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治与思考
胶质瘤病历

胶质瘤病历
姓名:
性别:女
年龄:25岁
主诉:头痛两个月,症状逐渐加重。
现病史:两月前开始头痛,痛处在额头,无明显诱因,痛感持续,轻时可忍受,重时影响生活起居,伴随呕吐感。
症状逐渐加重,随近几天正视出现 ,精神变差。
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意识清楚,瞳孔对光反射同调,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检查结果:头显示右前额叶有约3*3大小环状强胶质信号,边缘模糊,与胶质瘤一致。
手术及病理:行右前额叶胶质瘤切除手术。
术中病理快速冰冻显示胶质瘤。
诊断:右前额叶低级胶质瘤。
这仅是一个范例,目的是帮助生成一个符合病历格式的胶质瘤病例,其中的内容不代表真实病例。
由于涉及个人隐私,生成的病历中没有使用病人真实信息。
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姜中利;王忠诚;江涛;刘福生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44)5
【摘要】目的:分析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39例,按WHO分类为Ⅱ级。
星形细胞瘤2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2例。
患者年龄7~61岁,平均41.5岁。
临床表现颞叶癫痫发作26例。
术后30例接受放射治疗。
结果:肿瘤均行广泛性切除,无手术死亡。
术
后随访31例,随访期3月至4年,癫痫发作消失13例,癫痫症状明显缓解8例,证实肿瘤复发2例。
结论: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广泛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4页(P481-484)
【关键词】颞叶;低级别胶质瘤;外科手术
【作者】姜中利;王忠诚;江涛;刘福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6
【相关文献】
1.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宾学晖;任绍兴;
2.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宾学晖;任绍兴
3.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J], 华栋;白向飞
4.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 [J], 郭尚林;马辉;郝少才;牛占峰;夏鹤春
5.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姜中利;王忠诚;江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长病程低级别胶质瘤1_例并文献综述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October2023,V ol.18,No.10·个案报道·老年长病程低级别胶质瘤1例并文献综述黎辰,王丽琨,叶飞,伍国锋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贵阳5500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26024 4);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No.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071)收稿日期2022-10-06通讯作者王丽琨769070308@qq. com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病理活检中图分类号R741;R741.05;R651.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780/ki.sjssgncj.20210412本文引用格式:黎辰,王丽琨,叶飞,伍国锋.老年长病程低级别胶质瘤1例并文献综述[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3,18(10):618-620.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指2007版WHO颅内肿瘤诊疗指南中Ⅰ级、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及星形细胞瘤;LGG发病高峰在35~45岁,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发病率仅有约10%~18%;老年LGG恶化发生率高,总体生存期较短,且由于年龄因素影响,基础疾病较多,手术治疗受限,目前关于老年低级别胶质瘤治疗及预后的临床研究很少。
现报道1例老年长病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并对近年来LGG的诊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8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开始有抽搐发作,发作时为牙关紧闭,口角流涎,双上肢强直,约1~2min后缓解,1~2次/月,事后能够回忆;经抗癫痫口服卡马西平,0.1g/次,3次/d,治疗效果可;出院后有癫痫反复发作,约2~3个月发作1次,针对癫痫发作服药不规律,发作频繁时自行加药,发作减少时,自行停药。
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抽搐症状较前加重,表现为发作频繁,发作3~4次/d,持续时间2~3min/次。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体会

150-200mg/m2,口服,d1-5,治疗6周期。
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2.5cm为CTV1,外扩 3mm为PTV1,以术前MRI T1强化像上显示的肿瘤区及术后MRI上显示的残留灶外放1cm为 CTV2,外扩3mm为PTV2,给予PTV1 95%等剂量线6MVX DT5040cGY/28Fx后给予PTV2 95%等
