器的纹样与造型特点,了解青铜器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种类用途,领会青铜礼器还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
(2)掌握这一时期雕塑材料的种类及每种材料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及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3.1绘画艺术3.2书法艺术3.3雕塑艺术3.4工艺美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秦汉绘画的种类、形式及美术特征,从对秦汉绘画主题的研究中体会艺术的功能。
(2)了解秦汉时期书法的种类及每种书体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秦汉雕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之间的依存关系。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美学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Aesthetics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课程简介中国美学史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从中国文化、哲学切入,研究、揭示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主要讲授有关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以历史上的思想形式为主,注重哲学分析,辅之以基本的学术史和艺术史背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中国美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美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把握中国美学演化发展的脉络和原因,把握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人在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美学史的缘起、中国美学史的学科进展、中国美学史的原则与框架。
2.了解并掌握远古美学嬗变中的“礼”、“文”、“中”、“和”、“观”、“乐”。
3.对于儒家、道家与佛家美学(哲学)的争论以及各家美学的基本特点,有基本的掌握;4.掌握先秦时代背景与美学思考的关系,把握先秦美学的基本问题“天人之辨”、“古今之争”、“名实之辨”等;尤其要把握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家先驱的基本思想;把握老子、庄子作为道家创始者的基本思想;了解墨家、法家等诸子学的基本理论;5.理解两汉时期的唯物论与神学论的争论、斗争,理解汉朝从崇老到独尊儒学的发展,基本把握董重舒、王充的思想;6.了解、认识隋唐时期佛学的发展以及儒、释、道的进一步融合;7.掌握宋明道学出现的历史与理论根源,把握宋明道学在“理欲道器”问题上的主要思想观点,把握理学与心学的基本特点及二者的不同;掌握朱熹理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夫之对道学的总结;8.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唐代美学、宋元美学以及明清美学中的各种“论争”。
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
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美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远古时期的中国美学,是我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探索的开始,也为后来的美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一、远古时期的审美追求在远古时期的中国,人们对美的追求始终贯穿着整个文化发展的过程。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纯粹的审美情趣。
例如,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赞美,对山水风物的喜爱,以及对简约淡泊生活的向往,都体现了远古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
二、神话传说中的美学元素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美的元素也广泛存在。
比如,《女娲补天》中的人类之美,讲述了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
而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各种神奇的山川湖泊,描绘了一个充满神奇美丽的世界。
这些神话与传说中的美学元素,构成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幻想和向往。
三、艺术品与审美体验远古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艺术形式,比如彩陶,玉器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体现了人们对于形体美和装饰美的追求。
人们通过观赏和使用这些艺术品,得以获得美的审美体验。
四、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也对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追求自然之美和天道之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追求德行美和人文美。
这些哲学思想对于塑造远古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是我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探索的开始。
远古时期的审美追求,神话传说中的美学元素,艺术品与审美体验,以及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都为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章节的探索,为后来中国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美学史》课件
特点与风格:中国绘画的特点、风格及其与其他国家绘画的异同
艺术价值: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审美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书法艺术
起源与发展:简要介绍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字体与风格:列举几种常见的书法字体及其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书法作品欣赏:展示几幅著名的书法作品,简要介绍其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中国美学史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道家、儒家等。这些思想在西方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如抽象主义、印象派等。中国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道家、儒家等。这些思想在西方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如抽象主义、印象派等。中国美学对亚洲其他国家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艺术,还对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产生了影响。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这些国家在艺术创作中注重意境、气韵生动等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艺术,还对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产生了影响。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这些国家在艺术创作中注重意境、气韵生动等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美学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对世界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水墨画、书法等。