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合集下载

规划方案的交通运输布局与交通管理

规划方案的交通运输布局与交通管理

规划方案的交通运输布局与交通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布局和交通管理成为了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和高效的交通管理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布局和交通管理两个方面探讨规划方案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布局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规划和布局。

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应当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经济活动集中区域等因素。

首先,道路规划是交通运输布局的核心。

道路的数量、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状况。

在规划道路时,应该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来确定道路的宽度、车道数和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例如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

其次,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在规划公共交通时,应该考虑到人口密度、就业中心和居民区的分布,以及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公共交通的线路和站点的设置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此外,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也是城市交通运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的发展可以减少短途出行的汽车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在规划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时,应该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和质量,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二、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指通过交通规则、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手段来保障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

一个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首先,交通规则是交通管理的基础。

交通规则是指驾驶员和行人在道路上遵守的法律和规定。

交通规则的制定应该根据道路的特点和交通需求来确定,例如限速、禁止超车和禁止停车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设计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设计

管 年运






使

理 营费 费
货千货造用折
运米运价年旧
强运费
限费
度费
1 5 8 0.5 22 路7 路7 路1 0.1 25.1
5
桥 桥 桥2 5 5
20 10
2 7 8 0.5 30. 9.8 7 1.4 0.2 32.4
58
11
方案 1
公路规划方案经济评价表
工程投资总 额
年运营费
公路占地经 济损失
270000 251500 24350
2
98000
324100 34100
1-2
+172000 -72600
注:公路占地经济损失按照每亩500元计算
-9750
• 偿还年限(或回收年限)t的计算公式为: t=172000/(72600+9750)=2.1
• 方案1比方案2多花的投资在2年左右的时间 内就可以收回,因此决定采用方案1设计
桥位:跨河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a 在支 河(沟)口直跨;b 向支口(沟)上游绕进一 定距离跨越;c 在“S”形河湾时,桥位应设 在“S”形河湾的腰部,因为此处河床较稳定
公路用地规划设计
• 公路选线
• 选线原则
• 不同类型地区选线的特点
• 选线方2. 案山岭择、优重丘陵地区 越岭线——当公路从山岭这一面翻到另一面时,要 求选择适当的垭口(在山脊上两个山头间最低的地 方)。 越岭线在平面布局时: A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展线。常见的展线形式 有跨沟线(从沟的一岸傍山逆水而下,跨沟后傍山 顺水降坡)。绕山嘴展线(当路线顺沟而下,转入 另一个山沟时,常常绕两沟相夹的山脉突出的山嘴。 B 回头展线:没有适宜垭口时考虑 C 山脊线和山坡线

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第八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内容提要】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用地规划,交通用地布局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方向。

本章主要介绍交通用地的功能、交通用地的预测、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等。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重点内容】掌握交通用地的预测和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方法。

【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用地规模的确定与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用地第二节远景交通网的配置第三节公路用地规划第四节水运用地规划第五节铁路用地规划第六节航空运输用地规划第一节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用地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一)交通运输的概念、功能概念: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

即人、物和信息的载运、输送。

功能:交通运输是独立于物质生产部门,同时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条件之一。

生产领域的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组成部分,而流通领域的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

交通运输也是社会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中介、纽带和桥梁。

交通运输本身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只改变运输对象(人和物)的空间位置,也就是变动场所,因而道路交通的布局与发展取决于运输对象的布局与发展,交通建设工程的布局必须与工农业生产以及城乡居民点的分布相适应,包括交通线路、设备的数量、能力、规模和运量相适应;线路走向与客货流向相适应;线路站港的布点与城镇、生产基地的位置相适应;交通建设的速度与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部暑相适宜。

(二)交通运输的意义1)交通运输影响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现代工业的先驱”。

2)社会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仅离不开道路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3)交通运输与土地关系密切土地是交通的基础设施的载体,土地的使用价值因交通而迸发,土地因交通设施的建设而日益贵重。

规划方案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

规划方案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

规划方案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状况、居民的出行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道路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加大。

道路交通规划可以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它还可以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因此,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道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因此,在规划道路时需要权衡利益,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其次是环境保护问题。