病例3
患者,男,33岁,于2012.3.24在外院 诊断“左额叶实性占位”,行“左额开 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左额叶” 间变型胶质细胞瘤, WHO III级;免疫 组化:GFAP(+)、Vim(+)、Ki-67标记指 数约10%。转我院,诊断:左额叶间变 型胶质细胞瘤(WHOIII级)术后。
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低代谢,考虑治疗后改变。
进展后治疗
2013.3.6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开颅左额叶 复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1.左 额叶肿瘤: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伴大片坏死。2.左额叶肿瘤表面脑组织: 送检组织中未见肿瘤细胞浸润。
术后行替莫唑胺密集方案化疗2周期。
目前第3周期化疗中。
MRI示:右额部硬膜下见新月形T1、T2双高信号影
MRS示:受出血影响,MRS基线不稳,未见明显 Cho峰升高和NAA峰降低
FLT-PETCT示:"右额叶胶质瘤术后"1、考虑术区前外侧切缘多 发残留。2、考虑肿瘤鞍区、鞍左旁及小脑幕播散。3、考虑术后
出血、积气并轻度大脑镰下疝。4、右额部硬膜下出血可能。
2. 同步化放疗结束后予替莫唑胺巩固化疗,替莫唑 胺150-200mg/m2,口服,d1-5,计划6周期。
脑胶质瘤1例病例分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
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
头颅增强磁共振
三脑室区占位,考虑脑胶质瘤? 双侧丘脑异 常信号,水肿?脑胶质瘤?(三脑室区病变可 见轻度斑片状强化,病变边界不清)
病例分享
2019.10.25
基本情况
姓名:某 职业:务农 入院日期:2019-09-01
年龄:70岁 性别:男
主诉:认知障碍半月余,加重6小时余(代)
现病史
半月余前无明确诱因出现认知障碍,主要表现 为远期、近期记忆力差,出门不认路,无发热, 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肢体活动障 碍、无意识障碍,至当地卫生院行头颅CT检查提 示:脑萎缩。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每日1片治 疗,无明显好转。
文献复习
胶神经质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组织内的胶质 细胞,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占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的40%-50%,按照WHO中枢神经系 统肿瘤的分类,脑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 I、II级)和高级(III、IV级)两类。
大多数情况下脑胶质瘤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 肿瘤新生血管的通透性逐渐增加,因而肿瘤的 强化程度也逐渐增加;此外由于高级别胶质瘤 内新生血管分布不均匀,增强扫描常不均匀强 化。文献报道显示,有近30%的高级别胶质瘤 无明显强化或轻微强化。而约10%的低级别胶 质瘤表现为明显强化。
双侧侧脑室扩张并间质性脑水肿 左侧侧脑室旁点片状DWI高信号,考虑急性脑
梗死。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双侧额顶叶白质
脱髓鞘。 MRV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头颅CT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医学领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权威指导文献之一,它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
指南的更新意味着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以往版本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这份指南包含了胶质瘤的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面内容。
其中,诊断部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胶质瘤。
分期部分则是为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选择,包括TNM分期、WHO分级等。
手术治疗是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指南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放疗和化疗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胶质瘤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措施,指南对其适应症、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该指南还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胶质瘤病情复杂多变,不同患者可能需要个别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标志着胶质瘤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中的建议,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胶质瘤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同时,患者也能够更加理解胶质瘤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

Nn x igi dJA r2 1 V l 2, o4 aMe , p. 00, o 3 N .
