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一)探讨炮制机理
炮制机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 包括:减毒 增效 缓和药性 增加新药效
(二)改进炮制工艺 迫切性、科学性
发展方向:机械化 自动化
科学化
(三)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⑴ 利用现代实验手段---客观化、数据化
一枝黄花 ⑵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增补质量标准
丁香
(3)探索出更能突出饮片特色的质量标准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继承、整理、创新、发展
继承和整理传统文献 研究中药炮制的原理 研究中药炮制的方法 研究炮制品质量标准
三、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医药基础理论
中药化学 药理学
中药鉴定学
分析化学 分子生物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炮制术语
苦酒:醋。 汤洗:热水洗。 陈壁土:多年东壁土,得晨之阳光,
得少火,补中焦脾胃之气。
古代炮制术语
煮散:打成颗粒(宋代以前)。 饮片:旧指切制成一定规格形状的药
材;现指直接用于临床的处方原料。
总结

中药炮制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 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 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 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 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 学科。

总结

中药炮制专注:
《雷公炮炙论》 《 炮炙大法》
“黄芩、黄连、黄柏、知母,病在
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
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 须酒洗之;在下生用…”
《十药神书》
元· 葛可久
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大抵
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
创止血名方-十灰散。
《本草蒙筌》
明· 陈嘉谟
制造资水火论:“凡药制造,贵在适
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
世界独特的制药技术
饮片质量的关键 实践性强、知识面广
既传统又新兴的学科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
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探讨中药炮制机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
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
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
技术起始形成时期 炮制理论形成时期
清代
现代
炮制技术、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
炮制的振兴发展时期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五十二病方》
先秦时期,最早载有
炮制内容的医书, 净制 水制 切制 火制
水火共制
《黄帝内经》
约为战国至秦汉时代的著作
“治半夏”
“燔治左角发”
“口父咀” 血 余 炭
切制
《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学专著
测试 :
柴胡饮片(醋柴胡) 柴胡药材
柴胡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 中医药学特定的专用制药术语。
炮制
历史上对炮制的称谓: 炮炙、修治、修制、修事、修合
历史上炮炙仅仅代表中药整个加工 处理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方法。
“炮” “制”
炮:
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制: 代表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失…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 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
痛……”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列有“修治”专项,载330种药的炮制 方法。
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类,有水制、
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 曲等。

修正了一些有问题 的炮制方法
《炮炙大法》
第二部炮制学专著
明· 缪希雍著 载439种药的炮制
水煮或甘草水煮后毒性成分 分解,
毒性降低,可内服。
中药炮制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 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 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 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
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 艺、规格、质量标准、历 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 科。
中药炮制学特点
中医药理论在临床用药上具体表现
雷公炮炙十七法
炮炙大法
归纳“雷公炮炙十七法”:
炮、爁 、煿、炙、煨、炒、煅、炼、 制、度、飞、伏、镑、摋、日煞、 曝、露。其中爁 、煿、伏、露为 《雷公炮炙论》未收载方法。
(三)清代
《修事指南》:
第三部炮制学专著,清· 张仲岩 著,载232种药物炮制方法。
《本草纲目拾遗》:
清· 赵学敏, 记载70余种炭药, 强调炭药“勿成 灰”。
炼-硝石、熬-露蜂房、烧-贝壳、 酒煮-刺猬皮
蒸-桑螵蛸。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若有毒宜 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 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 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 各有法。”
“凡疗疡以五毒”中的“五毒”
指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简单加工—洗净法、切法、捣法
(二)火的出现和应用
萌芽 雏形
充实
高温处理—炮炙法、药炒法
(三)酒的发明与应用 丰富了用药经验,产生辅料制法 (四)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蒸制法、煮制法、煅制法,方便存放汤剂。 丰富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四个阶段:
春秋战国至宋代 金、元、明代
(四)现代
《药典》:中药炮制通则 《全国中药炮制规《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大黄的标准
高校教材的发展

1996年版
2003年版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 二、省、部(局)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其他主要著作
《金匮玉函经》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肘后备急方》葛洪 东晋
伤寒杂病论
炮制的内容多见于处 方的脚注。 提出“烧、炼、熬” 三者的不同。 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 熟。
开创了药物生熟异 用之说; 稀释法制巴豆霜之 始。 指出药物粒度与疗 效的关系。
《本草经集注》
梁代 陶弘景
第二部中药专著,系统归纳了炮制技
术,说明部分炮制作用。内容丰富,
方法众多。
《雷公炮炙论》
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南北朝时期雷 敩著。 原书已散佚,清· 张骥重新修订,80年
代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兴法再修订,基本 恢复原貌。
1.集前人炮制经验之大成--炮制学学
科; 2.炮制方法多样,分类详细;
3.大量应用辅料,并以药汁为辅料制药;
4.强调“辅料有量,炮制有时”的观点。
中药炮制学存在的意义
望闻问切 诊断 药力共处 药到病除 君臣佐使,配伍七情 立方 依法(炮制规范)炮制 遣药
黄连:作用于上焦,清心火为主。
生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酒制:清上焦头面之火 (酒制引药上行) 姜汁制:治胃热呕吐
水蛭:
质地柔韧,不易调剂,
经滑石粉炒后质脆易碎,
易于调剂。
附子:
生品有毒,不可内服。
中 药 炮 制 学
第一章 绪
概述

中药炮制起源及发展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教学目的 掌握:
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及其任务
熟悉:
中药炮制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了解:
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概况以及发展方向 。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三、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备急千金药方》 孙思邈 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新修本草》苏敬 唐代
世界最早的药典
《太平圣惠方》王怀隐
《证类本草》 唐慎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陈师文
(二)金、元、明时期
医学家: 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
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 炮制辅料的作用
王好古《汤液本草》
用药心法
金元· 李东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