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思想对世界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如水墨画、书法等。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挖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内涵,并将其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内涵,也为世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挖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内涵,并将其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内涵,也为世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中国美学史大纲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第二节老子论道、气、象含义: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万物,没有意志和目的,自己运动,是无和有的统一。
道不是绝对的虚无,包含有象、物、精。
道是真实的存在。
精,就是气。
象(物的形象),不能脱离道和气,否则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毫无意义。
第三节老子论有、无、虚、实含义:天地万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
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生生不息。
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四节老子论美、妙、味含义:美,与善区别开,相对于恶(丑)而存在。
对美和艺术采取简单的否定。
味,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淡乎其无味”。
提倡一种平淡的趣味。
妙,体现道德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
老子否定美。
但不否定妙。
不能执着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
第五节老子论“涤除玄鉴”含义:涤除,洗除垢尘,洗去人们的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
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就是对于道德观照。
1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2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是审美心胸的最早源头。
第二章孔子的美学第一节孔子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内容: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就能起一种特殊的作用。
在主观意识的修养中,在为了达到仁而进行的努力中,审美的境界高于知识的境界。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第二节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内容: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
美与善的统一,在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
反对质胜文和文胜质。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标准。
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
这样的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是审美的情感。
审美标准就是“和”。
“礼之用,和为贵”音乐表现的情感要受到礼的节制,要适度。
第三节孔子论“兴观群怨”内容:兴,是个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
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美学史》是李泽厚先生的一部学术著作。
这部著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从远古时期的美学萌芽,一路讲到近现代美学的转型。
它像是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了中国美学那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大门。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
书中讲到先秦美学时,那百家争鸣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儒家的美学强调“仁”与“善”的结合,讲究的是一种从道德层面升华的美。
我就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接受的传统教育,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做个善良的人,原来这种观念在美学上也是有着深厚根基的。
这时候我就感觉美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道家呢,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空灵的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让我想到了那些宁静的山水画卷,以及在山林中漫步时听到的风声、树叶声,那种无声胜有声的美妙体验。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困惑。
比如说,有些美学概念非常晦涩难懂,像魏晋玄学对美学的影响那部分,我读了好几遍还是感觉似懂非懂。
这时候就有点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自己到底抓住了什么。
但是这种困惑也促使我不断地去思考,去查阅更多的资料。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像书法、绘画、诗歌等。
中国的书法艺术,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美学思想。
我试着拿起毛笔去写几个字,发现真的很难做到像书法家那样将力量与美感完美融合。
这也让我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能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美学理念。
总的来说,李泽厚先生的《中国美学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
它就像一座宝藏,虽然挖掘起来有点困难,但里面的宝贝是无尽的。
它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能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从中感受到中国美学的魅力。
尽管有些地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深奥,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价值。
它让我们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美学部分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篇二》《中国美学史》,这是李泽厚先生的心血之作,一部厚重的学术性书籍。
中国美学史最终笔记
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老子的美学思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2015简答题考题】老子又称大道为“大象”,他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概括“道”的形象特点,并指出“道”既是“无”,又是“有”,是“无”、“有”二者的统一,也即是说“道”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在美学上的重要启迪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子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有点类似宗教境界,但不是宗教境界。
与此同时,他又指出,最高的美应该是感官所不能把握的,它是一种与“道”相通的境界,他无限伟大却不见其形象,无限动听却不闻其声音。
这样一种美需要用心灵直接去领悟。