文章编号:0 —9921) —39 0 1 1 54(000 03 —2 0 4
・临床研 究 ・
颞 叶 内侧 低 级 别 胶 质 瘤 的 个 体 化 治 疗
郭 尚林 马 辉 郝 少才 牛 占峰 夏鹤 春 , , , ,
[ 摘要 ] 目的 探讨颞 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 评价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经手术 2 5例颞 叶内侧胶 质瘤患者 中 , 镜下 近全切并术后影 像学
证实的颞 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综合 治疗的资料 Nhomakorabea结果 结论
m r r urneo osi osnuo g a ds nt n ecp 3rcd a o. o c s n Mi sr c o xio st rt oe e r c rcnpc u erl cl yf ci xet eii t n C n l i c e u o i u o vi uo c ug a tt ec i i h f o r il a l s n ei s co et t a tew lo t prloego a p rp ae p rah peprteF I xmi t n i r prt ee cr hs l — h i et a fe o b i .A por p c , roeav MR a n i ,n a e i l t p yi o c or h l m al lm i a o t i e ao to av e o og i
检查证实 2 , 3例 大部切 除 2例 。术后无偏瘫失语 。随访 3— 8个月 , 4 3例复发 , 余未见 复发及 明显 神经功能 障碍。 手术切 除肿瘤仍然是颞 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 首选治疗方法 。恰 当的手 术人路 , 术前 应用 F I MR 检查 、 中 术 [ 关键词 】 神经胶质瘤 ; 颞叶 内侧 ; 显微 外科 [ 中图分类号 ] R 3 . 794 [ 文献标识码] A
胶质瘤症状是怎样的?

胶质瘤症状是怎样的?一级胶质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发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患者是由于症状明显、有的是因为体检、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其他疾病去医院检查发现……低级别一级胶质瘤临床都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大脑半球的一级胶质瘤的发生率比恶性胶质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低,青年人多见,但预后较好。
可能由于此类肿瘤的发生率低或者由于患者一般能生存较长时间的缘故,大脑半球一级胶质瘤的正规临床研究较少,对其自然病史的熟悉了解程度也不如高分级胶质瘤。
由于近年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使临床医生在患者病变早期作出正确诊断,也使术前的临床病史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在没有CT的年代中,大脑半球低分级胶质瘤患者常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及局灶性功能缺失。
反之,今天可仅仅因为几次抽搐而接受的手术治疗,但他们的神经功能却是很正常的。
Laws等报道:在1915~1975年期间接受治疗的病人中,40%患者有视乳头水肿,近半数患者主诉头痛,而51%患者表现运动障碍;Gol 报道另一组1960年前接受治疗的病人,72%患者于诊断时有头痛,59%有视乳头水肿,56%有偏身活动障碍及56%出现癫痫发作。
相比而言,在Piemelen报道中全组患者脑内病变均由CT诊断证实,患者中只有5%患者首发症状是头痛,15%有肢体活动障碍,而超过90%患者有癲痫发作(视乳头水肿比率未被记录)。
另外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INC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Vertoack 等亦报道:16%患者有头痛,8%有视乳头水肿,16%肢体活动缺失,而92%为癲痫发作。
癲痫作为一级胶质瘤最早出现的症状,不仅在临床上而且在外科治疗上都显得很重要。
胶质瘤误诊的真实案例

胶质瘤误诊的真实案例
以下是一位真实的胶质瘤误诊案例:
患者为一名30岁的女性,她开始感到头痛,失眠和精神恍惚。
她最
初看了家庭医生,被诊断为慢性头痛并给予了止痛药物。
然而,她的症状
没有改善,她开始觉得愈来愈疲倦和处理问题变得困难。
她前往眼科诊所,眼科医生诊断为视神经炎并推荐一名神经学家。
神经学家进行了全面的神
经学检查,但没有发现异常,并确认患者确实有头痛和视觉障碍。
然而,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艰苦的工作和家庭压力造成的,继续推荐让患者继续休
息和减轻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
她突然发生了癫痫发作,这提示医生进行头颅CT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她患有胶质瘤,需要立
即手术切除。
患者接受了手术,并接受化疗和放疗治疗。
尽管治疗过后她
的症状得到缓解,但她的神经系统损害已经无法完全恢复。
这个案例凸显了胶质瘤误诊的问题和危害。
患者多次就医,但始终没
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建议患者和医生一起关注任何不寻常的症状,
并确保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神经系统问题。
低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回顾性迈向前瞻性研究

so fe u i a.b oto e al s r ia . in— r e s r v v 1 utn v rl u v v 1
KEY ORDS o r d l ma ; d oh r p W :L w g a e gi s Ra i t e a y o
低 级 别胶 质 瘤 在 全 部 胶 质 瘤 中约 占 2 % . 0 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பைடு நூலகம்m
9 8
・
《 国神 经 肿 瘤杂 志》2 0 ,( :8 12 中 0 8 62 9 — 0 )
专题 ・
低 级别胶质瘤 的放射治疗 : 回顾性迈 向前 瞻性研 究
吴 君 心
( 建省肿 瘤 医院放 疗 科 , 建 福 州 3 0 1 ) 福 福 504
t ea y i r v d te p ge s n f e s r ia . No d f rn e ft e o e als r i a r ts b t e n t e o e als r h rp mp o e h r r si - r u vv o o e 1 i e e c o v rl u v ae e w e h v r l u - h v l
