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东汉的建立 9 公元___年,西汉灭亡。 25 刘秀 公元___年,____称帝, 洛阳 东汉 定都___,史称____。 光武帝 刘秀就是______。
2、“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统治
3、外戚宦官专权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西汉
休养生息
汉 高 祖
东汉
大一统
汉 武 帝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回答:
• (1)上图中人物是我国哪位帝王?
汉文帝
• (2)这位帝王在位期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种 大一统的局面 局面是怎样取得的?
政治上:接受主父堰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 国势力;思想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错百家, 独专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设太学,以儒 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经济上: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运 ;军事上:反击匈奴,巩固了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汉书· 食货志》载:秦用商鞅之法,“月为 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 古”。 材料二: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 官府登记户籍。如果一家犯法,不仅要追究其九族, 其邻居也要受到牵连。 材料三:《秦田律》规定了田租应交粮草的种类、数 量,如每顷地"入刍三石,藁二石"; 问题一: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秦朝什么现象?你认为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发生在 什么时候?由谁领导?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兵皆罢归家”、“令各归其县, 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 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卷一《高帝纪》 材料二:“除田租税之半”、“丁男三年而 一事”。 ——《汉书》卷三《文帝纪》 材料三:景帝曰:“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 来献。”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析一析
你能做对吗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 D、唐 )
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3、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 西 东 汉 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3、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 要的功劳是( )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 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 策略 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D、墨家 著作 5.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 ④①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返回
我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法家
道家 儒家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董 仲 舒
把那些家伙都赶 走就清净了。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儒 家
董 仲 舒
家道
法 家
Fra Baidu bibliotek韩非子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 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 7、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 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观察“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 学的实证?( )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 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汉景帝时期: 1、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 地。 2、起用大将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周 亚 夫 像
一、文景之治
1、背 景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 黄老无为的统治政策 奖励耕作,劝课农桑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2、措 施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汉初荒凉、萧条、贫困 的景象又是由于什么造 成的?
秦朝的暴政 秦末的战争
荒凉、萧条 贫困
材料二: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之 机,重新占领了被蒙恬夺去的“河南 地”,控制了大漠南北和河西、河湟及 广大的西域。汉初,匈奴冒顿兵强,破 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 高祖七年匈奴白登之围后气势更盛, “常往来侵盗代地”
汉 景 帝
文景之治
前 提 削弱诸侯国
建立时间、地点
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 大一统 独尊儒术
外戚宦官专权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公元25年 公元9年
东 汉
公元220年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秦始皇
功劳: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评价(小结): 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西) 汉朝 公元前202 年 汉高祖 刘邦
都
城
长安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 牛车。 ——《汉书》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1、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客观)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主观)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请同学们浏览教材,找 到并讨论汉武帝在哪些 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现了大一统?
状况一:P68 倒数第二段
状况二: P68末段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2、 汉 武 帝 实 现 大 一 统 措 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阅读材料: 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 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如呢? 1、这段话出自何人之口,“先帝”指的是谁?
汉文帝
提倡节俭
汉高祖
2、这段材料体现了这位帝王怎样的治国方针?
3、汉初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主要原因有哪些?
长期战争,经济萧条;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霸(法家)王(儒家) 道(道家)杂之”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诸 子百家的主张,惟独 尊重儒家的学术,把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 治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
设 太 学
汉代讲学图
《诗》《书》《礼》《易》《春秋》
返回
(主父偃) 1.“罢黜百家,独专儒术”(董仲舒)
思想文化上:
2.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军事上: 反击匈奴,巩固了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经济上:
1.统一铸造五铢钱 2.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意 义:
三、东汉的统治
陵
返回
盛世之下的问题
汉高祖: 分封同姓王
汉景帝:
七国之乱
原因:汉初的分封国有相当大的势力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王国
想一想: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诸侯
诸侯
中央
中央
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4 个儿子。根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
匈奴问题、威 胁边疆安全
材料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 击之”。---《史记 高祖本纪》 材料四:王国得以自征租赋,自筹 钱币,自行纪年,“大者跨州兼郡, 连城数十”,形成“尾大不掉”之 势力。
王国问题、威 胁中央集权
想一想:想想如果你是高 祖、文帝、景帝时又采取 何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
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汉文帝的霸陵 秦陵兵马俑
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 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 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 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
秦陵兵马俑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 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 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 形成和巩固。
2、“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统治
3、外戚宦官专权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西汉
休养生息
汉 高 祖
东汉
大一统
汉 武 帝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回答:
• (1)上图中人物是我国哪位帝王?