也就是说这种境界不是理智所能把握的对象,也不是感官所能把握的对象,而是理性直觉或者说悟性所把握的对象。
第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典美学十分推崇的艺术范畴——“意象”说、“意境”说的哲学基础。
另外,“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描绘的那种“惟恍惟惚”的氛围,也是与艺术形象相通的。
第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是“无”,但它是由“有”升华、转化而来的;是“大”,但它是由“小”积累而来的;是“朴”,但是由“华”锻造而来的;是“拙”,但是由“巧”转化而来的。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对“道”的静态的描绘。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016名解考题预测】老子在许多地方对“美”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他在这里所揭露批判的“美言”就是漂亮的谎话,他本是伪,因为用漂亮的外衣装裹,而能让人上当受骗。
老子并不是一般地反对美,而只是反对充当漂亮外衣的虚伪的“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已经把美当作形式来使用了。
他把美看作是形式,应该说在先秦具有积极意义,美本具有很强的形式意义。
美之独立主要是形式上的独立。
从老子的言论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比较地注重形式美了。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范畴,而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
美学史应该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而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
审美意识分散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同时又集中于若干美学理论著作中,表现为两个系列:形象的系列和范畴的系列。
审美意识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
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发端。
“道”中心范畴,最高范畴,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万物,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自己运动,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气”,万物之本,道包含气、象,万物都包含阴阳对立面,在气中得到了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包含了有和无,天地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论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界定了美,区别了美和善,对立了美和丑,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对美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方式。
“味”成为一种美学范畴,提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的审美标准,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
“妙”体现的是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出于自然归于自然,和徼相对,徼意为边界,体现道的规定性和有界限性。
徼和妙同属于玄。
老子否定美,却并不否定妙。
“妙”对后代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严羽“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涤除玄鉴”涤除指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指观照,玄是道,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
涤除玄鉴有两层含义,一是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一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第二章:孔子的美学孔子美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中国美学史笔记(1)-绪论
中国美学史(第二版)绪论中国美学史:缘起、历程、特点、意义一、美学史:普遍性中的中国特性中国美学史是对中国文化的审美现象进行理论总结而来的历史。
审美现象普遍存在,但对审美现象的理论总结,中国与西方却有所不同。
体现在文字上,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开始,关于美有两个词,名词和形容词,进而分出具体事物之美和抽象之美。
这两种美都是客体之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又是另一个词,这表明西方文化对审美现象的把握是用区分-划界型思维方式进行的。
而中国文化中,美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还是感叹词,而且美不仅用来指客观之美,还用来指主体的美感。
美,只此一字而可多方流动,表明美以中国的关联-交互的整合型思维为基础。
西方的区分-划界型思维进一步把美与真和善区别开来。
真,对应主体的知,体现在学科上是逻辑学(包括哲学和科学),善,对应主体的意志,体现在学科上是伦理学(包括伦理和宗教),美,对应主体的是感性情感,体现在学科上是美学(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
中国的整合型思维,不把真善美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既看到三者有不同,又看到三者的交汇与互渗,讲究真美相连,美善相乐;也不把主体心理的性、心、情、意、志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性心相关,心意一体,情志相连。
对于审美现象,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明确地用“美学”和“美学史”这样的学科形式和论著去进行总结。
因此,从现象上看,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美学”和“美学史”这样的学科和以这两个词命名的论著。
实际上,中国文化对自己的审美现象做了很好的理论总结,它是用另一种理论方式呈现的。
比如,西方美学面对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艺术的各个领域、自然美的欣赏和理论,遗迹从哲学上对美的言说。
中国文化在这四个方面都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和言说。
如,生活审美上,李渔的《闲情偶寄》十一本体系性著作;艺术领域,诗、文、书、画、乐、建筑、园林、戏曲、小说,理论著述蔚为大观;自然美上,姚鼐关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论述堪称经典;哲学文献里,从孔、孟、荀、老、庄等,多有关于美的哲学言说。
《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
《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中国美学史作为一部探讨中国美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首章远古美学,涵盖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公元前221年的中国美学发展历程。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呈现《中国美学史》第一章远古美学的主要内容。
远古美学指的是人类文明还未发展到较高程度时期的美学思想和实践。
在这个时期,人类艺术与美学的起源与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远古美学主要包括原始美学、史前美学和奴隶社会美学三个阶段。
原始美学是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美学表现。
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以狩猎、采集和部落生活为主。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原始、简单和粗犷。