vv lrt fp te t rc i ig i ia ae o a ins e e vn mme ae p so e a ie r d oh r p n h to a e t e ev n a it e a y a tr dit o tp r tv a i te a y a d t a fp t n sr c ii g r do h r p fe i
低级别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L a b Me d C l i n , J u l y 2 0 1 3 , Vo 1 . 1 0 , No . 1 3
・
论 著 ・
低 级 别 胶 质 瘤 显 微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体 会
李相 波 ( 重庆 市巫 溪县 中医院
供 良好 保 障 , 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 关 键 词】 胶 质 瘤 ; 显微外科手术 ; 治疗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3 . 0 2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3 — 1 6 8 8 — 0 2
L o w g r a d e g l i o ma s mi c r o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LI Xi a n g — ‘ b o ( C h o n g q i n g Mu n i c i pa l Wu xi C o u n t y Tr a di t i o n — _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Ho s p i t a l , C h o n g q i n g 4 0 5 8 0 0 , Ch i n
探 讨 低 级 别 胶 质 瘤 显 微 外科 手 术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和 影 响 因 素 。方 法 随机 选 取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月 6 5 例 低 级 别胶 质 瘤行 显微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6 5例 患者 中 行 显 微 镜 下 病 灶 全 切 除者 3 O例 , 次全 切 除者 1 8例 , 1 7 例 患者病灶大部分切除 , 无 手 术 死 亡 病 例 。结 论 低 级 别胶 质 瘤 手 术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 显微 外 科 技 术 能 够 明 显 提 高术 中对 肿 瘤 边界 的 分 辨 和 肿 瘤 切 除 率 , 为进 一 步 临床 综 合 治 疗 提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前言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规范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失能率,提高治疗效果。
二、诊断2.1 临床表现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力障碍、运动或感觉障碍等。
对于怀疑脑胶质瘤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2.2 辅助检查脑胶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和PET-CT等。
其中MRI是最为敏感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对于低度恶性的胶质瘤,MRI的诊断价值更为重要。
2.3 病理诊断脑胶质瘤的病理类型较多,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弥漫性胶质母细胞瘤等。
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类型、分级及分子学特征等,对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三、治疗3.1 手术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方法,旨在实现肿瘤的完全切除或最大限度切除。
手术切除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病理类型及分级等进行评估,同时需要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3.2 放疗治疗放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控制病情进展。
常用的放疗方式包括传统的外放疗和近年来发展的精准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强度调控放疗等。
放疗的适应证、剂量、范围及模式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化疗治疗化疗是辅助手段,可在手术和(或)放疗后用于减轻病情和控制病情进展。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依托泊苷等。
化疗方案的制定需根据肿瘤类型、病变程度、分子学特征等进行评估。
3.4 综合治疗针对高度恶性的胶质瘤,通过综合治疗,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患者并发症的管理和精神状态的支持。
四、随访4.1 随访方案脑胶质瘤的治疗并非一劳永逸,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胶质母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三到四级的胶质母瘤被认为是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的类型。
对于这一级别的瘤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首选。
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缓解病人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手术切除的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选择,包括完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
