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十三 章 人际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5-15
13
A.定向阶段: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初步沟通; B.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而进行角色性 接触,而非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 C.情感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 D.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人们在心理上的 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并伴有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 暴露也更加广泛。此时,人们已经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 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事实上,很少友谊关系达到这一 情感层次,许多人仅仅是停留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
2015-5-15 17
由于人们对于这三种基本的需要有主动和被动两 种形式,因而形成了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如表10-1
主动 被动
包容 控制 情感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主动对 他人表示亲密
期待他人吸纳自己,退缩、孤 独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对他人显得冷谈,负性情绪较 严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2015-5-15 26
• 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爱情的行为 A。对爱情的口头描述,如说“我爱你”或其他表示爱情 的话语;B。表达爱情的身体语言,如拥抱和接吻;C。语言 上的自我暴露,把自己的秘密和感受告诉对方;D。以非语 言的方式表达爱情,如当爱人在眼前时,即使与对方并无直 接交流,仍表现出轻松和快乐;E。有形的爱情表征:如送 对方礼物,或帮对方做一些事情;F。无形的爱情表征,如 关注对方的活动,尊重对方的想法并鼓励对方;G。表示愿 意容忍对方的一些缺点,愿意为维持这种关系作出一些牺牲。
第十章 人际关系
2015-5-15 1
本章重点
• • • • 人际关系概论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吸引 爱情
2015-5-15
2ຫໍສະໝຸດ Baidu
人际关系概述
• 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 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稳定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神经生 理学的研究发现,遭受人际关系排斥会使个体的情绪低落,此 时所激活的脑区与生理疼痛时所激活的脑区重合(See G. Mc Donald & M.R.Leary, 2005)。
2015-5-15 19
福尔夫妇确定了人际关系的六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 位、信息、物品和服务。这些回报可以分为两位维度:一是特
定性维度,即回报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者;二是具 体程度,它区分了有形回报和无形或象征性回报。
除了判定某种关系是否获益外,人们还对关系进行两两比
较。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比较水平,人们对他们在特定关 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二是备择关系的比较水平,使 人们对可替代就关系的新观众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2015-5-15
6
1)恐惧与亲和需要
通过给被试不同的指导与来操纵恐惧的高低水平。研究者告诉被 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点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高恐惧组的被试 告知电击非常痛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恐惧组的被试则被告知被 电击最多有点痒或麻的感觉。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研究者只是 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
2015-5-15
3
• 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拉森(R. Larson)等人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任务: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 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 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 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
2015-5-15
8
2.人际关系的报酬 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我 们会与那些在一起有乐趣、能够获得帮助、强有力的或接受我 们的人建立人际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 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 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5-5-15
15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鲁宾等把自 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自我的表层水平,兴趣、爱好;
第二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第三层: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第四层: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个体隐私部分,不会轻易 向别人透露。
2015-5-15
16
人际关系的理论
•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的三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 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 需要大致分为三类: 包容需要: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 的需要; 控制需要: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 在全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 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
2015-5-15
4
实验结果: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 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当大学生处于清醒状态时,
有28%的时间在与他人讲话(M.R.Mehl, 2003)。与此同时,当 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当和他 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的更加快乐、警觉和兴奋。 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
2015-5-15 25
爱情
• 爱情的含义 广义: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 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 亲密感情。 狭义: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 吸引。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鲁宾:爱情的三个主题即依恋、关怀与奉献、信任; 四点不同:1)爱情存在较多的幻想,2)喜欢是一种 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3)爱情往往与性 欲有关,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2015-5-15
5
1.亲和需要 影响人际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亲和需求(个体寻求和保持 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和亲密需求(人们追求温暖、亲密 关系的愿望)。
亲和需求的实验(沙赫特,1959):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 有差异的,很难有谁能无止境的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5-5-15 14