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车辆尾气排放、噪音污染等。

在规划道路时,应考虑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道路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交通需求预测等多方面因素,使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规划建设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快速路等,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是优化交通组织。

通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引导车辆行驶,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交通拥堵。

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大数据等,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优化交通组织。

除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持续交通是指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交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居民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降低尾气排放。

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

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

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一、引言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交通网络、交通设施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等。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规划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

二、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交通规划能够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合理布局道路、公交站点、地铁线路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居民出行。

其次,交通规划能够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通过规划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车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

此外,交通规划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规划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物流运输、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三、交通规划的原则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交通规划应该以人为本。

规划者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方式,提高出行效率和质量。

其次,交通规划应该科学合理。

规划者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用地结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此外,交通规划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规划者需要考虑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交通排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规划的内容交通规划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用地结构和交通需求,确定主干道、支路、快速路等道路的布局和宽度。

其次是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需要确定公交线路、地铁线路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和站点设置,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此外,交通规划还包括停车场规划、交通信号灯规划等内容,以提高停车和交通信号的管理效率。

五、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交通运输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2015年《建筑设计》对外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2015年《建筑设计》对外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对外交通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包括铁路、公路、水道、航空等,其客运站和民航机场也是城市大门。

因此,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对城市布局和道路交通联系有重大影响。

1.铁路布置铁路建筑设施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城市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运站。

另一类是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设施编组站、客车整容场、迂回线等。

客运站位置要方便旅客,距市中心一般2~3km,与城市主干道连接,货运站的位置要满足货运经济合理的要求,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2.公路布置公路在城市范围内有的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有的是城市道路的延续。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必须合理地选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场站的位置。

公路线路的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等级、城市的性质、规模、过境交通、入境交通的流量等因素来决定。

过境交通应在城市外围通过,不得进入市区,采用入城道路引入。

公路与城市道路可自成系统互不干扰,在一定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接。

3.港口布置港址选择既要满足港口技术上的要求,也要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

不同地区如海岸、河口、河流、河湖、水库的港址选择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港口建设与工业建设要紧密结合。

合理分配岸线与作业区布置是关系到城市全局的大问题。

港口建设可分客运和货运几个作业区,同时要留出一定长度的岸线给城市生活居住区使用。

其布置既方便服务市民,又彼此互不干扰,石油或危险品作业区应远离市区。

港口是水陆联运枢纽,作业区应与市内外交通干道密切联接。

4.机场位置与城市关系机场位置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噪音干扰、净空限制及城市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

机场级别要求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净空限制区内没有障碍物。

机场位置宜在城市的主导风向的两侧,机场跑道轴线方向不宜通过市区,与周围产生电波、磁场的设施保持一定距离,并留有发展余地。

要解决好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和交通联系问题,一般距城市超过10公里,30分钟内到达市区,使交通直捷,高速,通畅。

(完整版)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完整版)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要点总结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重点总结1.土地的观点1)人们往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2)土地的平面观以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包含陆地和大海)3)土地包含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天气、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还包含过去和此刻人类活动成就4)立体的广义的土地观点可近似于环境、资源、领土2.土地的功能1)养育功能2)承载功能3)仓储功能4)景观功能3.土地的特征1)土地的物质自然性2)土地的数目有限性3)土地的沃度差异性4)土地利用的连续性5)土地地点的空间性6)土地属性的双重性4.土地利用的观点人们依照土地资源的特别功能和必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5.土地利用门路1)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2)从土地利用深度挖潜6.土地利用规划对必定地区将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照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特征在时空长进行土地资源分派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举措实质:人类对将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向所作的早先估量的过程目的:保持人类生计,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的利益职责:土地供需展望、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指引连续利用记述土地规划最早的是汉代的《尔雅》7.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1)首要任务:土地供需综合均衡2)核心内容:土地利用构造优化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3)土地利用微观设计8.土地利用规区分类1)按对象不一样区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2)按范围区分:地区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3)按任务区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详尽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9.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剖析与评论2)土地利用潜力剖析3)土地供应与需求量展望4)土地供需均衡和土地利用构造化5)土地利用规区分区或重点用地项目布局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9)农业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1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2)土地利用花费效益剖析和规划实行10.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11.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理论为地租和地价理论级差地租:利用较好生产条件土地的超额收益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的差异性级差地租Ⅰ:因为土地肥饶程度和土地地点的不一样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因为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土地价钱: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钱 =地租 /利息率12.区位理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4)廖什的市场区位论13、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1)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2)就地取材原则3)综合效益原则4)逐级控制原则5)动向均衡原则土地利用整体规划14.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在必定地区内,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公民经济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应和总需求,确立或调整土地利用构造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举措。