然而,在胶质母瘤治疗中,单纯的手术切除常常难以完全根除肿瘤,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胶质母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可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增殖和扩散。
这一治疗方法几乎可用于所有胶质母瘤患者,不论是术前、术后还是病情复发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疗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三、化疗化疗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患者,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应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肿瘤的分级和分型进行个体化制定。
四、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应用于胶质母瘤的治疗中。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胶质母细胞中的特殊靶点,干扰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增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胶质母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方法。
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胶质母瘤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综上所述,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侵袭性强以及治疗难度大,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脑胶质瘤的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流程,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以下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一、诊断1、临床表现脑胶质瘤的症状因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速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言语不清、视力下降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脑胶质瘤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1)头颅 CT:可初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出血、钙化等情况。
(2)头颅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周围水肿情况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增强 MRI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
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脑胶质瘤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活检或开颅活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以明确肿瘤的类型、级别和分子特征。
二、分类和分级脑胶质瘤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标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三、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同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
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肿瘤位于非功能区,应争取全切;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由于其侵袭性强,难以完全切除,但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2、放射治疗放疗是脑胶质瘤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应尽早开始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未全切、年龄大于 40 岁等),也应考虑放疗。
放疗的方式包括常规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
3、化学治疗化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卡莫司汀等。
化疗可以在术后与放疗同步进行,也可以在放疗结束后进行辅助化疗。
成人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

误诊 的原 因可能与 L G G内在的异质性有关 。
采取 部分切除或活检 ( 开颅 活检或立体定 向活检 ) 以明确
病理诊 断。对于 功能 区 L G G ,其手术 原则仍 有争论 ,争
2 治疗
目 前 的治疗 主要包括等待和观察 、 手术 、 放疗 、 化疗等。
论 的焦 点在 于如何在 肿瘤切 除的 同时最大 限度地保 留患 者的神经功能。 2 . 3 放疗 目前 放 疗 在 L G G中的作 用 仍存 在 争议 ,因 为L G G分 化较好生 长缓慢 ,初次 诊断手术后 立即放疗并 非 一定是 必须 的。因此 ,争 论 的焦 点在 于放疗 的最佳 时 机及剂 量。( 1 )关 于放疗 时机 : 欧洲癌症 研究 和治疗 组
胶质瘤误诊的真实案例

胶质瘤误诊的真实案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它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但也可以影响儿童。
这种肿瘤通常是恶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
然而,由于其症状类似于其他疾病,胶质瘤常常被误诊,导致延误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位患者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胶质瘤误诊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患者简介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她在两个月前开始感到头痛和恶心。
