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
(1) 道德品质要求。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为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实现目的性和责任 性的统一。
(2) 行为规范要求。任何一个政策选择都要 注意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协调好各方面的 利益关系。
(3) 价值判断要求。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依 据,决策者和研究者要把价值判断和事实判 断有机地统一起来。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 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 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 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一般认为,“在政策分析当中,人们可 以区别‘职业’方法和‘学术’方法。职业方 法是为政策而进行的分析或‘依权力说真话’ 。政策分析的学术方法,应用性略低,但阐释 性较强,它是对政策进行分析,而不是为政策 而分析。
(一) 领导。领导者可以鼓励下属向其他单位寻求更多 的信息;要求下属用简单的语言与人沟通,避免用晦 涩的术语;调整下属的角色,使其更具独立性;适当 运用报酬,激励知识在单位的流通。
(二) 训练。适当的训练可以使组织领导者与成员具有 评价某一项创新的能力,事实上组织发展的许多做法 是针对改善组织内部的沟通过程而设计的。
3、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是以公共政策基础理
论及其相关实践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政策研究 组织。
4、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 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亦称企业型政策研究
组织,主要是专门从事政策的研究和咨询
工作的企业法人。
5、 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这类组织是指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
五、快速决策分析的初步方法
美国学者帕顿和沙维奇的快速决策分析方法 大致分为六个步骤: •认定及细化问题 •建立评估标准 •确认备选政策 •评估备选政策 •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 •监督政策实施
六、政策分析需要处理的若干基本关系
1、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2、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4、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第二节 政策研究组织、智库与政策分析师
一、政策研究组织与智库的含义、类型和作用
(一)政策研究组织和智库的含义
1、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是指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 ,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政策依 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根据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把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分 为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和学术性政策研究组织。
5、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政策研究组织通过宣传自己 的观点和思想,在公众和决策者之间起到双向沟通的作用 。
二、中国智库的发展及其作用方式
中国智库发挥作用的方式:
1、内参和政策报告 2、咨询机制 3、承接“发包”课题 4、参与公共外交 5、公开渠道及社会影响 6、个人渠道 7、为中国政治精英授课
三、政策研究的从业者或政策分析师
、实施效果、环境。 (二) 政策分析的原则 (1) 民主化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协调性原则。 (4) 多样性原则。 (5) 分合原则。 (6) 预测性原则。
四、主要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及其设计的 政策分析过程
(一) 阔德的分析框架 (二) 韦默和瓦伊宁的政策分析框架 (三)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期框架 (四)邓恩的政策分析框架
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 题的适当方案。
(二) 政策分析的价值
(1) 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 的要害和症结所在。
(2) 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3) 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 (4) 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三、政策分析的要素和原则
(一) 政策分析的要素 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问题、目标、方案
2、智库的含义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 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为宗旨 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智库的国际Biblioteka Baidu运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领域国际化、全球化。 第二,研究视角的国际化。 第三,人才队伍的国际化。 第四,影响力的国际化。 第五,传播方式的开放性。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节 政策学知识应用与政策分析
一、知识与政策学知识 (一) 知识的含义和特征
从知识的层面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 型的知识。 (1) 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know‐what) (2) 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识(know‐why) (3) 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know‐how) (4) 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知识(know‐who)
(六) 工作轮调或轮岗。这种方式可以使成员的工作 内涵有所变化,以消除对工作的厌烦与惰性。
(七) 联合专家。 (八) 组织重组。 (九) 分权。 (十) 空间安排。 (十一) 社会工程法。 (十二) 回报结构。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的措施:
• 一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二是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 • 三是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 • 四是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 • 五是鼓励政策研究者直接参与社会舆论引导 • 六是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的有序流动
政策分析者常犯的七种致命过错:
(1) 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 (2) 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 (3) 姗姗来迟式的政策建议。 (4) 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 (5) 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 (6) 反复无常式的政策建议。 (7) 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
三、政策学知识实践障碍的克服