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析 奥尔特曼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暴露对关系发 展的影响。 他们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 对这个人的内在加深了解的过程。社会渗透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 度上发生。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会暴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自我 暴露的内容范围会变得更宽广,人们会谈论更广泛的话题,一起 进行各种活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人际关系的敏感的探 测器。
80 60 图10-1 不同恐 惧情况下人们的 选择情况
2015-5-15
40
20
0
7
高恐惧组
低恐惧组
2)焦虑与亲和需要 啥诺夫和津巴多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恐惧与亲和行倾 向间的关系。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被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以操纵 被试的焦虑反应。高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围 兜、吮吸奶嘴;低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在实验中吹响口哨。 高低焦虑组的实验结果与高低恐惧组的是实验结果正好相反:高焦虑 组的被试比低焦虑组的被试更愿意单独一个人等待实验开始。这表明: 恐惧会增加亲和需要,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要。
2015-5-15
20
•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并非简单的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 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 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当、最快 乐的关系。
2015-5-15
21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普遍存在 于各种人际交往中。 • 人际吸引的基础:吸引的回报理论 人际吸引的一个基本假设: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 我们是一种回报的人所吸引。影响吸引的有两种回报: 与他人交往获得的直接回报,或者仅仅由他人出现而带 来的间接回报。直接回报指的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得到 的全部积极结果。 人际关系中的双方对彼此需要的满足,可以大幅度 增进两人的相互吸引程度。
2015-5-15
23
3.外表吸引力
1)外表吸引力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我们更喜欢漂亮的人。外面甚至可能会影响选票。 在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形成过程中,外表吸引力对男性和女性的重要程度 是存在差异的,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外表而非内在品质等 其他因素。 2)外表吸引力的力量来源:美的即是好的与美丽的辐射效应
18
2015-5-15
• 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 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还包括非物质的, 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 成本的评价与体验。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 系积极或消极的程度取决于以下方面:1)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 回报;2)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3)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 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关系的可能程度。 总之,人们总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6)照顾他人的机会:照顾某人给我们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视的感觉。
2015-5-15 10
3.摆脱寂寞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的特征时所体验到 的主观不适。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寂寞与孤独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 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所以孤独与寂寞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 关系。 维斯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 寞和社会性寂寞:前者是由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所引起的,后者 则是当个体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 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光环效应。外表好的人也同时拥有其他优秀品质,如:聪明、大方、活
泼、更善于交际等。
刻板印象。导致人们混淆美貌与才智。
美丽的辐射效应。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 提高他们的社会形象,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2015-5-15 24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娃娃脸和成熟的外表; 五官和五官的分部与群体水平的差异。 4.其他个性特征 1)能力 2)个性品质 3)致命吸引力 5.相似性和互补性 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互补性。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6.相互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2015-5-15 22
•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接近性 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2)接近性与相似性有关; 3)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 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4)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们努力维持态度与行为的和谐 一致,以平衡、无冲突的方式组织他们的喜好。 2.熟悉性 不熟悉、不适应——熟悉、安全;
2015-5-15 11
•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人际关系的状态
图中圆圈表示人际关系 涉及的双方,他们把共 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 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 的指标。
图解 人际关系状态 零接触 单向注意 双向注意 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2015-5-15
相互作用水平 低
深度卷入

12
2.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自我暴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 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我暴露的程度是衡量人际关系深度的参考指标(奥尔特 曼 & 泰勒)。他们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般 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2015-5-15
9
维斯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六种重要报酬。
1)依恋:亲密的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儿童期依恋指向父母,成人 后指向配偶或亲密朋友;
2)社会融合: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队归属感。 通常从与朋友、同事、战友等的关系中获得; 3)价值确定:得到他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4)可靠的同盟感: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我们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 认知; 5)得到指导: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 以及老师处等;
2015-5-15
27
• 爱情的体验 爱情与友情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生理上的特殊体验。很多流行 歌曲中都描写过恋爱中的人心跳不规则,无法入眠,难以集中精 力等。为了进一步研究处于爱情中的人的生理体验,卡宁等让679 名大学生评定他们在现在或最近爱情关系中体验到的不同感受及 强度。结果发现,79%的人有强烈的幸福感,37%的人注意力难以 集中,29%的人有飘飘然的感觉,22%的人想狂奔、尖叫,22%的人 有约会前的紧张,20%的人感到眩晕、无忧无虑。还有一些特别强 的躯体感应,如有20%的学生报告说他们感到手发冷、心慌、脊背 发麻,还有12%的学生说他们有失眠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