土地利用规划第08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第08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 紧急会车带时,应当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32
(四)平曲线半径
公路在平面拐弯地形成的圆弧称平曲线, 圆弧的半径即为平曲线半径。各级公路的最 小平曲线半径如表8-4。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 列一般最小半径,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 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 表列极限最小半径。
(一)汽车专用公路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 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 夜交通量为5000~10000辆,为连接政治和 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专供 汽车行驶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 小时。
25
二、公路的等级(续3)
(二)一般公路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 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 5000辆,为连接政治和经济中心或在工矿区、 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80km/小时。
26
二、公路的等级(续4)
(二)一般公路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 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以 下,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计算行车速 度为60km/小时。 60
27
二、公路的等级(续5)
(二)一般公路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 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 辆以下,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 40
33
(五)停车视距
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 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 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 距。
34
(六)纵坡
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中的重要控制指 标,是公路选线中的重要内容。纵坡控制得 合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路线长短、使用质 量、行车速度、交通安全以及运输成本和整 个工程造价。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 于表8-5中的规定。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 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 最大纵坡可增加1%。

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山岭、重丘陵地区选线特点
1、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2、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
3、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 4、公路线形一般有: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
山岭、重丘陵地区公路线形的几种形式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线方案择优
方案评价的三项指标
道路的工程造价 年度运营费用 占地面积损失
包括公路及 其工程物 (桥涵、堤) 的兴建费 用W
第三节
水运用地规划
三、水运用地面积概算
从港口码头用地规划中提出各项用地项目要求,根据货物吞吐量和其他因素,具体 计算出各项用地面积,然后加总即为水运用地面积
河港客运站用地参考面积 等级 一等站 二等站 三等站 旅客聚集量(人) >1500 1001—150 501—1000 201—500 <200 建筑面积 (m2) >5000 3200—44500 1500—3000 650—1250 120—500 用地参考面积(m2) >10000 6200—9000 3000—6000 1300—2500 240—1000
货运费S1:
S1=N×L×a 道路及其工程物的折旧费S2 S2=W/n 养路管理费S3
是指不同方案 道路占地面积 及其经济损失
第二节

• • • • •
公路用地规划
• 三、公路占地面积概算 • 在公路选线之后,可进行公路占地面积概算,
主要依据公路的技术等级。 公路用地是指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及 边沟(或者截水沟)外侧不少于1m范围内的用 地。 公路用地宽度=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两侧 边沟宽度+其他用地宽度 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路基宽度 边沟宽度=边沟底宽+2×边坡×沟深 根据技术等级确定路基宽度,再结合路沟和绿 化带占地宽度,加总即为公路占地宽度。 公路占地面积=公路宽度×线路长度

