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讲课稿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准确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
⑵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重点:把握诗歌内容,领会全诗的情感。难点:
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
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是什么歌吗?(对了,这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
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它最初的原型是什么呢?(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让我们追溯到它的源头,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来共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复习旧知,找一个学生简介《诗经》的基础知识。(对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2、朗读诗歌
(1)、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诗歌,用笔把新认识的及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
(2)、出示生字词;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诗歌—评价(语速太快、沉住气、读准确)--齐读诗歌(看来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就让我们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歌吧!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动听,老师都禁不住想试一试了。)(4)、老师配乐诗朗读;(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5)、(出示全文的停顿标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以四言为主,两字一停顿,字后小短横是音的延长)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两遍,--指名读—男女分行读两遍--学生齐读,并思考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哪位知道讲了什么内容?(一个男子执着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3、理解诗意:
是这样的吗?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让我们来译读诗歌。
(1)、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译读全诗。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自己先大声朗读,并翻译,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提示:翻译形式自由,翻译内容不必字字落实,可知道大概内容就好。诗歌分三章每小组任选一章节翻译,相邻的小组选择要不同。先找小组代表指出重点字词。再小组合作翻译。)
(2)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4-5人。(可由学生提出字词,其他小组人员抢答。)看来大家的学习效果很好,积极性很高,让我们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吧!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师作适当评价:你们描绘的画面很唯美,语言细腻动人,形象很逼真等。)
大家发现没有?他们的翻译内容很相近,是的,第二、三章都是第一章的反复,这体现了《诗经》结构形式上,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特点。这样诗歌在朗读时,增强了韵律的悠扬与和谐之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4)那就让我们朗读起来,感受他的音乐美,意境美。齐读诗歌。
(5)老师配音乐描绘画面,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画面:
译文: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爱恋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我的爱人?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你娇羞的面庞。
我痴痴地远望着你,渴望相伴你身旁。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深情的凝望。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我梦中的新娘。)
(三)、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学生答,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清晨(拂晓)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
蒹葭(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师生共同感受:】试想: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主人公的形象: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摇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出示)
(1)、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都是写清晨的露珠,有什么变化吗?时间的变化:描绘出朝露成霜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发展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畔,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④“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⑤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明确:】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是暂时的,失望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明确:】任山重重,任水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2.伊人形象:
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美丽?外在?内在?气质高雅、温婉动人、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