汉文帝
• (2)这位帝王在位期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种 大一统的局面 局面是怎样取得的?
政治上:接受主父堰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 国势力;思想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错百家, 独专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设太学,以儒 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经济上: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运 ;军事上:反击匈奴,巩固了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汉书· 食货志》载:秦用商鞅之法,“月为 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 古”。 材料二: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 官府登记户籍。如果一家犯法,不仅要追究其九族, 其邻居也要受到牵连。 材料三:《秦田律》规定了田租应交粮草的种类、数 量,如每顷地"入刍三石,藁二石"; 问题一: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秦朝什么现象?你认为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发生在 什么时候?由谁领导?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兵皆罢归家”、“令各归其县, 复故爵田宅”、“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 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卷一《高帝纪》 材料二:“除田租税之半”、“丁男三年而 一事”。 ——《汉书》卷三《文帝纪》 材料三:景帝曰:“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 来献。”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析一析
你能做对吗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 D、唐 )
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3、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 西 东 汉 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3、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 要的功劳是( )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 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 策略 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D、墨家 著作 5.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 ④①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返回
我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法家
道家 儒家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董 仲 舒
把那些家伙都赶 走就清净了。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儒 家
董 仲 舒
家道
法 家
Fra Baidu bibliotek韩非子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 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 7、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 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观察“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 学的实证?( )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 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汉景帝时期: 1、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 地。 2、起用大将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周 亚 夫 像
一、文景之治
1、背 景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 黄老无为的统治政策 奖励耕作,劝课农桑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2、措 施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汉初荒凉、萧条、贫困 的景象又是由于什么造 成的?
秦朝的暴政 秦末的战争
荒凉、萧条 贫困
材料二: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之 机,重新占领了被蒙恬夺去的“河南 地”,控制了大漠南北和河西、河湟及 广大的西域。汉初,匈奴冒顿兵强,破 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 高祖七年匈奴白登之围后气势更盛, “常往来侵盗代地”
汉 景 帝
文景之治
前 提 削弱诸侯国
建立时间、地点
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 大一统 独尊儒术
外戚宦官专权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公元25年 公元9年
东 汉
公元220年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秦始皇
功劳: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评价(小结): 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西) 汉朝 公元前202 年 汉高祖 刘邦
都
城
长安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东汉的统治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 牛车。 ——《汉书》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1、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客观)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主观)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请同学们浏览教材,找 到并讨论汉武帝在哪些 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现了大一统?
状况一:P68 倒数第二段
状况二: P68末段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2、 汉 武 帝 实 现 大 一 统 措 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阅读材料: 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 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如呢? 1、这段话出自何人之口,“先帝”指的是谁?
汉文帝
提倡节俭
汉高祖
2、这段材料体现了这位帝王怎样的治国方针?
3、汉初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主要原因有哪些?
长期战争,经济萧条;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霸(法家)王(儒家) 道(道家)杂之”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诸 子百家的主张,惟独 尊重儒家的学术,把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 治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
设 太 学
汉代讲学图
《诗》《书》《礼》《易》《春秋》
返回
(主父偃) 1.“罢黜百家,独专儒术”(董仲舒)
思想文化上:
2.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军事上: 反击匈奴,巩固了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经济上:
1.统一铸造五铢钱 2.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意 义:
三、东汉的统治
陵
返回
盛世之下的问题
汉高祖: 分封同姓王
汉景帝:
七国之乱
原因:汉初的分封国有相当大的势力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王国
想一想: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诸侯
诸侯
中央
中央
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4 个儿子。根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
匈奴问题、威 胁边疆安全
材料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 击之”。---《史记 高祖本纪》 材料四:王国得以自征租赋,自筹 钱币,自行纪年,“大者跨州兼郡, 连城数十”,形成“尾大不掉”之 势力。
王国问题、威 胁中央集权
想一想:想想如果你是高 祖、文帝、景帝时又采取 何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
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汉文帝的霸陵 秦陵兵马俑
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 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 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 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
秦陵兵马俑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七年级历史第十课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 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 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 形成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