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

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
低交通成本
交通设施的配 置方式:根据 工业用地的规 模、布局等因 素,选择合适 的交通设施配
置方式
交通设施的配 置标准:根据 工业用地的性 质、规模等因 素,制定相应 的交通设施配
置标准
交通枢纽的选址和布局
选址原则:考虑交通流量、 地理条件、经济因素、环境 影响等因素
布局方式:集中式布局、分 散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等
交通枢纽的定义:连接多种 交通方式的节点,如机场、 火车站、汽车站等
布局策略:优化交通网络、 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环境影
响等
土地利用对公共交通的引导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公共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自行车道等 引导方式: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效果: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居住用地的分类:包括住宅区、 商业区、工业区等
交通设施的类型:包括道路、公 共交通、停车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通设施的配置原则:根据居住 用地的功能和规模进行配置
交通设施的配置方式:根据居住 用地的布局和交通需求进行配置, 如道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站点设 置等
商业用地的交通设施配置
商业用地的特点:人流量大, 交通需求高
交通设施配置原则:满足商业 活动的需求,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设施类型:停车场、公交 站、地铁站等
交通设施布局:根据商业用地 的规模、位置、交通流量等因 素进行合理布局
工业用地的交通设施配置
工业用地的分 类:根据产业 类型、规模、 布局等因素进
行分类
交通设施的配 置原则:满足 工业用地的交 通需求,提高 交通效率,降
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重点方向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的第一节,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但交通运输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领域,学生对一些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现象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关爱交通、安全出行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交通运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案例、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的繁忙景象,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事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通过板书、PPT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交通运输案例,如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线路规划、建设难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一)路基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稳定坚实。 (二)路面 路面是直接承受车辆碾压的行车地带 (三)路肩 路肩是指路面两侧路基边缘以内的地 带,它是用来支持路面,临时停靠和供行 人步行之用。
二、公路的分级与主要技术指标
(一)公路的分级 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 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 汽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 通往重点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 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一般 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5000- 25000辆。
第三
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 “现代工业 的先驱”。
二、道路交通特征
(一)交通流的相互交叉 (二)交通流向及流量的不稳定性 (三)道路交通需要很多附属设施和 管理设施 (四)道路交通的速度、流量及密度 的关系
三、道路上的通行能力
四、公路用地面积概算
昼夜交通量一般采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A = 2 N / ( d ·p ) 式中: A--昼夜平均交通量(辆/昼夜) N--年平均货运量(吨) d--汽车运输天数(天) P--每辆汽车的平均载重量(吨/辆) 除货运量外,还应包括客运交通量。在总 交通量的基础上,确定公路技术等级。
(5)使公路的造价最低,日后的养护和汽车 运营费用最经济。
(6)既要符合已定的路线技术标准,又要考 虑便于今后改建提高公路等级。当采用分期 修建时,必须严格掌握分期修建的标准,使 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公路选线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选线 时应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资料,并要进 行现场选线和多方案的论证选优。
根据公路技术等级,确定公路的路基宽度,再 结合路沟和绿化带占地宽度,总和即为公路占地宽 度。 公路用地宽度=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两 侧边沟宽度+其它用地宽度 式中:路面宽度+两侧路肩宽度=路基宽度 边沟宽度=边沟底宽+2×边坡×沟深 用公路宽度(米)乘该路线长度(米),再除 以666.7 平方米,即为该路的占地面积(亩)。再 加上养护公路用地和沿线设施用地。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以算出该区域每条不同 等级的公路占地面积,总和即为该区域公路占地面 积。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⑷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等。
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
势 其他
内容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都应 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 件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 输网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 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⑶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 我国的青藏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反复冻融。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⑸.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 ①变化:新的交通线、站建设;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专用线建设。 • ②影响: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完善、优化。 •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的规模;
需求量
较小 较大
交通线标准
较低 较高
场站规模
较小 较大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知识点2 影响聚落发展 • 1.交通运输影响聚落的规模 •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相关产业会在交通枢纽附近集聚,这里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一、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被视为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纽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以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为主题,探讨其背景与意义。

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内涵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是在综合考虑多种交通方式、多个交通节点和多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与需求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的一种规划。

