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鞭毛染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鞭毛染色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细菌鞭毛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鞭毛染色方法,并观察鞭毛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鞭毛极纤细,直径一般为0.1—0.2um,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是,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它。

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即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如单宁酸或明矾钾)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如碱性复红、硝酸银、结晶紫)。常用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本次实验用硝酸银当染色剂)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鞭毛周生)、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端生)。

2.溶液和试剂:硝酸银鞭毛染色剂A液和B液、95%乙醇、蒸馏水。

3.仪器和其他物品:载玻片、酒精灯、显微镜、双层瓶、擦镜纸、接种

环、镊子、电热炉、大烧杯、洗衣粉

四、实验步骤

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

1.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用洗衣粉洗涤后,置于9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min,使用时取出再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2.制片:取一块载玻片,在一端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从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斜面上挑取菌种在载玻片液滴上轻轻蘸一

下,使液滴表面形成一薄层菌膜,随后倾斜玻片,使悬菌液缓慢流向另一端,用吸水纸在载玻片边缘处吸去多余菌悬液,自然干燥。

3.染色:滴加硝酸银染液A液覆盖菌面3-5min后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 液,之后用B液洗去残留水分,再滴加B液覆盖菌面数秒至1min,其间可用微火加热,当菌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

4.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最后用油镜检查,菌体呈深褐色,鞭毛呈浅褐色。

四、实验结果记录

枯草芽孢杆菌鞭毛染色观察图

铜绿假单胞菌鞭毛染色观察图

五、实验结果分析

1.理论结果:

2.实验结果:

3.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实验,观察结果与理论结果差异分析:油镜视野中,铜绿假单胞菌的鞭毛出现了多根,与理论结果的一根有所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染色方法不恰当或干燥时装片遭到剧烈震动,导致鞭毛脱

落,脱落的鞭毛附着在了菌体表面,造成了一个菌体着生多跟鞭毛的假象。油镜视野中鞭毛着生位置不是严格的端生而是近端生,可能是光线的折射,菌体形状的变化或菌体的平面观察无法真实反映其真实的立体形状等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有所偏差。

六、思考题

1.除鞭毛染色法外,还有什么方法能观察到鞭毛?

答:可直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高,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鞭毛。

2.你对你所做的鞭毛染色法满意吗?如果不满意,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果满意,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答:不完全满意,在染色时间的控制上还不够,A液、B液接触过久,使玻片上有沉淀,不利于观察;染色时间过长,鞭毛脱落现象严重,鞭毛着生观察不明显。

3.如果你发现鞭毛已与菌落脱离,请解释原因?

答:(1)可能是菌龄过大,自然脱落;

(2)操作时玻片受到较强烈的震荡;

(3)接种时接种环在玻片上反复涂抹时使之脱落;

(4)染色过久使之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