概括起来,公共决策机构提高知识应用程度的方 法主要有以下12 种。
四、联结、沟通与知识转换: 政策知识影响决策实践的可行之道
(一) 政策知识交流和影响决策实践的过程
为了知识的有效交流,政策分析者会借助 多种与政策有关的文件——— 政策备忘录、 政策发布文件、政策执行总结、各种公文附件 和新闻稿。这些文件往往成为对话会、研讨会 、座谈会、简况介绍会、正式听证会和其他口 头传递等互动交流形式的基础性材料。
1、对研究者而言:
第一,需要注重维持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的平衡 ;
第二,研究者的报告最好以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来 表达;
第三,将研究结果的解释意义留给应用者;
第四,分析者应强调研究应用空间的广泛性;
第五,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应仅仅是政策制定过 程的投入因素之一。
2、对于决策者而言:
决策者需了解,并非所有的创新方案都 会获得成功,如果接受创新失败的可能性, 可能会使自己以一种较为开阔的胸襟阅读研 究报告。有了这种胸襟或态度,就可以降低 他们与分析者之间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不至 于在没有充分的支持证据前就撤销一些创新 性方案,这对于知识应用的程度会有某种程 度的提升,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四) 联结、沟通与知识转换的主体
在众多联结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以中间 人或中介角色来穿针引线,以缩短政策制定者 与政策研究者之间的差距。
政策中心与智库、应用研究机构等是从事 长期政策研究工作的团体,他们也可以提供政 策建议协助政策制定。
应用研究的最终报告的扩散被认为是知识 应用最常见的措施。
(五) 构筑研究者与直接决策者对知识应 用的正面态度
第三节 政策学知识实践的障碍及其克服
一、直接决策者与政策研究者之间的差异与隔阂
1、出现隔阂的主要原因,卡罗尔·韦斯的观点: (1) 研究障碍。政策研究者的知识太过理论性,不能产
生解决问题的知识。 (2) 决策体系障碍。政府机关本身的限制因素太多,无
法完全依据政策知识来制定政策。 (3) 政策研究者与直接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不善。 (4) 政策研究者与直接决策者之间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 不可逆性。 (2) 共享性。 (3) 非磨损性。 (4) 交换的不对称性。 (5) 可传播性。
(二) 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
政策学知识,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公共政 策的科学认识,是通过政策研究而获得的学理 性知识,其表现形式是政策研究的概念、命题 、理论、模型、方法等。
(三) 共同的认知。组织内部对上级所制定目标认知的 共鸣也有助于团体知识的流通。
(四) 参与。这种方法就是集合组织成员讨论组织的相 关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领导者应对成员的观念感 兴趣,并对成员的创新观念给予适当的回应。
(五) 重叠群体。重叠群体就是部分成员隶属于两个 或多个群体,通过兼职、重叠的方式可以增进组织 内部的知识流通。
(1) 研究目的的差异。 (2) 研究动机的差异。 (3) 问题界定的差异 (4) 预期研究结果的差异。 (5) 研究方法的差异。 (6) 研究时间的差异。 (7) 使用术语的差异。 (8) 奖励和报酬系统的差异。
二、影响政策学知识向公共决策机构流动的障碍
一般而言,组织经常拒绝变革,其部分原因在于过 滤系统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因而无法分辨某些创新或 有益的信息与有害信息的差异,于是创新信息被排除在 组织之外,结果导致丧失了变革的良好机遇。公共机构 的障碍有: (1) 对稳定的依恋和需求。 (2) 术语的障碍。 (3) 恐惧外来者不怀好意,担心自身受到威胁。 (4) 过分的组织自豪感。 (5) 组织地位的差异。 (6) 经济条件和规模。
政策知识则是有关政策的所有知识,除了 政策学知识之外,还包括政策问题的知识。
二、政策学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 政策分析
政策学知识的应用指的是使用者选择并 运用所掌握的政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的 政策问题或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由直接的政策主体来完成, 也可以由辅助决策者或职业政策研究和分析人 员来完成。 (一) 政策分析的含义
(一) 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
关于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叶海卡·德洛尔认 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政策分析师作为在集体政策制定中的补充者。
(2) 政策分析师应是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一座桥梁。
(3) 政策分析师通过引入相互竞争的不同利益和其他 因素之间的博弈和互动,作为提高集体政策制定质量 的方式。
(4) 政府中的政策分析师应是向公共决策贡献良性的 职业竞争。
2、纳森·卡普兰的观点:
(1) 特定知识理论。 (2) 政策制定者限制理论。 (3) 二元社群理论。政策研究者与公共决策
者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社群的人,他们所处的 社群有其特定的环境、专门术语、价值观、 奖励与惩罚系统,以至于两个社群的沟通有 相当大的困难。
3、政策研究者与公共决策者之间的差异 与隔阂主要体现在:
(二)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
1、 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这类政策研究组织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或 政党组织,依靠国家拨款来运作,带有浓厚的 行政色彩,在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
2、 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 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 服务组织。
(三)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1、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 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并进行表 达的功能。
2、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 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实践的信息 。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的向 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二) 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
叶海卡·德洛尔认为政策分析师应该具备 六个方面的素质: (1) 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政治头脑; (2) 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总体观念; (3) 政策分析师应当致力于创新,不拘泥于 已有方案的比较研究; (4) 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洞察力; (5) 政策分析师应当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6) 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弹性的思维。
(二) 联结性角色存在的必要
联结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搭建科学研究系统与政策 实践系统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的主要载体如行业协会 、以思想库存在的政策研究组织等。
为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应用研究所的高级研 究员卡罗尔·韦斯提出了包括联结系统的三元系统图。
(三) 促进社群沟通与知识转换
研究人员一般来说都同意贡献其知识来解决政策 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知识应用的管理者应该鼓励 基础研究者通过专门知识的贡献,影响政策问题的解 决,并思考如何与政府决策者之间做有效的沟通,建 立专业群体来联结科学群体的方法,制定鼓励基础研 究者主动关注政策问题的具体做法。