它包括宏观层面的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微观层面的路线规划和车辆运营规划等。

三、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应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规划必须基于客观数据和科学方法进行;综合性原则要求规划要兼顾各种交通方式和各个区域的需求;公平性原则要求规划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可持续性原则要求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民主性原则要求规划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过程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实施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方案制定、实施监测和评估五个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对现有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标设定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指标;方案制定阶段是在目标设定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实施监测阶段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评估阶段是对规划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六、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布局策略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布局策略主要包括分级布局、区域布局和结构布局三个方面。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行非常平稳 ❖ 能源消耗低: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
话。高速铁路为1,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 。
❖ 舒适方便:生活设施齐全,座席宽敞舒适走行性能好 ,运行非常平稳
❖ 能源消耗低: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 的话。高速铁路为1,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 机为7。
❖ 高速铁路修了以后,它会有自然沉降。国外的解决办法是 就是修这条铁路了,放在那儿,经过四年五年这个沉降, 然后我再,再继续运行,或者再做一些什么工作。我们这 个没有经过任何实验,而现在是批量的建设,等到真的出 现问题时,一切都玩完了。
铁路
4
2
1
3
3
内河
3
5
6
4
2
海洋
1
4
5
5
1
公路
5
3
3
1
5
航空
6
1
4
2
6
管道
2
6
2
6
4
❖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火车运输具有载运量 大,行驶速度快,运行一般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连续性强 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高速 铁路的发展,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 随着《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各地纷纷兴起 高铁投资热潮。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 铁路。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 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 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交通运输之高铁篇
土管81—张松—2028113
交通运输用地的规划
❖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就是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保证运 输的安全、经济迅速获得最大的运输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_第16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_第16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缺点是装运量小,能耗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 低,而且占用土地多,对环境有较强的污染性。即便 如此,公路运输在我国的现在和将来都将是一种主要 的运输方式。
17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的特点是速度快,每小时可达1000km左
右,而且航程长,能够达到地面运输方式难以达到的 地区。由于速度快,其劳动生产率也高,航空线路不 占耕地。
没有运输设备的空间问题,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 管理和使用简便,而且不占用土地,也没有污染。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消耗钢材较多,而且运输 对象限制较大,只适宜于液体(原油)、气体(煤气) 等流体货物。
19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六)各种运输方式比较 采取哪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要根据当地条件而
定,大多数地区来说,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方式,河 网较多的地区,水运是主要的方式。
一列货车一般可拉车皮50节左右,每节车皮载重
50t,一列货车可拉帮结派2000~3000t的货物,客运
时一列车可运送1000多位旅客。火车的运行速度一般
在每小时100km左右,高于汽车和轮船,除特别气候
外,一年四季和昼夜都可以正常运行,具有高度的可
靠性。缺点是铁路的造价高,一般平原地区700万~
800万元/km,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
交通自身因在土地上运行而必然占用大量土地, 借助土地利用规划,把两者有机结合,使在发展交 通运输的同时特别注意节约占地。
3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一)交通基础设施 (二)公路、水路运输装备 (三)公路、水路运输量 (四)国道交通量 (五)港口吞吐量 (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4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8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土地规划各章节客观题库

土地规划各章节客观题库

第一章绪论填空1.土地具有下列功能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

2.土地具有物质的自然性、数量(面积)的有限性、质量(沃度)的差异性、利用的可持续性、位置的空间性、属性的两重性的特性。

3.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主要有土地供需的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4.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全面系统地应用区位理论作为指导,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也、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卫生教育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入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5. 土地数量有限性和土地需求增长性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填空1.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2.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

3.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应把商业用地、居住用地规划位于或接近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规划于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上。

4. 土地数量有限性和土地需求增长性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

5.人地关系是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6.人地协调论是以对立统一规律和物质统一性原理作为坚实的哲学基础。

7.人类利用土地就有必要在土地上投放劳动、物资,以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入的劳资数量来评估土地集约度。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填空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的特点。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土地了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运输规划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运输规划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运输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在建设项目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交通运输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交通运输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在城市建设项目规划中,交通运输规划是确保城市交通系统有序运行的基础。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是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规划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的快速增长给城市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交通网络,可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居民出行特点、交通需求预测、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其中,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合理确定未来交通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为交通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交通运输规划中,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和评估。