人们尚未有文字和记载,但通过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了美与实用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原始人追求美的欲望主要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用颜料来装饰身体,使用花纹和图案来点缀各种生活用具。
同时,原始人对于自然景物也有着敬畏与追求美的情感。
他们将自然景物中的形状和色彩转化为具体的艺术符号,并创造了独特的原始美学语言。
史前美学是原始美学向史前时期发展的延伸。
在史前社会,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并建立了最早的定居点和聚落。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和实践更加注重实用性,同时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秩序和规范。
在史前社会中,人们开始用土石堆砌简单的建筑物,对其进行装饰,形成了一种原始的建筑美学。
另外,人类首次使用陶器,开始通过捏、刻和烧制来创造各种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的陶艺作品。
人们通过对花纹和图案的描绘,使陶器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史前美学还包括了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中的艺术表现。
在史前时期的人们,相信自然界有着神灵的存在,通过开展各种祭祀和宗教仪式来祈求神灵保佑。
这些仪式中的音乐、舞蹈和仪式装饰等,都蕴含着审美的内涵。
奴隶社会美学则是古代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美学思想和实践的变革。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区分阶级地位的奢华和贫富差距。
奢华的生活和艺术品成为了奴隶主阶级的象征。
中国美学史大纲王国维的美学
中国美学史大纲王国维的美学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离开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我们对于王国维美学中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例如壮美与优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眩惑”,“古雅”,等等,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王国维的著名的境界说,并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的范围,而是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的范围。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或“意境”),实际上相当于“意象”这个范畴。
过去很多人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如何评价王国维境界说的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混乱。
已故史学家陈寅恪把王国维著作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概括为三条。
其中第三条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
应该说,王国维在把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互相参证”方面,确实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成绩。
但是他的这种尝试并不全是成功的记录。
这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同他本人的世界观有关。
真正要把中西美学融会贯通,必须要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这是王国维(也是全部近代美学史)给我们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
一、王国维及其美学著作1、王国维: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是比较保守2、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二、王国维的美学基本观点1、王国维把康德、叔本华的美学简单化了,但王国维美学≠康德、叔本华美学2、王国维认为:生活的本质是“欲”,追求欲望必然带来痛苦,要摆脱这种痛苦只有求助于美和艺术3、王国维认为:美在于形式,美和美感都是超功利的,他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道德的手段,保持艺术的纯粹性、独立性4、王国维提出:眩惑(他把美和眩惑相对立)——就是不但不能使人摆脱生活之欲,反而使人从纯粹之知识回到生活之欲5、王国维提出一个论断:艺术美高于生活美(Y艺术美使人易忘物我利害的关系)6、王国维还提出一个艺术家观物的原则(审美观照的原则):“通古今而观之”摆脱时空规定和利害关系,观照“物之种类之形式”二“不视此物为与我有利害之关系”7、王国维的美学观与其政治立场有关系:他的人生观反映了没落阶级的情绪,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8、王国维这种美学观在写《人间词话》时并没有大的变化三、王国维的“境界说”(一)“境界”(或“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并不是王国维第一次提出来的(二)在王国维看来,“境界”与“意境”的涵义有无差别1、王国维谈到艺术作品时是把“境界”和“意境”当作同义词使用的,但仍是有“差别”差别:(1)强调的侧重点不同(2)“意境”只能用于艺术作品;“境界”不仅用于艺术作品,也可以指艺术家描写的对象(三)王国维“境界”(或“意境”)的涵义1、“境界”或“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和统一2、“境界”或“意境”,要求再现的真实性3、“境界”或“意境”,还要求文学语言能够直接引起鲜明生动的形象感※平常人们在使用“境界”这个词时,有时把它作为美学范畴使用,有时并不把它作为美学范畴使用(四)王国维“境界说”在美学史上的地位:(王国维的新贡献)1、王国维借用西方美学的概念对“情”与“景”作了明确的解释2、王国维明确地把人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列入艺术家观照和再现的对象3、王国维根据艺术家观照的侧重点不同,对审美意象分为:以意胜、以境胜、意境两浑4、王国维认为艺术的认识功能是由审美意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5、王国维认为“境界”(即“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比起其他美学范畴来更为本质、重要四、王国维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也就是壮美和优美的区别2、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由纯粹的无意志的认识产生,而区别在于客体和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敌对关系3、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实质上是对于审美观照中两种状况的区分,这就要求把情感排除到审美观照之外,但在理论上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4、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价值在于:他企图通过对于审美观照的分析来对审美意象进行分类五、王国维认为“造境”与“写境”、“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1、关于“造境”(现实主义)与“写境”(浪漫主义)2、小说分为两种:“理想派小说”:“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写实派小说”:“所怀抱之想象,所经阅之境界”3、王国维提出“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区别在于作品的题材不同,亦即诗人观照的对象不同“主观之诗人”一一偏重于“观我”,作品“意余于境”“客观之诗人”一一偏重于“观物”,作品“境多于意”(真正理想的作品一一意境两浑)4、王国维提出了“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也”的主张是错误的六、王国维论“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确有观察社会生活状况、掌握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样一层含义,但是更深一层的含义却是要体验到生活的本质在于“欲。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美学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Aesthetics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课程简介中国美学史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从中国文化、哲学切入,研究、揭示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主要讲授有关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以历史上的思想形式为主,注重哲学分析,辅之以基本的学术史和艺术史背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中国美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美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把握中国美学演化发展的脉络和原因,把握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人在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美学史的缘起、中国美学史的学科进展、中国美学史的原则与框架。