她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偏头痛,所以开始自行服用止痛药。
然而,头痛和恶心的症状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在两个星期之后,她开始出现视力模糊和听力下降的症状。
她去看了多位医生,但都被诊断为普通的偏头痛,并开了一些止痛药和镇静剂。
然而,这些药物并没有缓解她的症状。
最终,患者去了一家脑科医院,经过核磁共振扫描和其他检查,医生发现她患有一种恶性的胶质瘤。
患者被立即安排手术治疗,并接受了放疗和化疗。
然而,由于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最终,患者在半年后去世。
分析与讨论这位患者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胶质瘤误诊的例子。
她的头痛和恶心症状最初被误诊为普通的偏头痛,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事实上,胶质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这些症状都与偏头痛类似。
因此,如果医生只是根据症状来诊断,容易将胶质瘤误诊为偏头痛。
另外,这位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也是误诊的一个危害。
如果胶质瘤能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会更好。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预防方法为了避免胶质瘤误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方法:1.了解胶质瘤的症状和危害。
只有当我们了解这种疾病的特点和危害时,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2.及早就医。
如果您出现了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果您的症状不断加重,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接受全面检查。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胶质瘤,应该接受全面检查,包括核磁共振扫描、CT扫描、脑电图等。
4.遵医嘱治疗。
如果您被诊断为患有胶质瘤,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
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

综 述 ・
21 0 0年 1 2月第 4 卷第 3 8 4期
低级别 质瘤的 脑胶 诊断和 微手术 显 治疗
丁 大 领 郭 宗 泽 ( 国医科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神 经 外 科 , 宁 沈 阳 10 0 ) 中 辽 0 1 1
[ 摘要】对低级别脑胶质瘤要认识到手术治疗 的重要性 , 早期 的诊断 、 术前综合 分析 及术 中熟 练的手术方法 和技 能是提高患 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 良好保证 。 【 关键词】低级别脑胶质瘤 ; 诊断 ; 显微手术治疗
叶 、 语 等症 状 。 火 1 影像 学诊 断 . 2 低级别脑胶质瘤 的 C T表 : 内较 均 匀 的 低 密 度 占位 性 病 脑 灶 , 常 边 界 不 清 , 肿 轻 或 无 ; 分 少 枝 胶 质 细胞 瘤 肿 瘤 钙 通 水 部
f现是 明显 不正常的 。 分子水平上 , J _ j 在 染色体 1p 31的杂合性 7 1.
2 显微手 术治疗
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传统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 、 放射治疗 、 化
学 药 物治 疗 和综 合 治疗 。 由于低 级 刖脑 胶 质瘤 具有 侵 袭性 生 长 特
化而 尔 高密度 影 ,也有部分星彤细胞瘤 因囊变 而显 示低密
度 囊 性 改 变 , 强 扫 描 强 化通 常不 明 显 , 轻度 强 化 。 MR 上 一 增 或 I
时 , 高 的敏 感 性 有很 。除此 之 外 , 经 电生 理 学 检查 及 实 验 室 检 神
致高复发牢 、 高致 残率 、 高病死牢 。所 以 , 对低 级别脑胶质 瘤的 诊疗也越来越引起神经外科 医师的重视 。本文 就低 级别脑胶质 瘤的诊断及 微手术方法技巧综述 如下。
查( 包括激素 、 细胞免疫功能 ) 酶、 等对低级 别脑 胶质瘤的诊断都 有很重要 的帮助。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以下是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1. 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即根据组织学类型将胶质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2. 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其次是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
3.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关键,治疗原则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4. 手术治疗:手术是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目的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组织,同时保留正常功能。
5.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生存期。
6. 化疗:化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7.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胶质瘤治疗的热点领域,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胶质瘤。
8.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伐珠单抗 ± 伊立替康的II期研究 (AVF3708g/BRAIN):
研究终点
mOS,月 (95% CI)
6个月PFS, % (97.5% CI)
mPFS,月 (95% CI)
ORR(CR+PR), % (97.5% CI) CR PR
贝伐珠单抗单药 (n=85)
历史对照 (挽救治疗)1