比如,可以利用交通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交通流量,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交通效果;可以运用交通仿真技术来模拟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还可以借助交通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交通出行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三、交通运输规划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规划在建设项目规划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以某城市的地铁规划为例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三、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
(一)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运距和服务范围
1 、对客运来说,其主要的特征是速达性,因此,运输速度越 高,客运的适应性就越强。但一般速度快的交通工具,其等待 换程的时间和出口时间(离开所乘交通工具以后,从站、场到 目的地的时间)就越长,所以,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是受 总出行平均速度影响的,距离越远,选择性越强。 2 、对货运来说,虽然也要求速达性,但运费低则是重要的条 件。据运费和远距相关性研究,一般在 200 公里以下的短途运 输中,汽车运输占绝对优势,200-500公里的中途运输,铁路和 内河航运的比重增加,而在 500 公里以上的长途运输中,铁路 和水运占绝对优势。至于飞机,由于运费特别昂贵,一般不适 合货运。
18
三、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
(二)运输对象对运输条件的要求 运输对象主要有客、货两类
1、客运包括旅行、游览等项目,对运输条件的要求是在速达 的基础上,力求安全、经济、舒适、方便,而且要有一定的 生活服务设施。 建立合理运输结构的目的是以最少的社会劳动消耗满足社 会的运输要求,根据我国特点,应形成以铁路干线、管道 2 、货运中,由于货物种类不同,包装方式不同,对运输条 运输为骨架,干支相连的各种运输方式,形成协调发展的 件的要求也不同,如煤炭、矿石、砂石等要求散装,粮食、 综合运输网。 化肥、饲料、盐等要求袋装,石油、汽油等要求罐装,食品、 百货等要求箱装等。有的货物运输对温度有要求,如肉类要 求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冷藏车),有的货物可以在常温条件 下运输,有的货物可以混装在同一箱内,有的货物则不允许 混装而必须专用交通工具。
19
四、交通运输网的配置
概念: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指交通运输生产的 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的交通运输 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是生产布局的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布局主要研究:各交通运输部门及其所组成的交通 运输网络的形成条件、特征、结构、分布、功能及其运动变 化趋势;客货流分布的动态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原因等。 布局时主要应考虑因素: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全面发展和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 使点(站港)线(线路、航道、管道)相协调,逐步建成综合 交通运输网,形成综合运输能力;尽量少用地,与城市规划相 结合;适应巩固国防、开发边远、落后地区的军事与政治需要 等。 20
11
交通量(吨):又称货运量,指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 物重量。 客运量(人次):指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 货物周转量( t· km ):指实际运送的各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 运送里程的综合运输量。 客运周转量(人· km):指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乘其始发站到 终点站间的里程。 交通规划一般包括:调查与分析(指全面的综合调查,起、 终点调查);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交 通运输网的配置。
9
各种运输方式的性能比较
运输方式 铁路 内河 海洋 运价低 4 3 1 速度快 2 5 4 连续性强 1 6 5 灵活性大 3 4 5 运载能力 3 2 1
公路
航空 管道
5
6 2
3
1 6
3
4 2
1
2 6
5
6 4
10
第二节
公路用地规划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就是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保证运输 的安全、经济迅速获得最大的运输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的基本职能是要满足运输对象位移的需要,在安全、 迅速、经济的前提下,位移要求反映在两个基本方面: 1、运输数量的要求。 2、运输流向的要求。 进行区域性交通建设工程布局里应在当地交通现状调查的基 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进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并 按其流向分布和当地的具体条件作出相应的规划。
13Βιβλιοθήκη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一)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最常用的是回归模型预测。设交通量是社 会的一部分,在各种因素影响的某一均衡状态下,有实际交 通需要量时,用函数来表示交通量和人口或各种经济指标之 间的关系,并用统计方法将其定量化,求出变量之间的相关 关系,从而得到预测未来交通量的计算方法。 最简单的情况是两个变量,在确定交通量和某个经济指标之 间的相关关系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或多元回归分析方 法预测远景交通量。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所以有各处的特 点,对于其建设用地的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1、铁路运输



优点:载运量大,行驶速度快, 一般不受天气影响,连续性强。 缺点: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占地面积大,短途成本高。 适宜性:长途大宗货物运输。
7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2、水路运输