2.了解并掌握远古美学嬗变中的“礼”、“文”、“中”、“和”、“观”、“乐”。
3.对于儒家、道家与佛家美学(哲学)的争论以及各家美学的基本特点,有基本的掌握;4.掌握先秦时代背景与美学思考的关系,把握先秦美学的基本问题“天人之辨”、“古今之争”、“名实之辨”等;尤其要把握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家先驱的基本思想;把握老子、庄子作为道家创始者的基本思想;了解墨家、法家等诸子学的基本理论;5.理解两汉时期的唯物论与神学论的争论、斗争,理解汉朝从崇老到独尊儒学的发展,基本把握董重舒、王充的思想;6.了解、认识隋唐时期佛学的发展以及儒、释、道的进一步融合;7.掌握宋明道学出现的历史与理论根源,把握宋明道学在“理欲道器”问题上的主要思想观点,把握理学与心学的基本特点及二者的不同;掌握朱熹理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夫之对道学的总结;8.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唐代美学、宋元美学以及明清美学中的各种“论争”。
第一章 远古美学2 《中国美学史》 马工程
– 在中国上古史中,第一个以农耕立国并奠定了此后数千年政治、风教传统的中原王朝是西周。 与殷商游牧、游农或农牧间杂的生产方式不同,西周发展出了中国社会早期最成熟的农业生 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改变了上古时期的人神关系,使殷商时期“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巫觋 文化转变为“自求多福”“唯德是亲”的重德文化,人的主体性被凸显。抒发人内在心志的 诗歌成为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目录
第一节 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 一、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 二、远古美学的演进逻辑 – 三、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历史发端
– 一、基于考古资料的判断 – 二、基于传世文献的判断 – 三、基于哲学反思的判断 – 四、基本结论
目录
第三节 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原始仪式与礼乐文明
– 从美学的角度看,考古器物是中国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各区域文明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强化象 征。其过程经历了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到农业初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岩画,再到新石器 时代各种器物的灿烂出现。其中,在新石器时代,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红山 文化的玉器、富河文化的筒形罐、夏家店文化的筒形鬲等,器型和纹饰均表现出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大汶口文化的纹饰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黑 陶以及形形色色的玉器和骨器,体现出了比当时中原地区更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以环 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象牙雕刻,马家滨文化的釜、鼎、豆、壶, 尤其良渚文化琳琅满目的玉璧、玉琮、玉璜、玉钺等,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最杰出的成就。 另外,在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以环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 的南方,器具制作的艺术性也不输中原。这表明,在中国社会早期,作为多元文明表现形式 的审美和艺术创造,也是随着各自文明的演进路径,显现出既具共性又具区域个性的特点。
中国美术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简述仰韶彩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器。
早半坡类型以半坡村遗址出土彩为代表《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笔触粗矿,变化单纯而特征鲜明中庙底沟类型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颖而稳重,大和小底曲腹盆和碗;装饰风格有半坡的写实向变型发展,几何花纹较多晚马家窑类型造型完美,纹饰严谨,具有鲜明特色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艺术的最高水平满、平、均的装饰特点《舞蹈纹彩盆》4.怎么认识彩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美学史》5000字读后感】中国美学史读后感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
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
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
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
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
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
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
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
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
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臵。
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
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
