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褐变的分类
非酶褐变 羰氨反应引起的褐变 焦糖化引起的褐变 抗坏血酸氧化引起的褐变
酶促褐变
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9.3 非酶褐变 9.3.1 羰氨反应 9.3.1.1 羰氨反应概念 1921年, 法国化学家Mailard 发现葡萄糖与甘氨酸溶液 共热即产生褐色色素,并称此色素为类黑精。以后人们就将 胺、氨基酸、蛋白质与糖、醛、酮之间的反应统称为Mailard 反应或羰氨反应。 9.3.1.2 羰氨反应历程 初始阶段:包括羰氨缩合和分子重排两种作用生成果糖胺与 双果糖胺(1~8)。 中间阶段:包括果糖胺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9~14)、果糖 胺脱去胺残基重排生成还原酮(15~19)及氨基酸与二羰基化合 物的作用(19)。 终止阶段:包括醇醛缩合和生成黑色素的聚合作用(20)。
第九章
5)钙离子处理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钙离子可同氨基酸结合成为不溶性化合物,因此, 钙离子具有控制褐变作用。有些食品加工中,当使用SO2 不能有效地控制褐变时,配合使用CaCl2则可很好地控制 褐变作用,如马铃薯的加工中。 6) 生物化学方法 当食品中糖含量低时,可用发酵法将糖除去。如蛋 粉和脱水肉末的生产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使用酶制剂如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结合可除 去食品中微量的葡萄糖与氧。
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2) 中间阶段:第一次起泡停止后,随着加热,稍停又发生第 二次起泡,持续时间约55分钟,此时失水量达9%,形成焦糖 酐产物,焦糖酐熔点138℃,平均分子式为C24H36O18,焦糖酐 溶于水及乙醇,味苦。 3) 最后阶段:焦糖酐进一步脱水形成焦糖烯,焦糖平均分子 式为C36H50O25,熔点154 ℃,可溶于水。若继续加热,则生成 难溶性的深色物质,称焦糖素。分子式为C125H188O80 蔗糖在强热下也可能发生脱水形成醛类,然后经过复杂 的缩合、聚合反应或发生羰氨反应生成黑色褐色的物质。 9.3.2.3 焦糖化反应应用
第九章
9.3.2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焦糖化褐变(Caramellization)
9.3.2.1 焦糖化褐变的概念 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当加热至其熔点 以上时,糖通过脱水形成酱色物质,或通过裂解形成一些挥 发性醛、酮类物质后,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粘稠状的黑褐 色物质的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 9.3.2.2 焦糖化的反应过程(以蔗糖为例) 1) 开始阶段:蔗糖熔融,温度约达到200℃,起泡,约5分钟 时脱去1分子水,生成异蔗糖酐(无甜味但有温和的苦味)。
主要应用于焦糖色素的生产,生产时要控制好反应的程度。 磷酸盐、无机酸、碱、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对焦糖反应有 催化作用。
第九章
9.3.3 抗坏血酸褐变作用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抗坏血酸褐变是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变色的主要原因。其 实质在于其形成的酮、醛等物质和氨基化合物反应后进一步 缩合、聚合形成的褐色物质。
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 褐变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 褐变分类
– 非酶褐变

羰氨反应
焦糖化反应
抗坏血酸反应 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非酶褐变的控制方法 酶促褐变的概念与条件 酶促褐变的反应历程 酶促褐变的控制方法
– 酶促褐变

第九章
9.1 褐变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褐变与作用食品颜色
褐变是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常见现象,有的褐变 能提高食品的品质与风味,如面包、糕点和咖啡加工过程中发 生的褐变,有的能降低食品的品质与风味,如蔬菜与水果加工 贮藏过程中发生的褐变。
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对于氨基化合物来说,褐变速度为:蛋白质>肽>胺类>氨 基酸。在氨基酸中, 碱性氨基酸褐变速度较快,ε-位或在末端者, 比α-位上较易褐变,所以赖氨酸褐变损失率最高。 由于脂类氧化和热解可产生不饱和醛、酮及二羰基化合物, 因此,不饱和度高、易氧化的脂类亦易与氨基化合物发生褐变 反应。 5) 亚硫酸处理 羰基可以和亚硫酸根形成加成化合物,其加成物能与氨基 酸化合物缩合,但缩合产物不能再进一步生成Schiff碱和N-葡萄 糖基胺,因此,可用SO2和亚硫酸盐来抑制羰氨反应。
当然,非酶褐变也可能给食品品质带来一些有效的作用如产 生的醛、酮等物质会增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第九章
9.5 非酶褐变的控制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1)降温与控氧 褐变的温度系数为3~5,30℃以上褐变快,20 ℃以下褐变 较慢,当温度达到80 ℃或以上时,氧气对其影响不大,当温度 为室温条件下,则氧气可大大加非酶褐变作用。所以容易褐变 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低温贮藏则可较好地防止其褐变。 2) 控制水分含量 水分在10%~15%时最易发生褐变,完全干燥后,则褐变 速率大大下降。所以容易褐变的固体食品将水控制在3%以下, 可很好地抑制其褐变。不过干制的猪肉制品虽然水分低,但由 于油脂氧化加速,则其褐变也非常速迅。 液体食品通过降低其浓度,则可较好地防止褐变。
第九章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影响抗坏血酸氧化褐变的因素: 抗坏血酸浓度、pH、金属离子、抗坏血酸氧化酶等。就pH 来说,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其褐变速度大大加快。 9.4 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 氨基酸因形成色素和在Strecker降解反应被破坏,色素以及 与糖结合的的蛋白质不易被酶作用,利用率下降,尤其是赖氨 酸在非酶褐变中最易损失(营养价值降低)。 2) 果蔬加工中抗坏血酸氧化褐变而减少(营养价值降低); 3) 非酶褐变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罐装食品贮藏过程中 会出现“膨听”现象; 4) 非酶褐变产生的一些呈味物质可能对产品的风味造成不良的 影响。
第九章
3) 改变pH值
褐变作用与食品颜色
羰氨反应是可逆的,在稀酸条件下,羰氨缩合产物很易 水解。所以降低pH值是控制褐变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蛋白 粉在脱水干燥前先加酸降低pH值,在复水时加Na2CO3 恢复 pH值就是为了有效控制非酶褐变作用。 另外,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速度较慢,且 可逆。 4) 使用较不易发生褐变的食品原料 羰氨反应的速度与糖及氨基酸的结构有关。对于糖来说, 双糖的褐变速度小于单糖,单糖中六碳糖的褐变速度小于五 碳糖。 在所有羰基化合物中,以α-已烯醛褐变最快,其次是 α-双羰基化合物,酮褐变速度最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