优点:载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 容积大。 缺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连续 性差,速度慢,转运条件更差。 适宜性:适合对速度要求不高的货 物运输。
3、公路运输 优点:对自然条件适宜性强,机动灵活,空间活动范围大, 可以门对门的直接运输,减少转运环节,投资少速度快。 缺点:装运量小,能耗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占用土 地多,对环境有较强的污染性。 适宜性:中短途货物及与其他运输方式配合的货物。 8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4、航空运输
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内容提要】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 项重要用地规划,交通用地布局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方向。本 章主要介绍交通用地的功能、交通用地的预测、各类交通用 地的布局等。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和 方法。【重点内容】掌握公路用地的布局方法。 【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交通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 交通用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用地规模的确定与结构布局的基 本方法。
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
(二)交通运输的意义
1)交通运输影响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现代工业的先驱”。 2)社会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仅离不开道路交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交通的依赖性 越来越大。 3)交通运输与土地关系密切 土地是交通的基础设施的载体,土地的使用价值因交通而迸发, 土地因交通设施的建设而日益贵重。 加上交通建设工程一般需要较多的投资,建设周期也长, 使其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要有一定的过程,因此,交通建设具有 超前性,必须先行一步。 正由于道路交通具有以上的特殊意义和特点,因而在进行 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作好相应的规划,以适应区 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公路用地规划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工矿基地和其他居民点之间主要供 汽车行驶的道路。 公路建设受其它条件制约较少,工程造价较低,建筑材料以 泥土、砂石为主,所需钢材、木材、水泥不多,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较容易普及到全国各地,形成覆盖面最广的网络; 同时,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中转装卸环节少,可直接将物资运 送到工矿、商店、仓库和农村田头,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联 系的作用。合理规划公路用地,对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节约 用地至关重要。


5、管道运输 优点:速度快,航程长,运 优点:连续性强,损耗少,不占 输面广,航空线路不占耕地。 用空间,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 管理使用简单,不占耕地,无污 缺点:载运量小,投资大, 染。 成本高。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消耗钢材 多,运输对象受限。 适宜性:远距离、急需、贵 重、时间性强。 适宜性:只适宜于液体、气体等 流体货物。
5
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
(三)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
交通条件是形成级差地租1的重要条件,对农业土地利 用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影响。 土地是交通运输设施的载体,土地及其构成要素影响 交通运输的结构和布局。
6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一)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21
一、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路是一种经过专门勘察、设计、建造,供人和各种机动 车、非机动车通行的线型人工工程构筑物。它主要承受汽车 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因此,对 于公路的要求,不仅要有和缓的纵坡、平顺的线形,而且要 有牢固可靠的人工构造物,稳定坚实的路基、平整不滑的路 面以及其它必要的防护工程和附属设备。 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防护工程、排水设备,此外,为适应行车还应设置交通标志、 加油站、路用房屋、通讯设施、附属工厂及绿化栽植等。
16
三、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
交通运输的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包括: 1、不同的运输方式; 2、不同的运输工具(在同一运输方式中适用于客、货不同 运输对象); 3、同一种运输工具在运输过程中组织管理上的差别(快、 慢或长、短等) 在进行区域性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各种运输方式中交通工 具的经济运距和适宜服务范围,以及运输对象对运输的要 求,以及运输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交通运输基本 结构,并进一步确定区域性交通建设工程的布局与建设规 模。
14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二)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
远景交通量包括基本交通量和增长交通量。基本交通量中 除现有交通量外,还要加上因新增、改造运输线路而增加的 交通量;而增长交通量则包括因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工具利 用率提高而自然增长的交通量,因新增交通项目或从其它交 通工具转移过来的新增交通量,以及因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而 增加的新增交通量。
12
一、交通现状调查
交通规划的调查是交通规划必要的工作环节,既是掌握交 通现状的手段,又是交通规划的设计依据。 交通现状调查内容包括:运输方式的种类;主要交通线 的分布;区内外各主要交通点之间的距离;客货交通数量、 运输量、交通工具种类;货运类别、客运项目。并将结果 分别编制成各种调查表。其调查方法可采用起讫点调查。
15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二)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
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程序,即在假定发生交通量与人口、经济 指标、土地利用的关系,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变的前提 下,分下列四步: 1、根据起讫点调查表(OD表),分析计算现时发生交通量 与现时人口和各种经济指标、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远景人口、各种经济指标、土地利用的数值来推算 远景的交通发生量。 3、根据起讫点调查所得出的出行特点,分析交通量在各地 分布的比率,并以此推算远景的分布交通量。 4、推算远景分配交通量,即根据运输对象和交通特点,确 定各种运输线路的交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