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美学的角度看,考古器物是中国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各区域文明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强化象 征。其过程经历了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到农业初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岩画,再到新石器 时代各种器物的灿烂出现。其中,在新石器时代,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红山 文化的玉器、富河文化的筒形罐、夏家店文化的筒形鬲等,器型和纹饰均表现出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大汶口文化的纹饰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黑 陶以及形形色色的玉器和骨器,体现出了比当时中原地区更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以环 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象牙雕刻,马家滨文化的釜、鼎、豆、壶, 尤其良渚文化琳琅满目的玉璧、玉琮、玉璜、玉钺等,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最杰出的成就。 另外,在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以环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 的南方,器具制作的艺术性也不输中原。这表明,在中国社会早期,作为多元文明表现形式 的审美和艺术创造,也是随着各自文明的演进路径,显现出既具共性又具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只是中国远古文明的一个区系,但它却最早跨过了文明的门槛, 逐渐在各区域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像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其中出土的骨笛是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已具备七声音阶。贾湖遗址中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 器上的契型符号,也已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另像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 了磨盘、磨棒、镰铲等农业生产工具,意味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据主导性的产业类型,在中 原文化区系中最早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形式。
第四节 原始仪式与礼乐文明
– 一、“美”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二、“礼”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三、“乐”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四、礼乐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远古美学的演进逻辑
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一、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 中国大地上人类留下的早期遗迹,目前发现的有 距今200万年前安徽繁昌人字洞、河北阳原泥河湾 的石器,有18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居住选址,有两 万年前山顶洞人的仪式和装饰。这一漫长的历史 区间,类似于文献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时代。 与后世文明紧密相关的是1万年前原始农业的出现, 并进而形成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两大主要的农业区, 即位于北方的粟作业区和南方的稻作业区。这可 以用伏羲、神农、女娲等文献人物所处的时代来 象征。
目录
第一节 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 一、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 二、远古美学的演进逻辑 – 三、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历史发端
– 一、基于考古资料的判断 – 二、基于传世文献的判断 – 三、基于哲学反思的判断 – 四、基本结论
目录
第三节 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 一、审美空间:经验与想象 – 二、审美时间:景色与四季 – 三、审美者:自我认知与自我发现 – 四、天下观的审美生成
仰韶文化
– 到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流域进入全面繁荣 的仰韶文化时期。它以华山周边为中心,东 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内蒙古,南抵 江汉。农耕文明建构的人地关系和对泥土属 性的深刻理解,使以泥土为材质的陶器成为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审美表现形式。陶器上形 形色色的几何纹饰和动植物图案,表现出多 样的审美趣味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其中,河 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画面 简洁疏朗,生动传神。鹳鸟衔鱼加上一柄石 斧的构图,反映了当时人卓越的审美造型能 力和对物象关系的奇异理解。另外,庙底沟 陶器中最具特色的花卉图案,线形简洁流畅 而富有装饰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三、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 第一,天下观与远古美学的空间形态。
– 第二,农耕文明对中国远古美学的孕育。
– 第三,器物图案、纹饰的可视性与审美意识的自觉。 – 第四,“器以藏礼”与远古器物的表意功能。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历史发端
A
基于考古资料的判断
B
基于传世文献的判断
C
基于哲学反思的判断
D
基本结论
– 就目前学界对中国远古时期审美状况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看,中国审美意识的发端,最早可 以上溯到距今两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时期,其标志就是遗址中出土了钻孔的兽牙、海蚶壳、 小石珠、石坠等人体装饰物。装饰物的出现说明,人的着装不仅是为了满足保暖、遮羞、蔽 体等实用目的,而且有了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审美需要。也就是说,这时已经产生了可以 被史迹确证的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远 古 美 学
– 远古美学,是讲美、美感、艺术如何从中国大地产生,并逐步发展到夏商 西周的礼乐文化阶段的美学。对于这一进程的认识,主要依托于对考古资 料、历史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古文字字义的辨析。远古至夏商西周,是中国 社会早期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发端期,它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学提供了 源头和基础。
龙山文化
– 仰韶文化之后,黄河流域进入到更为高级的龙山 文化时期。它的薄如蛋壳、光亮如漆的黑陶,将 中国远古制陶史发展到了顶峰。同时,原始城市 开始大批出现,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日照尧 王城遗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登封王城岗城 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都显现 出后世中国城市的基本建制形式和功能构成。城 市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已从散布四野的 村落聚居形态,向跨村落的中心区域聚集。城市 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 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龙山文 化之后,中国社会之所以在中原地区率先进入国 家形态,并形成夏商周王朝,明显依托于这些早 期城市对周边资源的聚集和权力的投射。
– 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晚期,处于中国历史从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过渡的阶段。 从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器物形制看,仍属打制石器,但已使用了磨光和钻孔技 术。就器物作为生产工具而言,它的表面是否磨光,并不会对其实用功能产生 重要影响,能够影响的只会是器物的手感和好看与否,这个好看就是美。山顶 洞人的石器造型就其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演变的特性不难看出,这个部落不仅通 过装饰品实现对自身的美化,而且也表现出通过美化日常用具来美化生活环境 的意向。也就是说,美作为从实用逐渐向精神升华的价值选择,自此开始对人 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态度形成影响。而描述美的历史的中国美学史,自此也就有 了最早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