9.2 (8.2–10.7)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优势
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 GBM BRAIN研究
II 期多中心、开放性、非对照研究
贝伐珠单抗
经组织学证实的首次/第
二次胶质母细胞瘤复发 患者(N=167)
R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 贝伐珠单抗 10mg/kg iv. q2w - 伊立替康 340mg/m2(给予EIAEDs)或125mg/m2 (未给予EIAEDs) q2w
细胞轻度异型、分裂像少见、 无坏死、无血管增生。恶变!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III级)
细胞异型性增加,分裂像↑,细 胞密度↑,血管增生,无广泛微 血管增生及核坏死
胶质母细胞瘤(IV级)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肉瘤
大脑胶质瘤病 (IV级)
多形性、核分裂多见、血管增 生、坏死
13
15
16
Gao K, Li G, et al. Oncotarget.2015, Nov 9. doi: 10. 18632/oncotarget.6007. [Epub
–
42.6 p<0.0001
15
(29.6–55.5)
4.2 (2.9–5.8)
28.2 p<0.0001
5
(18.5–40.3)
1.2
27.1
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 (n=82)
8.7 (7.8–10.9)
2. Lamborn, et al. Neuro Oncol 2008; 4. Dresemann, et al. J Neuro Oncol 2009; 6. Yung, et al. BJC 2000;
1. Wong, et al. JCO 1999; 2. Lamborn, et al. Neuro Oncol 2008; 3. Ballman, et al. Neuro Oncol 2007; 4. Dresemann, et al. J Neuro Oncol 2009; 5. Fine, et al. ASCO 2008; 6. Yung, et al. BJC 2000; 7. Brada, et al. Ann Oncol 2001
80
60
60
40
40
20
20
0
0
OR (CR + PR) (%) 6-month PFS (%)
1. Wong, et al. JCO 1999; 3. Ballman, et al. Neuro Oncol 2007; 5. Fine, et al. ASCO 2008; 7. Brada, et al. Ann Oncol 2001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
肿瘤名称
WHO 分级
ICD-O 分级1
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
毛毛细细第胞胞型黏4星液版形型细星《胞形瘤细W胞瘤HO中枢神经以系胶质统母肿II细I 瘤胞瘤分为类代994》4表2251/的/31*高
室多管形膜性下黄巨色细星胞形胶星细形胞质细瘤胞瘤瘤 按组织来源级分别胶为I质II 9瘤类占60%9934以8244//上13
• 既往接受卡莫司汀植入剂、伊立替康或VEGF抑制剂治疗 • 近期颅内出血证据(MRI) • 具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史 • 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 距首次研究治疗前6个月内存在动脉血栓栓塞 • 不可控的高血压患者
Friedman HS,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28):4733-4740.
耐药分子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MGMT(-)、Ki-67
靶标检测 (+,少量)。系甲基化药物敏感病例 综合治疗 术后未治疗、坚持随访
10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I级)
很少恶变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毛粘液性星形细胞瘤(II级)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II级)
ahead of print](IF:6.4)
17
Gao K, Li G, et al. Oncotarget.2015, Nov 9. doi: 10. 18632/oncotarget.6007. [Epub ahead of print](IF:6.4)
Gao K, Li G, et al. Oncotarget.2015, Nov 9. doi: 10. 18632/oncotarget.6007. [Epub ahead of print](IF:6.4)
主要终点
• 6个月PFS • ORR
次要终点
•
OS、PFS、缓解持 续时间、安全性
治疗持续104周,或至疾病进展
入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
•
距首次研究治疗前14天内,经磁共振造影 (MRI)证实疾病进展
• 患者经标准放疗同步替莫唑胺治疗 • KPS≥70% • 预计生存时间12周以上 • 血液学与肝肾功能充足
排除标准
20
21
更新点
内容
类别* 支持证据
理由
更加肯定了TMZ
一线治疗的地位,
在化疗药物介绍中 把替莫唑胺
修改
(TMZ)放在第
一位
众多的临床 研究证实 TMZ其疗 效及安全性
22
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化疗的疗效:
缓解率和6个月的PFS率
100 ORR<10%
100 6-month PFS <30%
80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纤维型/肥胖型/原浆型)
II
9400/3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肉瘤 大脑胶质瘤病 少突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
III
9401/3
IV
9440/3
IV
9441/3
IV
9442/3
III
9381/3
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
II
9450/3
III
9451/3
少突星形细胞瘤
II
9382/3
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
III
9382/3
3
女,33岁,因“癫痫1次 ”于2009年7月就诊于我科
术前影像 肿瘤位于右侧岛叶、右侧额叶,最大径3cm, 未跨中线,内部无坏死。T2相见瘤周水肿
术后病理 (右侧岛叶、额叶)弥漫星形细胞瘤,WHO II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