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揭示的组织与管理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纳德揭示的组织与管理世界

2011年01月11日08:48 来源: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6

包政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年-1961年)一生只发表了两本书,《经理人员的职能》和《组织与管理》,刻画了组织与管理世界的真相。可以说,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凝聚了巴纳德的心血,富有哲理、发人深省。比如,他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增进彼此的相互适应性,也会增进彼此的知识和才干。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使每个人变得越来越独特、个别和与众不同。就像线条相交成一个点一样,交汇的线条越多,交汇点就越明显、就越显现出独特的个性。”背后深层次的含义是,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频繁与加深,我们越来越不能无视个性的存在,不能忽略个性在组织中的核心地位。要想理解和把握巴纳德的理论及其思想全貌,只能从每一句话入手,加以反复研读。在这里,本人想就巴纳德的基本概念谈点体会,以帮助读者进入他所开创的组织理论及其管理世界。

正式组织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组织,大体就是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大中小学、社会团体,以及高楼大厦、桌椅板凳、机器设备、招牌印章,等等。巴纳德把这一切都抽象掉了,把这一切物理意义上的东西都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关系。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行为关系,是一种合作行为关系,是一种协调的合作行为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的合作行为关系,也就不成为其组织。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很少合作,很少围绕着培养学生这个共同目标进行

合作,或缺乏建立起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及其意愿;每个老师只顾自己写文章、发表文章;或者,各讲各的课,有什么吆喝什么,讲完一走了之,那么就不是一个组织。只能算是一个松散群体,类似农贸市场或个体户的集散地。哪怕这所学校有明亮的教室、尖端的设施和宽广的场地,也不能算是一个组织,根本无法获取组织起来的力量。

中国诸多企业就是这样,董事会为了激励总裁,并减免监督上的麻烦和成本,做出明文定规:如果总裁完成多少利润以及销售收入,可以提取多少奖金,也称“分享资本所有者或股东、出资者、投资人的利润”,反之,就按比例扣除奖金,扣完为止。总裁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获取奖金,以同样的方法、即按照完成绩效提奖的方法,激励和约束下属分子公司负责人。各分子公司负责人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如法炮制,把业绩指标分解到下属所有部门和人员。有人称之为“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以包代管”的分层承包制。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并没有组织起来,不是一个组织,没有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自总裁至全体员工,各人头上一方天,都是承包业绩指标的包工头或个体户。很多著名大企业都是这种德性,连总裁这样的企业当家人,都不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负责,只对企业利润和产销量最大化承担责任。

错误的根源在于夸大了资本所有权的地位和作用。这导致个别利益群体的自由意志及其利益诉求,凌驾于整个企业组织或各个利益群体之上,并导致少数人,包括资本所有者、股东、出资人、投资者的利益目标,成为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一定是全体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少数利益群体的个别目标。利润最大化不是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利润只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只是企业共同目标实现的一个检验指标。

错误的根源还在于,没有把企业当做一个组织、当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把员工当做组织的“公民”,而是当做被雇佣的“臣民”。“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就是把员工当做公民,当做有自我意识合作伙伴。现代企业内生的力量源泉,在于组织成员的自我引导,真心实意地为企业、他部门、他职务作贡献,并像对待恋人一样地对待顾客、对待工作伙伴、对待上司,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天赋和长期积累的才干。

过去,我们学会了对体力工作者的管理,这就是依靠资本派生出来的权利,对体力工作者的工作及其成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基本的管理方法就是,围绕着物品或产品设定标准,包括物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及其加工方法的标准化;再围绕着物品或产品加工过程,对工作者进行逻辑分工。管理者的作用,就是不断地按照物化的标准,进行检查、控制,再检查、再控制,确保产品加工过程的正常运行。

现在,工作者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企业成为高度专业化、知识化和技能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知识工作者的特性,不是围绕着“物品”展开工作,而是围绕着“事情”展开工作,包括应用知识、经验或才干,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主动地为顾客作贡献。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所从事的“事情”及其品质进行标准化,进而检查与控制。知识工作者本质上是自我引导的,需要内在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开发。

组织存续的条件

一个组织要想存在下去,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合作的意愿。两者联系起来就是,组织成员愿意为共同的目标精诚合作。这两个条件,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中国诸多企业当家人往往一厢情愿、空喊口号,

诸如“做大做强做久”。很少有人想过,离开了组织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何以能够成为五百强、何以能够持续五百年?离开了组织内部普遍的合作意愿,更多的是“做大做虚做烂”。共同目标与合作意愿,两者必须建立内在的联系。古人说得好“上下同欲者胜”。

统一两者的关键,在于确立企业的宗旨(company tenet)。宗旨如同植物界的种子,种子中包含着的基因,决定着一颗种子的未来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此唤起民众,同心同德建立新中国。百年企业都必须确立宗旨或基本组织原则,以唤起组织成员普遍的合作意愿。马利奥特公司的宗旨:一是对客人提供友善的服务,使离家在外的人能吃上一顿好吃的饭,有一张舒适的床、友善的待遇,并觉得置身于朋友之中,深受欢迎;二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食物及服务;三是尽我所能日夜工作,从工作中体验自豪感或成就感,由此获取收益或报酬,确保企业的成长以及员工的工作机会或生计。概言之,就是按照共同目标,建立企业共同体。

企业宗旨要明确的是,共同的目标不是五百大、五百强或五百年,而是创造顾客或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的存在价值和理由,就是能为谁、创造什么价值以及多大价值?企业一旦失去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意愿,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失去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企业的存在价值,是建立在企业能力之上的,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之上的。分工合作体系,也称经营方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决定了企业为顾客、为目标顾客群提供价值的效能,决定了企业能否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宗旨要明确的是,企业是一个共同体。全体组织成员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相互合作、共享未来。组织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统一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